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导:方法比知识重要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不过,学习也是讲究方法的,想要高效学习,却不知道怎么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指导:方法比知识重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方法比知识重要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点石成金”的故事:神仙吕洞宾在山上看到一个拾柴火的小孩,觉得他很可怜,就把那个孩子叫到跟前,然后用手指往石头上一点,石头马上变成了一块金子,说:“小孩,拿去吧!”

谁知小孩却摆摆手说:“我不要。”

“那你要啥哩?”

“我要你点石成金的那个手指头。”

可见,金子诚然可贵,点石成金的指头更可贵。

还有一个故事:传说老两口有两个孩子,爸爸待老大亲,妈妈待老二好。有一天,弟兄两个出外远游,妈妈给老二准备了一袋干粮,爸爸交给老大一支一。一个月后,老二将干粮吃完后,饿死在外边,而老大用一狩猎,今天吃鹌鹑,明天吃鹁鸽,一个月后,凯旋而归。可见食物诚然可贵,而获取食物的本领更可贵。

化学创造学习指导法

化学创造学习的实施,主要是突破传统学习思想的束缚,运用多元化的学习形式,诱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1.课堂学习形式

(1)史料分析式:

根据化学上著名的实验或者著名的发现事例,“追踪”当年科学家发现思路,模拟科学家发现的过程,如在“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中,可先研究门捷列夫在杜柏莱纳“三元素组”和纽兰兹“八音律”的基础上发现“元素周期律”的过程,然后再学习“元素周期律”。这样做虽然算不上真正的科学“发现”或“创造”,但学生在短期内做了科学家多年才做成的事,其探索过程是具有创造意义的。

(2)思路牵引式:

即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教给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的思路。采用二种形式:一是“教师思路显示”。即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教给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的思路。在新知识教学前,教师应以学习程序指导的形式给学生显示每章、每节的学习“思路”,以便学生独立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清晰的“思路”呈现教学内容。给学生一条完整的线。二是“学生思路开拓”。它的特点在于,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反复设想、反复评价,去寻找尽可能多的解题思路的方法。

(3)发现学习式:

发现学习可采用两种形式:对于那些学生认知上从未接触过的新概念,可采用“空白填空法”,即先给学生一定的“铺垫”知识,然后留下一些知识的“空穴”,让学生经过思考,自己去填补。而对于那些有原有知识上发展起来的新概念,可采用“引线穿针法”,即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线索和信息,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可能的结论。这种“以旧引新”的方法,不仅利于培养学生“发现”能力,而且利于学生沟通新旧知识联系。如“盐类水解”教师可从水的电离入手,通过一个典型例子(强酸弱碱盐或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启发学生做细致入微的分析,引导学生弄清水解的实质,其余的可设计成“空穴”,留给学生去发现。

(4)开窍反应式:

2.课外学习形式

(1)专题讲座式。

专题讲座可采用两种形式,一是开设“思维课”,给学生通俗而详细地讲一步科学思维知识,使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技能;二是举行化学史报告会指导学生探入研究科学发现的方法。

(2)科学阅读式。

配合教学内容,进行课外阅读,有利于开阔学生知识视野。

现行教材有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内容丰富,具有较多的教育功能,是进行科学阅读的理想材料,教学中除了组织阅读这些内容外,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富有启发创造性的报刊杂志和科普读物,指导学生阅读。

(3)习题研究式。

习题研究,主要是对习题进行优化分析,探索解题技巧,总结解题规律,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研究的内容有:一题多解研究、一题多变研究、一题多问研究、一式多题研究、精题巧解研究、习题优化(寻找习题缺点,进行优化改造)研究、习题编制(自打资料、自编习题)研究等。

(4)学科创造式。

学科创造,主要指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创造型活动中接受创造教育,发展创造力。科学论文活动:化学科学论文一般有三种形式:

一是知识归类式:即在每章知识学完后及时指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以图表式、图示式或线索式进行归类;

二是心得体会式:在学期中或学期末指导学生理解知识,写学习收获;

三是真知灼见式:指导学生随时把学习中的创造性见解整理成文,科学论文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加工能力。

智力竞赛活动:智力竞赛重在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注重能力考察,通过使用富有创造性的题目,去激发学生琢磨新奇的思路,引导学生以独特的方法解题。

