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2017会计从业《会计电算化》大纲(word版)第3页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3.掌握会计软件主要功能模块的应用,包括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应付管理、应收管理、报表管理等模块

【考试内容】

第一节会计软件的应用流程

会计软件的应用流程一般包括系统初始化、日常处理和期末处理等环节。

一、系统初始化

(一)系统初始化的特点和作用

系统初始化是系统首次使用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参数设置,并录入基础档案与初始数据的过程。

系统初始化是会计软件运行的基础。它将通用的会计软件转变为满足特定企业需要的系统,使手工环境下的会计核算和数据处理工作得以在计算机环境下延续和正常运行。

(二)系统初始化的内容

系统初始化的内容包括系统级初始化和模块级初始化。

1.系统级初始化

系统级初始化是设置会计软件所公用的数据、参数和系统公用基础信息,其初始化的内容涉及多个模块的运行,不特定专属于某个模块。

2.模块级初始化

模块级初始化是设置特定模块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参数、数据和本模块的基础信息,以保证模块按照企业的要求正常运行。

模块级初始化内容主要包括:(1)设置模块控制参数;(2)设置模块基础信息;(3)录入模块初始数据。

二、日常处理

(一)日常处理的含义

日常处理是指在每个会计期间内,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重复、频繁发生的业务处理过程。

(二)日常处理的特点

1.日常业务频繁发生,需要输入的数据量大;

2.日常业务在每个会计期间内重复发生,所涉及金额不尽相同。

三、期末处理

(一)期末处理的含义

期末处理是指在每个会计期间的期末所要完成的特定业务。

(二)期末处理的特点

1.有较为固定的处理流程;

2.业务可以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四、数据管理

在会计软件应用的各个环节均应注意对数据的管理。

(一)数据备份

数据备份是指将会计软件的数据输出保存在其他存储介质上,以备后续使用。数据备份主要包括账套备份、年度账备份等。

(二)数据还原

数据还原又称数据恢复,是指将备份的数据使用会计软件恢复到计算机硬盘上。它与数据备份是一个相反的过程。数据还原主要包括账套还原、年度账还原等。

第二节系统级初始化

(一)创建账套

账套是指存放会计核算对象的所有会计业务数据文件的总称,账套中包含的文件有会计科目、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等。一个账套只能保存一个会计核算对象的业务资料,这个核算对象可以是企业的一个分部,也可以是整个企业集团。

建立账套是指在会计软件中为企业建立一套符合核算要求的账簿体系。在同一会计软件中可以建立一个或多个账套。

(三)账套参数的修改

账套建立后,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对某些已经设定的参数内容进行修改。如果账套参数内容已被使用,进行修改可能会造成数据的紊乱,因此,对账套参数的修改应当谨慎。

二、管理用户并设置权限

(一)管理用户

(二)设置权限

在增加用户后,一般应该根据用户在企业核算工作中所担任的职务、分工来设置、修改其对各功能模块的操作权限。通过设置权限,用户不能进行没有权限的操作,也不能查看没有权限的数据。

三、设置系统公用基础信息

设置系统公用基础信息包括设置编码方案、基础档案、收付结算信息、凭证类别、外币和会计科目等。

(一)设置编码方案

设置编码方案是指设置具体的编码规则,包括编码级次、各级编码长度及其含义。其目的在于方便企业对基础数据的编码进行分级管理。设置编码的对象包括部门、职员、客户、供应商、科目、存货分类、成本对象、结算方式和地区分类等。编码符号能唯一地确定被标识的对象。

(二)设置基础档案

设置基础档案是后续进行具体核算、数据分类、汇总的基础,其内容一般包括设置企业部门档案、职员信息、往来单位信息、项目信息等。

(三)设置收付结算方式

设置收付结算方式一般包括设置结算方式编码、结算方式名称等。其目的是建立和管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货币结算方式,方便银行对账、票据管理和结算票据的使用。

(四)设置凭证类别

设置凭证类别是指对记账凭证进行分类编制。用户可以按照企业的需求选择或自定义凭证类别。

凭证类别设置完后,用户应该设置凭证类别限制条件和限制科目,两者组成凭证类别校验的标准,供系统对录入的记账凭证进行输入校验,以便检查录入的凭证信息和选择的凭证类别是否相符。

