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考试总结大全11篇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计算机考试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引言

2解析计算机考试结果分析的必要性

计算机考试结果的分析是很必有的一项工作,因为每门学科的课程安排都是有一定关联性的,只有你把基础性的计算机知识学好了,才能为学好下一门计算机课程打下基础。如果不对考试的结果进行分析,那么就不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也能了解到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否适用,只能大概的知道这个学生的成绩好,那个学生的成绩相对较差,但到底差在哪些方面,又好在哪些方面就不是很清楚了。因此对于考试的结果不能单纯地只给出一个分数,而不对试卷进行分析和总结,是不利于计算机的下一步学习的。

鉴于计算机考试结果分析的必要性,因此首先要保证评分的公正性,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在分析的过程中就要注意以计算机的教材和考试大纲为主,这样可以保证试卷考核的有效性。如果考试人数很多,可以采用抽样的形式进行考核,并对不同的考试类型来进行分析,其中包含了定性和定量的不同分析,从而达到为以后试卷信息库建立有效地资源和对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很多的指导作用。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试卷的分析不能重视形式,要得出实质性的结果,以便于真正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3解析计算机考试结果分析的作用

3.1有助于帮助教师掌握测试的试卷所涵盖的知识点是否丰富

对于考察学生学习计算机学科的考试,教师一般都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进行设置试卷的题型。如果通过考试分析,可以得出每个不同类型的题目所占整个试卷比例的多少,而且也能得出其是否是符合大纲要求,或是所规定的内容是否全部涵盖在内。比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学科,需要掌握的有理论知识、文字的录入和处理、系统的操作能力以及互联网的使用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考试结果出来后,对每类目标的题目进行统计后会发现其所占的比例是否符合要求,也能知道是否能将所有的考核内容都出在试卷中。经过这些分析后,能为以后的试卷命题更加规范,科学,能知道哪些计算机的题目出的质量比较高,今后可以继续使用,哪些需要进行修正和调整的。这样的话能建立比较好的题库,提高了命题的质量。

3.2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具体答题情况

通过考试的结果分析,可以了解到学生做题的具体情况,因为不仅每道题目和每一大题都有一个正确率的统计,而且每个学生也有关于做题的正确率统计,这样就比较直观的反应了学生的每道题目的情况。比如考核计算机理论知识每一大题,满分是20分,如果得分率为25%,但是平均得分率是30%,低于平均的水平,则说明这一块的内容该学生的学习状况需要提高,如果是50%,说明做的可以,总之就是得分率越高说明答题情况越好,反之则不好。另外如果从整体水平来看,如果平均得分率很低,则说明学生对计算机这部分内容的整个学习情况都不是很好。这些能间接地促进学生加紧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并改变他们以往不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对学习知识有偏重的学生,更加能意识到自己在计算机知识学习上的缺陷,从而刺激他们对学习的进取心。

3.3促进教师能进一步改善教学和多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

通过对计算机考试的结果分析,如果排除了试卷的难度问题,考试的整体水平还是不行,教师就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科学,是否符合计算机学生的学习要求。我国的教学质量的检测手段就是依靠考试,所以反过来考试的结果也会侧面显示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到底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较差,不爱学习还是教师对知识的讲解不够透彻,导致了这种考试结果,这样可以为以后的教学方式的改进提供方向。另外也可以通过考试结果的分析,了解到对教材、教学方式的使用情况,从而对教材的内容和顺序进行整合和调整,尽量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进行教学,让他们能真正掌握到计算机知识。

3.4有助于提高计算机学习的管理水平

计算机考试的结果分析也是属于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如果将这种信息进行合理的利用,并运用到学校的计算机的教学管理中,是可以改善计算机教学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式的。比如如果是理论知识考核不好,教师就要着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如果是实际的操作,例如编程、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就需要注重对实际的操作能力的教育。另外通过考试还可以从中了解到计算机的这门学科中哪部分应重视理论的测试,哪部分应重视实践的操作,而且如何进行考核才是比较合理的,这样才能起到考核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的作用,从而也就更加规范计算机的管理教学水平。

4结语

通过了解到对计算机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是很有必有的,所以本文主要对其所产生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其能有助于帮助了解试卷所涵盖的知识面是否全面、了解学生的具体答题情况、促进教师能进一步改善教学方式以及提高计算机学习的管理水平,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计算机考试结果的分析,从中得到改善教学方式和提高学生成绩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王世文.考试结果分析及其意义[J].内江科技,2009(02).

[2]王茜.计算机通识课程中计算机考试系统的改革与实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

考试系统的安装与管理是一个细致且需要耐心的工作,且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只有不断学生,多总结经验,才能不断进步,将机房的考试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戴涛.浅谈学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9):69.

[2]苏伟.浅谈多媒体教室的维护与管理[J].科技信息,2010,(23):79,109.

[3]陈光宗.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中心科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51-55.

在当今这个时代,随着计算机在社会上的普及,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就使计算机的使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目前在我国计算机教育正在不断的进行普及同时在计算机上进行考试已经被广大高校认同,这样对于考试的难度就会有所提高,同时考试的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考试中采用自动评分是必然的选择。在对计算机考试中的理论题进行自动的评分是非常很容易的实现,但是对于其中的操作进行自动评分是有着相当大的难度。在各个高校中的计算机基础考试主要有理论选择题、Windows操作题、文字处理Word、电子表格excel、演示文稿PowerPoint和上网题等的考察。

一、计算机基础考试自动评分系统研究背景

二、计算机基础考试自动考试评分系统

1.计算机基础考试自动评分系统开发的特点

在对计算机基础考试自动评分系统中进行开发应该是要选择较为成熟的工业技术的标准,这样才能够使在考试中所涉及到一些操作系统等与进行开发的工具进行连接起来,这样有利于计算机基础考试自动评分的开发。

在计算机基础考试中要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时候开发,技术人员就应该使分布式的处理方法充分的体现出来。

