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含答案)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都离不开试题,试题是命题者根据测试目标和测试事项编写出来的。什么类型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4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含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釉质与牙骨质在牙颈部最常见的连接方式是()
A.牙釉质少许覆盖牙骨质
B.牙骨质少许覆盖牙釉质
C.端端相连
D.不相连,牙本质暴露
E.上述四者几率相同
正确答案:B
2.下列哪项是决定牙形状的重要因素()
A.成釉器
B.牙乳头
C.牙囊
D.外胚间充质
E.牙板
3.根面龋累及牙本质后其病变进展较冠部牙本质龋缓慢的原因是()
A.牙骨质较薄,牙本质较厚
B.根面龋菌斑中pH值较高
C.根面龋表层和表层下脱矿少
D.颈部牙本质小管数量比冠部少,且随年龄增加牙本质矿化程度提高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D
4.慢性牙髓炎()
A.血管壁有中性粒细胞游出和纤维蛋白渗出
B.炎细胞释放出大量的化学介质如组胺、白介素
C.若得不到及时治疗,炎症迅速向周围扩散
D.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浸润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5.被称为大疱的一般直径应超过()
A.2cm
B.3cm
C.4cm
D.5cm
E.6cm
6.下列哪种变化肯定为口腔白斑的病理表现()
A.上皮增生
B.棘层松解
C.基底细胞空泡样变性
D.上皮错角化
E.上皮钉突呈滴状
7.牙周组织疾病主要病理学变化是()
A.炎症
B.变性
C.肿瘤
D.创伤
正确答案:E
8.关于腺泡细胞癌临床表现哪项是正确的()
A.发病无年龄差异
B.女性为男性的2~3倍
C.肿瘤主要发生于颌下腺
D.临床表现与多形性腺瘤相似,但触之较硬
E.临床上绝大多数无疼痛及消长史
9.牙源性角化囊肿和造釉细胞瘤的主要区别在于()
A.常见于30~49岁
B.下颌比上颌多见
C.X线片上表现为单囊或多囊
D.囊液为黄色或黄褐色
E.不沿骨小梁浸润生长,但易复发
10.基层下疱多见于()
A.天疱疮
B.良性黏膜类天疱疮
C.单纯疱疹
D.口腔扁平苔藓
E.口腔白斑
11.死区位于牙本质龋病损的哪一层()
A.脂肪变性层
B.透明层
C.脱矿层
D.细菌侵入层
E.坏死崩解层
正确答案:C
12.所有恒牙的牙蕾在胚胎第几个月时形成()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E.6个月
13.四环素牙主要是由于四环素沉积在哪一层形成的()
A.牙釉质
B.牙本质
C.牙骨质
D.牙髓
E.牙槽骨
14.下列哪种结构又被称为生发层()
A.角化层
B.粒层
C.棘层
D.基底层
15.在牙釉质的无机离子中,最易被细菌产生的酸溶解的是()
A.钙
B.镁
C.磷
D.碳酸根
E.B+D
16.下列良性肿瘤中复发率最高的是()
A.成釉细胞瘤
B.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C.牙源性腺样瘤
D.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
E.牙瘤
17.口腔卡波西肉瘤内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为()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NK细胞
D.浆细胞
E.巨噬细胞
18.氟斑牙是由于氟影响哪一种细胞造成的()
A.成牙本质细胞
B.成牙骨质细胞
C.成釉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成骨细胞
19.牙髓中的主要细胞又称为牙髓细胞的是()
B.组织细胞
C.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D.巨噬细胞
E.成纤维细胞
20.关于舌的发育,哪项不正确()
A.第一、二、三鳃弓形成的突起发育形成舌
B.开始于胚胎第6周
C.由侧舌隆突和奇结节联合形成
D.界沟所在部位就是口咽膜所在的位置
E.舌根由联合突发育而来
21.关于牙本质龋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牙本质内含有机物较多,因此,龋病发展过程既有无机晶体的溶解又有有机物的酶解破坏