(五)设置外币

设置外币是指当企业有外币核算业务时,设置所使用的外币币种、核算方法和具体汇率。通常在设置外币时,需要输入币符、币名、固定汇率或浮动汇率、记账汇率和折算方式等信息。

(六)设置会计科目

设置会计科目就是将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所需要使用的会计科目录入到系统中,并按照企业核算要求和业务要求,对每个科目的核算属性进行设置。设置会计科目是填制会计凭证、记账、编制报表等各项工作的基础。

系统通常会提供预置的会计科目。用户可以直接引入系统提供的预置会计科目,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增加、修改、删除会计科目。如果企业所使用的会计科目与预置的会计科目相差较多,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置全部会计科目。

增加会计科目时,应遵循先设置上级会计科目,再设置下级会计科目的顺序。会计科目编码、会计科目名称不能为空。增加的会计科目编码必须遵循会计科目编码方案。

删除会计科目时,必须先从末级会计科目删除。删除的会计科目不能为已经使用的会计科目。

第三节账务处理模块的应用

一、账务处理模块初始化工作

(一)设置控制参数

在会计软件运行之前,企业应该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来选择相应的运行控制参数,以符合企业核算的要求。在账务处理模块中,常见的参数设置包括:凭证编号方式、是否允许操作人员修改他人凭证、凭证是否必须输入结算方式和结算号、现金流量科目是否必须输入现金流量项目、出纳凭证是否必须经过出纳签字、是否对资金及往来科目实行赤字提示等。

(二)录入会计科目初始数据

1.录入会计科目期初余额

在系统中一般只需要对末级科目录入期初余额,系统会根据下级会计科目自动汇总生成上级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

在期初余额录入完毕后,用户应该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期初余额的录入是否正确。一般情况下,由于初始化的工作量较大,在日常业务发生时可能初始化工作仍然没有完成,因此即使试算报告提示有误,仍可以输入记账凭证,但是不能记账。

2.录入会计科目本年累计发生额

用户如在会计年度初建账,只需将各个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录入到系统中即可;用户如在会计年度中建账,则除了需要录入启用月份的月初余额外,还需录入本年度各会计科目截止上月份的累计发生额。系统一般能根据本月月初数和本年度截止上月份的借、贷方累计发生数,自动计算出本会计年度各会计科目的年初余额。

二、账务处理模块日常处理

(一)凭证管理

1.凭证录入

(1)凭证录入的内容

凭证录入的内容包括凭证类别、凭证编号、制单日期、附件张数、摘要、会计科目、发生金额、制单人等。用户应该确保凭证录入的完整、准确。另外,对于系统初始设置时已经设置为辅助核算的会计科目,在填制凭证时,系统会弹出相应的窗口,要求根据科目属性录入相应的辅助信息;对于设置为外币核算的会计科目,系统会要求输入外币金额和汇率;对于设置为数量核算的会计科目,系统会要求输入该会计科目发生的数量和交易的单价。

(2)凭证录入的输入校验

在凭证实时校验时,系统会对凭证内容的合法性进行校验。校验的内容包括:

①会计科目是否存在,即会计科目是否是初始化时设置的会计科目;

②会计科目是否为末级科目;

③会计科目是否符合凭证的类别限制条件;

④发生额是否满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凭证要求;

⑤凭证必填内容是否填写完整;

⑥手工填制凭证号的情况下还需校验凭证号的合理性。

2.凭证修改

(1)凭证修改的内容

凭证可以修改的内容一般包括摘要、科目、金额及方向等。凭证类别、编号不能修改,制单日期的修改也会受到限制。在对凭证进行修改后,系统仍然会按照凭证录入时的校验标准来对凭证内容进行检查,只有满足了校验条件后,才能进行保存。

(2)凭证修改的操作控制

①修改未审核或审核标错的凭证

②修改已审核而未记账的凭证

③修改已经记账的凭证

④修改他人制作的凭证

3.凭证审核

(1)凭证审核功能

审核凭证是指审核人员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规定,对于完成制单的记账凭证的正确性、合规合法性等进行检查核对,审核记账凭证的内容、金额是否与原始凭证相符,记账凭证的编制是否符合规定,所附单据是否真实、完整等。

