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教育从来都是以孩子的健康幸福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教育工作者更是始终服务于孩子的全面成长。所以所有初中学校都要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老师在摆脱单一考试的束缚后,可以更好地设计教学方式和引入更多的鲜活的教育教学资源,学生会学得更开心,知识、兴趣和思维的培养会更扎实。我们将强化督导评估学校课程开设情况,把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作为评价课程实施质量的参考指标。同步修订《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明确规定考查科目等级确定方式、成绩运用等内容。
考试考查方式的调整一定会促进教和学方式的变革,学校的治理方式也会进一步优化。教师的成长和业绩也不仅仅是考试成绩,更在于基于学科特点的培养质量的提升。教育部门也将加大在这一方面的政策引导和监督力度,鼓励创新,奖励实践,确保教师的切身利益。
将物理学科作为考试科目,既能考查物理学科特有的内容,又能考查自然科学类学科的素养内容,比如化学、生物学的探究能力、研究方法、科学态度等素养目标与物理学科基本一致。
首先,体育与健康过程性考核是对学生体育习惯、锻炼效果、健康素养的评价,应试和分数不是目的,而是以此为载体,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调动孩子自主自愿、积极参与、养成习惯、终身坚持。对孩子的身体发育而言,只有每日持续锻炼的坚持过程,才会有健康的结果。因此确实要增加时长和频次来督促点滴的提升积累。
其次,过程性考核是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是基本达标的标准,并不是追求体育竞赛或者技能的更快更高更强,去增加孩子的压力和成绩的区分度。这个基本达标的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分年龄段有不同指标,我们的目标是希望绝大部分孩子能达到体质健康的基本标准,达到良好以上,良好以上就给满分。
任炜东
实验操作考试对教学的要求跟《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新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的要求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实验操作考试对学校教育教学不会带来新的挑战。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深化概念、规律理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亲身参与科学探究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抽象的物理概念,培养科学思维,培养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考试中加入实验操作非常必要。
重视实验和实践操作也是我们八十中的“老传统”,我们在多个学科教学和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都会专门安排设计动手操作的项目和内容,目前学校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能够满足实验考试的需求。对于每所学校的实验条件,教委分管部门也会全面调研,调拨设备,保障好实验教学的需求。
贺珊珊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孩子能顺利学习高中化学最重要的衔接点是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通过初三一年的化学学习,让孩子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具备一定的化学学科思维。并不是他背下了20种元素符号和一些反应方程式等就算是衔接好了,而是通过认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等化学用语知道化学里也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要想学好化学,这门语言自然要先“通关”。
通过化学方程式认识到不是谁和谁都能反应,而是有条件、有规律的,还能认识到“无中生有”在我们化学里可是褒义词,因为我们能通过化学反应创造新物质,甚至是自然界里没有的物质,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我们的疑问和思考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动手实践就可以找到答案和验证。由此激发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这样才是初中化学更好衔接高中化学学习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