B.牙本质龋沿着牙本质小管发展,进展较快
C.牙髓和牙本质为一生理性复合体,在牙本质龋时,还伴有牙髓组织一系列防御性反应出现
D.牙本质龋在病理形态上与牙釉质龋一样为三角形病变,但三角形的尖指向牙髓腔侧
E.牙本质龋透明层的产生与牙釉质龋一样,是由于封片的树胶进入孔隙所产生
22.关于急性根尖周炎病理改变过程哪项是错误的()
A.早期,根尖周牙周膜血管扩张充血,浆液渗出,组织水肿
B.进一步发展,大量中性粒细胞游出,局部组织坏死
C.然后,中性粒细胞释放各种酶将坏死组织液化,形成脓肿
D.接着炎症向邻近骨髓腔扩展,产生局限性的骨膜下脓肿
E.聚集在根尖周的脓液若不及时引流,则脓液常沿阻力小的部位排出
23.细胞能主动吸收钠,排出钾,转运水,改变唾液的量和渗透压的是()
A.闰管
B.分泌管
C.排泄管
D.细胞间小管
E.混合性腺泡
24.关于腺样囊性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易于早期浸润神经
B.腮腺和硬腭部多见
C.肿瘤细胞有导管内衬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两种
D.生长快,有包膜
E.瘤细胞可成筛孔状
25.关于疱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疱由黏膜或皮肤内储存液体而成
B.疱的内容物含有浆液的称血疱
C.疱突出于黏膜,有的周围有红晕
D.疱的大小不一,也可相互融合在一起
E.口腔黏膜的疱由于经常受机械刺激,形成后很快破裂
26.新形成的原发性牙骨质是无细胞的,它覆盖了牙根的()
A.冠方1/3处
B.冠方2/3处
C.根中1/2处
D.根尖方1/3处
E.根尖方2/3处
27.下述哪种变化不可能出现在天疱疮时()
A.棘层内疱
C.棘层增生
D.天疱疮细胞
E.嗜酸粒细胞浸润
28.牙本质龋的脱矿层在窝洞制备时可以保留,其原因是()
A.脱矿不明显
B.有再矿化现象
C.所有小管已被矿物盐沉积而封闭
D.无细菌侵入
E.全部去除易引起牙髓感染
29.关于缩余釉上皮的结局,错误的描述是()
A.逐渐退化消失
B.以上皮岛或上皮团的形式存在于颌骨或牙龈中
C.又称为Serre′s上皮剩余
D.形成马牙子,可自行脱落
E.演变为结合上皮
30.在检查溃疡时,为了确定诊断及分析黏膜病特别是早期发现恶性病变,应注意的几点不包括()
A.边缘是否整齐,有无倒凹
B.周边是否红肿充血
C.溃疡面有无假膜形成
D.底部是平坦还是有颗粒结节
E.基底部有无硬结,是否向周围浸润
31.口腔黏膜上皮中蛋白质合成最活跃的细胞是()
A.角化层细胞
B.粒层细胞
C.棘层细胞
D.基底层细胞
E.固有层细胞
32.下列不属于牙源性癌的'是()
A.恶性成釉细胞瘤
B.原发性骨内癌
C.其他牙源性上皮性肿瘤的恶性型
D.牙源性癌肉瘤
E.牙源性囊肿恶变
33.关于牙源性角化囊肿衬里上皮表现特征哪项是错误的()
A.衬里上皮为较薄的复层鳞状上皮,5~8层细胞
B.棘层中等厚度
C.棘层细胞常呈细胞内水肿
D.基底细胞层界限清楚,由柱状或立方状细胞组成
E.表面角化主要是不全角化
34.关于口腔黏膜白色念珠菌病上皮病理改变哪项是错误的()
A.上皮表层水肿
B.上皮棘细胞层萎缩
C.上皮钉突呈圆形
D.基底膜部分被炎症破坏
E.结缔组织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35.结合上皮是()
A.有角化的鳞状上皮
B.向根尖方向逐渐变厚
C.长轴与牙面长轴垂直
D.在龈沟底部约含15~30层细胞
E.有上皮钉突
36.艾滋病时伴发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好发于口腔的()
A.牙龈
B.颊黏膜
C.唇黏膜
D.舌黏膜
E.口底黏膜
37.关于电镜下组成釉柱的晶体形态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有一定排列方向的扁五棱柱形晶体
B.在釉柱头部,晶体长轴平行于釉柱长轴
C.在釉柱尾部,晶体长轴与釉柱长轴呈65°~75°的倾斜
D.一个釉柱尾部与相邻釉柱的头部两组晶体相交呈参差不齐的增宽了的间隙称釉柱间隙
E.这类釉柱间隙构成了釉柱头部清晰的弧形边界称釉柱鞘
38.关于骨纤维异常增生症X线表现哪项是正确的()
A.如病变区纤维成分较多,则显示囊性透影区
B.如病变区细的纤维成分较多,则显示磨砂玻璃样
C.如病变区细的纤维成分较多,则显示斑块状密度增高区
D.如病变区细的骨小梁较多,则显示斑块状密度增高区
E.如病变区纤维组织转变为骨样组织,则显示磨砂玻璃样
39.根尖肉芽肿最不可能出现的转归是()
A.痊愈
B.病变保持稳定状态
C.急性发作
D.根尖囊肿
E.致密性骨尖
40.家族性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家族性巨颌症)与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区别点不包括()