(2)凭证审核的操作控制

①审核人员和制单人员不能是同一人;

②审核凭证只能由具有审核权限的人员进行;

③已经通过审核的凭证不能被修改或者删除,如果要修改或删除,需要审核人员取消审核签字后,才能进行;

④审核未通过的凭证必须进行修改,并通过审核后方可被记账。

4.凭证记账

(1)记账功能

在会计软件中,记账是指由具有记账权限的人员,通过记账功能发出指令,由计算机按照会计软件预先设计的记账程序自动进行合法性校验、科目汇总、登记账目等操作。

(2)记账的操作控制

①期初余额不平衡、不能记账;

②上月未结账,本月不可记账;

③未被审核的凭证不能记账;

④一个月可以一天记一次账,也可以一天记多次账,还可以多天记一次账

⑤记账过程中,不应人为终止记账。

5.凭证查询

在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用户可以查询符合条件的凭证,以便随时了解经济业务发生的情况。

(二)出纳管理

出纳主要负责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出纳管理的主要工作包括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资金日报表的管理,支票管理,进行银行对账并输出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支票管理功能主要包括支票的购置、领用和报销。银行对账是指在每月月末,企业的出纳人员将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发来的当月银行存款对账单进行逐笔核对,勾对已达账项,找出未达账项,并编制每月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过程。会计软件中执行银行对账功能,具体步骤包括银行对账初始数据录入、本月银行对账单录入、对账、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等。

(三)账簿查询

1.科目账查询

(1)总账查询

(2)明细账查询

(3)余额表

(4)多栏账

(5)日记账

2.辅助账查询

辅助账查询一般包括客户往来、供应商往来、个人往来、部门核算、项目核算的辅助总账、辅助明细账查询。在会计科目设置时,如果某一会计科目设置多个辅助核算,则在输出时会提供多种辅助账簿信息。

三、账务处理模块期末处理

账务处理模块的期末处理是指会计人员在每个会计期间的期末所要完成的特定业务,主要包括会计期末的转账、对账、结账等。

(一)自动转账

1.自动转账的步骤

(1)自动转账定义

(2)自动转账生成

自动转账生成是指在自动转账定义完成后,用户每月月末只需要执行转账生成功能,即可快速生成转账凭证,并被保存到未记账凭证中。

2.常用的自动转账功能

(1)自定义转账

自定义转账包括自定义转账定义和自定义转账生成。自定义转账定义允许用户通过自动转账功能自定义凭证的所有内容,然后用户可以在此基础上执行转账生成。

(2)期间损益结转

期间损益结转包括期间损益定义和期间损益生成,期间损益结转用于在一个会计期间结束时,将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中,从而及时反映企业利润的盈亏情况。

用户应该将所有未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后,再进行期间损益结转。在操作时需要设置凭证类别,一般凭证类别为转账凭证。执行此功能后,一般系统能够自动搜索和识别需要进行损益结转的所有科目(即损益类科目),并将它们的期末余额(即发生净额)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中。

(二)对账

对账是指为保证账簿记录正确可靠,对账簿数据进行检查核对。对账主要包括总账和明细账、总账和辅助账、明细账和辅助账的核对。为了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用户应该经常进行对账,至少一个月一次,一般可在月末结账前进行。只有对账正确,才能进行结账操作。

(三)月末结账

1.月末结账功能

结账主要包括计算和结转各账簿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终止本期的账务处理工作,并将会计科目余额结转至下月作为月初余额。结账每个月只能进行一次。

2.月末结账操作的控制

(1)检查本月记账凭证是否已经全部记账,如有未记账凭证,则不能结账;

(2)检查上月是否已经结账,如上月未结账,则本月不能结账;

(3)检查总账与明细账、总账与辅助账是否对账正确,如果对账不正确则不能结账;

(4)对会计科目余额进行试算平衡,如试算不平衡将不能结账;

(5)检查损益类账户是否已经结转到本年利润,如损益类科目还有余额,则不能结账;

