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设施由人类的生活需求发展而来,具备丰富的造型、多变的体量和多重功能,其内在核心功能是休闲和娱乐,在公共环境空间中解决社会大众实际生活中的住、用、行等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问题,因此综合反映出实用性、合理性、审美性和系统性等原则。经深入调研发现,当今国内城市公共设施并不缺乏细节特征和个性元素,但整体功能单一,机械乏味,使用体验欠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基于共享因素的公共设施再利用设计原则
优良精致的公共设施能直接反映个城市的生活品质与精神价值,国内城市公共设施需要在现有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再利用设计。所谓再利用设计,指的是并不需要大刀阔斧的革命性颠覆创新,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重新改造,赋予产品新的功能和意义,需要从生活形态的角度出发,研究当今人们在公共环境中的日常生活行为和消费价值观,以及人、产品和环境空间的整体关系。
1.充分利用空闲资源建设休闲和娱乐空间
建设和美化城市空间生活环境,形成富有弹性和可持续性的居住环境是城市公共设施规划与设计的最终目的,因此不仅仅限于重复式的资源浪费型设计,而可充分利用现有公共设施的空闲资源进行再利用。最经典的案例是丹麦BIG设计事务为美国东海岸城市曼哈顿所设计的防洪规划方案中,针对高架公路下方狭长而又昏暗的通道,充分的利用这块闲置的空间,在高架桥底下巧妙的设计了下拉式展板,内嵌灯光照明并表面涂鸦处理,环境的有效提升让附近居民能在此享受前所未有的健身,游览和购物乐趣。
2.以物联网技术赋予传统公共设施新功能
3.运用公共设施作为载体产生新能源
城市公共设施在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占用大量的公共面积和耗费了过多的资源。公共设施设计创新的内核和外延也面临多元的转变,以应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等日益复杂的问题,设计师有责任思考并提出全新的可持续性解决方案,以公共设施作为载体产生新能源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2010年台湾光宝奖的金奖作品“GreenPass”将传统的三棍闸机进行再利用设计,将人通行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动能转化为电能,以供给后面通行的人提供刷卡识别的电量所需,该套公共设施系统设计让世博会等大型赛事免去重新布置电源和线路而产生大量能源消耗。高速公路上汽车高速行驶所产生的风能和噪音能转化为电能,能提供路灯的能量供给。这种能量自给自足的设计思路在公共设施的创新设计中得以充分展现,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为人类社会节约了大量的能源,缓解了政府的压力,同时也为不发达地区的能量供给提供了新路径。
4.注重安全性的公共设施设计原则
关键词:物流专业;基础教学;学业水平测试
从中职学业水平测试的内涵来看,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了解是测试的主要目的。除此之外,通过学业水平测试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具体需求进行了解,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识程度,实现对学生潜能挖掘、促进个性发展的目的。与此同时,地区或学校的教学质量能够在中职学业水平测试结果中较好地反映出来,达到以考试推动学习、推动教学的目的,真正发挥了考试应有的作用。在学校课程标准与教学方案的执行上,学业水平测试亦有督促效果,促使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化,并且,学校通过学业水平测试也可获得有力依据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考核,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学业水平测试的类型及实践状况
2005年,江苏省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中生的评价体系由此变成三个部分构成。自学业水平测试实施以来,经过多年发展总结了不少实践经验与教训,使学业水平测试在中职教育中的展开有了充分的借鉴经验。
二、中等职业教育学业水平测试的特点及探索
三、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学业水平测试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使用不统一
(二)教学计划安排不科学
(一)明确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地位
(二)改进和优化学业水平测试的考核方法
(三)着力提升学业水平测试的科学性和题库的完善性
为实现高效化备考,完善试题库势在必行。在实施学业水平测试过程中,命题是一大难题,无论怎么命题都难以预料其测试的最终结果。上文所提到的物流基础学业水平测试试点在命题方面范围明确,这也是为什么这一试点能够成功的原因,尽管学生测试结果很好,但实际上,在水平与运气之间,最有可能的决定因素是运气。并且,太过狭窄的试题范围对于平时教学活动的展开也十分不利。对上文中的物流基础测试试点进行分析,在教材不统一的情况下,在命题范围确定方面复习指导用书并无明显价值。因此,完善试题库十分必要,若试题库有一定的题量且内容全面,对于学业水平测试效用保证与教学活动开展大有助益。但如何完善试题库,从而为教学与学业水平测试提供高质量试题库资源仍有待研究与实践。
对于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与安排来说,学业水平测试的实施为其提供了全新的政策环境,有助于将不同中职学校的教学基本要求统一化,促进学生综合技术素养的提升。物流专业教师与学生在学业水平测试中均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教师需对大纲要求认真研读,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实践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优化教学质量。
关键词工程管理毕业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7.02.017
AbstractThegraduationdesignisthelastcomprehensivepracticalteachingincollegeisaconcentratedreflectionofthebasictheoryofknowledge,professionalskills,practicalabilityandinnovationabilityofstudents,thestudentsgotoworkbeforeanimportantpractice,itsteachingqualitydirectlyinfluencesthecomprehensiveabilityofgraduates,schoolpersonneltraininggoaltheimplementationof.However,duetovariousobjectivereasons,therearestillmanyproblemsinthegraduationdesign,andtheteachingqualityisnotsatisfactory.Thecharacteristicsofgraduationdesignforengineeringmanagementmajorandkeyproblemsbasedontheproposedreconstructionofthegraduationdesignpreparatorywork,theformationofthegroupguidancemode,setupnewideasandcountermeasuresofcampus,teachingplatform,improvethequalityofgraduationdesignprojectmanagement,improveprojectmanagementprofessionalstudents'practicalapplicationabilityandprofessionaladvantages.Promotethedevelopmentofemploymentofthestudents.