2.计算机基础考试自动评分系统开发模型

在针对于软件的开发,不同的软件开发都是有着不同的模型。因此,要针对不同的题型进行开发适合它所需要的自动评分系统。

3.计算机基础考试自动评分系统设计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

在对软件工程进行开发的时候,一般都是要应用到生活当中,因此在开发的时候要考虑到软件在计算机上是否能够应用。

(2)可靠性原则

在软件开发的时候,要保证在断电、死机、恶意攻击的时候应该可以正常的进行处理考试内容,要保证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安全性。

(3)安全性原则

在进行软件的开发的时候,技术人员要建立在安全管理机构的体系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使计算机系统减少受到攻击的次数。

(4)可扩展性原则

技术人员在进行设计软件开发的时候要考虑到将来科技的发展中,对于这个系统是否可以进行扩展与减少。

4.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需求的分析

(1)无纸化,在进行考试中的试题要通过计算机系统表现出来。

(2)自动化,主要就是要针对学生进行操作的内容进行收集与自动的评分。

(4)网络上的限制,在进行考试的时候要隔离网络。

(5)建立数据库,主要就是把传统上的试题组合成一套存入系统当中。

三、自动评分系统的分析与实现

就自动评分系统来说,主要就是计算机通过把广大考生的答案与正确答案就行对比之后,给出分数。但是针对不同的题型每个考生的答案就会有着诸多的不同,因此要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评分。

1.计算机基础考试理论题的评分策略

计算机基础考试中理论题主要就是指选择题这类题型,考生在做完答案之后就会保存到系统当中,这类题都是具有唯一性的,因此,在考试之后只要将他们与标准答案进行匹配就可以了。只有答案与标准一样才能够得到分。

2.计算机基础考试中操作题的评分策略

在这里主要就是要尽最大可能要模拟人工阅卷的方式

(1)文字输入题的评分

文字输入题主要就是对考生在输入中英文、特殊与表达符号的能力的考察,这里只需要把考生的答案与标准的答案进行对比进行给出相应的分数即可。

(2)计算机基础考试中Windows操作题评分

这种类型主要就是有关文件夹与为文件的操作,这个操作一般都会使考生目录中的文件有所改变,因此,这类题的评分就可以通过搜索考生所有的目录即可。

(3)计算机基础考试中Word操作题的评分

在这一类型中主要就是针对其文档进行文字的编辑、排版等操作,考生所做的答案和这道题的标准答案一般都是以.docx的形式在系统中所存在的。在根据其中的不同操作类型给出相应的评分。

(4)计算机基础考试中Excel操作题的评分

这类题主要就是针对工作表格中的一些数据进行处理,最后考生的最终结果会存在.xlsx当中。这一类型的评分标准是与Words文档的处理方式是完全一样的。

(5)计算机基础考试PowerPoint的评分

在这类型题中,主要就是对PowerPoint这部分的操作题进行批阅,但是在进行批阅的时候还应该要判断学生所做的文件是否存在。

四、总结

在计算机基础考试中采用自动阅卷评分是必然的选择,因此,在针对计算机基础考试软件在开发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就要针对不同题型的诸多不同的特点来设计出最为适合这类型题的评分系统,这样在很大的程度上就会准确的,快速的评出相应的分数,在一定新的程度上也是可以减少其中人员的使用。因此,在进行自动化评分的时候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可以促进计算机教育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促进我国计算机在各个高校中的普及。

[1]丁淑香,徐汀荣.基于COM技术的Office自动评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7.

[2]周凤石.大学计算机系信息技术课程无纸化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苏州大学,2006.

计算机职称是表现计算机能力的称呼。

全国职称计算机考试可以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精神,落实国家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引导全国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掌握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根据原人事部《关于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通知》,从200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并将考试成绩作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条件之一。

设立背景:为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精神,落实国家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掌握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人事部在总结近两年来在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决定从2002年开始,推行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

为适应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提高全民计算机技术水平,教育部在1994年开始对各校非计算机专业实施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通过近20年的实施,计算机等级考试受到全国人民的重视,在部分用人单位NCRE-2证书或NCRE-3证书已经成为就业人员必备之物。在2013年,通过新大纲的要求,部分科目开始实施无纸化考试模式,就是用全部上机考试代替过去的笔试加上机考试的模式。通过这一改革,可以看出教育部对考生的计算机操作要求有了新的标准。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这就要从无纸化考试的特点着手进行分析了。

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纸化的特点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作为考查考试计算机应用知识以及技能水平的唯一考试,目前在国内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NCRE-1、NCRE-2、NCRE-3和NCRE-4。随着级别的逐渐提高,从1-4难度也逐渐增加。其中1级考试最简单,要求会简单的系统及办公软件操作即可,2级考试中则要求会使用一门计算机语言,3级和4级考试则要求考生持有之前的等级证书才能报考。

由于对于一般人员来说,拥有计算机2级证书已经足够,所以本文以NCRE-2为例,在考试科目上采用已经实现无纸化考试的VisualFoxPro,分析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纸化的意义。VF考试在无纸化之后与传统模式的区别是:

1.1分值比例改变

传统NCRE-2,VF考试的笔试与上机分值比例为1∶1,即笔试100分和上机100分;而无纸化考试改为总分100分,其中原笔试部分总分40分,原上机部分总分变为60分。通过这种改变我们可以看出教育部对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侧重点有所改变,从之前的理论与实践平分秋色,到今天的重操作轻理论。

原考试模式采用笔试90分钟加上机90分钟的模式,现在则合并为总120分钟形式,这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要求相应的提高了很多。

1.3题型改变

原来的考试模式,笔试部分分为填空题和选择题,其中选择题35题,填空题15题,每题2分,而无纸化考试模式则统一改为40道选择题,每题1分;上机部分只是分值发生变化,题型不变,但是上机部分的分数必须超过36分,总分只要超过60分即可。通过这样的改变,可以看出教育部对上机部分的重视,只要上机部分能得满分,选择题0分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取得NCRE-2的等级证书。

2无纸化考试模式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传统的考试中大多依靠题海战术,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形成定式思维,只要题做的多,就能通过,但是实行无纸化考试之后,这种局面将不复存在了。