(6)当其他各模块也已经启用时,账务处理模块必须在其他各模块都结账后,才能结账。

结账只能由具有结账权限的人进行。在结账前,最好进行数据备份,一旦结账后发现业务处理有误,可以利用备份数据恢复到结账前的状态。

第四节固定资产管理模块的应用

一、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初始化工作

1.设置启用会计期间

如果确定不计提折旧,则不能操作账套内与折旧有关的功能。

3.设置固定资产编码

固定资产编码是区分每一项固定资产的唯一标识。

(二)设置基础信息

1.设置折旧对应科目

折旧对应科目是指折旧费用的入账科目,资产计提折旧后必须设定折旧数据应归入哪个成本或费用科目。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某一部门内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可以归集到一个比较固定的会计科目,便于系统根据部门生成折旧凭证。

2.设置增减方式

企业固定资产增加或减少的具体方式不同,其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方法也不同。记录和汇总固定资产具体增减方式的数据也是为了满足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需要。

固定资产增加的方式主要有:直接购买、投资者投入、捐赠、盘盈、在建工程转入、融资租入等。

固定资产减少的方式主要有:出售、盘亏、投资转出、捐赠转出、报废、毁损、融资租出等。

3.设置使用状况

企业需要明确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同时,不同使用状况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处理也有区别,需要根据使用状况设置相应的折旧规则。

固定资产使用状况包括:在用、经营性出租、大修理停用、季节性停用、不需要和未使用。

4.设置折旧方法

设置折旧方法是系统自动计算折旧的基础。折旧方法通常包括:不提折旧、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系统一般会列出每种折旧方法的默认折旧计算公式,企业也可以根据需要,定义适合自己的折旧方法的名称和计算公式。

5.设置固定资产类别

固定资产种类繁多,规格不一,需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分类体系。为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管理方法,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固定资产分类方法。

(三)录入期初固定资产卡片

固定资产卡片是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的数据基础。在初始使用固定资产模块时,应该录入当期期初(即为上期期末)的固定资产数据,作为后续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的起始基础。固定资产卡片记录每项固定资产的详细信息,一般包括:固定资产编号、名称、类别、规格型号、使用部门、增加方式、使用状况、预计使用年限、残值率、折旧方法、开始使用日期、原值、累计折旧等。

二、固定资产管理模块日常处理

(一)固定资产增加

(二)固定资产减少

固定资产减少业务的核算不是直接减少固定资产的价值,而是输入资产减少卡片,说明减少原因,记录业务的具体信息和过程,保留审计线索。

(三)固定资产变动

固定资产变动业务包括价值信息变更和非价值信息变更两部分内容。

1.价值信息的变更

(1)固定资产原值变动

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其原值变动的原因一般包括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重新估价;增加补充设备或改良设备;将固定资产的一部分拆除;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发现原记录固定资产的价值有误等几种情况。

(2)折旧要素的变更

折旧要素的变更包括使用年限调整、折旧方法调整、净残值(率)调整、累计折旧调整等。

2.非价值信息变更

固定资产非价值信息变更包括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变动、使用状况变动、存放地点变动等。

(四)生成记账凭证

设置固定资产凭证处理选项之后,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对于需要填制记账凭证的业务能够自动完成记账凭证填制工作,并传递给账务处理模块。

三、固定资产管理模块期末处理

(一)计提折旧

系统还可以提供折旧清单,显示所有应计提折旧的资产已计提折旧的信息。

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对账功能主要是指与账务处理模块进行对账。对账工作主要是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管理模块的资产价值、折旧、减值准备等与账务处理模块中对应科目的金额相一致。

用户在固定资产管理模块中完成本月全部业务和生成记账凭证并对账正确后,可以进行月末结账。

第五节工资管理模块的应用

一、工资管理模块初始化工作

(一)设置基础信息

1.设置工资类别

2.设置工资项目

设置工资项目是计算工资的基础,包括工资项目名称、类型、数据长度、小数位数等。

3.设置工资项目计算公式

设置工资项目计算公式是指企业根据其财务制度,设置某一工资类别下的工资计算公式。

4.设置工资类别所对应的部门

设置工资类别所对应的部门后,可以按部门核算各类人员工资,提供部门核算资料。

5.设置所得税

为了计算与申报个人所得税,需要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相应的设置。设置内容具体包括:基本扣减额、所得项目、累进税率表等。

