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
A.感觉B.知觉C.思维D.想象
A.感觉B.思维C.注意D.言语
3.下列哪项不属于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条件?()
A.增强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B.培养间接兴趣
C.意志的努力D.刺激物的特点
4.记忆的首要环节是()
A.保持B.再认C.回忆D.识记
5.阅读《红楼梦》时,关于林黛玉形象的想象是()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
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A.先慢后快B.不快不慢C.先后一致D.先快后慢
7.下列哪一项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
A.客观性B.长期性C.整体性D.规律性
8.“触景生情”属于()
A.保持B.再认C.思维D.识记
9.看一个陌生人时,不只是看见对方的某些部位,而是整体地认识把握它,这属于知觉的()
A.理解性B.选择性C.恒常性D.整体性
10.当你专心注意某一事物的时候,在意识中极其鲜明清晰地反映这一事物,而周围的其他事物则模糊不清,这属于注意的哪种特性?()
A.注意的集中性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特定性
11.科学家根据蝙蝠发出超声波探测目标的“回波原理”发明了雷达,这属于()
A.迁移B.原型启发C.定势D.功能固着
12.“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
A.注意的指向性B.注意的集中性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
13,狂喜、愤怒等属于情绪状态中的()
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
14.()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A.情绪B.意志C.情感D.心情
15.“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热情B.激情C.应激D.心境
16.“议而不决,决而不定”是一种不良的意志品质,与其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B.独立性C.果断性D.坚持性
17.某生无须他人督促,能独立排除干扰,完成作业,除自觉性品质之外,还反映其有哪种意志品质?()
A.自觉性B.独立性C.果断性D.坚韧性
18.有些学生既不想认真学习,又不想考试不及格。这种心理冲突是()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19.“情急生智”所描述的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
20.()是激励人们去行动的内部原因
A.动机B.需要C.矛盾D.冲突
21.好奇心、自信心、怀疑感等属于()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责任感
22.渴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希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属于()
A.自我实现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求知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
23.一个7岁的儿童通过了9岁组的题目,他的智商是()
A.78B.100C.129D.80
24.活泼好动,很热情,但情绪易变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
25.“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哪种心理特征?()
A.气质B.性格C.能力D.动机
26.下列属于外部学习动机的是()
A.学生为了得到奖金而学习B.学生的学习兴趣
C.学生的求知欲D.由教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的学习动机
27.小江的写作、唱歌测验得到的成绩不高,但是跳舞的成绩却非常出色。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小江具备较高的()
A.语言智力B.空间智力C.身体-运动智力D.自然观察者智力
28.“法国人都是浪漫热情的”这句话反映了印象形成中的()
A.晕轮效应B.刻板效应C.首因效应D.投射效应
29.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一致的一种倾向是()
A.从众B.服从C.顺从D.依从
30.有人急躁易怒,有人活泼好动,有人安静沉稳,有人胆小扭捏,这是个体心理特征中什么的表现?()
A.性格B.情绪C.人格D.气质
31.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32.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
A.简单易行,提高真实性B.简便易行,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33.盛怒时,拍案大叫,暴跳如雷;狂喜时,捧腹大笑,手舞足蹈;绝望时,心灰意冷,麻木不仁。这说的是一种()
34.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创立的
A.笛卡尔B.华生C.佛洛依德D.罗杰斯
37.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够在脑中浮现,这种现象叫()
A.联想B.再认C.再现D.保持
38.()是激励人们去行动的内部原因
A.动机B.意志C.兴趣D.意识
39.下列哪项特征不属于人格的本质特征?()
A.稳定性B.易变性C.功能性D.复杂性
40.下列属于个性的是()
A.感觉B.气质C.动机D.世界观
41.以下不是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是()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原则水平
42.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叫做()
A.能力B.应激C.性格D.定势
43.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称为()
A.直接强化B.替代强化C.自我强化D.负强化
44.下列归因因素中,属于外部而稳定因素的是()
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
45.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____时,效果最好。()
A.30%B.50%C.100%D.150%
46.儿童道德性发展的他律阶段是在()
A.5岁以下B.5-8岁C.9-11岁D.11-12岁
47.“情绪反应慢、能自我控制”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A.抑郁质B.粘液质C.胆汁质D.多血质
48.气急败坏表现了哪种情绪状态?()
A.表情B.激情C.心境D.应激
49.《水浒》一书中的林冲应该属于什么气质类型?()
A.粘液质B.抑郁质C.胆汁质D.多血质
50.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简单的学习来说,最佳的动机水平是()
A.中等偏低的强度B.中等强度C.中等偏高的强度D.越高越好
51.什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
A.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直觉思维D.常规思维
52.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对应的年龄是()
A、2至7岁B、11至15岁C、7至11岁D、0至2岁
53.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方式是()
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型D、沉思型
54.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线性关系B、正U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平行关系
55.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56.“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宜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A、强化说B、认知失调论C、从众说D、观察学习理论
57.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A、准备律B、练习律C、动机律D、效果律
58.根据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被称为天才的人,其智商肯定超过()
A、100B、120C、140D、130
59.“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A、创造性B、学习迁移C、发现教学法D、认识发生论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
61.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方法是()
A、对偶故事法B、两难故事法C、临床法D、观察法
62.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最首要的环节是()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
63.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编写者是()
A.廖世承B.房东岳C.潘菽D.陆志伟
64.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
65.对于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属于个人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的是()
A.能力B.运气C.努力D.任务难度
66.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A.信任感B.自我同一感C.主动感D.勤奋感
67.外表上表现为活泼好动、不甘寂寞、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注意力容易转移,缺乏耐力和毅力。这种人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二、填空题
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_____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体现的是________
3.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干扰作用称为_________。
5.背课文时,我们必须不断提醒自己,集中注意每句的意思、句子的衔接,反复试背,这种注意属于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