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赋能职业教育,让产教融合更深入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和《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要求,至今我校一共申请并获批前三批共23个试点证书,其中6个试点证书因专业不对口暂停试点工作,其余17个证书已陆续开展学生培训及证书考核工作。通过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有效促进了三教改革,增强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吻合度,有利于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拓展就业创业本领,同时也为育训结合、开展高质量社会培训做好铺垫。
2023年完成物流管理、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调、特殊焊接技术、无人机驾驶应用等试点考证工作、理论考试工作,试点学生515人,通过学生165人,通过率93.4%。
序号
试点证书
试点专业名称
试点学生规模(人)
通过学生(人)
等级
1
2023.3.12
物流管理
初级
物流服务与管理
50
2
2023.3.25
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34
28
3
2023.5.12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调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37
4
2023.5.27
特殊焊接技术
化工机械
41
5
2023.6.17
无人机驾驶
无人机操控与维护
27
16
6
2023.11.25
电子商务数据分析
电子商务
88
80
7
2023.12.2
物流
8
2023.12.29
物联网智能家居集成应用
物联网技术应用
38
36
9
2023.12.17
财务共享服务
会计电算化
10
2023.12.18
智能财税
11
2023.12.24
网店运营推广
表12023年1+X试点考证项目
图1关于成立集美工业学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试点专业每两周周教研组例会定期开展1+X证书的教研活动,对项目开展、培训、站点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等方面进行多次探讨。
图2教研组关于1+X的教研通知
图3教研组关于1+X的教研活动
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简称1+X证书制度)重在书证相互衔接融通,X证书培训内容应该与学历教育专业课程内容有机融合。我校试点各专业结合各自专业的特点,深入学习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通过系部、教研组召开教研活动,讨论如何将各试点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级内容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图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装调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图5财务共享服务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图6物流管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X证书制度要求教师必须转型为培训师,才能适应新时代新制度对教师的要求。而推进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成为当前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在教师、教材和教法三者之间,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是“三教”改革的关键;教材是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载体;教法(或教学模式)是改革的路径,教师和教材的改革最终要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去实现。我校物流专业在培养高素质“双师”基础上,对专业骨干教师增加胜任“培训师”的能力要求,让教师既能在学校授课,又能攻关企业技术难题,还能在培训机构开展职业资格培训,探索按照“三师”素质要求完善职教教师的专业能力标准。
图7集美工业学校五阶梯名师工程培养方案
从学校层面看,为前三批23个试点专业专业骨干教师“赋能”,采取了建机制、搭平台、进圈子、压担子的做法。建机制,即通过建立教师职业成长阶梯和标准,建立导师引导、名师激励制度,完善技能导向与业绩导向的聘用、晋升和分配机制,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国内外专业培训和深入企业实践锻炼,提升教师职业素质,增强教师队伍活力;搭平台,即通过鼓励教师加入职教集团、大师工作室,校企合作建立研发机构等,为教师搭建研究应用理论、研发实用技术的产学研实践平台,提高教师研发和实践能力,锤炼职业精神;进圈子,即用政策和机制引导专业教师进“行业圈子”“职教圈子”和“学术圈子”,使教师在“三个圈子”中磨炼成长为本专业的“专家”型人才;压担子,即把科研和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培训服务等列入考核指标,鼓励教师在为行业企业服务中提高职业能力。在学校的重视下,物流专业成立了“教学委员会”,邀请企业专家共同参与教学、教材研发等;物流专业教师多次参加“双师型”骨干教师培训等,并开展“仓储作业”职工学堂,面向社会提供培训等等,更新了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支撑和依据,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加快教材改革与创新,是更新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针对当前职业院校的教材建设存在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内容陈旧且更新不及时、教材选用不规范等问题,我校物流专业与企业共同开发了适合于线上线下结合运用的“立体式”教材。同时,推进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为统领,按照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大纲、编写或开发教材的逻辑顺序进行。
校企共同研制反映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规范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标准,校企合作编写和开发符合生产实际和行业最新趋势的教材。对专业课和实践课教材,为及时更新内容,适应混合式教学、在线学习等泛在教学模式的需要,正在尝试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案例和教学项目,建立了动态化、立体化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体系,使专业教材能够跟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调整更新。
