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预算数据的转换和以后年度预算的编制都应编到最底级的科目。
二、支出功能分类
201一般公共服务。新的收支分类改革后,该类科目主要反映党委、人大、政协(含民主党派及工商联)、纪检(含监察)、政府综合管理部门、群团组织的支出,包括: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机关事务管理局(含未独立核算的市委办、市府办)、市委口各独立核算的一级预算单位(如宣传部等)、外事办、发改委、统计局、财政局、审计局、人事局、纪委(监察局)、人口与计生委、贸发局、外资局、经发局、工商局、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海洋与渔业局、地震局、气象局、民族和宗教事务局、档案局、侨办、台办、工商联、团市委、总工会、妇联等。
除此之外,人防办用于人防工程建设、宣传等方面的支出也要在此科目反映。
同一学校不同类型的教育支出(既有初中又有高中),其支出原则参照《问题解答》第27页有关原则办理。
206科学技术。只反映科技部门支出、原用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支出安排的三块,不包括其他部门和单位在其他行政事业经费安排科技方面的支出。
207文化体育与传媒。主要反映文化局、新闻出版局、体育局、广播电视局及下属事业单位的支出,此外,其他各部门所属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的支出也要归入此类反映。
209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反映政府由社会保险基金列支的各项支出,包括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等保险基金支出,该科目除劳动社保系统单位编制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决算外,各单位无须使用。
212城乡社区事务。主要反映市政园林局、建设局、规划局、城市行政管理综合执法局、城管办、重点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及下属事业单位的支出,还包括农业局、农办从农业土地开发支出和耕地开发专项支出安排的支出。
214交通运输。主要反映交通委、公路局、港口管理局及下属事业单位的支出。
三、支出经济分类
(一)原目级科目与部分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对应关系
(二)新增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使用范围
4、基本建设支出:只反映发改委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
5、其他资本性支出:反映财政部门安排给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和原公用支出中的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交通工具购置费和图书材料购置费支出。需要说明一下。资本性支出,主要是指形成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支出。有形资产主要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指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1997年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明确,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800元以上,使用一年以上、基本保持原物质形态的资产。另外,单位价值未达标准,但使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质,也作固定资产管理。
6、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
7、赠与
8、债务利息支出主要是财政部门使用。
9、债务还本支出主要是财政部门使用。
10、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主要是财政部门使用。
11、转移性支出主要是财政部门使用。
12、其他支出
主要反映预备费、有预算分配权的部门的年初预留款以及未划分的项目支出。因此,除预算中有待安排资金外,部门和单位不需使用此科目。
四、预算科目转换举例
以质量技术监督局(药品监督管理局)2006部门预算转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