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试失利,考不上高中怎么办?

适应人群:学习动力暂未被激发,成绩尚有落差的孩子

对于这群孩子来说,学习成绩长期处于中上游水平,且具有明显的浮动迹象,一时落榜也在情理之中。那么,参加补习,来年再考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抉择关键:家长疏导方式是关键

对于落榜,家长要注意疏导孩子的考后情绪,不要责备,更不要施压,避免给孩子造成消极怠学的心态。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自尊心随青春期开始急速成长,因此:知耻而后勇是他们很容易学到的人生课程。再努力一年,兴许就能考上一个好高中。

优势:重塑孩子自信心,帮助孩子急速成长

2.职业院校报读五年一贯制专科

适应人群:成绩长期处于中下游,且对书本知识没有兴趣的孩子

对于这群孩子来说,多动、好奇、灵活是他们的群体特征,因此这部分孩子的动手能力非常强。另外,他们的实操逻辑能力也会非常出众。遗憾的是,他们对书本知识提不起兴趣。例如:学一个化学公式怎么都记不住,但做一个化学实验却手到擒来。这部分孩子,选择五年一贯制专科是非常好的出路,因为专科院校更注重的教育在于动手能力(职业技能)。

抉择关键:考察学院资质,多听孩子意见

五年一贯制又称“初中起点大专教育”,招收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达到录取成绩后,直接进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简称“高职院校”)学习,进行一贯制的培养。学业期满颁发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此学历为国家承认的全日制大专学历,证书注明五年一贯制专科字样,与三年制专科基本无异,并颁发就业报到证。大专毕业后还可参加升本考试,继续深造大学本科学历。

家长除了要多考察应届招生的各类大专院校以外,还要多听取孩子们自己的意见。只有孩子感兴趣的专业和学科,他入校后的学习才会充满动力。

优势:五年后直接获得专科学历,依附技能可以直接就业,依附学历也可以直接升本

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是:初中毕业那50%考上了高中的孩子,三年后高考,又将有70%的人考不上大学。而选择职业院校报读的这部分孩子,五年后直接获得专科学历,依附技能可以直接就业,依附学历也可以直接升本。要知道,专升本的考试,可远远没有高考那么难。若终选择专升本,以14岁的孩子计算,21岁即可获得本科毕业证。

劣势:五年一贯制对于考不上高中的这部分初中生来说,其实没有太明显的劣势。

3.初中辍学,直接打工

适应人群:极少,除特殊情况

如果孩子实在考不上高中,好不要让他去社会上瞎摸,有太大的几率走上邪路或者成为碌碌无为者。坦白说,任何一位父母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14岁就混社会,如果不是因为特殊因素,好还是让孩子多读书。多读书,不是说将来一定会有多大出息,但可以让孩子在三观、思想境界、行为模式易成型的年纪,呆在同龄人身边,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抉择关键:父母脑子一热,听信他人诱导

排除特殊原因,一部分父母可能听信别人的谣传,将初中毕业的孩子送往某个地方随便拜个师傅学技术,或者直接送到那种生产线模式的工厂里上班。这对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沉重且枯燥乏味的。且这个年纪的孩子正在发育期,大量的体力劳动不仅会磨灭孩子对生活的热情,还会对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优势:辍学毫无优势可言

十四五岁的年纪,单说年龄都达不到成年人的标准,更不要说我们认为成年的真正标志是思想上的成年。这个时候辍学,没有任何一点优势。

劣势:辍学几乎全是劣势

因此,各位父母切记:不到万不得已,请勿选择让孩子辍学!

4.读国防预备役

适应人群:祖辈有从军历史,孩子喜欢部队

孩子向往部队生活,立志从军,父母也是部队出生,希望孩子以后能够从事国防事业,孩子身体健康,符合入伍体检标准!

抉择关键:孩子是否能够吃苦

孩子是否能够接受学校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以及专业文化课程学习,国防预备役学员以计算机管理为方向,体能训练和专业课结合,培养部队需要的专业人才。

优势:学校三年学习+训练,毕业选择多

国防预备役学员毕业时,选择性多。选择直接入伍服役,通过体检政审合格,直接送入部队。选择毕业高考考士官专科院校,参军全国高考,考入四十多所士官院校,继续大学深造,毕业再入伍,待遇更好!选择直接就业,由学校安排直接就业,合作企业三十多家!

