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主要围绕“数的认识”展开。本章节通过有趣的故事情境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运算,理解加法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设计了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加法的运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主要是10以内数的加法运算。学生需要掌握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进行加法计算,并能够将加法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具体重点内容如下:

(1)理解加法的含义,能够将加法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如购物结账、人数统计等。

(2)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包括相同数位的对齐、进位等。

(3)培养学生的数感,理解加法与数量之间的关系,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到加法的意义。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主要是学生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具体难点内容如下:

(1)理解加法的含义:学生需要理解加法是将两个数量的多少合并起来,形成一个总的数量。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这一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2)掌握加法计算方法:学生需要掌握相同数位的对齐和进位的方法。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这一计算方法可能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够熟练掌握。

(3)将加法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学生需要能够将所学的加法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如购物结账、人数统计等。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可能存在困难。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加法的意义;通过大量的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加法计算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受到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一共有多少》这一课时的教材或学习资料。教材内容应以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为准,方便学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可以准备一些小球、小棍等教具,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和理解加法运算的过程。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可以将教室分为几个小组讨论区,每个区域配备相应的桌椅和黑板,方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

5.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件中可以包含动画、图片、图表等多种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6.练习题库: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应用题等不同类型。这些练习题应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以便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复习。

7.教学反馈表:准备一份教学反馈表,用于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这张表格可以在课后让学生填写,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8.教学奖励机制:制定一个简单的教学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主动回答问题。例如,可以设置“优秀学员”、“最佳团队”等荣誉称号,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加法是将两个数量合并起来,形成一个总的数量。它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个案例展示了加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加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对于计算方法,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加法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加法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加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学生学习效果1.知识掌握:学生将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运算,理解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进行加法计算,并能够将加法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2.数感培养: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学生将培养良好的数感,理解加法与数量之间的关系,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到加法的意义。

3.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的加法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如购物结账、人数统计等,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4.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学习加法运算,学生将培养逻辑推理能力,能够理解并应用加法运算的规律,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6.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将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加法运算的原理和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7.创新思维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将学会运用创新思维,寻找新的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8.学习兴趣:通过有趣的故事情境和实践活动,学生将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动力。课后拓展1.拓展内容:

(1)阅读材料:《数学的故事》、《爱因斯坦的数学》等,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著名数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思维能力。

(2)视频资源:《走近科学》中关于数学的节目,观看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拓展要求:

(2)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协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学生应在课后拓展学习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培养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5)学生应在课后拓展学习中注重实际应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教师应定期检查学生的课后拓展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加法运算和掌握计算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我在课堂上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和应用。例如,我举了购物结账、人数统计等例子,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到加法的意义。这种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更加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其次,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加法运算。例如,我让学生用小球、小棍等教具进行加法运算的实验操作,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加法的运算过程。这种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加法运算的原理。

再次,我强调了加法运算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我讲解了相同数位的对齐和进位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感受和理解这些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则。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在讲解加法运算的原理和方法时,我可能过于注重理论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今后,我应该更多地采用实际操作和实践

THE END
1.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旧版)电子课本注意:该课本不在《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不是现行版本。 新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本 1 准备课 2 位置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 认识图形(一)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 11~20各数的认识 * 数字乐园 7 认识钟表 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http://www.dzkbw.com/books/rjb/shuxue/xs1s/
2.西南大学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一年级上册数学书电子版大家可以前往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查看西南大学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入口网址为:https://basic.smartedu.cn/tchMaterial,只需登陆账号,按照下方步骤操作,即可查看高清完整版的西南大学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电子版。 具体查找步骤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http://www.e4221.com/keben/24449.html
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22版)电子课本教材教科书目录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22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课本目录如下: 关注公众号免费下载PDF电子课本 1 准备课 1 2 位置 8 3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3 4 认识图形(一) 33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38 8和9 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https://www.haoduoyun.cc/book/rjb/math/sx1s.shtml
4.教材参考答案教材解读2023秋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材参考答案 练一练(教材第12~13页) 一 生活中的数 1 OO○O 练一练(教材第5~6页) 000 8 O00O0 00880 1 ooo oo0oo o00 6 7 2 △△△ 2略 △△△ 3有5只大雁,第2只是 8 9 o00 口?口口? 000 □口口口 有4个人,。 排第3。 310从丁丁那边数小女孩排第7,从当当那 有5只小熊https://www.zxxk.com/soft/39637174.html
5.封面2022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本(高清)温馨提示:封面|2022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本(高清)的图片如果出现 “进度条” 说明图片正在加载中,请耐心等候,如果加载太久,请刷新一下页面重新加载。。。 Tags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沪教版https://appxxkb.szxuexiao.com/html/9808.html
6.对比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变化P1P50总体变化 通过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新插图教材与旧版教材对比,发现新版教材的插图更加简洁、具体,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强,练习题的排版有略微变动,个别问题的描述和要求有改动。 主要https://www.jianshu.com/p/74368f602724
7.优学派新教材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01第一单元 1—5的认识 教材知识精讲 02第一单元 1—5的认识 教材习题精讲 付费 03第一单元 分与合 教材知识精讲 付费 04第一单元 分与合 教材习题精讲 付费 05第一单元 第几和比大小 教材习题精讲 付费 06第一单元 加法 教材习题精讲 付费 07第一单元 减法 教材习题精讲 付费 08第一单元 内容整理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jQyMzYyMDkyNA==.html
8.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训练人教版一课一练知识巩固小学生数学专项强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训练人教版一课一练知识巩固小学生数学专项强化训练》,作者:廉东星,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最新《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训练人教版一课一练知识巩固小学生数学专项强化训练》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http://product.dangdang.com/29363538.html
9.一年级教材上海正版沪教版上海2024小学生课本教材教科书语文数学英语一二三四五六年级第一二学期123456上册下册练习册部分全套阅读预习教学测试备用 [一年级上]3本 语数英(仅课本) 已有1000人评价 关注 正版沪教版上海2024小学生课本教材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数学1年级第一学期练习册部分全套阅读预习教学测试备用 【一年级上】数学(课本+https://www.jd.com/chanpin/136599.html
10.数学作业本三年级上册义务教育教材R配人教版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课本教材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册下册 人教PEP版教科版 ¥9.9 彩色皮纹卡纸210mm*297mm十张(十种颜色) ¥4 (福利款)晨光孔庙祈福小福袋HAGP0696考试必备9件套装 ¥6.5 2024新版 玩转数与和形1A1B 一年级上下册张天孝主编小学生趣味数学 https://shop18896641.m.youzan.com/wscgoods/detail/2758et4651vzd
11.认识图形(一)(单元教学设计)2023本课程内容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本单元主要包括认识和区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常见平面图形,以及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来进一步感知图形的特征。 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图形的特征和识别方法,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630/5113331042011234.shtm
12.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新旧教材的对比(十三):6~9的认识另一个要说的是,新旧版中,在6~10的认识这一内容,所用的计数模块都是圆片,但是新版教材的呈现更加结构化,即5个一排分成两排——以10个为一组。这样的结构化,使学生完成涂色时,在结构上体现了10的分与合,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的。 新旧版都呈现了用计数器以及直尺。计数器的呈现,使学生认识5添加1是6,6添https://www.wuhaneduyun.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id=1617354929
13.免费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说课稿宜城教育资源网www.ychedu.com免费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说课稿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云鹰友好小学余志明一、班级情况分析:本学期一年级学生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有的活泼开朗http://sx.ychedu.com/SXJA/YNJJA/576519.html
14.麦思加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简介: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数学实践活动。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还包括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https://www.mgtv.com/v/2/33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