A.颌骨增大出现于2~4岁之间
B.颌骨对称性肿大
C.X线表现颌骨对称性膨胀,有多囊性密度减低区,边界清楚
D.病变区骨组织被纤维组织代替
E.颌下区淋巴结肿大
1.下述哪项不是毛状白斑的病理表现()
A.上皮钉突肥厚,伸长
B.棘细胞增生
C.棘细胞内出现角化细胞或角化珠
D.棘细胞气球样变
E.过度不全角化形成刺状突起
2.下列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病变内大量纤维组织
B.病变内大量成纤维细胞
C.病变内形成囊腔
D.病变内新骨形成
E.病变包膜完整
A.Malassez上皮剩余
B.经窦道口长入的口腔上皮
C.牙周袋袋壁上皮
D.呼吸道上皮
4.关于牙本质形成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成牙本质细胞合成I型胶原分泌到牙乳头的基质中
B.最先分泌的胶原纤维比较粗大,与基底膜垂直
C.大的纤维与基质共同形成最早的牙本质基质即前期牙本质
D.牙本质的矿化形态主要是球形矿化
E.在牙冠发育和牙齿萌出期间,牙本质每天沉积4μm
5.关于肌上皮细胞,错误的叙述是()
A.位于腺上皮和基底膜之间
B.具有收缩功能
C.又称为篮细胞
D.常规切片中容易辨认
E.细胞内充满肌微丝
6.关于引起牙髓变性原因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牙髓组织受长期慢性刺激
B.根尖孔缩窄,牙髓供血不足
C.牙髓发生增生性改变
7.下列哪项不是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肿瘤细胞()
A.黏液细胞
B.表皮样细胞
C.肌上皮细胞
D.中间细胞
E.杯状细胞
8.关于牙釉质龋病损体部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偏振光显微镜呈正双折射,其颜色与暗层相似
B.该层孔隙所占容积在边缘区较少,中心区较多
C.牙釉质横纹及生长线比别的区更清楚
D.该层晶体直径可减少至10~30nm
E.病损体部脱矿为4个区中最严重
9.下列属纯浆液腺的是()
A.味腺
B.舌腭腺
C.舌前腺
D.舌后腺
E.舌下腺
10.牙周炎时,可形成金属蛋白酶的细胞不包括()
B.破骨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上皮细胞
11.下列哪项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是错误的()
A.高度可塑性组织
B.随牙齿的生长、发育而变动
C.随牙齿的移动而改建
D.牙齿缺失后会吸收
E.受到压力时会增生
12.关于含牙囊肿纤维囊壁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纤维囊壁内富含糖蛋白和黏多糖
B.有时纤维囊壁内可见微小的子囊或卫星囊
C.有时纤维囊壁内可见牙源性上皮岛
D.有时纤维囊壁内可见皮脂细胞
E.有时纤维囊壁内可见淋巴滤泡
13.关于疣状癌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生长快速
B.高分化角化上皮以外生性过度增生为主
C.结缔组织内炎症反应不明显
D.肿瘤中可见多形细胞
E.侵袭性较大
14.釉质生长线又称()
A.Owenline
B.Neonatalline
C.vonEbner线
D.Retziusline
E.新生线
15.根尖脓肿最少见的排脓方式是()
A.唇颊侧牙龈排脓
B.腭侧牙龈排脓
C.龋洞排脓
D.牙周袋排脓
E.上颌窦排脓
16.慢性盘状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自身抗原是()
A.细胞膜脂质
B.细胞核
C.细胞桥粒蛋白
D.线粒体膜
E.细胞内胶原蛋白
17.下列哪项不属于慢性盘状红斑狼疮上皮病理改变()
A.过度角化或不全角化
B.粒层明显
C.棘层增厚,有时可见上皮钉突增生、伸长
D.基底细胞发生液化变性
E.基底膜不清晰
18.含牙囊肿内所含牙齿几乎都是()
A.乳切牙
B.乳尖牙
C.乳磨牙
D.多生牙
E.恒牙
19.咀嚼黏膜结构特点不包括()
A.上皮有角化层
B.棘细胞层细胞间桥不明显
C.固有层厚
D.乳头多而长
E.与深部组织附着牢固,不能移动
20.口腔扁平苔藓人群发病率为()
A.0.5%
B.1%
C.1.5%
D.2%
E.2.5%
21.临床上无实质性缺损的牙釉质发育不全是由于()
A.成釉细胞釉基质合成分泌障碍,与釉基质矿化成熟无关
B.釉基质矿化成熟障碍,与成釉细胞釉基质合成分泌无关
C.釉基质矿化成熟障碍,而成釉细胞釉基质合成分泌正常
D.成釉细胞釉基质合成分泌障碍,釉基质矿化成熟正常
E.既有成釉细胞釉基质合成分泌障碍,又有釉基质矿化成熟障碍
22.在口腔黏膜角化上皮的4层中,被称为生发层的是()
