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煤价持续高位运行,电价下调风险。
1.本周核心观点
1.1.新增垃圾发电项目补贴事项征求意见稿出台,垃圾发电或迎新阶段
1.2.国家能源局督促签订长协合同,港口煤价逼近500元大关,高股息个股的配置价值凸显
1.3.投资组合
【碧水源】+【瀚蓝环境】+【玉禾田】+【龙马环卫】+【绿茵生态】+【东珠生态】+【长江电力】
2.行业要闻
2.1.生态环境部印发《2020年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实施方案》
生态环境部于3月25日印发《2020年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到2020年年底前,各省(区、市)地级及以上城市符合条件的四类设施(环境监测设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开放城市的比例达到100%。
2.2.江西《南昌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
近日,为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南昌市司法局发布《南昌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2.3.湖南省住建厅印发《2020年湖南省城市建设工作要点》
湖南省住建厅于近日印发《2020年湖南省城市建设工作要点》,要点要求,要扎实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推动县以上城市污水治理提质增效,加大黑臭水体整治力度,强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等。
2.4.广西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日前,广西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修订征求意见稿)。要求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全区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推动形成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全区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2.5.江苏省司法厅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近日江苏省司法厅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到2025年,区域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产业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市场开放、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跨界区域、城市乡村等区域板块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全面建立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到2035年,区域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
2.6.江苏出台全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地方性法规
4月2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对5月1日起将施行的《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解读。该《条例》是全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地方性法规,标志着江苏生态环境监测将有法可依。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处处长刘晓蕾表示:“《条例》的制定出台,是对生态环境监测立法空白的弥补,将有力促进环境监测事业良性发展。”
2.7.云南省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
日前,云南省发布关于印发《云南省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通知,要求2020年,全省原煤产量控制在5800万吨以内,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00亿元,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下简称“三区”)重叠煤矿应退尽退,原煤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全国平均水平。2021年,全省原煤产量控制在8000万吨以内,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80亿元,原煤百万吨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8.生态环境部通报全国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处置和环境监测情况
截至2020年3月28日,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为6094.1吨/天,相比疫情前的4902.8吨/天,增加了1191.3吨/天。其中,湖北省能力从疫情前的180吨/天提高到了667.4吨/天,武汉市能力从疫情前的50吨/天提高到了265.6吨/天。自1月20日以来,全国累计处置医疗废物20.7万吨。
2.9.深圳发布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一号令
广东省深圳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第一总指挥王伟中、总指挥陈如桂近日签署发布《关于全市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命令》(以下简称《命令》),明确指出,今年的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目标是:空气质量指数达标率≥96%,PM2.5年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比例≥28.6%,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
2.10.山东潍坊制定出台《“决胜2020”污染防治攻坚方案》
潍坊市制定下发《决胜“2020”污染防治攻坚方案》,提出48项重点任务,要求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方案要求深入推进重点行业VOCs整治,根据《山东省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分行业治理指导意见》,对我市重点行业的源头替代、过程控制、末端管控进行深入整治。提升城镇污水处理水平,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全市70个污水处理厂出水主要指标提标至地表水Ⅳ类工作。提升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实施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今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万吨/天。