2.1教学观念的改变

通过这种考试模式,要求学生必须要会操作,这就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多进行上机演练,才能掌握操作技巧;而对于教师来说必须少讲理论,多讲实践,从而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

2.2教学方法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教师讲解题型为主,通过知识点的重复灌输达到增加记忆深度的目的;而如今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多加练习,从而形成对身体操作的机械性记忆,这样才能保证考生在参加考试的时候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

2.3教学模式的改变

3总结

通过对无纸化考试模式的分析,可以预见的是这种考试模式必将逐渐成为其他计算机考试的标准模式。通过真正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考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教学上只有扎实的打好每一部的基础,并且熟练应用所学的知识才能提高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同时也保证了在以后的等级考试通过者中不会再出现理论强大而操作能力低下的考生了。

[1]刘敏昆,李莉.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计算机教学的导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

[2]王新耀.无纸化考试系统对计算机等级考试促进作用的分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5).

题库的建立、自动化的组卷,从出题、考试到阅卷各个环节都由考试系统来完成。上机考试

能够避免传统考试的片面性,能够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很好的测试。实现了对学生计算机

基础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实现公平公正的考核;实现无纸化考试,节约社会资源,节省我院

考务开支;同时,还减少教师工作强度等目标。此外,数据库技术和一些安全策略的使用,保证了

系统能够稳定的运行。目前越来越多行业将传统笔试考试改为上机考试,传统的机房不仅仅

只是服务于教学,而且要服务于考试,本文从考试中心管理员的角度,论述了如何有效的对

考试系统进行安装与上机考试系统的管理。

关键词:考试机房系统的管理

中图分类号:S210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当前,以微电子技术

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

术的发展,已经给人类经济、生活方式带来质的变化。考试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着,最初

的考试的时候,从印刷试卷,到发放试卷,再收试卷、改试卷,到最后的成绩,整个流

程相对比较复杂,而且涉及的人员也比较多,工作量比较大。而上机考试系统则能很好的解

决上述诸多问题,管理员事先把试卷导入到考试系统中,注册好学员的准考证号码,设定好

试,比如现在的全国银行考试,全国卫生系统考试,公安部考试,计算机职称考试,计算机

等级考试,英语职称考试,英语等级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计算机考试有着许多笔试所代替

试对考试系统的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有很高的要求,这对考试中心管理员来说却是一个挑

战,因为各行业的考试系统各不相同,对电脑的要求也有着差异。

2、上机考试系统的安装及实施

在安装考试系统之前,首先要知道机房内的服务器、客户端的配置及各种网络设备符不

符合该考试要求。本考试中心,承担着各类等级考试、职称考试、继续教育考试及其他各类

考试,有一些国家级的考试对机器的CPU和内存要求比较高,像全国卫生系统考试就需要

计算机至少有1G的内存。如机房不达标,卫生系统会下发意见要求考点限期整改,如在规

计算机要有网络同传系统,现在许多考试一场都是成百上千人同时考试,像银行考试有过一

场上千人的考试,如果没有同传系统,这意味着相同的工作必须重复上千次,这对机房管理

员来说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在考试前还要确认该机房内的的考试人数,并保证有多于考试人

数10%的备用电脑,因为考试过程中个别电脑出现问题的概率还是很大,比如有的时候考

生在考试过程中电脑会出现蓝屏死机,有的机子打开考试系统出现故障,有的考生不注意会

碰到电源线而导致电脑非法关机,从而无法正常启动,有些电脑配套的耳麦无法使用等等,

在安装考试系统时,各种考试的考试软件的安装也各不相同,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

公安部系统考试需要服务器采用windows2003的操作系统,而银行考试和卫生系统考试的

作系统盘。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操作系统安装最好是纯净版,而不建议用GHOST版,虽

易出现蓝屏等问题,因为每台机器的硬件都不一样。而服务器一旦出现了问题,轻则导致考

盘一步步安装操作系统,然后用这种型号电脑的驱动光盘装好驱动,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避

免考试服务器出现问题。在安装客户端时,虽然各种考试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均可采用

windowsXP操作系统,但各种考试的考试软件在安装过程中也不尽相同,如全国计算机等

级考试必须为每个考生单独设一个帐户,并将该帐户映射到服务器上;银行考试则需要安装

好客户端后再对其进行在线升级;公安部的上机考试只需要在考试机上做一个链接,打开链

接后考生会直接登陆到服务器上去做题,这种考试结构对服务器的压力比较大,因此这种考

试的服务器一般要求采用企业级服务器[2]。

3、机房及上机考试系统管理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使得作为其网络设备、主机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网络安全设

备等核心设备存放地的计算机机房日益显现出它的重要地位,而机房的环境和动力设备如供

配电、UPS、空调、消防、保安等必须时时刻刻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正常的运行环境。

一旦机房环境和动力设备出现故障,对数据传输、存储及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构成威胁。如果

故障不能及时处理,就可能损坏硬件设备,造成严重后果[3]。现如今的机房为防止病毒的破

坏一般会安装还原保护卡或还原软件,因此在考试系统的安装过程中千万要记得将电脑的还

原系统打开,否则安装好或升级完成的软件将被还原,前面的工作将前功尽弃,装好考试机

后还必须要关闭电脑的防火墙,卸载杀毒软件,有的杀毒软件会认为考试软件是病毒。还有

像银行考试考前一个小时要给考生照相,有些考生提前到了,照完相后坐在电脑前面等,如

问题。在考试系统做好后,要进行试考。一般试考时可随机抽取30%电脑即可,在试考结

束后即可关好电源、门窗封场。

在考试的前期要密切注意考试机的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考试机。在即将开始

过服务器收集好上机考试成绩。

4、结束语

机房的管理、考试系统的安装与管理等是一个细致且需要耐心的工作,且具有一定的不

可预见性,只有不断学习,多总结经验,提前做好备用方案、应急方案,才能应付各种可能

出现的问题,将机房的考试工作做得更好。

[1]陈光宗.,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中心科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10,(02):51-55.

