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小朋友,要进入名校都要好好地作准备。
比如在美国,除了私立小学要申请,其实公立学校也有一个叫做Giftedandtanlentededucation的计划,简而言之就是资优班,通过两轮笔试选拔,选出一小部分有天赋的孩子。这个笔试的题目叫做CogAT,全称是CognitiveAbilitiesTest,就是认知能力测试,也可以理解为美国幼升小题库。
从题目来看,其实和现在中国不少城市幼升小的选拔方式有些相似,但我们今天讨论这套题,并不是拿来直接鸡娃的。这套题,其实更适合家长快速过一遍,学习这套教育体系如何测试孩子的能力,应该在幼儿园时期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并且由此get到在生活中启蒙的思路。
文/苗苗妈
初试
认知能力测试
这个美国儿童幼升小的初试内容考什么?大家可以从图上看到,主要分为Verbal(词汇),Quantitative(数学)和Nonverbal(抽象图形)。
所有题目都是英文的,不过总体不难,即便个别单词不认识,联系上下文也能看懂。还是要再说一遍,这套题不是给孩子刷的,不是所谓的“用英语练思维”,而是给我们家长刷的,了解到他山之石,如何攻玉。
01
第一大类
词汇
这个类别主要考的是认知和分类,以及认识事物之间的变化、关联。国内幼升小也经常有此类题型。
图像文字类比
这一类的题目主要是找到原图中的关系,然后找到一个相对应关系的填入。
这道题选2,左侧和右侧是形象人物对应关系。
这道题选2,首字母对应关系,需要孩子有一定的单词基础。
这道题选3,零件与整体的关系,这个简单。
这道题选1,我觉得还挺有趣的,变化对应成长关系。
题目很多,不需要一道道刷,但看完这部分题目,确实让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常见的“找事物之间的关联”还可以有这么多种思路,以后和孩子在生活中也能进行有意识的联想拓展。
图片分类
这个题型给出了三个有关系的物品,然后需要找出答案中均关联的那个物品。
选4,都是用镜片视觉辅助机械。
这种题目,可能我们大人能一眼看出,但对孩子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其实不仅需要孩子对生活常识有认知,还要学会发现其中的关联。我们平时也可以多问问孩子,“你觉得这几样东西之间有没有联系?”
常识认知
这一类的题目大部分是常识认知,听问题,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涉猎面比较广,家庭、生活、社会、地理、运动等等。
选4,是一道简单的职业题。
这道题不是题库大纲里的,是随机做到的,我觉得出得也不错,选1。
总之,这类题一是考验常识,二是对非母语孩子来说,要英语能力强,两方面的锻炼。
02
第二大类
数学
数字类比
其实就是简单加减法,根据第一栏的数字增多或减少数量,来确定下一栏。
选3,是不是大部分人第一反应应该是四个孩子?但是找不到可选答案,这里的所有题目都是加减法,没有乘除概念,因此只需要算差额。
选1,我觉得这道题算题库里比较难一点的,但不用多想,其实只要算黑色面积相同。
数列
有点像算盘,根据给出的五串数字,选出第六个,这个题型是变化最少的。
选1,很清晰,所有的数列题画法都是一模一样的,我感觉还是挺简单的。
加减法运算
可以说是比较初级的加减法应用题吧!
算3,应该只要听清题目就会算了。
总之,看过数学这部分以后,觉得难度不大,大家可以速速略过。
03
第三大类
抽象图形
图形矩阵
找规律是国内幼升小面试很常见的题型,各个思维书、机构都会教,看看这个题库里怎么考:
选4,不改变箭头位置,只改为反方向。
选3,这道题的意思是无论怎么分,填进去的都应该是圆形。
有没有发现,第一题还挺容易的,第二题就有点难,我们大人都要想一想才能转过弯来。让孩子多熟悉些思维方式也好。
图形分类
选2,都是四边形。
选1,九宫格,圈圈赢了。(我觉得美国人挺喜欢给孩子玩九宫格的,我第一次给娃玩九宫格也是因为朋友送我一个美国出的boogieboard里面有)
选3.这是一道旋转题。
这个题型从难度来说不算很难,何秋光书里的难度比这个复杂多了,但美国的这套题库比较活,类型也比较全,所以可以作为一种拓展和补充。
折纸
折纸,就真的是折纸,给你看折痕和折完以后打孔处,还原打开后的纸张样子,典型的几何能力考题。
选1。
选4,这是折两次的,更考验空间想象能力。
这个题目可以用打孔机在家里给娃玩几次,建立从具象发现找规律到抽象理解反推的能力。
做完这套题库,我的感受之一就是,美国的数学逻辑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简单,有许多题目还是设计很精巧,需要想一想的;运算要求不高,但很考验逻辑思维推演能力。这套题对于孩子还有一个很大的意义,就是练习听力。
另外,就是这套里面常识类其实比重很大,包括地理、运动、乐器、民族、货币,这也是一个启示——给孩子进行生活常识的认知启蒙,与学科类知识的启蒙同样重要,不然就算加减乘除再快、思维再活,有时就输在常识上。
那么,这个题库要做到什么程度,可以有资格进入下一次考试呢?