Keywordsengineeringmanagement;graduationdesign;problem;countermeasures
毕业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创造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内容贯穿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包括能够从事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具有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一般土木工程设计、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指挥、决策等方面的管理能力,要求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1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关键问题分析
1.1选题单一,内容重复,与实际工程结合不紧密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课题主要是由相应的指导教师选定,很多情况下是模拟工程生产实践的课题,有时会出现不符合工程复杂实际情况的问题,学生的工作态度,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再有教师的设计课题多年不变,多个同学做相似课题,造成抄袭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状况也不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岗位。教学资源的局限性对毕业设计也有一定影响,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而学校教学设施、教学资源增长速度则落后,尤其是图书资源的更新速度c数量明显落后,造成学生人均教学资源占用率不足,从而影响毕业设计质量。
1.2学生精力投入不足,知识储备不够
(3)对参考资料的应用能力较弱,开题报告工作不到位,所应用的一些文献与毕业设计的内容没有太大的联系;
(4)有些同学平时就不努力,知识储备不足,对毕业设计无从下手,跟不上进度,干脆放弃,等待抄袭,只要及格就行了。
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质量,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3教师指导不力,工程实践经验不足
目前毕业设计指导一般采用的是一名教师指导多名学生的方式,而教师大多要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一名教师指导多名学生,致使教师精力分散,指导过程不能尽责,缺少过程管理,导致指导的毕业设计质量不高,也容易导致抄袭现象产生。另外,部分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导致指导工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总之,由于一名教师知识的不全面性,使学生得不到全方位、及时的指导,因而所完成的毕业设计往往缺乏较高的现实价值。
1.4过程管理缺乏实效
(2)开题报告粗糙,文献阅读不够,对设计主题、内容、现状了解不深,在出现问题时直接略过或是在搜索引擎上进行简单搜索,并没有有效利用校内以及网络平台资源。
(3)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缺乏,交流不畅通,学生不主动地向指导老师寻求帮助,而指导教师也没有对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有效跟踪。每周虽然有2次答疑,但部分学生走过场,报个到,不能按计划完成任务,到最后急于求成,抄袭现象也时有发生。
2工程管理毕业设计改革策略
2.1重构毕业设计前期工作
(3)以学生为中心的选题模式。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关键,一个良好的、实用性强的课题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对学生的选题过程加以指导的时候,必须要通过与学生的及时交流来了解每一个学生,并针对学生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与个性特长等为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给予指导,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
(4)开题报告会。撰写开题报告是学生对自己所做毕业设计工作的全面了解的重要环节。要重视学生的开题报告工作,对学生完成的质量要加强检查,增加开题报告会,虽然工作量较大,但有一个好的开端是予至关重要的。可借助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团队的指导完成毕业设计开题,分组组织开题报告会,让学生更全面地对毕业设计的任务、内容及手段进行了解,重视文献查阅工作情况的检查,对开题报告完成不好的不得开题。
2.2落实对学生专业实习的管理与监督
(1)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大多集中在工程投标文件编制、工程施工组织与造价确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等方面,因而关键是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工程项目,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使学生在项目管理某一阶段的实际工作方面得到应有的锻炼;
(3)为学生落实好实习单位,通过实习调研为毕业设计做好前期准备,在收集资料、资料查询等环节得到必要的训练,可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初选毕业设计题目。
2.3采用群体式过程指导模式
2.4搭建校内、外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平台
校内成立毕业设计专门机构,负责项目基地建设,收集联系各老师提供的横向在建或已建实际工程,定期轮流到实际工程上锻炼,收集资料,回来后归档整理成资料库,也可由学生自己在实习单位收集资料,由系里负责整理成题库,可以改善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和落实学生实习问题。
以本校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为例,由于本专业侧重公路、桥梁工程的管理,因此可通过建设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平台提高教育者的实践教学能力,让学生以实践的方式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进而使得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工程践系统相对应。
可选择一个真实的工程项目,围绕其各个阶段,设置与其对应的一体化毕业设计题目,加强学生实际问题研究能力。这样保证了毕业设计题目具有真实性,内容也更具严谨性,其设计的内容即为其所在岗位所要承担的工作。以此将毕业设计内容转换成岗位工作。另外,还可以使学生到实际项目单位实习,接受相应岗位工程人员更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增强了毕业设计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同学们毕业设计工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由于各阶段工作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实际的检验性,使得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会注重进度、保证工作质量。
3结语(下转第42页)(上接第34页)
总之,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甚至影响了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工程管理专业发展。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国内各大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必须充分结合现实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完善毕业设计工作。加强毕业设计前期工作,加强过程指导实效,同时增加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动能,让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实现自身所学知识的系统化,进而让学生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中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同时推动我国工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民.工管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的管理实践与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1):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