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工作目标,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高服务“三农”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回顾
(一)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92.58万亩,同比增长0.6%,总产达91.48万吨以上,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油料播种面积82.26万亩,产量15.64万吨。秋播油菜面积80.73万亩,其中高油酸油菜面积2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0.62万亩,产量47.25万吨。园林水果面积1.66万亩,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水果总产2.23万吨,同比增长13.2%。严守“耕地红线”,开展撂荒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整改具有耕地属性且具备种植条件的撂荒地面积1905.04亩、图斑549个,完成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任务10.5万亩,并获得省政府通报表彰。
(三)巩固十年禁渔成果。一是加强禁捕禁渔知识宣传。累计出动宣传车42台次,刷墙体标语17条,悬挂横幅15条,发放宣传手册1200余份,群发短信1万余条,开展网络宣传11次、“以案说法”巡展7场次,同时,利用渔政监管智能预警广播系统早晚播放禁渔音频,以多种形式做到禁捕禁渔宣传全覆盖。二是开展汉江长湖禁捕禁渔执法行动。开展专项执法行动45次,联合执法7次,“零点”执法行动15次,劝离违规垂钓人员370余人次,收缴暂扣非法渔具70余副,销毁“三无”船舶8艘次,清理地笼网43副,丝网15副、现场放生渔获物460余公斤,处置违法线索16条,立案查处非法涉渔案件9起。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着力守牢一条“红线”和两条“底线”。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严守粮食安全底线,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94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达94万吨以上,增幅3%以上。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确保脱贫人口增收率达15%以上。
(二)着力做强农业特色产业。全力做强“一壶油”,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江汉平原油菜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加快弘瀚科技高油酸菜籽油智能化生产线建设,推动绿悠缘油菜苔深加工扩能提规,支持蜜硕农业打造特色“蜂情小镇”,擦亮“中国菜籽油之乡”品牌,打造“中国高油酸油菜第一县”。稳步做精“一袋米”,大力申报拾回桥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加快楚稻香、共发米业稻米产业链项目建设,支持楚稻香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全力做细“一篮菜”,稳定传统特色蔬菜种植规模,稳步扩大设施蔬菜种植,积极申报现代农业设施产业项目,加快推进马良镇吉泰蔬菜、毛李镇雷明食用菌、李市光馨蔬菜、海莲食品等为龙头蔬菜主体提档升级。
(三)着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大力开展“清保”行动和美丽庭院示范户创建,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强化督导指导,加强调度推进,确保高质量完成改厕任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1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4万亩。
(四)持续巩固禁渔成果。继续以“清船、净岸、打非”三大行动为载体,结合日常涉渔线索大排查,开展联合执法,强化水陆联动,坚决对“三无”船舶以及各类违规渔具实行动态清零。持续开展打击市场销售汉江长湖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行动,重点打击有组织、成规模、链条化涉渔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防止非法捕捞现象回潮。
(五)着力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做好绿色食品按时续展、有机产品按时再认证,加大有机产品、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推广示范力度和品牌创建力度。积极探索新的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农产品监管工作长效常态开展。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从源头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定期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使用禁限用农药、兽药等非法行为,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保障。加大执法力度,守住农产品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