6.设置工资费用分摊

企业在月内发放的工资,不仅要按工资用途进行分配,而且需要按工资一定比例计提某些费用。为此系统提供设置计提费用种类和设置相应科目的功能。

(二)录入工资基础数据

第一次使用工资管理模块必须将所有人员的基本工资数据录入计算机。

(1)单个记录录入。

(2)成组数据录入。

(3)按条件成批替换。

(4)公式计算。

(5)从外部直接导入数据。

二、工资管理模块日常处理

(一)工资计算

1.工资变动数据录入

工资变动是指对工资可变项目的具体数额进行修改,以及对个人的工资数据进行修改、增删。工资变动数据录入是指输入某个期间内工资项目中相对变动的数据,如奖金、请假扣款等。

2.工资数据计算

工资数据计算是指按照所设置的公式计算每位员工的工资数据。

(二)个人所得税计算

工资管理模块提供个人所得税自动计算功能,用户可以根据政策的调整,定义最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系统可以自动计算个人所得税。

(三)工资分摊

工资分摊是指对当月发生的工资费用进行工资总额的计算、分配及各种经费的计提,并自动生成转账凭证传递到账务处理模块。工资费用分摊项目一般包括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各类保险等。

根据工资费用分摊的结果及设置的借贷科目,生成记账凭证并传递到账务处理模块。

三、工资管理模块期末处理

(一)期末结账

在当期工资数据处理完毕后,需要通过期末结账功能进入下一个期间。系统可以对不同的工资类别分别进行期末结账。

(二)工资表的查询输出

工资数据处理结果最终通过工资报表的形式反映,工资管理模块提供了主要的工资报表,报表的格式由会计软件提供,如果对报表提供的固定格式不满意,用户也可以自行设计。

1.工资表

工资表主要用于对本月工资发放和统计,包括工资发放表、工资汇总表等。用户可以对系统提供的工资表进行修改,使报表格式更符合企业的需要。

2.工资分析表

工资分析表是以工资数据为基础,对按部门、人员等方式分类的工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产生各种分析表,供决策人员使用。

第六节应收管理模块的应用

一、应收管理模块初始化工作

1.设置基本信息

主要包括设置企业名称、银行账号、启用年份与会计期间。

2.设置坏账处理方式

企业应当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款项全部确认为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款项金额。

在账套使用过程中,如果当年已经计提过坏账准备,则坏账处理方式这一参数不能更改;如确需更改的,只能在下一年修改。

3.设置应收款核销方式

应收款核销是确定收款与销售发票、应收单据之间对应关系的操作,即指明每一次收款是哪几笔销售业务款项。应收管理模块一般提供按单据、按存货等核销方式。

4.设置规则选项

应收管理模块的规则选项一般包括核销是否自动生成凭证、预收冲应收是否生成转账凭证等。

1.设置会计科目

设置会计科目是指定义应收管理模块凭证制单所需的基本科目。

2.设置对应科目的结算方式

设置对应科目的结算方式即设置对应科目的收款方式,主要包括现金、支票、汇票等。

3.设置账龄区间

(三)录入期初余额

初次使用应收管理模块时,要将系统启用前未处理完的所有客户的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收票据等数据录入到系统,以便以后的核销处理。

当第二年度处理时,应收管理模块自动将上年未处理完的单据转为下一年的期初余额。

二、应收管理模块日常处理

(一)应收处理

1.单据处理

(1)应收单据处理

应收管理模块具有销售发票与其他应收单的新增、修改、删除、查询、预览、打印、制单、审核记账以及其他处理功能。

(2)收款单据处理

收款单据用来记录企业收到的客户款项。收款单据处理主要是对收款单和预收单进行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

(3)单据核销

单据核销主要用于建立收款与应收款的核销记录,加强往来款项的管理,同时核销日期也是账龄分析的重要依据。

2.转账处理

(1)应收冲应收

应收冲应收是指将一家客户的应收款转到另一家客户中。通过将应收款业务在客户之间转入、转出,实现应收业务的调整,解决应收款业务在不同客户间入错户和合并户等问题。

(2)预收冲应收

预收冲应收用于处理客户的预收款和该客户应收欠款的转账核销业务。

(3)应收冲应付

应收冲应付是指用某客户的应收款冲抵某供应商的应付款项。通过应收冲应付,将应收款业务在客户和供应商之间进行转账,实现应收业务的调整,解决应收债权与应付债务的冲抵。

(二)票据管理

票据管理用来管理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对应收票据的处理主要是对应收票据进行新增、修改、删除及收款、退票、背书、贴现等操作。