A.角化层和粒层
B.粒层和棘层
C.角化层和棘层
D.棘层和基底层
E.粒层和基底层
23.下列哪一个是扁平苔藓客观检测指标()
A.B细胞功能缺陷或降低
B.T细胞功能缺陷或降低
C.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或降低
D.NK细胞功能缺陷或降低
E.巨噬细胞功能缺陷或降低
24.恶性成釉细胞瘤不包括()
A.颌骨原发性既具有成釉细胞瘤特点又具有恶性细胞学特点的肿瘤
B.转移瘤中既具有成釉细胞瘤特点又具有恶性细胞学特点的肿瘤
C.普通成釉细胞瘤直接扩展累及生命结构的而危及生命时
D.成釉细胞瘤恶变
25."釉面横纹"是指()
A.牙釉质表面呈斜行排列并与牙长轴垂直的浅凹线纹
B.牙釉质表面呈平行排列并与牙长轴垂直的直线线纹
C.牙釉质表面呈平行排列并与牙长轴垂直的浅凹线纹
D.牙釉质表面呈斜行排列并与牙长轴平行的浅凹线纹
E.牙釉质表面呈垂直排列并与牙长轴平行的浅凹线纹
26.牙槽骨生物学特性不包括()
A.具有高度可塑性
B.随牙齿的生长发育而变动
C.受压力侧可被吸收
D.受牵引力时先吸收后增生
E.无咀嚼力刺激时,牙槽突发生废用性萎缩
27.造成牙釉质发育不全的病因不包括()
A.婴幼儿水痘
B.婴幼儿营养不良
C.母亲患牙周炎
D.母亲患风疹
E.母亲患梅毒
28.由于外界因素造成深部牙本质暴露,刺激成牙本质细胞分泌产生的牙本质称()
A.透明牙本质
B.死区
C.修复性牙本质
D.继发性牙本质
E.前期牙本质
29.关于四环素牙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四环素能抑制钙化时的晶核形成和晶体生长,导致牙釉质发育不全
B.牙本质吸收四环素量远远比牙釉质多
C.婴幼儿时期服用四环素类药物的剂量和早晚与着色程度无关
D.四环素在牙本质内沿生长线分布
E.四环素可以通过胎盘引起乳牙着色
30.下列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颈上区淋巴结的髓质含有涎腺组织
B.颌下腺导管周围常伴有弥散的淋巴组织
C.舌下腺中浆液性腺泡占主要部分
D.腮腺组织表面经常可出现小的淋巴结
E.颌下腺开口于舌系带两侧的肉阜
31.下列哪项为牙源性钙化囊肿与早期成釉细胞瘤的主要区别点()
A.衬里上皮基底层细胞呈柱状
B.核呈栅栏状排列,染色深
C.核出现极性倒置
D.基底层上方多层细胞呈网状
E.基底层上方及纤维性囊壁内可见影上皮细胞
32.均发生于口腔小涎腺的腺癌是()
A.黏液表皮样癌
B.性样囊性癌
C.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D.恶性多形性腺瘤
E.腺泡细胞癌
33.下列哪项不能作为涎腺腺上皮细胞的标记物()
A.淀粉酶
B.肌动蛋白
C.细胞角蛋白
D.乳铁蛋白
E.溶菌酶
34.关于氟对牙齿发育影响哪项是错误的()
A.选择性地抑制分泌前期的成釉细胞,使其分裂减少
B.使分泌期的成釉细胞变短,极性消失
C.影响矿化期成釉细胞的重吸收功能,阻碍了正常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能力
D.使局部牙釉质过度矿化或矿化不全
E.可刺激继发性牙本质形成
35.重症牙釉质发育不全牙釉质厚度仅为正常牙釉质的()
A.1/4~1/3
B.1/2~2/3
C.1/2
D.1/4~3/4
E.2/3
36.以剥脱性龈病损作为其口腔表征的疾病不包括()
A.类天疱疮
B.天疱疮
C.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
D.扁平苔癣
E.红斑狼疮
37.恶性多形性腺瘤临床表现不包括()
A.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
B.生长迅速
C.肿瘤时大时小,有消长史
D.局部有疼痛与麻木感
E.肿物固定,不能移动
38.下列口腔癌中较少发生转移的是()
A.下唇唇红缘癌
B.牙龈癌
C.颊癌
D.舌癌
E.口底癌
39.无细胞牙骨质()
A.紧贴与牙本质表面
B.位于细胞牙骨质的表面
C.根尖部1/3全部为无细胞牙骨质
D.牙颈部缺如
E.可含有少量牙骨质细胞
40.多形性腺瘤可疑癌变的组织学表现不包括()
A.小灶性坏死及出血
B.退行性钙化
C.多核巨细胞
D.大量玻璃样变,间质骨化
E.明显的结节化和浸润灶生长
1.口腔念珠菌病口腔局部治疗宜选用哪种含漱剂()
A.弱碱性液体
B.弱酸性液体
C.含抗生素液体
D.含激素液体
E.含止痛药物的`液体
2.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属()
A.RNA病毒
B.DNA病毒
C.EB病毒
D.巨细胞病毒
E.肠道病毒
3.球菌性口炎局部治疗首选的漱口水是()
A.0.05%洗必泰液
B.0.25%金霉素液
C.0.1%利凡诺液
D.3%双氧水
E.O.05%高锰酸钾液