2关键技术

2.1VBA

VisualBasicforApplications(VBA)是一种VisualBasic的一种宏语言,主要用来扩展Windows的应用程序功能,特别是MicrosoftOffice软件,Excel操作题自动阅卷功能就需要依靠VBA技术来实现对Excel的控制。

2.2Excel对象模型

(1)Application对象:Application对象是Excel对象模型中的顶级对象。使用Application对象可以确定或指定应用程序级属性或执行应用程序级方法,全局的对象比如菜单,工具条都属于Application对象。Application对象也是访问Excel对象模型其它部分的基础。

(2)Workbooks对象和Workbook对象:Workbooks对象包含MicrosoftExcel中所有当前打开的Workbook对象,是Workbook对象的集合。Workbook对象代表MicrosoftExcel工作簿。某一时候只有一个Workbook处于编辑状态,这个Workbook叫做ActiveWorkbook(活动工作簿)。

(3)Worksheets对象和Worksheet对象:Worksheets对象包含工作簿中所有的Worksheet对象,是Worksheet对象的集合。Worksheet对象是Worksheets集合的成员,代表一张工作表。

(4)Range对象:Range对象代表某一单元格、某一行、某一列、某一选定区域(该区域可包含一个或若干连续单元格区域),或者某一三维区域。

(5)ChartObjects对象和ChartObject对象:ChartObjects对象为指定的图表工作表或工作表上所有ChartObject对象的集合。每个ChartObject对象代表一个嵌入图表。ChartObject对象的作用是作为Chart对象的容器。ChartObject对象的属性和方法控制工作表上嵌入图表的外观和尺寸。

3Excel操作题主要题型

3.1Excel操作题主要有三类题型:

一是单元格格式,包括行高、列宽、单元格内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对齐方式,单元格边框等;二是数据处理,包括表格内数据的公式或函数计算、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三是图表,包括数据范围的选择、图标类型等。

3.2单元格格式

单元格边框设置信息由Border对象获得。Border对象的Color属性设置单元格的边框色,LineStyle属性设置单元格的边框线型,Weight属性设置单元格的边框粗细。单元格字体设置信息由Font对象获得。一个Sheet对象的Range属性表示工作表中的一个区域对象,区域的范围由地址字符串指定,如Activesheet1range表示当前工作表中的单元格。Range对象的Font属性表示单元格中的文字的字体设置对象。因此,Font对象的Name属性表示单元格中文字的字体,Size属性表示单元格中文字的字号,Color属性表示单元格中文字的颜色,Vertical属性表示单元格中文字的垂直对齐方式,HorizontalAlignment属性表示单元格中文字的水平对齐方式。

3.3数据处理格式

主要有排序、筛选(包括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分类汇总三种。排序操作的设置信息由Range对象获得,Range对象的Sort方法设置了排序。自动筛选格式的设置信息由Filter对象获得。Sheet对象的AutoFiler属性表示工作表中的自动筛选对象Filter。Filter对象的Criteria1属性和Criteria2属性则分别表示为自动筛选所设置的两个筛选值。Operator属性设置筛选条件,可为下列X1FormatConditionOperator常量之一:X1Between、X1Equal等。高级筛选格式的设置信息由Range对象获得。Range对象的AdvancedFilter方法设置了高级筛选。分类汇总格式的设置信息由Range对象获得。Range对象的Subtotal方法设置了分类汇总。

3.4图表格式

图表格式包括图表类型、图表标题、图例等。图表格式信息由ChartObject对象获得。Sheet对象的ChartObjects属性表示工作表中的图表对象集合,该对象集合由文件中所有的ChartObject对象组成,代表工作表中的嵌入式图表,每个ChartObject对象对应一个图表。ChartObject对象的作用是作为对象的容器,包容多个对象,通过这些对象的属性和方法控制工作表上嵌入式图表外观和尺寸。ChartObject对象的Chart属性返回一个Chart对象,它代表了指定对象所包含的图表。这个Chart对象的ChartTitle属性返回一个ChartTitle对象,该对象代表了图表的标题,Legend属性返回一个Legend对象,该对象代表了指定图表中的图例。ChartType属性返回或设置图表类型。

4自动阅卷系统的实现

4.1基本操作:

(1)定义应用程序对象变量和文档对象:

DimxlappAsExcel.Application:DimxlbookAsExcel.Workbook

(2)打开所要操作的Excel文档:

Setxlapp=CreateObject("Excel.Application")

Setxlbook=xlapp.Workbooks.Open(Excel文件名)

(3)Excel文档使用完毕,释放对象:

xlbook.Close:xlapp.Quit

Setxlbook=Nothing:Setxlapp=Nothing.

4.2主要思路

4.3具体代码

对于公式编辑的评阅方法是:首先通过HasFormula属性判断其是否有公式,如没有,则得0分;如有,再将其单元格中计算出来的值与样卷中相应单元格的值进行比较,如相等,则得分。其主要代码如下:

Ifxlbooksj.ActiveSheet.Range(Chr(j)&i).HasFormulaAndxlbooksj.ActiveSheet.Range(Chr(j)&i).Value=xlbookbz.ActiveSheet.Range(Chr(j)&i).ValueThenn=n+1'正确的单元格计数

对于图表的评分,在数据源相同的前提下,逐个判断每个数据单元格的值。主要代码如下:

Ifxlbooksj.ActiveChart.SeriesCollection.Count_

=xlbookbz.ActiveChart.SeriesCollection.CountThen'学生与样卷图表中数据源系列是否相等

f=True

Fori=1Toxlbooksj.ActiveChart.SeriesCollection.Count'逐个系列进行比较

datasj=xlbooksj.ActiveChart.SeriesCollection(i).Formula

datasj=Mid(datasj,9)

databz=xlbookbz.ActiveChart.SeriesCollection(i).Formula

databz=Mid(databz,9)

IfdatasjdatabzThen

f=False

ExitFor

EndIf

Nexti

IffThencj=cj+fz'计算得分

5总结

通过实践,用本文思路编写的Excel操作题自动阅卷系统,能快速准确的自动评分,对计算机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现状