(三)坏账处理

1.坏账准备计提

坏账准备计提是系统根据用户在初始设置中选择的坏账准备计提方法,自动计算坏账准备金额,并按用户设置的坏账准备科目,自动生成一张计提坏账的记账凭证。

2.坏账发生

用户选定坏账单据并输入坏账发生的原因、金额后,系统将根据客户单位、单据类型查找业务单据,对所选的单据进行坏账处理,并自动生成一张坏账损失的记账凭证。

3.坏账收回

坏账收回是指已确认为坏账的应收账款又被收回。一般处理方法是:当收回一笔坏账时,先填制一张收款单,其金额即为收回坏账的金额;然后根据客户代码查找并选择相应的坏账记录,系统自动生成相应的坏账收回记账凭证。

应收管理模块为每一种类型的收款业务编制相应的记账凭证,并将凭证传递到账务处理模块。

三、应收管理模块期末处理

当月业务全部处理完毕,在销售管理模块月末结账的前提下,可执行应收管理模块的月末结账功能。

(二)应收账款查询

应收账款查询包括单据查询和账表查询。单据查询主要是对销售发票和收款单等单据的查询;账表查询主要是对往来总账、往来明细账、往来余额表的查询,以及总账、明细账、单据之间的联查。

(三)应收账龄分析

账龄分析主要是用来对未核销的往来账余额、账龄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对往来款项动态的监督管理。

第七节应付管理模块的应用

一、应付管理模块初始化工作

2.设置应付款核销

应付款核销是确定付款与采购发票、应付单据之间对应关系的操作,即指明每一次付款是哪几笔采购业务款项。应付管理模块一般提供按单据、按存货等核销方式。

3.设置规则选项

应付管理模块规则选项一般包括核销是否自动生成凭证、预付冲应付是否生成转账凭证等。

设置会计科目是指定义应付管理模块凭证制单所需的基本科目,如应付科目、预付科目、采购科目、税金科目等。

设置对应科目的结算方式即设置对应科目的付款方式,主要包括现金、支票、汇票等。

初次使用应付管理模块时,要将系统启用前未处理完的所有供应商的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付票据等数据录入到系统中,以便以后进行核销处理。

当第二年度处理时,系统会自动将上年未处理完的单据转为下一年的期初余额。

二、应付管理模块日常处理

(一)应付处理

(1)应付单据处理

应付管理模块具有对采购发票与其他应付单的新增、修改、删除、查询、预览、打印、制单、审核记账以及其他处理功能。

(2)付款单据处理

付款单据用来记录企业支付给供应商的款项。付款单据处理主要包括对付款单和预付单进行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

单据核销主要用于建立付款与应付款的核销记录,加强往来款项的管理,同时核销日期也是账龄分析的重要依据。

(1)应付冲应付

应付冲应付是指将一家供应商的应付款转到另一家供应商中。通过将应付款业务在供应商之间转入、转出,实现应付业务的调整,解决应付款业务在不同供应商间入错户和合并户等问题。

(2)预付冲应付

预付冲应付用于处理供应商的预付款和对该供应商应付欠款的转账核销业务。

(3)应付冲应收

应付冲应收是指用某供应商的应付款,冲抵某客户的应收款项。通过应付冲应收,将应付款业务在供应商和客户之间进行转账,实现应付业务的调整,解决应付债务与应收债权的冲抵。

票据管理用来管理企业因采购商品、接受劳务等而开出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对应付票据的处理主要是对应付票据进行新增、修改、删除及付款、退票等操作。

(三)生成记账凭证

应付管理模块为每一种类型的付款业务编制相应的记账凭证,并将记账凭证传递到账务处理模块。

三、应付管理模块期末处理

当月业务全部处理完毕,在采购管理模块月末结账的前提下,可执行应付管理模块的月末结账功能。

(二)应付账款查询

应付账款查询包括单据查询和账表查询。单据查询主要是对采购发票和付款单等单据的查询;账表查询主要是对往来总账、往来明细账、往来余额表的查询,以及总账、明细账、单据之间的联查。