4.急性坏死性龈口炎首选的漱口水是()
C.O.1%利凡诺液
D.3%双氧水或0.05%高锰酸钾液
E.1%~2%普鲁卡因液
5.口腔念球菌病病损区涂片直接镜检可见()
A.菌丝和孢子
B.梭状杆菌和螺旋体
C.病毒水疱和包涵体
D.大量细菌及白细胞
E.分枝杆菌
1.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单核-巨噬细胞能()。
A.产生抗体
B.表达TCR
C.分泌细胞因子
D.表达CD3分子
E.发生基因重排
【解析】单核-巨噬细胞(My)来自血液中单核细胞,内含溶酶体,具有黏附能力和强大的吞噬功能。单核·巨噬细胞主要生物学功能有:
①1gG抗体或C3b介导的免疫调理作用;
②在IgG抗体介导下,发挥ADCC效应杀伤靶细胞;
③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激发免疫应答;
④分泌细胞因子(如L-1、IL-12、IFN-1和TNF等)和某些补体系统成分(如C1、C2、C4、C5和咽子等),调节免疫应答,介导炎症反应。
2.参与替代途径激活补体的物质是()。
A.IgG
B.IgM
C.IgD
D.LPS
E.MBL
【答D
【解析】细菌脂多糖(LPS)、肽聚糖、酵母多糖和凝聚的1gA、IgE等主要激活物,在咽子、D因子和备解素(P因子)参与下,直接由C3b与激活物结合后启动补体旁路激活途径。
3.不属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的是()。
A.慢性甲状腺炎
B.恶性贫血
C.重症肌无力
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痴
E.类风湿性关节炎
【答E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的病变常限定于某一特定器官,包括慢性甲状腺炎、恶性贫血、重症肌无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瘾、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萎缩、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男性自身免疫性睾丸炎、青少年型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伴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的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干燥综合征等。E项,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又称全身性或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红斑狼疮。
4.可通过ADCC作用介导细胞毒作用的细胞是()。
A.浆细胞
B.CTL
C.B细胞
D.NK细胞
E.肥大细胞
【解析】NK细胞具有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其可通过表面的c受体与1gG的FC段结合,产生ADCC作用。
5.下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均对前庭功能有损害,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颜和平衡障碍,其中发生率最高的药物是()。
A.链霉素
B.庆大霉素
C.妥布霉素
D.奈替米星
E.西索米星
【答A
【解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前庭神经功能损伤表现为头昏、视力减退、眼球震颜、眩晕、恶心、呕吐和共济失调,其发生率依次为新霉素>卡那香素>链霉素>西索米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
6.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机制是其抑制了细胞的()。
A.蛋白质合成
B.细胞壁合成
C.DNA螺旋酶
D.二氢叶酸还原酶
E.二氢叶酸合成酶
【答C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喹诺酮类的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DNA罐旋酶和拓扑异构酶V,阻碍DNA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7.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和逆转心肌肥厚并能降低病死率的药物是()。
