今天希希哥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个通用的答题方法,大家都知道5W法,那么什么时候用5W法,5W又如何用呢?
一般来说,【单个事件分析题】可以采用5W法,比如这些真题——
1、你如何看待犀利哥走红现象?
2、用传播学原理分析抢盐风波的原因。
3、Papi酱被称为“2016年第一网红”,你如何看待这种文化现象?
(重点!重点!重点!)
不要问我怎么来的,全是我一篇一篇论文、一篇一篇答案积累出来的(自豪脸)
【传播主体】
政府:新闻控制,媒介规范理论
企业:商业利益驱动(精准宣传),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媒体:媒介自律、社会责任、职业道德、新闻专业主义、把关人、议程设置、新闻发言人制度(专用信息发布、舆论引导)
【传播内容】(这一部分是大家很容易忽略的!)
【传播渠道】
媒介类:冷热媒介,媒介即人的延伸,补偿性媒介理论,电视人容器人媒介依赖症
渠道类:渠道结合(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强弱链接,水平媒体与垂直媒体(纸草社会),两级传播模式
【受众】
使用与满足(自我确认、心绪转换、人际关系),媒介素养,刻板印象,海德的归因理论,卢因的群体动力论(群体压力、群体感染、群体模仿),选择性心理(选择性理解、选择性注意、选择性记忆),受众的从众行为(乌合之众)
【传播效果】
沉默的螺旋,第三人效果,意见领袖,创新扩散理论,媒介依存理论
【传播环境层面】
(除了5W,还可以从宏观层面思考角度)
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维度,受众习性(视觉文化,碎片化浅层次,注意力经济语境下受众“三俗化”)
(既要掌握理论,也要学会理论怎么写进分析里)
1、根据卢因的“群体动力论”,群体的规范可以直接影响和制约个人的行为。个人处于群体之中,在非理性信息传播中,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会使个人陷入非理性的集合行为中,并且迫于群体压力会产生群体模仿行为,甘于“沉默的螺旋”。
2、根据奥尔波特的流言流通量公式:R=I*A*U,集合行为事件重大,与人民群众关联程度高,人们内心充满恐惧,而此时政府的信息公开程度低,便会导致“群体极化”,流言谣言满天飞。
3、根据海德的“归因理论”,面对发生的危机事件,人们因为自身的某些需要,试图了解事件以做出应对方式和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而谣言使得人们的焦虑有了正当化的渠道从而获得次级控制感。
4、根据戴维森的“第三人效应”,人们往往倾向于“高估”大众媒介消息对他人的影响,“低估”对自己的影响。尽管许多人对谣言将信将疑,但害怕别人都会受到谣言的影响从而使得自己不利,从而产生趋同心理。
5、根据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意见领袖处于大众媒介与一般受众的连接中心地位,他对受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具有重要影响。一旦意见领袖转发谣言,谣言便获得“权威性”,从而增加了可信度和说服作用。
6、尼格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指出“比特就是比特”,他强调网络环境中“信息”与“意义”无关,从而“把关人”的作用削弱,导致网络舆论理性的丧失。
7、在注意力经济语境下,网络传播为了引诱转发,以庸俗、刺激的内容作为卖点,受众的注意力导向呈现“三俗化”倾向,这限制了它作为一种公共领域的潜力。
8、“数字鸿沟”在微博时代体现的更为明显,微博舆论主体比例失衡,农民以及其他的弱势群体丧失了话语主动权。
(这是一份不错的学生作业,5W法不是纯摆理论,
而是把理论作为我们的论证工具,融入到论述写作中,这一点对于初学者尤为重要)
题目:用传播学原理分析抢购风潮的原因
参考思路:
抢盐风潮的起因,正是由于“吃盐可以防止日本核辐射”这一谣言的无序传播,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1)从传播者上看
(2)从传播内容上看
根据奥尔波特的流言流通量公式R=I*A*U,集合行为事件重大,与人民群众关联度高,人们的内心充满恐惧,便会导致流言谣言满天飞的现象。
并且,传播内容在传播过程中“失真”现象严重。谣言本质是不真实的,但是它能够利用一定时期人们的恐慌心理,即对核辐射的恐惧,同时内部又含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可验证性,即碘能够吸收辐射,这样“三分真七分假”的内容就在传播中“扩散”。这种内容又不断在人际传播中被削平和锐化,最终就“失真”为“碘盐能防辐射”。
(3)从传播渠道上看
(4)从受众角度上看
一方面,根据归因理论,面对发生的危机事件,人们因为自身的某些需要,试图了解事件以做出对应方式并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而“抢盐”这个谣言使得人们的焦虑有了正当化的渠道,从而获得次级控制感。
另一方面,受众的素养也有很大因素。据调查,抢盐风波的受众大多数是一些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比较缺乏,又对家庭抱有极大的责任心和焦虑感,因此无从核实自己得到的信息好坏,最终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轻信谣言。
(5)从传播效果上看
一是意见表明存在着“沉默的螺旋”现象,当社会大众都出现抢盐行为时,即使个人不真的相信盐会有用,但对意见环境进行准感官统计时,迫于害怕被社会孤立的恐惧心理,只能甘于“沉默”,很难充当一个“中坚分子”进行主动辟谣。
其次是“第三人效果认知”导致后续行为,戴维森指出,在面对大众传播的负面信息时,人们往往倾向于“高估”大众媒介信息对他人的影响,“低估”对自己的影响。尽管很多人对“碘盐能防止核辐射”这一谣言将信将疑,但害怕别人都会受到谣言的影响从而使得自己处于劣势地位,因此会产生趋同心理,加入“抢盐”大军。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制止谣言的传播:一、政府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加强舆论监测与信息公开机制的建设,从源头上遏制;二、加强互联网道德伦理建设,鼓励人们不造谣不传谣,防止谣言的二次传播;三、加强社会公民的媒介素养和科学素养,铲除谣言可能产生的社会根源。
最后三个月
坚决不放弃
↓↓↓
3)交卷形式:问卷星,支持“打字版”和“手写+拍照”(照片一定要高清啊啊啊)两种交卷形式;
一定有同学会问,我们的模拟考适不适合大家考察的学校。
对此,我们的回复是:
1)因为要考虑到多院校的适用性,我们的模拟考客观上不可能真正全真模拟某一个特定学校的考察方式;
2)我们提供的选做题选项,对于足够聪明的同学,想从中选出最接近自己学校的考题类型的卷子,其实并不困难;
(PS:是否允许开卷?我们一直都认为,开卷能答到120的人,闭卷一定能到110,现在阶段开卷,其实更能反映大家的真实水平。)
拖鞋哥团队的一大优势,是人多……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长,而一群各有特长的人凑在一起,可以给你们最好的关于这个学科的体系。
我们有擅长逻辑推演和说人话的鞋哥、朵姐;
有来自那两家中国人民都知道的报纸、通讯社的新闻实务讲师花姐、一一姐;
有热点、押题讲得6666的中传希希哥,
有超级犀利的新闻史负责人薄荷,
清华大学硕士小迪、浙江大学硕士尔佳姐,
……
我们聚齐了一波足够优秀的人,只为能最大限度为你保驾护航!
1)上课平台:CCtalk,直播讲课+(无限次)录播回放。
2)课程价格:单次模拟考(含讲解与批改)399元;3次联报998元
每课时成本仅相当于一份略壕的外卖。
我知道这个价格仍然不算低,但是,请相信这个课程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