(三)应付账龄分析

第八节报表管理模块的应用

(一)手工录入

报表中有些数据需要手工输入,例如资产负债表中“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需要直接输入数据。

会计报表中,某些数据可能取自某会计期间同一会计报表的数据,也可能取自某会计期间其他会计报表的数据。

二、报表管理模块应用基本流程

(一)格式设置

报表格式设置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定义报表尺寸、定义报表行高列宽、画表格线、定义单元属性、定义组合单元、设置关键字等。

(二)公式设置

在报表中,由于各报表的数据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所以报表中各数据的采集、运算需要使用不同的公式。报表中,主要有计算公式、审核公式和舍位平衡公式。

计算公式是指对报表数据单元进行赋值的公式,它是必须定义的公式。

审核公式用于审核报表内或报表间的数据勾稽关系是否正确,它不是必须定义的公式。

审核公式由关系公式和提示信息组成。

舍位平衡公式用于报表数据进行进位或小数取整后调整数据,它不是必须定义的公式。

(三)数据生成

报表公式定义完成后,或者在报表公式未定义完需要查看报表数据时,将报表切换到显示数据的状态,就生成了报表的数据。

(四)报表文件的保存

对于新建的报表文件,用户需要对其进行保存。

(五)报表文件的输出

会计报表输出是报表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会计报表按输出方式的不同,通常分为:屏幕查询输出、图形输出、磁盘输出、打印输出和网络传送等五种类型。其中,屏幕查询输出简称为查询输出,又称屏幕输出、屏幕显示、显示输出,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输出方式。不同的会计报表,打印输出的要求不同。

三、利用报表模板生成报表

报表管理模块通常提供按行业设置的报表模板,为每个行业提供若干张标准的会计报表模板,以便用户直接从中选择合适的模板快速生成固定格式的会计报表。用户不仅可以修改系统提供报表模板中的公式,而且可以生成、调用自行设计的报表模板。