A.强心苷
B.哌唑嗪
C.硝酸甘油
D.酚拉明
E.卡托普利
【解析】心肌和血管的重构肥厚是慢性心功能不全发病的`主要危险因子。E项,卡托普利为ACE类药物,小剂里的ACEI即可有效地阻止或逆转心室重构肥厚、肌层内冠状动脉壁的增厚,使心肌和血管的顺应性增加。
8.对青香素G最敏感的病原体是()
A.立克次体
B.钩端螺旋体
C.衣原体
D.支原体
【答B
【解析】对青霉素G敏感的病原体有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球菌及螺旋体。因此答案选B。
9.有机磷酸酯类急性中毒表现为()。
A.腺体分泌减少、胃肠平滑肌兴奋
B.膀胱逼尿肌松弛、呼吸肌麻痹
C.支气管平滑肌松弛、睡液腺分泌增加
D.神经节兴奋、心血管作用复杂
E.脑内乙酰胆碱水平下降、瞳孔扩大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有机磷酸酯类为难逆性胆碱酶抑制药,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胆碱能神经突触、胆碱能神经肌肉接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呼吸衰竭及继发性心血管功能障碍。表现为M样症状和N样症状。M样症状:
①眼瞳孔缩小,严重中毒者几乎全部出现。
②腺体分泌增多,引起流逛和出汗。
③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加,引起呼吸困难甚至肺水肿。
④胃肠道:导致胃肠道平滑肌的兴奋,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
⑤泌尿系统:严重病例可由于膀胱逼尿肌收缩而引起小便失禁。
10.可以治疗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的药物是()。
A.人工合成类
B.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C.四环素类
D.大环内酯类
E.头孢类
【解析】大环内类抗生素临床应用:
①主要用于治疗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对青霉素过敏者。
②在下列治疗中,大环内酯类为首选:军团菌病、白喉带菌者、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婴儿肺炎及结肠炎、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
1.神经嵴可衍化为下列细胞,除了
A.成釉细胞
B.成牙本质细胞
C.成牙骨质细胞
D.牙髓细胞
E.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答案】A
【解析】神经嵴所衍化的组织称外胚间叶组织,包括牙乳头和牙囊,并发育为牙体组织。答案中的B、C、D和E,它们的性质是间叶组织或细胞,可以排除。牙体牙周组织中唯一来自于外胚层的组织是釉质,由来自于外胚层的成釉细胞形成,因此成釉细胞不是来自于神经嵴衍化的组织,应选A。
2.颈窦的形成是由于以下哪个鳃弓生长速度快并与颈部组织融合形成的
A.第1鳃弓
B.第2鳃弓
C.第3鳃弓
D.第4鳃弓
E.第5鳃弓
【答案】B
【解析】胚胎第4周时,原始咽部的间叶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6对柱状隆起,称鳃弓。其中第2鳃弓生长速度快,覆盖其尾端的2、3、4鳃沟及3、4、5鳃弓最终与颈部组织融合,被覆盖的鳃沟与外界隔离,形成一个暂时的由外胚层覆盖的腔称颈窦,颈窦在发育中最终会消失。故此题选B。
3.侧支根管的形成是由于
A.上皮根鞘连续性破坏
B.上皮根鞘过度增殖
C.上皮隔过度增殖
D.成牙本质细胞过度增殖E.成牙釉质细胞过度增殖
4.发育时,X线片上最先出现的是
A.牙骨质
C.釉质
D.低密度牙髓影
E.圆形密度低的牙囊影
【答案】E
【解析】在牙发育阶段,最初为颌骨内出现一边缘清晰的球形低密度影,周围可有致密骨质线包裹,该影像为牙囊影像。随着牙齿的发育,逐渐形成牙釉质、牙本质等牙硬组织,在X线上即依次可观察到牙囊影像内出现致密的生长中心(牙尖)影像,逐渐发展成牙冠外形,而后继续形成牙根的影像。故此题应选E。
5.钟状晚期成釉器外釉上皮的形态特点是
A.直线排列的低柱状细胞
B.直线排列的假复层柱状上皮
C.与牙囊组织无明显关系
D.皱褶样排列的低立方状细胞
E.皱褶样排列的高柱状细胞
【答案】D
【解析】在钟状期晚斯,成釉器的体积增大,外釉上皮由先前的立方状转变为低立方状并呈皱褶样排列,以增大与牙囊的接触面积,同时包绕在皱褶中的牙囊组织中有较多的血管。此种结构有利于成釉器从牙囊中吸取营养,为釉质的形成创造条件。此题选D。