科幻创作活动:科幻创作主要是通过富有代表性的科学幻想作品去激发学生奇异的联想和不寻常的构思。指导学生在阅读科幻作品的基础上,自己进行想象、创作。

科学制作活动:科学制作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科技制品,如泥塑原子、分子模型、化学微雕、石膏塑像、设计、改良、革新化学实验等。

3.社会实践形式其基本形式有:社会调查式;现场学习;专题报告式等。

高中生应具备十个学习习惯

为什么很多同学在学得不错,上了却学得很吃力呢?用的习惯,学的,当然吃力。

高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在读书、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有更高的要求。

建立新的适应于高中的学习习惯开始时不容易,但是习惯一但建立,以后的学习就好办了。

1.认真听课

2.弄清概念、性质与基本方法

3.经常复习原来学过的知识

小学初中的复习靠老师,高中的复习靠自己。因为高中的课程内容多,所以在课堂上不可能经常反复,一节课内容七天内不复习就有可能变得很陌生,最好是三天内复习一次。要把问题真正弄懂,可能要读或做五、六遍甚至十几遍,每次读、或做总会有比原来更多的体会,我不相信人的头脑学一遍做很少的习题就能够把问题理解透彻。求学问从不知到知,从没有印象到有印象,而且还要“印”的正确,“印”的清晰,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一定要通过多次的反复钻研和练习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复习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疏理和总结,使之形成系统,为解决以后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常常要象过电影一样把各科的常规问题过一遍,把各科的课本与笔记过一遍。

4.懂得、会做与习惯

你要习惯于看课本课,课前要看、课内要看、课后还要看,直到真正弄懂为止。你要习惯于及时演练,时机把握的好不好对你来说至关重要,特别要珍惜课堂练习机会,珍惜例题重做时机。

懂得了到会做了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只有在懂得与会做之间架上习惯之桥才行!学习一种新的操作,我们往往会受原来的操作习惯、原来的习惯思维的支配,因此新的操作,新的思维取向的习惯的形成需要反复的练习才能做到。

新的操作习惯的形成的同时如果能克服掉原来的不好的习惯虽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原来你所具备的操作习惯与思维走向也是良好的习惯,如果就此而被你的新习惯毁掉,那是十分可惜的。

比方说学习打乒乓球,学会了推球,形成了推球的习惯,接着学会了削球,形成了削球的习惯,如果削球的好习惯毁掉了推球的习惯,能说你进步了吗?只有在两个好习惯之间在建立一个相互连结的习惯才行。弄懂与会做上架起了习惯之桥,在新旧习惯之间架起转化之桥。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

对操作有困难的问题一定要反复训练直到习惯,要加强对能否化简操作的思考,要注意越是形式化的操作往往越脱离问题的本质,因此进行简捷操作时要注意对问题的本质的思考。

一旦习惯养成,坚持就是自然而然的事,而收获也就水到渠成了。美国著名家曼恩的一段话: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5.勤于发现问题,好于解决问题

中学的课程大都是被研究得比较彻底的问题。可以这样说,一个聪明勤奋的能够发现多少问题,就能够学会多少知识。听课、看书、做作业,听课是发现问题的最重要的时机,大多生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以为“听懂”就行,实际上,懂有真懂和假懂之分,懂有懂得深与懂得浅之分,不能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的,往往在碰到新的题目和题型时就束手无策了。解题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初中地理,许多今天发现了三个问题,明天发现了三个问题,并没有解决问题,到了第三天老师问他你有什么问题,结果他一个问题也提不出来。发现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达到真懂的境界。因此建议同学们要准备一本问题簿,把你发现的问题记在本子上。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自己独立思考刻苦钻研解决它,也可以通过与老师、同学共同探讨来解决它。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因此你要珍惜所发现问题,所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尽量加以解决,并且经常复习。发现问题虽然困难,但天天都有许多的机会,如果你养成了勤于发现问题、好于解决问题的习惯,对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学习都有很大的益处。

6.把握解决问题的时机

学习新的知识点,碰到问题和困难是非常正常与自然的,碰不到问题和困难才是不自然的。每个人都有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困难的时机,不同的人可能时机是不同的,我相信不管是谁,这种时机一定存在。可惜的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并不能把握住解决问题的时机。为什么呢?大多数的人总是急功近利,承受力差,对一些问题在时机不成熟时做了一些努力收效不大时,就放弃了努力,同时也放弃了寻找突破这些困难的时机,最终让自己失去了解决问题机会,事实上每天你都可以解决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新的问题也可能是刚刚才发现的老问题。不管你学习的速度是快还是慢,你只要努力去把握,总是可以把事情做好的。人的潜能象海底里的冰山、能露出的只是很少的部分,象、虽然硬盘中贮存着无数的信息,但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只你肯挖掘,就能在显示屏上有更非富的显示。