劣势:身体要求高,管理严格

5.写在后

对于十五六岁的孩子们来说,美好生活的蓝图才刚刚开始,他们的未来具备无限可能性。人生有多种选择,一念之差,他们就会拥有一个不一样的未来。然而,稚嫩的他们还没有能力考虑“未来”这个深奥复杂的话题,无法了解选择会对自己以后的生活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甚至于,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自己到底要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为人父母,此时的关键问题处理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帮助孩子走上一条更好的路,可以说是自己的责任所在。换句话说,如果您在这个时候还不操心,那就只能让孩子用大半生的艰辛来承担错误选择所造成的的痛苦了。

THE END
1.大脑记忆力差怎么办大脑记忆力差怎么办 大脑记忆力差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加强脑部锻炼或者服用药物等方式改善,大脑记忆力差是由多种原因导致,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1、调整生活习惯:如果是因为过度劳累以及精神紧张导致的大脑记忆力差,可以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及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核桃、坚果、鱼肉https://m.youlai.cn/sjingbian/article/BC29EFmhUfJ.html
2.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提高记忆力从小培养对于孩子需要学习的知识,如语文的生字、英语的单词等,可以让孩子进行多次重复学习。例如,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复习前一天学过的内容,然后再学习新的知识。 - 采用间隔复习的方法也很有效。比如,孩子学完一个知识点后,当天复习一次,然后隔一天再复习一次,一周后再回顾,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巩固记忆。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972947626663467&wfr=spider&for=pc
3.java面试题记不住java面试记不住怎么办卫斯理的技术博客java面试题记不住 java面试记不住怎么办 今天上去大唐面试,结果很惨,看着曾经在工作中用到的知识,但是答题区怎么也想不起来!一位的为解决为题去工作。没有把知识点消化吸收。是学习方法有问题吗!还是脑子记不住的东西太多了!遗忘是个可怕的事情。 我现在的工作方式是知道以前写好实现的代码。等到用的时候就ctrlhttps://blog.51cto.com/u_12207/8939364
4.孩子反复记不住怎么办所以家长要尽量利用好孩子在晚上睡觉前的一个小时,让孩子对知识进行一个总的吸收,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提高孩子的背诵效率。 2、帮助孩子进行合理的复习 点击查看全文 孩子脑子笨记不住东西怎么办 记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一目十行,的确是好的记忆方法能让孩子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掌http://m.zgkyw.com/zt/bawelhte/
5.2015一级建造师学习方法:记不住知识点怎么办?一级建造师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试科目比较多,每个科目所包含的内容也非常多,因此,在学习、复习和备考的过程中需要加强记忆的知识点非常多,有一些考生可能会感到记忆困难,记不住,往往是记了后面忘了前面。怎么办?有什么技巧吗? 一级建造师考试复习备考过程中没有太多的技巧,只有雄鹰网校优秀学员分享的http://3g.exam8.com/a/3336745
6.孩子脑子笨记不住东西怎么办名医问答通常不存在孩子脑子笨记不住东西怎么办这种说法,改善孩子记忆力的办法包括均衡饮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https://www.liangyiyy.com/qa/info/1550863.html
7.孩子脑子笨记不住东西怎么办孩子记忆力不强,不一定是因为脑子笨。记忆力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进行提高。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孩子提高记忆力: 1.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2.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地休息和锻炼可以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提高https://www.360doc.cn/article/81723323_1111501079.html
8.孩子学的东西老是记不住怎么办孩子学的东西老是记不住怎么办: 一、注意复习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 一年级的孩子每天学习的内容应该不算多,比如语文是五到十个拼音,每次学习新的拼音之前就把学过的拼音再看一遍,全部学完之后再整体复习一下,老师在课堂上基本也是采用反复多次的方法帮助记忆的,家长在家里再加深巩固一次,孩子一定能记住。大部分人都https://www.zhihejia.com/jzkt/zt/uzwckcjd/
9.知识它为何就是不进脑子?一定是你打开的方式不对!南方+不管干什么,就是脑子里记不住知识点 尤其对于在职的宝子们来说,白天已经忙忙碌碌工作一天了,晚上还要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想要学有所成,真的有点难。看了几个小时书,结果却是? 怎么样才能实现高效记忆,高效学习?一年之计在于春,南图为你送上这份2024高效学习秘籍!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3/19/c8702524.html
10.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东西是怎么回事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可能缺乏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东西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可能: 1. 缺乏注意力:记忆的第一步是注意,如果没有足够的注意力,就很难记住事物。 2. 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功能,特别是记忆。大脑在睡觉时会把所学习的信息转化成长期记忆,如果睡眠不够,这个过程就会受到影响。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323/15/1073268342_10732683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