6.关于牙齿的发生不正确的是
A.成釉器形成釉质
B.牙乳头形成牙本质、牙骨质
C.牙囊形成牙周膜
D.牙乳头形成牙髓
E牙囊形成固有牙槽骨
【解析】牙乳头发育形成牙髓和牙本质,不形成牙骨质,牙骨质是牙囊形成的,釉质由成釉器形成,牙骨质、牙周膜和固有牙槽骨由牙囊形成,故选B。
7.矿化程度较高的釉质结构是
A.釉柱
B.釉板
C.釉梭
D.釉质生长线
E.釉牙本质界
【解析】釉梭位于釉牙本质界处,与成牙本质细胞胞浆突的末端膨大并穿过釉质牙本质包埋在釉质中有关。生长线处有机物增加,孔隙增多。釉板是薄板层的结构,位于釉质或者到达釉牙本质界,是釉质发育时期由于某些釉柱排列急剧变化或者矿化差异而发生应力改变的结果;釉丛位于釉牙本质界是一部分矿化较差的釉柱。故本题答案是E。
8.牙髓中清除死亡细胞和异物的细胞是
B.成纤维细胞
C.成骨细胞
D.树突状细胞
【解析】巨噬细胞可清除死亡的细胞和异物,还可与其他炎症细胞相互作用,清除细菌。因此答案应为E。其他细胞无这些功能。
9.牙本质钙化过程中,钙化团之间遗留的钙化不全区是
A.原发性牙本质
B.罩牙本质
C.前期牙本质
D.硬化牙本质
E.球间牙本质
【解析】牙本质钙化过程中,钙化团之间遗留的钙化不全区是球间牙本质。球形钙化的牙本质中,钙质小球之间遗留的未被钙化的间质称为球间牙本质。故本题答案是E。易错选C。
10.关于釉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
B.无机物占釉质总重量的96%~97%
C.有机物约占釉质总重量的1%
D.大部分水是以游离水的形式存在
E.主要由钙、磷离子组成的羟磷灰石晶体的形式存在
【答案】釉质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无机物占釉质总重量的96%~97%,主要由钙、磷离子组成的羟磷灰石晶体的形式存在。晶体内可含其他元素,如氟的存在可使晶体稳定性加强,具有耐龋性。有机物约占釉质总重量的1%。釉质基质蛋白主要有釉原蛋白、非釉原蛋白和蛋白酶。釉质中的水有两种形式:结合水和游离水。大部分水是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分布在晶体周围。
11.胶原纤维排列与牙本质小管平行的牙本质是
A.小管周牙本质
B.小管间牙本质
D.小球间牙本质
E.罩牙本质
【解析】胶原纤维排列与牙本质小管平行的牙本质是罩牙本质。其他牙本质纤维的排列大部分与牙本质小管垂直而与牙表面平行。故本题答案是E。易误选C。
12.在牙骨质中,全部为细胞牙骨质区域的可能是
A.自牙颈部至近根尖1/3处
B.根中1/3处
C.根尖1/3处
D.根尖2/3处
E.自牙颈部至近根尖2/3处
【答案】C
【解析】无细胞牙骨质也称原发性牙骨质,分布于自牙颈部到到近根尖1/3处,牙颈部往往全部由无细胞牙骨质所占据;而细胞牙骨质也称继发性牙骨质,常位于无细胞牙骨质的表面,或与无细胞牙骨质交替排列,但在根尖部1/3可以全部为细胞牙骨质。故此题选C。
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无釉柱的釉质存在于近釉牙本质界处的釉质和多数乳牙和恒牙表面20~100μm厚的釉质中
B.牙本质小管近髓端凸向牙冠方向
C.施雷格板位于釉质厚度的外4/5
D.成牙本质细胞是牙髓中的.主要细胞
E.釉牙骨质界30%为二者不相连
【解析】牙本质小管近髓端凸向根尖方向,故B错误;施雷格板位于釉质厚度的内4/5,故C错;牙髓中的主要细胞是成纤维细胞,故D错。釉牙骨质界10%为二者不相连,故E错。
14.牙槽骨吸收处的Howship陷窝内的细胞是A.成纤维细胞
B.成牙骨质细胞C.成骨细胞
D.破骨细胞
E.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解析】以上选项中的细胞皆为牙周膜中的细胞:成纤维细胞:为牙周膜中最多、最重要的细胞,功能:合成胶原,吞噬、降解变性老化胶原纤维;成牙骨质细胞:形成牙骨质;成骨细胞:牙槽窝表面的骨形成细胞;破骨细胞多核巨细胞,牙槽骨发生吸收时,在骨吸收处出现蚕食状凹陷称为Howship陷窝。未分化间充质细胞;适当刺激时,可分化为成纤维细胞。
15.正常结合上皮的组织学特点是A.无角化,有上皮钉突
B.无角化,无上皮钉突C.正角化,有上皮钉突
D.不全角化,有上皮钉突E.不全角化,无上皮钉突
【解析】结合上皮为牙龈上皮附着在牙表面的部分,呈领口样包绕牙颈部,无角化,无上皮钉突的上皮。龈沟底部约15~30层细胞,且向根方逐渐变薄。一旦出现炎症,结合上皮可出现上皮钉突。
16.牙髓和牙周膜中均含有
B.成骨细胞
D.成牙骨质细胞
