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考场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市民可在网上实时查看。
智能评判更公平
问:智能化评判与常规的驾考有何不同?
答:电子智能化评判的措施是这样的,场地驾驶项目的考试结果,由安装在考试车上的电子评判系统自动评判,并将考试实时过程和成绩传送到监控中心。这就减少了过去传统的人工评判方式所带来的人为因素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以前学员考试,会有考官在考生身边,所以会造成有些考生紧张,现在没有了这种情况。考试标准也更规范化,原来的考试方式对考试过程进行了严格的要求,人工考试的考试员按照考试要求在客观上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在主观上还是存在无法回避考试员考试过程中带有的情绪化、人为因素等情况,造成考试标准的不统一、不公平、不透明。
考试效率提高近一倍
问:智能化评判后,是否带来效率的提高?
答:这个是肯定的。原来每天平均科目二“九项”考试为330人次,路考每天平均260人次。现在每天平均“九项”考试为600人次,路考平均每天500人次,极大地解决了多年存在的考试名额紧张的问题。预计明年初,各驾校将出现“由等锅下米到等米下锅”现象。
自动评判系统启动后,也解放了一些警力,弥补了警力不足的现状。考场的服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流水化作业,岗位设置也更加合理。
考试难度未增加
问:会不会变得比以前难了呢?
答:只能说是更规范了。有些学员觉得难,是因为对这一新的考试方式还不太适应。从我们的统计结果来看,试运行的这几天,通过率都保持在80%以上,比以前提高了。
可当场补考一次
答:这一点,我们也考虑到了。学员考科目二的“桩考”和“九项”时,如果第一次不能及格,什么手续都不用办理,也不用排队等待,可以马上当场补考一次。
全区首个智能化评判城市
问:是什么促使了智能化评判的出现?
答:9月21日,公安部交管局下发了《关于印发<交警系统落实社会管理创新九项措施任务分解>的通知》,要求各地要“推进驾驶人考试智能监控和评判”工作,规定自2011年4月1日起,全国所有驾考科目二要采用电子智能化评判系统考试,其中省会城市要在年内完成,同时省会城市还要实行科目三的电子智能化考试。
南宁市提前实现了这一目标,成为全区第一个科目二场地驾驶考试项目实行智能化评判的城市。目前,南宁市交警支队完成了宾阳、武鸣县科目二考试场地的建设工作。横县考试场正在建设中,市区的考试场也在筹建之中。在市区考场未建成前,南宁市的科目二考试工作只能在已建成的郊县考场进行。
多建考场缓解学车热
问:为什么一下子要建这么多考场?
答:南宁市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近几年出现了学车热、考驾照热。2004年至2009年,每年申请报考驾驶证的人数在5.5万~8万之间(含六县)。据统计,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0日,南宁市驾驶员汽车类业务中,科目一考试人次为81433人,科目二考试人次为88427人,科目三考试人次为55859人。
今年1月1日至2010年10月12日,南宁市驾驶员汽车类业务中,科目一考试人次为99997人,科目二考试人次为119227人,科目三考试人次为56322人。
可网上实时监督
问:听说,新的考场,市民可以实时监督。怎么个监督法?
考场训练费自愿缴纳
问:有人反映,在新场地考试时,被驾校额外收了350元。是不是智能化评判后,考试费用增加了?
答:虽然考试场地建设投入巨大,但是南宁市的考试收费并没有增加。这350元,是驾校为了保证学员们的通过率,让学员在考试前,去考场适应新的智能化评判场地的费用。因为驾校学员通过率与车管部门分配学员考试的名额挂钩,驾校学员考试通过率高,学员分配的名额就多,反之名额就少。所以,一些驾校就强制学员一定要适应新的考试场地。实际上,这部分费用是学员自愿缴纳的,如果学员有信心能通过智能化考试,就不用交这笔钱。
造成这笔费用的深层原因有几个,一是南宁刚刚采用电子化自动评判系统进行驾考。目前,全市尚没有一家驾校有这样的场地,所以学员要去适应练习,增加驾考的通过把握。二是智能化的驾考考场,虽然设备是交警部门提供的,但考场是社会投资建设的。南宁市交警支队只有使用权,没有日常管理权。据了解,每位学员350元的收费标准经过了物价部门批准。
在此,我们呼吁南宁的驾驶员培训机构,应积极适应考试制度的变化,投入资金建设各自的训练场地,以改变学员目前只能到考试场地进行适应训练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