7.善于分门别类,善于抽出本质

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概念、定理公式、典型方法,对他们进行概括小结使之系统化是非常重要的,这是老师在课堂上常常做的事情。其实每个学生也要经常做这件事情。开始时你可能做不好甚至不会做,这没有关系,只要多做几次就越来越会越做越好。你先去感觉老师给你的笔记,体会老师是如何对知识进行概括小结的,以后,可以在老师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对知识进行有个性的分门别类,每做一次这样的事情你的认识就会提次,多做几次你的思想就有可能升华。平常我们要研究许多题型,做大量的习题,如果一但抓住了一类习题的本质就要及时归纳总结,可以用一句自己的话表达出对这一本质的理解。分门别类可以使学过的知识有条理,便于,便于应用。抽出本质,可以极大地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8.积极主动、善于变通

9.要虚心、要自信、有主见、有理智

认真可以使你能够发现更细腻的东西,专心才有更高的效率,勤快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毅力能够让你克服困难,志向是你学习的动力是精神的支柱。

一个人往往在相对于周围的几个人或一群人而言某一学科学得还不错,也可能是一两次考得好一点,也可能仅仅是这一学科的对某一部分知识的理解超出别人一些,或者是学习速度比别人略快一些,就自以为是,误认为老子天下第一,没人可比。产生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是注定要退步和失败的,要知道你是一个学生,在这门学科上还有许多的知识对你来说还是未知数,既便你目前真的很强,如果不继续努力将来的情况就难说了,你这部分知识掌握的不错并不代表你其他部分的知识也掌握得很好,你学习的速度快,一定有很多的细节被你跳过或忽视,到头来往往还不如学得慢、学得精细的同学成绩好。再说就算你确实在某一群体中最强,也不见得你真的最强,是面向全省的,与别的学校的强手相比你没有优势你还是上不了理想的。因此不论如何,做人做事要虚心,学习更是如此,谦虚向老师学,向书本学,向同学学。用自己的虚心去问这方面比你强的任何人。把人家有的本事尽可能的学到手,才能持续地进步。

还有一种人在某一时期比他人落后一点,某部分知识掌握得不太好,或学得不如人家快或者一两次考试成绩不如他人,就完全否定自己,总是觉得处处不如他人,产生悲观情绪,好像天就要塌了,这种时候恰恰是最需要用自信与志向去支撑你精神,这是上帝考验你的时候。要知道失去自信心比失去知识是一件更可怕的事情,因此无论如何一定要保护好你的自信心。其实每个人总有落后的时候,除非你是上帝。对于一个有自信心的人来说落后往往只是暂时的,考试成绩差一点只能说明你这解答这份的水平还不够,并不能说明你这一段学习无效,只是成效暂时不能得以体现而已,学习速度慢也许是你过于细心之缘故。因此我们要用自己的主见理性地去分析得失,即时合理地调整。否则你如果自暴自弃,结果只可能成绩越来越差,人在情绪低落时往就会急速下降,很可能失去理性和主见,很可能会做出一些让人不可思议的蠢事,由此可见理性与主见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好在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还是善于保护自己的理智的。

自信是人生幸福的最好的心理暗示,自悲是克服困难的最大的心理障碍,自大是停滞退步的最重要的原因,自信增加内力使人进步,自大减少内力让人颓废。自信的人征服难题,自大的人被难题征服。

10.快乐地学习、充满信心地学习

对人对已对事对物都要好一点,保持愉快的心情,天天高兴地生活和学习是重要的。快乐地学习可以极大地提高体力和智力,当一个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保持良好的心境,快乐地学习时,他的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好。充满信心地学习可以极大地提高,可以消除你的不良情绪尽而达到快乐的境界。这样你就能做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总之,要习惯于看每个人好的一面、要习惯于坚持不懈直到成功、要习惯于调动自己的各部分机能、今天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今天我要学会控制情绪、今天我要愉快地生活、今天我要加倍重视自己的价值、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希望所有同学都有美好的未来。