(一)教学课时量少,无法满足教学任务需要

高职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非专业的基础课程,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总体课时规划分配给这门课程的课时量比较少,甚至还逐渐地被压缩,而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却没有减少。这使得任课教师在课时量少却要完成较重的教学任务、保障较高教学质量之间难以兼顾。

(二)学生基础差异大,提高教学效果困难

就读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在进入院校学习前或多或少会接触到计算机,但是他们的计算机基础却因家庭经济条件、城乡差异、性别差异等情况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少数出身农村的学生甚至从没接触过电脑,而那些出身城镇的学生则具有相对较好的计算机基础,此外,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兴趣也有很大差异。这些均导致学生在入学前就形成的计算机基础差异在实际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被放大。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基础好的学生有时觉得教师讲的内容过于简单,而基础差的学生因为平时很少甚至没有接触过电脑,往往听得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使教师很难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一刀切无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不符实际,学生能力难以提高

(四)考试模式跟不上教学的变化和要求

近几年大部分高职院校逐步建设了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机房、实验室等,但在计算机基础课考核上还存在着传统的卷面考核方式,这完全脱离了这门基础课实践性的教学目标。而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引进了上机考试系统,也由于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在计算机等级考试方面没有硬性要求,致使学生甚至教师放松了要求,没有将机考模式很好的贯彻落实,这就很难反映学生们真实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水平。此外,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考试系统的题库与教学选用的教材相脱离,存在着试题库落后、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同时也没有很好的反应当前计算机领域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二、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对策

(一)积极优化教学任务,科学合理分配课时

(三)开展层次化教学,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学习

(四)树立“双主”观念,整合教学方法

改变“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在上机课中的指导作用。依据“双主”教学观念,积极调整教学模式,灵活地运用和有机地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如层次式小组合作学习,基于任务驱动的目标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法等,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有目的地进行研究探索,主动深入地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

(五)改革考试模式,注重考核操作能力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建设了比较完备的校园网,信息化程度相对比较高。对于信息化程度高的那些高职院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的考核方面,要开发或引进上机考试系统,完全取消笔试的考试形式。而对于那些信息化程度不高或教学设施无法满足上机考试的院校,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并尽可能采用机考形式或采用机考和笔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具体而言,就是将理论知识和操作部分分开进行考核,理论部分可以通过纸质试卷考核,而操作部分则采用机考的考核办法。这样既能考察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考核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

考试;自动组卷;B/S;实践;项目

中图分类号:

F4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无线技术与3G、4G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教育领域,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了信息教育发展的巨大潜力。目前大多数高校仍然使用传统考试模式,每次考试都要经过出卷、考试、披卷、录成绩和试卷分析这几个阶段。这种传统的考试模式要做大量的重复工作,尤其是对相同专业、相同教材、相同知识点的内容,势必会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上的浪费。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的迅速发展,传统考试模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取而代之的是利用计算机进行的在线考试模式。在线考试系统采用无纸化方式,利用网络优势和计算机存储空间,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考试,系统自动对试卷进行评判,评判结束把成绩存入数据库中进行统计、排名、汇总,最后根据成绩进行试卷分析。此种考试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个方面:一是考试阅卷、统计、试卷分析等工作都由计算机承担,大大的减轻了教师对考试管理的工作,提高了考试效率和教学水平;二是试卷根据题库中的题目自动组卷,因而避免了学生作弊和试卷泄露等问题的发生,从而真正的实现考试的公平与公正;总之,使用在线考试系统可以缩短考试周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考试成本,增强考试的客观性。

2研究现状分析

2.1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的在线考试方面起步比较早,目前己经投入使用的考试系统有很多,如美国TOFEL、GRE等考试,每年都有大批的学生参加考试,还有思科、微软等大公司的国际认证考试,这些考试系统在全世界拥有众多的使用者。随着网络在线考试系统的迅速发展,对于试题库建设的理论研究和自动组卷技术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实用考试系统层出不穷。美国Novell公司在1991年应用了CAT进行认证考试,使考试的人数超过了百万人次。美国从1993年开始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采用自适应考试模式,逐步减少传统的以纸笔为基础的考试模式,同时面向全国推出了“高级就业计算机科学考试"、“计算机文化考试"和“专业领域考试"三类考试。在美国,各种认证资格考试都采用基于网络的计算机考试系统。澳大利亚国家公共资源管理局已于1995年4月建立“澳大利亚教育网",该网络包括了全部高等院校,而且还覆盖全澳大利亚所有的中小学校。在英国,由英国计算机学会BCS和IDPM分别组织计算机考试,并普及到英联邦及其它国家。综上所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都把计算机考试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2.2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在我国,考试系统起步比较晚,但发展也比较迅速。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教师在试题库建设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许多高校和企业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到课程的试题库研制工作中去,在试题库的模型建立、框架结构和选题算法上都获得了进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制的在线考试系统现已在全国大多数高校普及,很多教师都用该系统进行课堂测试和期中期末考试。

目前网络考试模式主要有二类:C/S模式,B/S模式。(C/S)模式的考试系统,不便于更新、升级和维护,功能实现上也比较繁琐,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也比较差,难以满足复杂组卷条件的要求。组卷速度慢,组卷成功率低,很难适应目前考试形式。

B/S模式的在线考试系统,属于“瘦”终端类型,其扩展性好,便于后期维护。所以,B/S是开发该系统的最佳选择。本文采用技术实现基于B/S模式的在线考试系统开发。

3研究内容及方法

3.1研究主要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需求分析。从用户分析和具体需求分析两方面对程序设计在线考试系统进行需求分析。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前程序设计在线考试系统的现状,获取用户的真实需求,并提出结论与建议,为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2)考试系统模块确定。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题目加入试题库,然后将这些内容进行选择和分类,并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成分分析。本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题库管理模块;自动组卷模块;试卷评判分析模块。题库管理模块可以实现试题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等功能;自动组卷模块利用多参数边缘法将试题随机抽取生成试卷;试卷评判分析模块实现阅卷、录入成绩、对成绩汇总并生成试卷分析。

