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新文化运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2)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卖国复辟,引起各阶级、阶层的强烈反对,这是新文化运动的政治条件和重要原因。
(3)辛亥革命失败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式学堂建立、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一批思想和学术的精英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涌现出来,这就为新文化运动准备了思想基础和人才。
(4)袁世凯为复辟帝制造舆论,掀起尊孔复古潮流。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强烈反对,这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
2016年7月,国家领导人在《关于良渚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标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建议》上的批示中指出,要加强()的有效保护,有重点地进行(),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
A.古代遗址
B.系统考古发掘
AB解析
2016年7月,国家领导人在《关于良渚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标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建议》上的批示中指出,要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扩展知识
在浙江工作期间,国家领导人同志曾到良渚文化遗址调研,强调“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多年来,浙江始终遵循国家领导人同志指引的方向,持续推进申遗工作。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后申遗时代”,浙江持续推动遗址保护和利用、研究和交流、传承和发扬,努力擦亮这张世界级文化金名片。
从发现到申遗成功,良渚遗址历经了80多年考古保护之路和近3年申遗攻坚之路。最终梦想成真,离不开国家领导人同志对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的高度重视。
高瞻远瞩,为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掀开新篇章。在不断涌现的重大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中,在持续加深的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认识中,在干部群众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良渚遗址的接力坚守中,良渚文化从容走入现代人的心扉。
一小铲,发掘一片文明因子
80多年前,施昕更在这片土地上挖下考古第一铲时,这位24岁的原浙江省西湖博物馆职员恐怕不会想到,这一小铲,将开启一段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世纪之旅。
如今,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访客络绎不绝、风景美不胜收。一幅幅诗意美景图,将千年岁月凝成四季的赞歌,孕育着新生的惊喜。
2020年3月21日,良渚博物院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后,恢复开放。除了3个展厅丰富的馆藏之外,“见证——良渚申遗之路展”,以新闻视角、纪实故事、现场展陈等方式,全景式展现良渚古城遗址申遗背后的历程。
2019年以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和良渚博物院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超350万人次。正如生长在良渚古城沃土之上的蒲公英,将文明的因子撒向神州大地。每一位来到良渚的访客,汲取的不正是这强大的精神力量吗?
一封信,影响一群中华儿女
2016年6月13日,著名考古学家宿白、谢辰生、黄景略、张忠培向国家领导人总书记写信,提出了《关于良渚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标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建议》。2016年7月13日,国家领导人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提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要统筹安排,申报项目要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
如今,全国中学生在课堂上,就能了解良渚遗址对中国历史的深远意义。
2019年9月1日,正式启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国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以整整一页的篇幅介绍了古城、水利系统、玉器等良渚遗址考古的一系列重大发现,阐述了良渚遗址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地位;同时,2019年人教版《中国历史》(高中版)和高中数学(第一册)教科书中,也出现了有关良渚遗址的内容。
有书本上的详尽解读,更有亲身感受的体验式教学。铲开沙土“发掘玉器”,用黏土堆筑古城模型……2019年12月29日,位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的良渚文明探索营地正式开营,近百名学生共上“研学第一课”。
不只在课堂。申遗成功后,11册“良渚文明”丛书重磅推出,这套面向大众的通俗科普读物,是省文物局“面向良渚古城遗址申遗的保护研究成果应用及转化”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良渚博物院文创商店,有一款网红咖啡,拉花上萌萌的“神徽”头像,让人们忍不住拍照留念。带有良渚玉琮纹样的无线充电盘、木质印章……400余款良渚主题文创产品的推出,让传统文化和科技、设计相融合,走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
2020年4月,设计灵感源自良渚文化的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杭州亚残运会吉祥物“飞飞”相继“亮相”。可以说,良渚文化早已浸入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的优秀文化内容。深化良渚文化研究和传播,让我们不断加深对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认识,传承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切实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一声槌,敲出一段中国故事
在阿塞拜疆,随着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重重敲下木槌,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灿烂的良渚文明,走向世界。
