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国考报名工作已启动,报名正在火爆进行中,你选好岗位了吗?
虽说个人意愿放在首位,但也要看岗位是否容易考,因为上岸才是关键。
记住一个原则,“专业限制越多的岗位,可能考上更容易”。
最好的方式就是查询往年报考人数和入围分数线、竞争比等。
如果该岗位历年竞争较为激烈,建议你不要报考,降低风险,选择其他的岗位。
所以要多备选几个岗位,对照历年岗位情况,精准选择。
技巧二、利用岗位的限制条件
一个岗位报名人数的多少,决定了你上岸的难易程度。而限制条件越多的岗位,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自然不多。
在职位表中专业限制条件有很多,比如学位等级、工作经历、职业资格证书、政治面貌等,尽量选择限制条件多,专人专岗的职位。
限制下符合条件的人数会大幅减少,尽可能保证自身优势,可以使你的竞争压力减少,提高上岸概率。
技巧三、选择中间时段报考
一方面,选中间时段报考可充分参考前面的报考情况,做出有利选择;
技巧四、注意几类职位,考虑好再报
离家远且偏远地区岗位。为了能更稳的上岸,选择一些偏远地区的职位,有这样打算的一定要考虑清楚,做好心理准备,生活与工作各方面都很难适应。
打个比方,就是人数少大家的心里就想着,我拼命努力超过这几个人就能上岸,那简单多了。
无形当中就会出现这几个人都会“拼命”学习,这样就提升了竞争压力。
有性别倾向的职位。国考职位中,有些职位没有标注性别性质,但会在招录职位要求中标明“该职位需长期驻外,较为辛苦,适合男性”等情况说明。
虽然没明确要求必须要招录性别,但其实间接表明了有拒绝女性的倾向,所以,女性报考要慎重。
难考的职位。一般难考的岗位为:国税局、党群机关、海关、外交部。
这四类岗位都难出了共同点,一是岗位分数普遍偏高,竞争激烈,考生多是名校的学霸选手,二是对专业、学历与考生身份的要求高。
有意向选择以上几类职位的考生,一定要考虑清楚了再报,选定不后悔!
万事无完美,上岸也是一样,肯定不是完美的,但能够满足自己的主要需求,并且没有自己时时刻刻都厌烦的缺点,就已经趋于完美。
总之,一句话,选的时候要深思熟虑,反复斟酌,最后的结果,不留遗憾和后悔最重要。
【2024国考选择报考岗位可以参考历年报考信息、进面分数等】
另外,往年国考的报考信息和录取信息对报考阶段的选岗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你了解历年国考进面分数线,根据数据筛选对比,更能选出你心仪的职位,比起茫无目的的选岗,而通过比对历年国考报考数据进而找出自己要报考的岗位,这样的选岗更有方向。
2023年出入境边防总站最低入面分数线分析
历年国考(河源地区)报考分析及进面分数线参考
(数据仅截取一部分)
扫码领取,历年国考报考分析/进面分数线/备考资料
【2024国考笔试考试笔试科目考什么?】
行测试卷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5个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省级(含副省级)以上试卷共135道题,市(地)级以下试卷和行政执法类试卷共130道题,缺少的五道题为数量关系题。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科目三套试卷会引用不同的材料,有些年份的考试也会出现部分材料相同的情况,但材料数量、题型、题量大致相当,材料主题比较接近,只是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试卷难度略高于市(地)级和行政执法类试卷。
专业科目考试较少,一般只有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岗位才会考察对应的专业科目,例如银保监会、非通用语职位、公安类职位等。
【2024国考笔试备考试题练习】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2021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决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单选)关于种子的生产经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民个人自繁自用的种子有剩余,不可出售
B.从事非主要农作的种子生产的,不需要办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C.种子生产经营者对标注内容的真实性的种子质量负责
D.种子使用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购买种子,任何单位不得非法干预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种子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种子法》第37条,农民个人自繁自用的常规种子有剩余的,可以在当地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不需要办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A项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例2】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或许有不少人认为,美又不能充饥,不懂审美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在物质供应目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关系到个人感受生活的能力。然而,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位置,以更有力的抓手,更具体的评价机制,去培养和提升每一个公民的审美能力,长期以来却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国人的审美能力亟待培养和提升
B.审美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C.孔子的审美观念今天仍可借鉴
D.国民教育体系应重视美育教育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引出话题“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接着引用孔子的话来论述“审美”的重要性,最后通过“然而”转折,提出文段的重点,即“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位置,去提升每一个公民的审美能力,长期以来却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文段是“分—总”结构,重点在于论述美育在国民教育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针对问题的合理对策,符合文段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