(3)系统呈现。依据学习内容分类框架,设计出程序设计在线考试系统。

3.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调查研究法。

(3)案例研究法。

4研究特色

4.1创新

(1)创新点一:引进多参数边缘组卷技术,设计出程序设计在线考试系统,并对主要功能进行了实现。由于利用了多参数边缘组卷法,使得在试卷组织过程中,知识点分值分布合理,不会出现知识点扎堆的现象。解决了同时满足题型、知识点、难度系数三个因素进行抽题的组卷问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3)创新点三:采用Ajax技术对在线考试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在线答题功能模块,使考生答题更顺畅,交卷更方便。同时也缓解了服务器的巨大负担,提升了在线考试的成功率。

4.2重点难点分析

(1)分析了解组卷技术理论基础,对多参数边缘组卷技术做了细致的研究;

(2)了解国内外关于在线考试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在线考试对学习的影响。掌握在线测评的关键技术,对考试平台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与测试;

(3)对在线测评系统的环境与可行性进行分析,并针对系统的设计原则做了探讨和研究;

(4)对基于B/S的在线考试系统做了系统设计,给出了理论模型;

(5)完成了部分在线考试系统的开发,并进行了性能测试。

5结论

本系统应用了ASP开发模型和SQL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了B/S体系结构,完成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稳定可靠、自动组卷等特点。该系统可供多人同时考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提高了组卷阅卷的效率和考试的质量,体现了考试客观公正,降低了考试成本,获得了很多院校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总之,本研究中把多参数边缘组卷技术应用于考试系统的设计,来实现学习者在高效率的学习,也为考试系统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和一定的社会应用潜力。

[1]童小念,季建安.基于的在线考试系统设计[J].计算机与网络,2005,(5):5153.

[2]何健雄.基于JZEE的网络考试系统设计与开发[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6.

[3]洪峰,吴云飞.Ajax技术优化在线考试流量[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3):5661.

[4]宋小波.基于Ajax的无纸化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资讯,2007,(19):78.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是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确认,由河北联合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学院目前有在校生14180余人,共有期末考试、补考、清考三种考试制度。

一、现行考试制度的详细介绍

1.正常结课课程的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是针对课程属性内所含正常结课的考生的考试,不涉及重修考生,且我院没有重修制度。我院期末考试形式多样,分开卷、闭卷、口试、论文、机考等多种形式。

(1)闭卷考试。大多数课程采用此种传统形式。该形式适合多人同时考试,效率高,测试环境比较容易控制,题型多、覆盖面大。

(2)开卷考试。教师需提交开卷考试申请报告,由考试管理人员对试卷进行重点检查。开卷考试的试题要求是必须综合性强,书本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并且不得包含具有记忆性和说明性的内容。此种考核方式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课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口试。专业外语类科目常采用此种方式。口试的最大特点是应试者在提问范围和所创设的考试环境中,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自由抒发见解,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

(4)成果性考试。如综合文献调研报告、设计项目训练、作品展示等,我院艺术类专业较多采用。其优点是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科研能力,同时能有效考查学生查阅资料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计算机考试。目前我院的大型基础课,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均采用机考形式。这种方式不但可用于对学生认知领域的考核,还可考核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信息化社会大力开发和利用计算机考试,将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

2.学期初组织的上学期末未通过课程的补考。

期末考试不合格或办理过缓考的考生于下学期开学初参加学院组织的补考,多数院校都有此种考试。关于补考,我院有了更大的补充,就是二次补考和重考的添加。参加过补考但是仍未通过科目考试的考生,如果在校期间某学期有该科目的补考,就可自愿报名参加二次补考,二次补考实际可为第二次补考、第三次补考,统称为二次补考,二次补考计分同补考,考生若通过考试,成绩计60。若考生已通过该课程考试,但认为成绩不理想的,则在校期间某学期有该课程的补考科目时,可自愿报名参加重考,重考成绩以实际考试成绩计。我院的补考实际包括正常补考、二次补考、重考三种形式。

3.毕业生离校前所有未通过科目的清考。

如果补考还不合格,学院就会在学生毕业离校前组织一次所有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未通过科目的清考,清考通过者以60计分。清考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次考试机会,清考能否通过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拿到学校的毕业证书。在清考的基础上,我院也有了补充,对于绩点不合格的学生,其已通过的课程,若清考科目中涉及该课程,考生就可自愿申报重考,考试若通过,则成绩以实际成绩计。

二、考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前文介绍了我院目前执行的三种考试制度,相信这三种考试在同等院校中多有涉及。经过多年考试的实践,作为考试科的一名管理人员,我现将学院考试制度在实际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考试考核方式单一。

在我院的积极鼓励下,部分教师主动申请考试改革。但在目前的考核中,依然存在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答辩少;理论考试多,实践能力考查少;一次考试定论多,数次考试综合评价少的现象[1]。由于没有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使得记忆力成为考试成功与否的基本要素,造成学生中普遍存在“平时松、考前紧、考后忘”的现象。

2.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严重。

考试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笔记中的基本知识和老师课堂讲授的内容,有些甚至围绕老师在教材中划定的重点范围,为学生考试作弊创造了条件,造成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严重。

3.忽视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

高校课程考试都集中在每个学期末,采用期末总结性考核方式,学生的成绩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的成绩。过于注重期末考试,忽视了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和检查,助长了学生忽视平时学习、期末围绕教师划定的重点范围突击复习的学习风气。

4.忽视考试结果的分析与反馈。

考试结束后,多数教师阅完试卷,就标志着期末考试活动的终结、课程的结束。教师并没有坐下来认真地分析试卷质量,分析考试的难度、信度、效度和区分度,无法根据考试结果反馈信息,对发现的问题无法补救,难以全面发挥考试的功能和作用。

