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唐江澎正式从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的岗位上退休,17年的校长生涯,凝结成一句话——“坚守教育的本质方向和终极价值,拿出定力和智慧,才能让教育离人近一些,离功利远一些”。
校长要有教育自觉,更要有定力
唐江澎指出,当前的教育环境,一线教育工作者始终面临两大难题——
第一个是创造性转化。如何把国家的教育方针、把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方案,转化成学校生动的办学实践,转化成学生蓬勃生长的景象。这考验着一个校长的教育自觉,更要求校长有更强的定力,能够坚守教育价值,坚守教育良知。“而校长是要有点专业性,就是知道什么事情是一定要做的,什么事情是绝不可以做的,都不能放弃了我们的专业信仰”。
关于减负,唐江澎说了两句和大家交心的话儿:“愿不愿意给学生减负,体现着我们教师的良知,我们的教育自觉、教育定力;能不能给学生减负,看的是我们的实践智慧和能力。”
教育的本质是教会人思考
“ChatGPT时代到来的时候,如果问人类有哪一个应用程序至关重要,一定非思考莫属。”唐江澎认为,目前许许多多的教学方式看起来是在不断地强化、强化,其实是让孩子不断地丧失思考的基本能力。所以他呼吁:“让我们的课堂,少一点‘记住了没有’的追问;让我们的考试,少一些‘记牢了没有’的查证。”
第一,教育的本质是教会人思考。“我们现在教学就是要教给孩子们一生能带得走的能力素养,而不是教学生一时能记得住知识”。
第二,动手能力。手脑并用能够促进智慧发展。“以前化学老师上课还都提一个化学仪器的斗筐,把它提到教室,带领大家动手做实验。”唐江澎说,“今天我们到这么多现代化的学校去看,哪个老师还提着瓶瓶罐罐上来?我们许许多多的实验,不少就是在PPT上去看,把所有动手做的东西都变成了用脑记忆。”
因此,唐江澎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之后,还提出一个提案,就是呼吁高中阶段那些让学生完成的那些实验,应该从PPT上全部回到实验室里。“体验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学习,这是不可替代的”。
第三,应用,要注重在问题情境解决当中,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学习知识。
如何兼顾考试分数和学生全面发展
对“如何兼顾考试分数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唐江澎坦诚地表示,教学质量是当下高中评价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我们的应对措施是加强教学研究,从底线上来说,要适度,至少要降低学生无谓的反复刷题和操练。
谈到语文的核心素养,唐江澎指出:“我们现在教学就是要教给孩子们一生能带得走的能力素养,而不是教学生一时能记得住的知识。”
学校要发展学生的素质,就要优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职业体验,让学生能够把当下的学业同未来大学的专业选择贯通起来,把专业和走向社会后安身立命的职业联系起来,把职业同建功立业的事业联系起来,再大一点,就是把事业和担当民族复兴,造福整个人类的使命联系起来,“要让学生从为分数而学习到为爱好和志向而学习,这其中不光是学习动机的问题,更是理想问题和价值观问题”。
在信赖中培养学生
在唐江澎曾任校长17年的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学校在实践探索中,分成了三类空间:第一个是学习空间,打造了260多个专业的精细化学习场景;第二是工作情境,里面设置了42种工作情景;第三个还分了5类生活场景,完全按照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建构生活秩序这种模式,来完成对校园整体生活的构建。
学校有这样一个设计,构建了一个学生社区,里面有学生银行、学生邮局、学生超市、广播站、烘焙小站、社街展厅……这里的一切场景,都是城市生活的真实体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渗透在校园生活各处,让孩子们在一件件小事中成为“问题解决者”。
学生诚信超市是无人值守超市,学生到里面拿东西看了多少钱,就把钱放到篮子里面去,在旁边的零钱盒子里面拿钱、找钱,完全无人值守。
“请一定不要追问我们那儿有没有摄像头,有摄像头咱就不耍这一套,这是学校做的一个未来社会实验。”“诚信超市”开设之初,也曾有担心和质疑,唐江澎说:“信任是道德产生的基石。如果我们所有的学生都逃费的话,我们还办学干什么?我们要在信赖中培养他们,因为他们是我们国家的未来。”
开“诚信超市”是这样,办教育亦是如此。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推行“四个者”教学理念,唐江澎正朝着这个方向,把理想一步步“做”出来。
2021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期间,唐江澎提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一时成为全社会热议的教育话题,掀起对时代新人形象的广泛社会讨论。
实际上,这句话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另一种版本的表述。唐江澎表示,这四个“者”,是历经了20多年深入思考,在广泛地听取了师生、校友、家长和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经过系统的研究,反复的斟酌,不断的完善,才形成并发布的“毕业生形象刻画”。
“毕业生形象”是学校育人目标的清晰化、具体化、形象化表述,是国家情怀的学校表达,体现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行动自觉。
新闻人物
唐江澎,1963年出生,陕西洛南人。特级教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现任江苏省锡中教育集团总校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当代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