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试题作答思路及策略——分析评价型案例分析题

在近几年考试中,每道案例分析题占5-20分不等,以10分左右居多,每套试卷案例分析题目数量为1-3个,该题型分值占比通常为15%-30%。以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四个统考省份为例。其中,浙江省2014年教育基础知识考试满分100分,案例分析题分值为14分;安徽省2014年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满分120分,案例分析题分值为35分;福建省2015年中小学教育基础知识考试满分100分,案例分析题分值为30分;江西省2014年教育综合知识考试满分100分,案例分析题分值为15分。

(二)类型

根据案例分析试题的提问方式,本文将案例分析试题分为以下三类:

具体提问方式为:

(1)请运用有关教学理论对此案例进行分析评价。

(2)请结合教育心理学等知识评析本段材料,字数300字左右。

(3)问题:请结合案例评价一下张华父亲的行为。

2.理论应用型:这类案例主要特征是:根据所给文字提出用某一理论或知识点解释案例中的现象。

(1)问题:请分析马老师的教学符合哪一项教学原则请解释这一原则的含义并结合案例分析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贯彻这一原则的。

(2)问题:请从课外作业的教学功能角度评价赵老师的行为。

3.解决问题型:这类案例是陈述文字后直接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1)请根据案例,分析王涵宇行为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2)请根据上述案例分析总结出上好主题班会课的基本要求。

根据提问方式及每类案例分析试题的作答方向,也可以将分析评价型定位为开放性案例分析,理论应用型定位为封闭型案例分析,解决问题型定位为半开放型案例分析。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分析评价型案例分析试题作答方向需要结合案例,选择应用具体理论对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因此复杂度最大。

本文拟研究分析评价型案例分析题的作答思路,帮助考生形成清晰的作答思路。

二、案例分析试题作答步骤

(一)作答步骤

1.以问题为出发点

由于分析评价型案例分析试题的问题非常开放,多是要求评价案例中的现象或者是用理论解释案例中的现象等,所以案例分析题提出的问题一般比较简短。在考试作答时,可以先看问题。这样在阅读案例时就能有较强的针对性,容易抓住重点,提率。

2.分析材料:概括大意,把握关键点

从问题出发来分析案例,仔细阅读材料,概括大意总结出案例问题的本质,这是解题的基础。

3.立足案例,确定答题理论方向

案例分析题的基本答题思路为:从案例到理论,即根据案例现象定位到作答理论方向,把握中作答理论方向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有以下两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1)考查呈现理论多样化趋势

目前案例分析试题考查的理论存在多样化的趋势,即一个案例分析试题考查多个理论。所以一定要分析案例中的要点,并找出对应的理论与知识点。

(2)案例→理论→案例

案例分析试题需要根据案例定位到考查的理论,但是在作答环节一定要注意需要从理论再回到案例,作答时需要理论结合材料进行阐述。切记避免单纯理论阐述。

4.形成文字,落实到纸上——规范作答

主观试题均为按点给分,案例分析试题也不例外,通常来说一个好的主观试题的作答模式是总分总结构。

首先,提出案例考查的理论知识具体有哪些;

其次,具体分析每个理论知识,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最后,总结案例内容对教育工作者的启示。

(二)试题

【2014年河南特岗试题】某教师在教文言文《强项令》时,提了一个问题:“课文题目中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课文的注释,马上回答是“硬脖子”的意思。为了让学生对比古今词义的区别,教师又追问:“‘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问懵了,课堂上出现了“冷场”的局面,教师接连问了几个学生都没有答出来。课后,教师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反思。第二天给另一个班上课时,该教师及时改变了提问策略。在学生找出“强项”在课文中的意思之后,教师请学生们思考:“请问你们都有什么强项”一个学生答道:“我的强项是打乒乓球。”教师接着问:“那么,你所用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想了想说:“是‘长处’的意思。”于是,教师再次请大家思考:“‘强项’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有什么差别”学生们纷纷举手并给出正确的答案。(注: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

请运用有关教学理论对此案例进行分析评价。

第一步:确定题目类型

“运用有关教学理论对此案例进行分析评价”,问题要求运用有关教学理论进行分析,并未说明运用的具体理论,因此属于本文提出的分析评价性试题。在作答本题时,看清楚问题是答题的第一步。

