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1、2024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一年级上册教材整体介绍(北师大版)在本次讲座中,侯慧颖编委对一年级上册北师版教材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解读。从教材的整体特色到具体内容的变化,从独特的编写体例到各领域的精心设计,为老师们呈现了一幅清晰的教材画卷。无论是助力幼小衔接的创新举措,还是充满趣味的情境问题串,亦或是精心规划的综合与实践活动,都彰显了教材编写团队的用心与智慧。相信通过此次讲座,老师们能更好地把握教材,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数学教学。以下是根据讲座视频整理的文字稿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没有想到我们就在北京还能有这样的一个经历,中午开到1点,下午1:30就开始,这是我参加的会议中节奏最强的。所以我们
3、分为这样的几个部分,首先有一个预备单元“我上学了”,然后数与代数有三个单元,图形与几何有一个单元,统计概率有一个单元,综合与实践有三个内容。这是我们这一册教材的整体的内容情况。如果要用一些概述性的语言,我们来刻画这一本教材的特点,我们的团队理了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设计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助力幼小衔接的平稳过渡。一年级上册,孩子们从幼儿园来到我们的小学,那开始数学学习的时候,我们的教材提供了什么样的设计?首先就是入学适应单元,因为一年级的教科书它承担着儿童数学学习的启蒙之责,所以我们的入学适应单元就服务于让学生亲近数学,理解并爱上数学,助力学生从幼儿期平稳过渡到学龄期。这就是为什么第一个
7、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就是发给我们小学老师的。今天上午刘坚老师说那幼小衔接到底应该谁去适应谁,其实这是一个双向的奔赴。幼儿园它也有入学教育的适应要点我们小学红字的部分,尤其是关于深化改革改革一年级的教学评价方式,重点聚焦教师是否熟知儿童身心发展状况和特点。这是为幼小衔接需要做的努力。那么第二个特色就是老师们打开书会发现这是一本画书,为什么说画书?是因为第五版教材,包括我们教材一以贯之的情境加问题串的特色,它是用充满生活气息儿童情趣的这样的一个数学情境,以这种非常有童趣的画画的这样的方式来呈现出来的。所以我们会看整个的第一单元预备单元“我上学了”,都是大开本的这样的一个设计。我们的教材中随处可
8、见的儿童喜欢的连环画,以及我们在展开学习的时候,用儿童看得懂的文字图片以及儿童自己的作品,还有包括我们情境问题串的设计,因为一年级的孩子他识字量很少,所以会发现一年级的情境问题串文字似乎很简单,可是从情境到每一个问题的提出,也是有这样的结构设计。比如说我们有这样的问题串,就是引导思考不断深入层层递进的。课间。小朋友们在跳绳第一个问题,摇绳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借助情境中给出的信息,就学会计算6+2=8,既解决了一个6+2怎么去计算的问题,同时也把这个图中的信息有了第一次的了解。那么第二个问题,你还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除了这个之外,你还能找到其他的吗?就发现有加法,有减法,
9、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引进进来。第三个问题,想一想填一填。8个小朋友有很多种组合,它到底有多少种呢?第四个问题,画一画填一填,你能不能用画图的方式?比如说4加几等于8已经有4个3角,我要再画几个?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帮助学生去掌握8的加减法。我们也有多种角度思考的,从一个情境引发对多个问题的讨论,或者是重要的数学内容,采用多个情境从不同的角度来讨论。我们还有两种之结合,既有层层递进,也有从不同的角度,老师们不用区分这个问题串到底是哪个类型,大家只要知道在进行这个问题串的结构设计的时候,我们已经充分的考虑了相应的内容,去进行这样的一个问题的演进路径的教材编写。第三个特色就是直观模
10、型,直观模型的支撑,小棒、计数器、数线都是我们在第一学段比较重要的直观模型,它们有各自的特点。那么我们会发现在一年级上册的时候,6、7的认识,这是10的认识,用这个横式计数器去找一找10可以有哪两种组合的方式在竖线上画一画,发现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物表征、图形表征、符号表征、言语表征这些数学表征的方式在我们的教材中都有。那在教材以及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画图操作和他用数用算式表达是同样重要的,所以要给孩子提供学习的脚手架,那小棒和手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的好帮手,所以我们觉得一年级的孩子扳手指很好,如果他能够说清楚其中他是怎么样去进行数和算的?我们会发现画图始终贯穿于数与运算学习的始终,不管是认
11、识大小比较运算的意义,算理算法,我们都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只要他画出来,你根据他的图所表达的这个意义,你就能推断他的思考的路径和方法,包括解决问题,乘车这样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问题,我们让学生画一画眼睛的过程,那还有竖线,在我们的一上发现它是尺子,是地面上画的格子里的树,是毛毛虫到一下的时候变成数尺,以及等到第二学段的时候就会变成鼠线,它有这样的一个过程,刚才我们是简短的来一起看一看这一本教材有哪些特色。那么接下来和老师们介绍一下我们的编写体例。因为今天有很多老师还以前没有使用我们北师版教材,其实编写体例对于北熟悉的老师来说,可能就会也有一些改变。首先情境加问题串是我们的基本叙事方式
15、末有一个总复习,在新的一版修改的过程中,我们是每个单元都设置整理与复习,主要是帮助学生养成回顾单元知识,寻找知识之间联系这样的一个习惯,他在整理和回顾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夯实基础,提高能力,所以每个单元都有,然后每个单元整理与复习基本上包括这样的一个结构,先是我的收获,你去对这个单元进行回顾与整理,然后我的问题学习完了之后,你有哪些好奇想问的问题,跟大家讨论一下,从一上就开始鼓励学生能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是巩固应用,围绕这个单元所学的内容去进行一些深化理解和综合应用。有的整理与复习根据单元的体量不同,可能课节数不同。有的单元设置为三页两课时,有的单元设置为两页一课时。还有本身体量很小的单元,所以
16、在这个单元最后一课的习题后面,有这样一个小脚印:想一想你最喜欢本单元哪个活动?还有好奇的问题吗?即使是很小的单元学习之后,也要让孩子回头看,用一个问题引导其进行整理与复习,这是这一版教材中对于整理与复习的设计。另外一个是解决问题。在新一版的教材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课节。一会儿郭旭瑞老师会介绍,也是两页没有练习题。先是给出一个情境,然后思考知道了什么、能解决吗、有什么收获。这是今天上午刘坚主编所说的4类积累活动经验课中的1类,即积累学生运用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数学规律去解决问题的经验课。它包括知道了什么、能解决吗、有什么收获,通过这样的环节,帮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稍后杨老师和郭老师都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