5.二次补考、重考产生负面影响。

学院设置二次补考及重考制度的主旨是想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考试机会,减轻考生毕业前的压力,但无形中造成了考试机会多、学生不再重视每一次考试的负面影响,总是抱着这次不过还有下次、下次再努力的思想,每次报名二次补考的人数都非常多。另外,我在考试中发现,有的考生通过报考重考的方式,与补考考生“互帮互助”,为此我院在排考场时做了改进,将同一科目的补考同重考分开,减少作弊几率。

三、关于考试制度改进的思考

1.灵活选取最适合、最有效的考核方式。

每门课程性质不同。我认为首先应根据所开设科目的具体情况,灵活采取最合适、最有效的考核方式,或在考核时将多种方式相结合。目前我院积极鼓励教师进行考试改革,或口试笔试相结合,或论文机考相结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改变考试理念,实行真正考试。

考试不应只注重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只满足于应试教育,而应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科学的考试不仅是检查教学的效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树立真正的科学考试理念。

3.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无论是授课、出卷还是判卷,都必然通过教师实施完成。教师对考试的认识水平直接影响考试的最终结果。同时,在考试改革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观性评价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比如采取口试、成果性考试等方式时,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对教师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2]。

四、结语

如何采取更好的考试制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利用考试的考核方式,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将是我院和各大院校长期的研究目标。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学语文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方面面临极大的挑战,也给大学语文教师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将从大学语文考试改革方面作些探讨。

大学语文课为黑龙江大学本科生公共必修课,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中文专业外其他本科专业学生。授课学生人数多,每年6000人左右。教师每年承担繁重的教学以及期末考试阅卷的任务。信息化时代到来以后,给考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纸介质考试的弊端也被凸显出来。传统纸介质考试的弊端是首先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阅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情分。基于此,我们在大学语文考试方面进行了如下改革,目的是达到教考分离。

一、变革考试内容

(一)加大考试知识面

大学语文课开设的目的是从文学情趣的培养、审美素质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几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情怀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明晰的文体、语体知识,掌握基础性的古今文学常识和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知识,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为学好各类专业课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首先我们在考试内容上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先后进行了课外读书工程、专家讲坛、研发多媒体课件等大胆改革尝试,并收到很好效果,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文理兼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考试内容方面,大学语文在全国率先改革,改变了一直以来讲什么就考什么的传统考试模式。为此,教研室首先进行了教改,要求学生除课堂学习的内容之外,还要学习以下内容:首先要课外必读四大类书籍:《古文观止》、唐诗、宋词、《红楼梦》,此外还要求学生课下学习从先秦开始一直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个中国文学史,还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的泛读课文。这样考试的内容既有课堂讲授的内容,又涵盖以上学生课外学习的内容。这样使得学生对整个中国文学史有一个基本了解,扩大了文化视野,提高了人文素养。

(二)实施分层次考试

2013年结合新版教学计划修订,继续细化分层次教学,开设专题课以及通识选修课。分层次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全校开设大学语文的院系及课程分为四个课型。

1.大学语文A

大学语文A主要面向全校文科类学生。大学语文A开设30课时,课程内容以古今优秀文学篇章赏析为主,主要内容有诗歌、散文、小说的鉴赏,同时开设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专题及写作专题。

2.大学语文B

大学语文B主要面向全校理工类学生。大学语文B侧重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和语言感受及表达能力,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汉语应用能力。大学语文B开设30课时,除经典文选的赏析,同时开设演讲及科技写作专题(毕业论文的撰写)。

3.大学语文C

大学语文C主要面向全校外语类专业学生。大学语文C以开设古今优秀文学篇章赏析为主,教学主要侧重文学艺术的审美素质培养。大学语文C开设两个学期60课时,第一学期大学语文C开设30课时,课程内容同大学语文A。第二学期大学语文C开设30课时,课程内容主要有古今优秀篇章的鉴赏,同时开设外国文学专题及现代汉语知识专题。

4.大学语文D

大学语文D主要面向全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大学语文D以开设古今优秀文学篇章赏析为主,教学主要侧重文学艺术的审美素质培养。大学语文D开设两个学期60课时,第一学期大学语文D的课程内容同大学语文A。第二学期大学语文D开设30课时,课程内容主要有古今优秀篇章的鉴赏,同时开设影视文学专题、文学艺术审美鉴赏专题。

大学语文课把授课对象分为文科、理工科、外语、艺术四个课型,并分别配以不同类型的专题课,而且在通识课平台开设通识选修课:“《红楼梦》鉴赏”、“20世纪海外华人小说研究”、“经典名著导读”、“本科生应用写作能力培养”等。

针对四个课型,考试形式也各有不同。文科理科是作文笔试和上机考试,外语类专业第一学期是作文笔试和上机考试,第二学期则是纸介质考试,而艺术类专业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都是纸介质考试。通识课平台开设的通识选修课则是随堂开卷考试。

二、创新考试形式

(一)客观题机考与主观题考试并行

(二)除作文外,主客观题全部机考

与南开大学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先进院校相比,我们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又在考试模式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实现全员上机考核的目标。相继进行如下改革。

1.研究、建设《黑龙江大学本科生语文素养测试机考题库》(电子文档)

通过研究、建设《黑龙江大学本科生语文素养测试机考试题库》(电子文档),以期末上机考试形式考核学生文学常识、文学鉴赏能力,测验学生课内外读书的深度和广度。

2.研究建设《黑龙江大学本科生写作能力测试题

库》(电子文档)

通过研究、建设《黑龙江大学本科生写作能力测试题库》(电子文档),以期中或期末随堂作文形式考核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写作能力。

3.继续题库建设

2012年全年,为机考题库二期工程实施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总结一期题库的使用效果基础上,对其进行二次调整。同时,开发并完成机考题库的二、三期工程。2012年下学期,二期题库投入使用。