“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在我心中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2019年12月16日,国际考古学泰斗科林·伦福儒勋爵第三次来到良渚,他的发言掷地有声。在当日举行的“第四届世界考古论坛良渚行”活动上,来自世界各国的1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考察良渚博物院、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后申遗时代,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肩负良渚文化对外传播、擦亮这张世界级文化金名片的历史责任。“我们有信心把这一厚重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研究好、传承好、利用好。”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俊杰说。
柏林墙于1961年开始建造,东德为了隔绝东德人民投向西德,于是沿着边界在己方的领土上建立围墙,1989年11月9日,屹立了28年的柏林墙倒塌。关于柏林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柏林墙的修建暴露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柏林墙的修建说明民众更向往资本主义制度C.柏林墙是“冷战”的标志性建筑物D.柏林墙的倒塌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正确答案
一、柏林墙建立的原因是:东德政府根据人民议院1961年8月12日通过的法令,于8月12~13日夜间修筑。目的是制止东德居民包知括熟练技工大量流入西德。二、简介柏林墙柏林墙(德语:BerlinerMauer,英文:BerlinWall),东德称此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AntifaschistischerSchutzwall),柏林道墙约155公里长,约3至4米高。于1961年8月13日开始专建造,一开始以铁丝网为材料,后才被换成更为坚固耐久的砖墙。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被分割为东柏林与西柏林,东德为了隔绝东德人民投向西德,于是沿着边界在己方的领土上建立围墙,将西柏林整个包围起来。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属筑。1989年11月9日,屹立了28年的柏林墙倒塌,1990年两德重归统一。
暂无
根据材料五中市农业农村局通知的要求,中心拟提交自查报告。该报告由“一、自查的基本情况”“二、执行政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整改措施”“四、进一步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建议”四部分组成。请你拟写其中二、四两部分内容。(50分)要求:问题概括全面准确,建议针对性强;切合主题,论述充分;字数在700字以内。
答案:
Q
解析
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政权分立的五代十国时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B.“五代”先后出现在黄河流域,都城都设在东京(开封)C.“十国”是指唐朝灭亡后在南方地区出现的十个政权D.“五代”是指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汉、后晋、后周五个政权---------------------------------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都城设在开封、洛阳。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因此表述正确的是A,A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三项均表述不正确,排除。故选A。
下列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两次大战性质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C、两次大战最大受益者都是美国D、两次大战都给人民带来深重为灾难---------------------------------
战国时期有一个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个流派应是()A.墨家B.道家C.法家D.兵家---------------------------------
“五四”后一年,新出版的刊物达400多种,新成立的社团也以百计。“五四”后两年,马克思主义者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胡适、小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者区声白、研究系梁启超等人之间,展开了思想论战。这说明“五四”后A.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地位得以确立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C.资产阶级的新文化仍是主流思想D.社会改造的新思潮广泛传播---------------------------------
材料表明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还同各派别之间进行了论战,说明了社会改造的新思潮得到的广泛传播。D正确;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已经开始得到传播,A排除;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B排除;资产阶级的新文化仍是主流思想的说法无从体现,C排除。故选D。
宋代范仲淹及子孙设立的范氏义庄延续八百年。义庄田地购自外族,本族人不能耕种,其地租用于赡养同宗族的贫穷成员,主要用于口粮衣料、婚姻丧葬、科举考试等。范仲淹还给义庄订立章程,规范族人的生活。这突出体现了A.儒家义理观的实践运用B.租佃关系的日益普遍化C.大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D.贫富与贵贱的日益疏离---------------------------------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节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成为全国舆情的热点。党中央高度重视,全国一盘棋:“白衣天使逆行”、“最可爱的人驰援武汉”、“雷神山、火神山”拔地而起……中国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武汉保卫战”。历史上驰名中外的“武汉保卫战”发生于A.鸦片战争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北伐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汉保卫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保卫武汉的战役,因此武汉保卫战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D项正确;鸦片战争时期没有发生武汉保卫战,A项错误;历史上驰名中外的“武汉保卫战”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而不是辛亥革命时期,B项错误;北伐战争时期没有发展武汉保卫战,C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