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三”始于广西,一种说法是始于广西一场婚宴多人欢歌起舞的场景,而跳舞是广西人继唱山歌、嗦米粉之外必会的“科目三”。另一种说法则是称始于一位广西人在通过驾驶考试科目三之后现场跳舞庆祝的场景。不管哪种说法,在各大短视频平台,给我们呈现出来的“科目三”舞蹈都十分喜庆和夸张。
“科目三”的舞蹈动作看上去并不难,只要配合固定背景音乐的节奏身体大幅度左右摇摆,手臂配合交叉叠换,脚部快速交替进行内翻即可。
因此,在“科目三”爆火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模仿大军。不仅有各类专业舞者翻跳“科目三”,还有部分火锅店会安排店员在食客就餐时表演“科目三”,甚至还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参与其中。
而在达城,“科目三”也有不小的吸引力。通过短视频平台搜索,记者发现,达城市民翻跳“科目三”的大多是年轻的专业舞者,但也有个别是中小学生以及中老年人。
有一定健康风险
“这种舞蹈看起来简单好模仿,但从医学专业角度来说,许多动作会给踝关节等部位带来负担,导致出现踝关节扭伤等疾病。”达州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主治医师雷达说。
他介绍,舞蹈过程中,舞者会交替让踝关节呈现不同程度的内翻,所谓内翻,就是某关节远端肢体向内侧移动,最典型的踝关节内翻动作,就是崴脚。做这个动作时,踝关节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时候内翻的踝关节不应该承重,但如果重心调整不及时,让内翻踮脚的下肢承受身体的重量,很容易导致踝关节内翻扭伤。踝关节内翻扭伤后,还容易导致踝关节韧带出现撕裂。如果不正确处理,容易出现继发慢性踝关节不稳和软骨损伤,以后会更容易发生崴脚。
和踝关节类似,舞蹈中还有膝关节轻度屈曲位的频繁内外翻动作,这容易造成膝关节单侧的压力迅速增大,膝关节内侧的关节软骨和半月板会因此受到损伤,严重的话还会导致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可能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等后遗症。
“所以,这种舞蹈其实对下肢关节、肌肉力量和人体重心协调都有一定要求,舞者最好有一定的舞蹈基础。”雷达说,对于既往踝关节曾扭伤过、习惯性踝扭伤、45岁以上的人群,都不适合翻跳“科目三”。对于平衡能力较差或大体重的人群来说也要慎重,因为平衡能力较差的人跳“科目三”,更容易出现下肢内翻时重心全部压上去的情况,损伤风险更大。而体重越大,关节处所受的压迫就越大,跳“科目三”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如果要跳“科目三”,最好提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不要过度用力或者追求过于复杂的动作,减少肌肉拉伤的风险,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不良姿势导致的腰椎、膝关节等部位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