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职业倦怠的典型特征不包括()。
A.耗竭感
B.去人格化
C.低个人成就感
D.人际关系障碍
【视频解析】
【每日一练】
科目一(1-3)
1.数学课上,李老师带领学生复习数学运算知识,问学生:“1+1=”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有的说1个+1对=3个,有的说1对+1对=4个,有的说1个指头+1只手=6个指头,还有的说1天+1周=8天,1打+1个=13个。没想到李老师却一本正经地说:“你们真是笨蛋!昨天都讲过了,1+1=2。”自此以后,学生们在课堂上再也不愿意回答问题了。李老师的做法()。
A.合理,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胡思乱想
B.不合理,李老师固守标准答案,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C.合理,有利于树立教师权威
D.不合理,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2.下列学生观与对教师的启示对应错误的是()。
A.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C.学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D.学生是完整的人——坚持容错教育
3.小雷在上课时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李老师发现。李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李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李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李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主要角色是()。
A.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B.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C.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D.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科目二(4-10)
4.虽然小明在某次考试中的最终分数只有65,但由于考试难度过大,全班只有他一个人及格,教师给他的等级评价为优。这表明教师运用的评价方式是()。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5.有人在记忆英语单词时,贪多求快,一个新单词仅仅拼读数遍就转入下一个新单词,结果每一个单词不久就忘得一干二净,这是因为对单词的记忆处在()。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永久记忆
6.幼儿园小朋友做一件好事,老师就给他一朵小红花,激励小朋友做好事的动机。在班杜拉看来,这是()。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间接强化
7.“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对()的典型描述。
A学习动机
B.学习兴趣
C.学习技能
D.学习迁移
8.有学生说:“我很刻苦,晚上学习常常到深夜,可是成绩依然没有提高。”这个学生最重要的问题是()。
A.没有形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B.没有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C.没有掌握合适自己的认知策略
D.没有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9.有些学生认为如果父母少唠叨一点,或者学校少一点讨厌的考试,他们会更愿意学习。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间歇强化
D.消退
10.注意的分散又称为注意的起伏,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辨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