第二步:分析材料

第三步:确定答题理论方向

通过第二步可以发现反思在该老师课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经过深入分析反思前后发现:反思后的授课老师提问方式更加契合学生的生活(问学生自己的强项,即将理论与生活进行联系),先让学生基本理解古文中强项的意思,然后通过提问将强项的现代词语汉语与古词语含义进行对比,(先问同学们对现代词强项的理解,再到古代强项的理解,即为前后对比),同时通过提问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古今对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意思)。通过这些细节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案例中考查的理论方向。

第四步,书写答案——具体见下文

【参考答案】案例中的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呈现了两种效果不同的教学情境,这其中体现了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1)新课程强调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案例中的老师通过教学反思之后,把第一次上课当中效果不好的环节进行了修正,第二次课上在相同的环节处理上就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案例中的教师在第一堂课中的问题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正是因为“强项”这个词被单独拿出来直接让学生作解释,学生无法联系已有的经验。而到了第二堂课,教师先问了“你们的强项是什么”当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强项是打兵乓球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来思考刚才说的“强项”是什么意思。这样成功的让学生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因此他们很快就明白了这个词的现代意义,接下来也就可以成功的与课文原意对比了,收好了很好的效果。

(3)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即必须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进行教学。案例中第一堂课中教师的问题之所有没有得到学生的回应,正是由于他直接把难题摆了出来,没有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导致的;改进后的第二堂课中,教师先问了容易的问题,学生们作出回答之后再一步步的引导到目标问题。

(4)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来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中这位教师第一堂课中的问题“‘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出现了课堂“冷场”的局面,这是由于没有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而在教学反思后的第二堂课上,学生们能够紧跟问题思考,最后“纷纷举手并给出自己的答案”,这说明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成功的调动了起来,证明教师的启发有了效果。

总的来说,教师的教学反思是积极有效的,我们都应该经常通过教学反思来改进我们的教学,同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注意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授课,更能收到事半功半的效果。

三、案例分析试题备考指南

上文已经对案例分析题(分析评价型)作答思路进行分析并呈现案例。其他两种类型的试题简要分析如下:

1.理论应用型案例分析基本作答方向是:将指定理论与案例中的情况联系起来分析,作答理论中有案例;

2.解决问题型案例分析题基本作答思路为:提炼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或影响因素,提出具体解决正确的方案。

综合上述三种类型案例分析试题的作答方式,在备考及作答案例分析试题时通常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深化掌握理论

布鲁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其中,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案例分析试题,尤其是分析评价型案例分析通常题干落脚点为评价,这也是认知领域最高的目标。这就需要对于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能够完全理解,这个是作答案例分析试题的前提,只有能够完全掌握理论知识,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程度才能够作答好案例分析试题。

(二)案例与理论建立联系

将案例中的关键现象与理论建立起联系是作答案例分析试题的第二个关键之处,这要求我们具备的概括提炼能力,把握案例中的关键信息,同时将这些内容逐一与理论建立起联系,这样才能为案例分析试题找到作答的方向。一旦作答方向偏了,做再多的努力都是无用功。将案例与理论建立联系是把握作答方向的关键。

(三)深入浅出形成文字

从案例现象到与理论建立起联系,这已经迈出成功一步,将理论与案例建立起联系,再回到案例,并且用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是一个难点。这是需要经过锻炼才能慢慢形成的能力,因此在平常备考中要大量的练习,不能只看不写,即使在模拟测试或练习时也要完整作答。