【解析】牙髓中所包含的细胞有: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血管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施万细胞等。牙周膜中所含有的细胞有:成纤维细胞、牙周膜干细胞(存在于牙周膜中的一种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成牙骨质细胞、上皮剩余、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故牙髓和牙周膜中均含有的是成纤维细胞和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故E对,A、B、C、D不选。
17.牙周膜中数目最多、力量最强大的是
A.牙槽嵴组
B.水平组
C.斜行组
D.根尖组
E.根间组
【解析】牙周膜中的主纤维自牙颈部向根尖部的排列方向不尽相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组:牙槽嵴组水平组(是维持牙直立的主要力量);斜行组(是牙周膜中数量最多、力量最强的一组纤维);根尖组(固定根尖的作用);根间组(只存在于多根牙中),故C对,A、B、D、E排除。
18.下列口腔黏膜中不属于被覆黏膜的是
A.唇黏膜和颊黏膜
B.硬腭黏膜和舌背黏膜
C.口底黏膜和舌腹黏膜
D.软腭黏膜和唇红黏膜
E.牙槽黏膜和口底黏膜
【解析】口腔黏膜根据所在部位和功能可分为三类,分别为:咀嚼黏膜:牙龈、硬腭;被覆黏膜:除咀嚼黏膜和舌背黏膜以外均是,包括唇、颊、口底、舌腹等;特殊黏膜:舌背。故应选B。
19.含较多味蕾的结构是
A.丝状乳头
B.菌状乳头
C.轮廓乳头
D.叶状乳头
E.结缔组织乳头
【解析】味蕾主要分布于轮廓乳头靠近轮廓沟的侧壁上皮,其他处如菌状乳头和软腭、会厌等上皮内也有味蕾分布。故本题答案是C。易误选E。
20.黏膜下层无小涎腺分布的是
A.颊
B.软腭
C.舌腹
D.唇红
E.硬腭
【解析】唇红黏膜下层没有小涎腺分布,所以容易出现干燥,故此题选D。
21.复层鳞状上皮由表层向内的排列顺序为
A.颗粒层、角化层、棘层和基底层
B.角化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
C.颗粒层、棘层、角化层和基底层
D.基底层、棘层、颗粒层和角化层
E.基底层、角化层、棘层和颗粒层
【解析】复层鳞状上皮主要由角质细胞构成,从深层到表层依次分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和角化层,所以选B
22.下列哪项不是被覆黏膜的特征
A.无颗粒层
B.无角化层
C.上皮钉突短
D.固有层界限不清
E.无黏膜下层
【解析】被覆黏膜的特点是:表面平滑,粉红色,无角化(B对),无颗粒层(A对),黏膜下层与固有层无明显界限(D对),上皮钉突短(C对),被覆黏膜有较疏松的黏膜下层,被覆黏膜富有弹性,有一定的活动度,E是错误的。故应选E。
23.能主动吸收钠、排出钾的是
C.小叶间导管
D.排泄管
E.细胞间小管
【解析】涎腺的导管分为闰管、分泌管、排泄管三段。闰管:是导管最细小的终末分支部分,闰管细胞有可能发挥干细胞作用,或分化为分泌细胞,或分化为肌上皮细胞。分泌管:与闰管相延续。当腺泡分泌物流经分泌管时,上皮细胞能主动吸收钠、排出钾,并转运水,改变唾液的量和渗透压。排泄管:起于小叶内,与分泌管相延续,可能发挥干细胞作用。因此本题选B。
24.光镜下胞质透明呈网状结构的细胞是
A.浆液性腺泡细胞
B.黏液性腺泡细胞
C.分泌管上皮细胞
D.肌上皮细胞
E.半月板细胞
【解析】黏液性腺泡呈管状,由黏液细胞组成。光镜下,黏液细胞呈锥体形。胞质内含丰富的黏原颗粒,在固定及染色过程中,黏原颗粒常被破坏,故胞质透明呈网状结构。因此答案应选B。其他选项中的细胞质均不是透明呈网状结构。
25.下列腺体中可能具有内分泌功能的是
A.舌下腺B.腭腺C.腮腺D.颊腺E.舌腺
【解析】腮腺是人体最大的涎腺,成人的腮腺全部由浆液性腺泡组成,属纯浆液腺。腮腺闰管长,分泌管多而短。腮腺的分泌物含有大量唾液淀粉酶及多种蛋白物质。
A.腮腺B.颊腺C.唇腺D.舌腺E.腭腺
27.基底部有纵纹、能主动吸收钠的涎腺上皮细胞是A.闰管细胞
B.肌上皮细胞
C.分泌管细胞
D.浆液性腺泡细胞
E.黏液性腺泡细胞
【解析】分泌管基底部有垂直于基底面的纵纹(纹管),其作用是吸钠排钾,转运水。肌上皮细胞又称蓝细胞,故选C。
28.下列有关氟牙症描述,正确的是
B.釉质形成早期和分泌期对氟牙症形成的敏感性一样
C.牙与牙之间的严重程度相同
D.发生于乳牙的病变很多
E.病变在牙弓上对称性发生
29.下列不属于釉质结构异常的是A.Turner牙
B.先天性梅毒牙
C.四环素牙
D.氟牙症
E.釉质浑浊症
【解析】釉质结构异常常见的有Turner牙,先天性梅毒牙,氟牙症,釉质浑浊症,釉质,形成缺陷症。因此选C。
30.釉质龋暗层的空隙容积占釉质体积的
A.0.1%B.1%C.2%~4%D.5%E.25%
【解析】正常釉质时,空隙容积占釉质体积的0.1%;而发生龋病时,空隙容积加大其中透明层1%,暗层2%~4%,病损体部5%~25%,表层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