二、把自己明确的价值观,树立起的目标,已经设计的行动方案抄下来,粘贴在随处可见的地方。用彩色的纸或者墨水来吸引你的注意力。尽量在规划本里、日历和镜子上、办公桌、电脑屏幕上体现出来。

六、学会说“不”,帮助别人也要有限度。

七、等待的时候把需要做的事情列出来。

九、做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全神贯注。把经常分散你注意力的事情列出来,并计划如何消除。

初中语文辅导: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部分

1.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2.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3.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4.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5.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6.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7.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8.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1.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2.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3.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4.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5.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6.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7.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8.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9.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10.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例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

例3:《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极力描写烈日、狂风暴雨,不仅步步亦趋地推动着情节发展,还表现了拉车人牛马不如的悲惨命运,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炎凉。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通过描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来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了铺垫。

1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2.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14.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15.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第三部分

1..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2.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3.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第四部分

1.五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2.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3.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

4.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1.六种逻辑顺序:①一般←→个别,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概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3.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4.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5.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第六部分

1.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作引用。

2.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第七部分

1.八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⑧承接复句

2.八种常用修辞方法: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说明文阅读技巧

阅读理解是学好一切课程的基础,阅读即是对文本的加工和理解过程。阅读理解在整个语文考试中占大比重分值。这一块是我们拿分的重要阵地,也是我们失分的重点位置。阅题作为语文考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重点讲解一下小学五年级说明文的阅读技巧。

一、整体感知。

3.章中的一句话

二、研读品味。在粗读的基础上,这次阅读是要带着题目进行阅读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很多题目是基础题目,要我们解决的是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文中的文段在特定语境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列图表、摹状貌、作诠释等,前五种却是我们最常见的。我们要把他们把握住,不仅能区别他们是哪一种说明方法,而且还要把握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1.常用的说明文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子,具体说明

列数字,准确说明

打比方,生动说明

作比较,突出说明

下定义,准确说明

2.如何区分作比较和打比方:

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二)说明的语言。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重要特点。

(三)文段在语境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总起等。

小学五年级的课程很快就要结束了,大家都希望在期末能考出好的成绩。那么复习的时候,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复习方法

一、基础知识要复习到位。

1、本册课文中的生字词、古诗、要背诵的课文段落、练习中的熟记成语、名言积累……一定要背得滚瓜烂熟,听(默)写正确。每次考试,看拼音写词语、按课文内容填空、古诗默写、名句填空等都是必考题,而且占的分数比例较大,如果这一类的知识牢牢地掌握了,考试必然不会太差。小学低年纪的形近字组词,也是考查的项目,我们在复习生字时,还可以联系到其它的形近字组词,让思维扩散开去。

2、学会梳理练习中的知识点。

语文的基础知识头绪较多,但每个学期都会有所侧重,这里的侧重训练点往往在练习中反映出来,因而我们在复习时不能忘记对练习的内容复习。如根据部首写字组词、改错字病句、关联词填空、加标点……这部分知识的复习,除了会做练习中的题之外,还应学会举一反三,解决这一类的问题。

二、阅读复习要注意方法。

小学中高年级,阅读在考试中占的分数比重较大,这一类题目怎样才能复习好呢?我们不妨翻看平时练习中的阅读题,看看出题的类型,平时错在什么地方,是答题不完整而失分,还是答题思路有偏差?找出错误原因之后,考试时注意纠正。做阅读题,不要一看短文就下笔,我们可以先看一遍短文,再读题,根据题目,找出短文中相应的内容,再读一读,联系前后文进行回答,答题之后,再读一读看看是否妥当。

三、作文的复习。

四、把每个单元的试卷再过好关。平时我们每个单元都会有小测验,到复习阶段,老师大多会将试卷发回,我们可以将试卷装订好,认真订正,查缺补漏。

复习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自己做好复习计划,有顺序地复习;可以同学之间结成学习对子或学习小组,相互竞赛地进行复习。只要找到适合你自己的复习的方法,认真复习,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语文怎么学

1、课堂上一定要跟上老师进度

所以学习语文的关键还是课堂上老师的讲解,老师会把每节课的重点。难点罗列出来,并做好解析,这样学生的收获才更大,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保持认真听讲的状态,语文成绩提升的也更快。