3.上周行业走势
上周上证综指下跌0.3%,创业板指数上涨0.15%,公用事业与环保指数下跌0.58%。环保板块中,水处理板块下跌1.14%,大气治理板块下跌2.8%,固废板块下跌2.59%,环境监测板块下跌2.98%,节能与能源清洁利用板块下跌0.36%,园林板块下跌1.81%;电力板块中,火电板块下跌1.37%,水电板块上涨1.18%,清洁能源发电板块下跌2.55%,地方电网板块下跌2.07%,燃气板块上涨0.15%;水务板块上涨0.38%。
4.上市公司动态
4.1.重要公告
4.2.定向增发
5.投资组合推荐逻辑
【碧水源】回归“技术+产品+运营”发展路径,看好盈利能力提升和市场竞争力增强。此外,公司运营类项目将逐步释放,这将进一步促进公司业绩增长。中交集团与公司合作推进较为顺利,业务协同效应逐步释放。未来,在中交集团项目支持以及信用背书保障的情况下,公司拥有的项目数量和融资条件有望逐步改善,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增长。良业环境上市工作稳步推进,助力光环境治理业务持续发展。随着未来良业环境在香港成功上市,将有望促进公司战略升级,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良业环境的资本结构有望改善,可拥有更多资源用于项目开发、建设,公司光环境治理业务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公司业绩有望一步改善。在手订单充足,叠加融资环境趋暖以及水环境处理市场需求不断释放,公司业绩有望稳步增长。未来,随着公司战略优化调整到位,叠加公司融资状况改善,预计未来公司业绩有望逐步恢复增长。此外,随着城乡污水处理提标改造、海水淡化、高原湖泊水环境保护等政策执行和安全饮用水需求增加,水处理市场需求将不断释放,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增长。
【瀚蓝环境】公用事业起家,精耕细作打造区域龙头。公司以运营优势见长,尤其在固废垃圾发电项目上,ROE、吨上网电量、经营性现金流等关键指标上保持行业领先,管理层的长期稳定经营保证了公司战略的贯彻始终。期待公司在拓展危废、并购盛运项目等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发挥精细化运作能力,助力公司业绩再次腾飞。垃圾分类+“无废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展开,在手订单充足助力增长。瀚蓝环境——积极打造“瀚蓝模式”,叠加垃圾分类带来的全产业链受益,公司有望持续获得订单增长。公司目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总规模31,500t/d,投运规模已达14800t/d。同时,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国补下滑的预期对垃圾发电企业提出更高要求,瀚蓝环境作为运营管理经验丰富的垃圾发电企业更有望脱颖而出。
【长江电力】业绩稳健+高股息的水电龙头。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水电上市公司,水电资产非常优质。三峡集团旗下乌东德和白鹤滩(1020+1600万千瓦装机)项目正稳步推进,有望在2021-2022年投产。如果顺利注入上市公司,将大幅提升装机规模及上网电量。电价风险可控,市场化占比低,依托多库联调提升盈利稳定性。三峡集团已成为三峡水利控股股东,发布预案收购联合能源与长兴电力,打造三峡电网,助力三峡集团拓展电力产业链,深度参与配售电业务。公司承诺,2016年至2020年每股现金分红不低于0.65元,2020年至2025年每年现金分红规模不低于当年实现净利润的70%。公司股息率位于行业前列,长期超过A股市场以及中长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凸显其防御价值。
【龙马环卫】环卫装备+服务双轮驱动,订单迈入百亿量级。2018年度,公司环卫装备总产量为8405台/套,同比增长11.95%;销量为8060台/套,同比增长1.04%;库存量为1236台/套,同比增长38.72%。2018年,公司新增中标的环卫服务项目30个,新签合同年化合同金额6.42亿元,新签合同总金额40.67亿元。据环境司南统计,截至2019年9月24日,公司2019年中标项目合同金额达到100.18亿元,成为2019年政府采购市场第一家合同额突破百亿的环卫企业。公司由点到面的业务格局,使得公司依托重点城市的标杆项目,形成辐射周边区域的项目扩张模式。根据公司公告,公司环卫装备市场占有率6.67%,公司环卫创新产品和中高端作业车型在同类市场的占有率为14.27%,保持行业前三水平。
【玉禾田】公司深耕行业20余年,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及良好的品牌效应,拥有先发优势。目前公司拥有员工超六万名,在全国八十多个城市开展业务,在环境卫生管理领域积累了较多的优质客户和丰富的服务经验。在此基础上公司专注于服务标准化与管理可复制化,拥有极高的运营效率与作业效率。同时公司拥有良好品牌形象,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等知名项目。环卫市场化的浪潮释放了大量订单,公司受益其中。轻资产运营实现高盈利。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扎根环卫清洁服务领域,未曾参与上游环卫设备生产及下游固废处理的竞争,逐步积累自身的规模效应与运营优势。高效运营削减了公司运行的成本费用,专注环卫清洁服务的轻资产模式使得公司资产周转率远超同行。此外,公司主要客户多为政府环卫管理部门、知名物业公司和地铁公司等,信誉良好,一定程度保证了回款的及时稳定。2015年-2018年,公司ROE水平一直保持在30%以上,远高于行业均值。
【绿茵生态】1)财务稳健负债率低,盈利能力居行业前列。公司作为区域园林生态龙头,立足华北,积极开展全国核心城市战略布局。公司财务稳健负债率低,销售净利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截至2019Q3,公司现金储备8.15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35%,且有充足银行授信储备,融资成本较低。2)业绩快速增长,业务扩张有力。据2019年业绩快报,营收增速39.59%,归母净利润增速37.15%。公司目标未来保持高速增长,打造园林行业的龙头。目前在手订单超34亿,为接下来的增长提供有力保障。3)园林板块供给侧出清,需求端有望受益生态建设补短板。园林生态板块在近几年发展中,大多受PPP政策和自身战略发展原因,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绿茵生态则依然保持稳健可期的业绩增速。随着生态建设补短板成为重要方向,财政和信贷资源有望重点倾斜,静待利好促盈利持续改善。
【东珠生态】订单放量业绩弹性十足,对内定增彰显发展信心。公司是湿地修复龙头企业,国家湿地公园第一股,2019年新中标订单90.61亿元,同比增长199%;新签合同金额67.76亿元,同比增长163%,订单收入比位居行业前列。公司账面资金充足,且无有息负债,现金收入比较高,负债率较低,业绩弹性十足。同时,公司启动对大股东、董监高及核心员工的定增,预计募资5.15亿元,不仅增强了公司业绩弹性,也彰显出公司上下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6.风险提示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动力煤价上涨,水电来水不及预期,电价下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