美国的评分标准是以年龄为准的一个百分率,需要超过同龄98%的孩子,就可以进入下一轮的GATE。下图我截取了一位美国小朋友收到的二笔通知信里的一段,可以看到,这个小朋友在160分卷面得分是155,在同龄中超过了99%的孩子,但这并不是说参加考试的人群中只取百分之一,分母可以理解为这个年龄段的所有孩子。
复试
数学和语言测试
通过了一笔的CogAT以后,后面就是主攻数学和语文(也就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测试。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复试的题库:IowaAssessmentsandIowaTestofBasicSkills(ITBS),这个题库只涉及数学和语言(偏重阅读理解能力)。
语言类分成四个部分,基本都是听力题,不需要孩子自己读题目,但是有一个部分是考察孩子的词汇认读,所以并非不需要认读能力。
所有的题目只读一遍,看这些例题会发现,不少的题干部分相当的长,我在家给苗苗做的时候,有些题目她是会让我再读一遍的。
语言认知
基本上语言的部分都是各种生活常识,有些题干看上去长,但其实题目很简单。
这道题其实不难,听到第一个题干就知道选1了,中间层是娃娃。仔细听应该不会错。
不过想想,如果要做三小时题目,能够一直保持仔细听的状态是很难的。
烈日下融化最快的那个,选1,这是一道自然类的常识题。
都是网兜,哪个还可以用来抓东西?还是一道常识题。
听力部分的题干比上一部分长多了,还是这个规则,只能读一遍。题目涉猎的方面也更广一些,可以说基本是常识和认知,但是感觉比前一个部分整体要有难度。
这道题考的是职业认知,但设计了一个场景,然后让孩子在特定场景中判断。
这道题我觉得很有难度,题干有三个对错判断,在听的当下要很快判断出来,也对认知有一定的考察。
生活常识很重要,热剩菜用的是微波炉,不是烤箱也不是面包机,所以如果孩子没有基础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怎么进厨房的孩子也是会被淘汰的。类似还有一道题目是问怎么夹核桃(用什么工具),我又一次为我家只会吃核桃仁的孩子感到汗颜。
美国幼儿园也是需要认读的,就像国内的国际幼儿园上完三年基本也都能认读了,不过英文认读确实比中文简单,题库题目也不算难。
基本就是这个难度,选2.
1和2
现了双辅音,但也没有出现tr、ph这样的辅音,而且还是都是单音节。
稍微有一点点的混淆项,但还是挺简单的。
有一点点难度增加,但对中大班的孩子应该也不难,倒是对生活常识的涉及挺多的。
这一套题是我自己做下来最服气的!从浅入深,一开始只是常用词汇,后面的词汇都比较抽象而且书面,真正体现了考核语言能力的意义。
选2蒸汽,难度普通。
选2漂浮都是飞的状态,我觉得这道题还是有些水平的。
选3交通不仅仅是知道这是什么,而且要分大类。如果单纯是交通工具,可能很多孩子都知道对应的英语单词,但transportation这个词很多孩子应该不知道,所以真的还是考察词汇量。
选3,奶制品。这就体现难度了,说的是大类。
选1,兴趣爱好,要和什么是玩分开来。
看完了语言部分,大家喘一口气来看数学,一共四套卷子,所有的题目我整合了一下,因为也没有什么分类,真的还是能让人稍微喘口气的。
c,数字从大到小排序,很简单。跳过去。
c,判断对错,这道题还有一点意思。
选b,纯加法题,居然还配图。
d,这是题库里我觉得出得最好的一道题了,逻辑题,同时符合两种条件的只有d。
a,立体几何认知。
结论
这项测试真正的意义所在
这套题目本身对孩子的帮助还是比较全面的。但有没有必要让我们的孩子来刷呢?
从选题、编排来说,确实非常有参考价值,但毕竟考察的是母语思维,有些题目本身看着不难,但孩子要能听懂(就先不说看懂了),已经很不容易。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等基本认知,所以难度在于“用英语做题”上。
如果用中文全部给孩子讲一遍,是不是孩子就能全懂呢?也未必。因为还涉及许多生活常识、科学知识等等,另外,国情不同,文化基础不同,有些常识题中国孩子确实不熟悉。
我个人觉得,没必要让孩子都刷,选出部分题目让孩子活跃一下思维足矣。
这套题库最大的意义,是给我们家长看的。我们要了解一套出色的选拔体系是怎么考量孩子的综合能力,比如同样是考察分类、找规律,人家是怎么出题的,然后在生活中给予启蒙和引发,这是最好的思维启蒙。
这项考试最大的重点在我看来还是要有耐心,有专注力,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面对长达三小时的考试,要能集中注意力听题做题,本身就是一个牛蛙了。在魔都的幼升小上岸牛蛙中,我们也往往会发现,一些孩子可能并没有特别出挑,但就是稳,讲规则,能专注,所以这也是童年培养的一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