2、勤写日记

日记能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约束力的好方法,能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还能积累作文素材和磨练意志。培养写日记的习惯主要在于自律与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少写一些字,逐渐增加字数。

语文怎么学能提高成绩

以文言文阅读为例:

1、文言实词的理解:

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利用字与字、词与词的结构特点。采取由彼到此的联想方式,迅速理解词义。选项中给出的解释,可代入句中,结合上下文,反复印证。另外要特别注意词的多义、词的活用、词的古今异义、通假、词的偏义等文言现象。平时我们积累的一些成语中个别语素的解释,有时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也要为我所用。

2、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以理解句意为前提,根据词在句中的位置化虚为实,断定词性和用法。

3、“筛选信息”和“把握文意”:

这是文言文阅读的最后两道题。要注意整体把握。尤其最后一道“把握文意”题,该题四个选项的设置。大多是按原文内容先后顺序排列的,往往选不恰当的项,这既对理解全文有帮助,也为解前面的题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此处宜稍放慢速度,力争做正确,做完后,回过头来检验前面几个题的正误。

学习方法指导

一般来说,学生中存在的学习方法问题有:

1.学习无计划。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消极被动,没有自己的打算与安排。

3.学习中死记硬背。抓不住重点、难点,到最后什么也没记住。

4.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不善于分析所要掌握的知识的特点结构而加以总结经验,不能形成自己的体系。到考试的时候张冠李戴,忘东忘西,成绩欠佳。

5.不能利用信息。平时关心社会甚少,为读书而读书。不能利用报纸、图书资料,不会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目,遇到学习中的困难,也不愿意与同学探讨,也不愿意多问教师。结果是问题多多,积难成灾。

1.学会阅读教材:在预习中大体能够看懂教材的基本内容,在复习中能理解和应用教材的主要内容,并能用某某语言表达出来。

2.学会整理:在理解的基础上,整理出知识的逻辑结构和相应的研究方法,并使之有机地联结地在已有的认知结构里。

3.学会迁移:独立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方法对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以至结构不同的或差异较大的新知识,通过“同化”和“调整”,采用对比、类比、实验、多向思维的方法进行内化。

4.学会评价:能对自己的同学的学习结果作出价值判断。具体内容包括在独立自学和交流讨论过程中,及时获得反馈;对自己和同学的知识理解、技能掌握的程度和应用能力以及思维品质的形成和对学习兴趣、方法、态度、习惯等方面进行恰当的评判;并能据此自觉地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学习。

5.学会总结:能做单元总结、全章总结、学期总结,把已学的某某知识思维方法条理化、系统化,并达到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地步。

6.学会探索: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已有的结论和研究方法为基础,在阅读教材内容前或研究综合题时,抓住课题或综合题目,按照教学知识结构特点和自然的逻辑发展趋势,不仅用理智而且用情感进行创造性探索,并对成果进行系统概括形成科学的结构,然后再通过阅读课文,交流探讨,进行补充和深化。

7.学会质疑:在阅读和听讲过程中,不可避免有不懂的问题经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研究方法,得不出应有的结果,就有疑问,所置之疑,重点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思路。

8.学会切磋:切磋是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或对某个问题的研究方法与其他同学讨论、交流,有些问题即使结果相同,但思想不同,可在切磋中得到启发。教师从上述几个方面努力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思路开阔了,联想丰富了,思考缜密了,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