THE END
1.科目增加到99位后不能增加,编码不够用,应该如何处理?科目增加到99位后不能增加,编码不够用,应该如何处理? 【名词解释】 会计科目长度是指会计科目编码中的“科目级数”和“编码长度”。科目级数就是明细科目的级别。比如:1002银行存款是一级科目,100201中国银行就是二级科目,再下面还有就是3级4级,依此类推。 【操作流程】 [设置]-[系统参数]查看科目编码级次,如果https://vip.kingdee.com/article/391351413785441536
2.会计科目代码长度多少最科学建帐时会计科目的级数选多少级,每一级科目代码长度分别是多少 https://www.kuaizhang.com/bbs/detail_11977.html
3.金蝶云星辰如何设置科目级次和科目编码长度邯郸金蝶软件依次点击【基础资料】-【科目】,点击右上角的科目参数即可设置科目的“科目级次“和科目”编码长度“。 【特别注意】科目级次调大后,不能再调小(即:不能再次恢复到调整前的级次),请务必谨慎操作! 上一篇金蝶KIS云如何连续打印凭证 下一篇2022年新春放假通知 https://www.hbyxdnet.com/h-nd-31.html
4.科目级次及编码长度的设置科目级次及编码长度的设置 可试看,登录可观看完整视频https://club.kdcloud.com/school/detail/152808968384263936?stageId=282193315779297280
5.金蝶软件的科目级次和编码长度是什么意思,这个要怎金蝶软件科目级次设置,应收账款二级科目设置成客户了,现在到112299无法新增了,怎么办 https://www.chinaacc.com/wenda/detail/xt/5894920
6.科目编码级次是指用来设定企业会计科目的编码级次和各级长度是正确。科目编码级次:4-2-2。是指会计科目可以设置1到3级,一级科目编码4位、二级科目编码2位、三级科目编码2位。上一问:个体户工商营业执照的注销需要什么流程和资料下一问:会计电算化中,科目编码的级次和长度指什么?求详解。谢谢 财税会计资料教程免费索取 联系方式 / Contact information姓名: 手机: 需求http://tax.aimcx.com/queinfo-352070.html
7.好会计:科目期初是怎么样设置新闻动态新闻资讯好会计科目按照建账时选择的会计制度预制。 科目类别标签可以使你在不同的科目类别之间快速转换。 1、编码设置:单击科目编码边缘上的齿轮按钮,打开科目编码设置界面,以支持五级科目。 一级科目编码长度为 四位,无法调整,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科目编码长度都是默认为二位,可调整成三位或四位。 https://www.gzkzcjt.com/hkj/xinwendongtai/72.html
8.用友T3新增科目时提示:科目编码长度与分配原则不符?今天有个客户咨询用友小辣妹的QQ用友T3软件问题,问:用友辣妹,您好,我参照你们的用友T3安装教程安装好了用友T3财务软件,但是新建账套后在基础档案中新增会计科目时提示:科目编码长度与分配原则不符?截图如下,请帮我看一下是什么问题呢,怎么解决,感谢! 答:这个是因为你的用友T3财务软件中科目编码级次设置的不对,关掉https://www.pianshen.com/article/11972616721/
9.sap中查询字段长度SAP会计科目编码的层级说明通过会计教程,我们知道会计科目分一级、二级、三级或更明细的层级。而国产财务软件也是按照这个思路来设计的,这样可以分别按一级科目、二级科目、三级科目查看余额。然而接触SAP后,大家会发现SAP中会计科目都是末级科目,没法像国产软件那样分别查看一级、二级科目的余额,使用起来很是不便。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969611/article/details/111608586
10.设置会计科目编码要求()。A.可以任意设置B.一级科目编码应按D.各级科目编码长度要相同 答案 查看答案 更多“设置会计科目编码要求()。 A.可以任意设置B.一级科目编码应按财政部统一规定”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账务处理系统中,设置会计科目编码要求()A.可以任意设置B.一级科目编码应按财政部统一 在账务处理系统中,设置会计科目编码要求() https://www.educity.cn/souti/7C46B4E9.html
11.广东省会计电算化上机操作免费习题7、弹出【分类编码方案】窗口 重点操作:科目编码级次::4222 客户分类编码级次:12(注意:取消某个数字可输入0)结算方式编码级次:11 按【确认】—【确定】:弹出账套成功创建信息。 8、是否立即启用账套:是 (1)启动总账:在GL总账前打√ 选择启用日期:2006年1月1日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34or47l.html
12.会计科目代码是什么财务软件科目编码规则是什么意思 财务软件科目编码就是编码的长度,一度的编码长度代表一级科目的编码长度,二级科目编码设置为2的话,二级编码就是两位数,3就代表三位数。 账务系统中广泛应用代码,在此主要介绍科目代码的设置。建账时要将收集到的会计科目加入账务系统,建立账务系统的会计科目体系。在电算化账务系统中除https://www.qinxue365.com/Accounting/344652.html
13.T+专属云15.0修改科目编码级次问题描述: 客户从T+标准版13.0升级到T+专属云15.0后,科目编码的3级的级次变为 了两位数,原来是3位数,科目还增加过科目,现在客户想增加三级科目无法增加,提示科目编码长度不对,需要把3级科目的2位数变为3位数 问题回复: 执行脚本: update EAP_AccInformation set value='4-2-3-3-3-3',[Default]='http://23001.cn/news.asp?id=32349
14.用友U8v12.5新增会计科目时编码方案提示“科目编码长度与分配原则用友U8v12.5新增会计科目时编码方案错误 新增会计科目时出现如下图提示“科目编码长度与分配原则不符”怎么办? 解决办法: 1.查看科目编码原则与录入编码,如下图,可以看出来编码规范为:每增加一级科目增加两位数。 2.将科目编码改为1001 01点击保存编成功了。http://www.erpxt.com/u8/zd/cz/568.html
15.云会计——基础设置的常见问题解答财邦信息[问题一]:科目编码到99后就不能加了,该怎么办? [答]:科目编码长度更改: 设置:系统参数,科目编码长度可以由4-2-2更改为4-3-3; 注:一经保存,编码长度不能再由4-3-3更改回4-2-2;即由低到高可以,但不能由高再更改为低。 [问题二]:科目怎么设置辅助核算? [答]:设置-科目,选中科目点击修改符号增加http://www.kingdee028.com/service/article_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