2013―2014年。修改二、三期题库,完成四期题库建设。完成四期题库首轮运行。

(三)实现无纸化考试,教考分离

大学语文教研室教师多年的大学语文丰富教学经验和近十年成功的教改实践为考试改革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近些年来大学语文文学常识部分教学内容的机考改革实践经验和已经完成的初期题库建设工作为题库的进一步建设和拓展奠定的扎实基础。全部成员均参与完成黑龙江大学2009版及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修改,课题组已经获得和完成省级、校级新世纪教改项目多项,发表教改类论文多篇。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有关领导的鼎力支持大学语文上机考试,这些年来,负责机考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组织全校大学语文部分考试内容机考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已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教研室全体教师正在完善题库建设,建设作文考试题库。作文实现上机考试,将会给教师阅卷带来便利,也能检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这样大学语文将达到全部无纸化考试,真正实现教考分离。

三、大学语文考试改革的意义

我们尝试探索的考试内容改革以及考试方式的改革,至少在国内大学语文教学领域处于前沿位置,意义重大。

(一)考试内容科学合理

大学语文考试主观试题和客观试题相结合,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准确性,又考查学生文学鉴赏和文字表达的能力,为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可信的参考和依据。一部分教学内容交由计算机考核,计算机随机出题,每位学生进入机房后遇到的题都是不一样的,互相抄袭作弊的可能几乎为零。计算机随机出题、评分,使考试内容更科学严谨,评分过程更少主观意识干扰。

(二)受益面大,影响力广

目前,黑龙江大学每年在校必修大学语文课程的本科生约为7000人,除去免修的文学院、新闻学院,加上艺术学院、外语类学生的第二学期大学语文课,每年必修大学语文的本科生约有6000人。上机考试可以减轻学生两次考试的压力,而且受益面大。

(三)节省人力与物力

在科学技术极其发达的今天,高等教育的教学设施与教学手段日益更新。充分发挥计算机在高校考试环节的作用,是一项潜力极大的研究工程。

(四)实现教考分离,考试更公平合理

传统的纸介质考试方式带来的一些人为弊端很难避免,全部实现计算机阅卷,剔除人为因素,没有了人情分、印象分,使考试更公平合理。

THE END
1.c语言100题第一天学习收获c语言100题第一天学习收获 第一个例题为,有 1、2、3、4 四个数字,能组成多少个互不相同且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都是多少?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for (int i=1; i<=4;i++) { for (int j=1;j<=4;j++)//从i=1开始将j从一到四循环再从i=2开始以此来达到目的https://blog.csdn.net/2401_88765170/article/details/143897082
2.2022年C语言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2022年C语言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0。A、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可以由计算机直接执行B、软件是指程序和数据的统称C、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与主频有关D、操作系统是一种应用软件答案:D.有以下程序#汨£:1n6飞七出0.6”01加2由(){汨t2=1止=3,c=5;int*p1=&a,*p2=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30379206.html
3.期末复习试题与解析(题量多!)51CTO博客《数据结构》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答卷 专业:XXX 班级:XXX 学号:XXX 姓名:XXX 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判断题 1.不管一颗哈夫曼树有偶数或是奇数个叶子结点,其树中总结点的个数必为奇数。 T 5.算法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如C、C++、Python等,因此算法实际上就是程序了。F https://blog.51cto.com/15288224/2987773
4.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最离不开的就是试题了,试题是命题者按照一定的考核目的编写出来的。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试题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https://www.oh100.com/peixun/jisuanjiyingyong/293818.html
5.算法与数据结构考研试题精析答案考试期末答案危老师的文章算法与数据结构考研试题精析答案考试期末答案 打开右边网址即可查题www.xuanxiu365.com 【网址速记:选修365】 查题解析答案参考,同时提供大学网课,选修课公务员用c语言描述单链表结点的结构如下:typedef int datatype;typedef struct link_node{ datatype info; struct link_node next;}node;typedef node linklist;https://www.bokee.net/blogmodule/weblogcomment_viewEntry/41831531.html
6.某企业“长期借款”科目期末余额为100万元,其中有一年内到期的创建题库 登录 创建自己的小题库 搜索 【单选题】某企业“长期借款”科目期末余额为100万元,其中有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20万元,则企业在资产负债表“长期借款”项目填列时,应填列的金额为( )万元。 A. 100 B. 20 C. 120 D. 80 题目标签:长期借款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https://www.shuashuati.com/ti/14cb78b4868c4939919bc9b60bad53c7.html?fm=bdbds183b652b46c3ab62585f09963c9ea2e5
7.电子信息工程本科生学习指南本课程为全省等级统考课程,学生成绩以学生参加全省等级考试的成绩为准。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改错题,填空题和编程题四种。 五、指定教材 1. 叶东毅主编:《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2. 叶东毅主编:《C语言程序设计学习指导》,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https://paee.fjnu.edu.cn/d2/a8/c3092a53928/page.htm
8.c语言编程在线题库c语言编程题库c语言编程的题库漫谈C语言及如何学习C语言 云风最近写了一篇博客《C语言的前世今生》。作为长期使用C语言开发网络游戏服务器的程序员,云风是有理由写这样一篇文字,不过还是感觉谈的不够深入,C语言在业界使用的现状没有怎么描写,有些意犹未尽。在这里想比较系统的谈谈个人对C语言学习方式方法的理解。分别按照书籍、实验环境搭建、网络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information/c%E8%AF%AD%E8%A8%80%E7%BC%96%E7%A8%8B%E5%9C%A8%E7%BA%BF%E9%A2%98%E5%BA%93
9.大一c语言笔记重点(精选5篇)有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面向所有学生,选做题相对较难,基础好的同学完成。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在学习C语言的时候,既能学到基本知识,又能不同程度的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兴趣。 篇4:大一C语言期末考试试题 printf(“a=%dn”,a);} 2.main(){ int x,y=1,z=10;if(y!=0)x=5; printf(“x=%dt”,x)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jkzz8ji.html
10.C语言经典经典必背程序100例利润(I)低于或等于10万元时,奖金可提10%;利润高于10万元,低于20万元时,低于10万元的部分按10%提成,高于10万元的部分,可可提成7.5%;20万到40万之间时,高于20万元的部分,可提成5%;40万到60万之间时高于40万元的部分,可提成3%;60万到100万之间时,高于60万元的部分,可提成1.5%,高于100万元时,超过100万元的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617/14/1085104417_10851044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