学习是每个人自觉的行为。只有自知学习中做每一件事的原因和目的,动机明确,才能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能自觉监控自己的注意,善于自我勉励、自我计划以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THE END
1.科一知识点总结与记忆技巧科一知识点总结与记忆技巧 一、扣分相关 1.扣12分 喝酒:酒后驾车 高倒逆:高速倒车、逆行 伤:轻伤以上或死亡事故逃逸 分:替人销分,谋取利益 记忆技巧:喝酒开车高倒逆(搞倒你),致重伤,气分(疯)了。 两证:使用伪造变造号牌/行驶证/驾驶证 一牌:使用其他车辆号牌、行驶证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597865795966738481.html
2.科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通用4篇)科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通用4篇) 篇1:科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通行原则 1、右侧 2、无机动车道划分的,靠中间 (道路上的白线:是同方向不同车道划分) (道路上的黄线:区分不同方向的不同车道) 3、特殊路段 缓慢、减速、停车避让、依次交替通过(堵塞情况下) 4、特殊车辆: 作业时:享有优先权 不作业时,没有优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76lev40.html
3.最新人教版初二英语重点知识人教版初二英语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72023年中国近代史重点知识总结归纳(五篇) 2023年戏剧知识点归纳(5篇) 最新初中英语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18篇) 2023年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5篇) 2023年地理会考初中知识点总结(5篇) 2022年2022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最新版考试试题(十二篇)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大全7篇) 2023年科目一考试要点归纳http://m.cooco.net.cn/zuowen/3198479.html
4.2025科目一知识点总结2025科目一知识点总结,元贝驾考官网为您准备了2025科目一知识点总结随机试题模拟考试训练,您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给定的2025科目一知识点总结答题。要继续进行更多的2025科目一知识点总结练习,只需在答题结束后点击重新出卷按钮。元贝驾考官方网站助您考试成功早日拿证! https://www.ybjk.com/ks/nngji.htm
5.如何才能考过科目一?这种技巧有哪些实际应用?汽车频道对于许多想要拿到驾照的朋友来说,科目一是必须跨越的第一道关卡。那么,如何才能顺利通过科目一考试呢?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一、充分学习教材 首先,要认真阅读和理解驾校发放的科目一教材。教材中涵盖了各种交通法规、标志标线、驾驶常识等重要内容。建议将教材通读几遍,对重点知识点进行标记和记忆。https://auto.hexun.com/2024-09-17/214582987.html
6.驾照科目一知识点总结驾照科目一知识点总结提供元贝驾考2024科目科目一模拟考试,驾照科目一知识点总结有驾校一点通2024科目科目一考试题库,驾照科目一知识点总结帮你轻松通过科目科目一考试。https://www.jsyks.com/ks/aba951.htm
7.科目一考试总结6篇(全文)科目一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5篇 科目一考试记忆技巧 一 高速公路遇到雨雾沙尘冰雹: (1)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2)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fuhp3zz.html
8.科目一考试最难的知识点总结,不再为考科目一烦恼由于我的驾照过期了两年多,最近为了恢复驾照,正在积极备考科目一考试。 以前考驾照的时候科目一只有1000道题练习题,新规考题竟然多达2324道,而且我发现新规题里面的扣分,罚款有了很多变化,在记这些题的时候相信大家跟我一样苦不堪言吧。 下面是我做的关于扣分,罚款,和考试的笔记?,涵盖了?大部分?及知识点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171271659381539368
9.科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轻松拿高分科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轻松拿高分! 科目一考试是每个学车小伙伴的必经之路,想要轻松过关?来看看这些干货满满的技巧吧! 【标志题技巧】 TMC(实时交通信息):看到T就想到交通(Traffic),TSR(交通标志识别):找识别(S)。 ACC(自适应巡航):CC代表巡航,多个S代表速度,定速巡航就是cs。 LDW(车道偏离预警):偏离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174253676224457914
10.教资笔试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科目一综合素质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 视频播放量 552、弹幕量 1、点赞数 15、投硬币枚数 14、收藏人数 18、转发人数 1, 视频作者 锦鲤君带你考教师, 作者简介 你的关注和三连是锦鲤君更新的动力!,相关视频:【教资笔试】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2023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https://m.bilibili.com/video/BV1xq4y1D7hB/
11.科目一刷题易错知识点总结科目一刷题易错知识点总结 1、无线城3公4,有线城5公7 2、弯道行驶最高不超过30km/h 3、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上,在狭窄的山路,不靠山体的一方先行。在有障碍的路段,无障碍的一方先行;但有障碍的一方已驶入障碍路段而无障碍的一方未驶入时,有障碍的一方先行https://blog.csdn.net/feizaoSYUACM/article/details/115380187
12.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精选17篇)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篇1 本部分内容主要考点有:大气受热过程;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等。 常见考点考法 运用等值线分布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gongzuozongjie2/13846234.html
13.干货教师资格证考试十大考知识点(科目一),背会就得分!2020年上半年年和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合并,但是大家一定不要放松别考,因为下半年的考试定是非常激烈的,所以大家一定要趁早备考,迎接挑战。接下来,招教网小编就给大家总结了科目一《综合素质》十大考试重点,强烈推荐大家收藏学习。 考点1:素质教育观的内涵 https://www.zhaojiao.net/jiaoshi/show-5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