教法改革,核心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了1+X证书制度对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使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相对接,必须改革传统的普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大胆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教学模式,广泛采用项目制、情景式教学,深化校企联合培养。
财经商贸类专业对比一般工科类专业,其职业面向的岗位多是与人打交道,其职业能力要求既要有规范性,更要有创新性和灵活性,因此针对财经商贸专业学生的培养,其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就要既适应技术技能培养,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与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
工科类专业学生,其职业特点为依据,职业能力要求有规范性,针对工科类学生的培养区别于财经商贸学生的培养,在设备操作规范和流程上给予加强训练,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根据职业教育的总体特点,我们创新推行校内课堂、网上课堂和企业课堂“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校内课堂教授基本理论、完成项目教学、教师答疑解惑;网上课堂传授基本知识、促进拓展学习;企业课堂完成综合技能训练,提升实践能力。通过升级网上课堂,搭建智慧学习平台,实现“三个课堂”实时连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建立师生互动、企业深度参与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在校内课堂大力推进“课堂革命”。根据财经商贸类以及工科类专业特点,在校内课堂开发了“上班式课程”,借鉴“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和新加坡教学工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在品牌企业工作环境中自主工作、独立学习、共同研讨,把岗位需要的基础知识与工作任务的知识体系结合起来,在完成工作任务和解决工作难题过程中,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在职业化情境中进行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第二大力开发网络课堂,建设智慧学习环境。探索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为载体,构建课程资源丰富、内容适时更新、专业特色明显、学习管理便捷、对外开放共享的智慧学习技术体系和学习平台,平台承载移动学习、校内课堂、企业课堂等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支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的实施,为每个学生构建“虚拟学习空间”,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沟通、答疑、解惑等各种需要。
第三建立企业课堂,创新实践教学。物流专业与“仓领供应链管理公司”校企合作,推进引企入校,把企业搬进校园。校企双师授课,教师变师傅,构建职业化氛围。物流管理专业在试点申报、会议研讨、教材编写、师资培训、考核点场地规划与建设、学生培训、考核点软硬件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后续将继续做好试点认证学分银行试点等工作,圆满首次1+X证书考核,并以1+X认证试点为契机,大力推动专业三教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各个试点证书结合证书技能要求,将证书技能培训融入课程,细化到各班级课程安排,在不增加学习压力的情况下培训1+X职业技能,提升课程质量。
图8教学安排表
图9仿真实训系统
量化技能指标,分析学生易错点,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
图10量化评分标准
证书
类型
证书名称
教师获证
学生获证
老师参加培训
1+X证书系列
192
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
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
0
终止
65
84
114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
146
传感网应用开发
数控车铣加工
未考
29
12
73
13
游戏美术设计
66
14
虚拟现实应用开发
15
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和应用
85
69
17
金税财务应用
141
18
142
19
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
46
20
城市轨道交通乘务
21
界面设计
22
汽车油漆调色与喷涂
23
网络安全运维
表31+X师资培训汇总表
类别
项目名称
金额
报名费
特殊焊接
1.5498
厦教发〔2023〕
80号
智能财税(初级)
1.19
财务共享
1.8
1.496
师资培训费
0.6
考务保障费
2.0642
合计
10.5
万元
党中央国务院在一系列政策文件中对学分银行建设提出要求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制定符合国情的国家资历框架。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截止目前已完成18个证书的学分银行录入工作,分别是汽车油漆调色与喷涂、财务共享服务、城市轨道交通乘务、传感网应用开发、电子商务数据分析、金税财务应用、数控车铣加工、特殊焊接技术、网店运营推广、无人机驾驶、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和应用、游戏美术设计、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智能财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调、工业机器人操作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
图11校内学分银行录入工作交互
图12集美工业学校学习成果转换办法
图13财务共享服务学分转换信息表
图14特殊焊接技术学分转换信息表
财务共享服务和物流管理两个证书将1+X证书考核内容充分融入日常教学中,配备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安排。财务共享服务已连续3年开展证书考核,共计参加考核学生150人,通过142人,通过率94.67%;物流管理已连续4年开展证书考核,共计参加考核学生200人,通过192人,通过率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