THE END
1.案例分析标准答案举例6篇(全文)案例分析标准答案举例 第1篇 材料: 李晓雨是云南大学的一名毕业生,毕业后通过汉办的志愿者选拔,被派往泰国,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她性格一直比较开朗,所以当她只身一人前往泰国北部的一个中学任教时,也是满怀憧憬;但是她却发现来机场接她的学校人员对她很冷漠,从机场到学校8个小时的路途上几乎没与她说一句话。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62xwxvv.html
2.案例分析及答案(精选6篇)案例分析及答案(精选6篇) 篇1:案例分析及答案 案例分析练习题: 1、农民郭某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挖了一个养鱼池进行甲鱼养殖。某食品有限公司的废水排放渠距离养鱼池只有50米远。郭某听说食品有限公司排放的废水中有很多营养物质,于是萌发了引废水养甲鱼的想法。一天夜里,郭某偷偷扒开食品有限公司的排污渠将废水引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lsx8e.html
3.2021法考刑事诉讼法主观题考试案例分析题题目及答案2021法考刑事诉讼法主观题考试案例分析题题目及答案 各项目交流群:(点击加群) 微信咨询客服:(加小姐姐) 案例分析题 张三和李四系某公司同事,共用一间办公室,因业务竞争,素来不和。一日,张三和李四又因为日程安排而争吵起来,张三用桌上的金属茶杯猛击李四头部,李四晕倒被闻声赶来的同事送往医院,张三趁乱逃走。李四http://jieyang.offcn.com/html/2021/11/52688.html
4.案例分析题及答案案例分析题命题规律与答题技巧 案例分析题是让很多考生望而生畏的题型,很多考生在答题时往往感觉茫无边际,不知从何下手,因而丢分的可能性最大。在本书作者看来,案例分析题实际上是律师资格考试中最简单的题型,只要抓住规律,就非常容易作答。首先我们来看案例分析题的特征。第一,就其命题的方法来看,这种题目一般是https://www.unjs.com/h/b/213933.html
5.康复医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康复医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题库大小: 题目总量: 软件属性: 31M 200万+ 中文简体 更新时间: 软件评价: 支持平台: 2024/12/02 PC/手机/网页 电脑版 手机版 网页版 高级职称题库主治医师题库主治中医题库住院医师题库执业医师题库执业药师题库医技在线题库药学职称题库更多在线题库https://www.51kaos.com/kangfuyixuefugao/ikfyxalfxtjda/
6.2022年高级经济师真题及答案人力资源案例分析题高级经济师有案例分析题以及论述题两种题型,其中案例分析题共3题,第1题20分,第2题25分,第3题25分。下面是一道2022年高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考试的案例分析题以及参考答案。https://www.gaodun.com/jjs/1410080.html
7.丁雷独家解析2022年一建《机电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部分题目答案如下> 实务操作和案例分析题[共5题,(一)、(二)、(三)题各20分,(四)、(五)题各30分] (一) 某施工单位中标南方一高档商务楼机电工程项目,工程内容: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通风空调和智能化等。工程主要设备由建设单位指定品牌,施工单位组织采购。商务楼空调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调水为二管https://www.163.com/dy/article/HMV4DRMO053889U9.html
8.2021年一级造价师《水利案例》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历年考题2021年一级造价师《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水利)》考试结束了,考的怎么样呢?想不想找人交流一下考试题目的答案呢?想对答案的,可以在这里交流一下哦!这里不仅有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还能与众多小伙伴们交流做题过程及考试心得,建设工程教育网考后根据学员反馈,及时汇总2021年一级造价师《水利案例》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分https://www.jianshe99.com/zaojia/stzx/ho20211030133851.shtml
9.无领导小组讨论案例题目及答案分析无领导小组讨论案例题目和分析) 面试, 小组讨论, 无领导小组, 无领导小组讨论案例 昨天晚上进行第二次无领导小组讨论,颇有所得。顺带连第一次的小组讨论一并总结。 第一次小组讨论是我出题(讲海上遇险,给 16 样物品,进行排序),因此只是作为一个“面 试官”的身份看着他们三个在那里研究应该先丢什么先留什么。https://doc.mbalib.com/view/3a7b24c0596149a3a95234513d0d1778.html
10.案例分析题及答案要点案例分析及答案 案例分析练习题: 1、 农民郭某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挖了一个养鱼池进行甲 鱼养殖.某食品有限公司的废水排放渠距离养鱼池只有50 米远.郭某听说食品有限公司排放的废水中有很多营养物 质,于是萌发了引废水养甲鱼的想法。一天夜里,郭某偷 偷扒开食品有限公司的排污渠将废水引入自己的养鱼池。 第二天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exercisedetail?id=a468f0ee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7&fr=search
11.2021年广东普通专升本管理学真题及答案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 46.[答案](1)用公平理论解释李明心理失衡的原因。 公平理论主要研究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该理论认为员工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不仅受其所得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还受其所得相对报酬的影响。人们一力面把自己现在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进行历史比较(纵向比较)http://www.lykjzc.cn/show-165-89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