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我市2023年夏季高考情况介绍
一、总体情况
我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将分别于6月7日—8日和6月9日—10日举行。
考试科目实行“3+3”模式,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以及考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6门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中任选的3门。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我市共有考生5万多名,较往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全市设考区10个,考点38个,单科最大考场数近1700场,启用保密室7个,有申请残疾人合理便利的考生32人。
总场次超过10000场次。
第二部分新冠病毒感染防控要求
1.考区、考点要结合本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最新工作要求,梳理考试期间防治工作措施。
2.各区市设置一定的备用考点和工作人员,应对突发情况。考点应设置充足的备用考场,备用考场的考生和监考员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考生和考务人员考前3天要自觉开展健康监测,考前3天内有发热等可疑症状的,应立即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并主动报备,检测阳性的考生要安排在备用考场参加考试。(将通过致考生一封信、准考证提醒考生)
建议考生考试时期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
考试期间每个考点至少配备一名卫生健康或疾控专业人员,指导考点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3.考试当日或考试期间出现可疑症状的,现场进行抗原检测,检测阳性的考生安排在备用考场参加考试。考试期间,各考点要落实消毒通风等必要的预防性措施。提前准备抗原检测试剂备用。备用考场试卷、答题卡须严格按规定进行消毒消杀,并单独回收存放。
第三部分夏季高考考试准备情况
一、加强考务培训
5月9日:组织招考委成员单位,各考区、考点主考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教育部、省政府、市政府对2023年高考安全工作做部署。
5月15—16日:参加全省2023年夏季高考考务培训会。我市做考试组织工作典型发言。
5月23日:召开我市2023年夏季高考考试安全暨考务培训会。
5月26日:参加省考试院组织的2023年夏季高考组织工作推进会。
二、组织考前安全、保密检查
5月17至19日:我院会同市委保密局、市公安局对全市10个考区、38个考点进行了全面的安全、保密检查,并就检查出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5月26日组织召开市招考委成员单位协调人会,落实各成员单位考试期间的工作任务和责任。
5月29日至30日省教育厅组织省公安厅、省保密局对我市净化考试环境严厉打击考试作弊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情况及部分考区,考点进行了考前准备工作的全面检查。
考前3天各考区教育行政部门将再次联合保密、公安、卫健、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对考点周边环境、保密安全进行全面检查。
第四部分对考生和家长的温馨提示
首场考试建议考生提前1小时到达考点。
根据考试规则:所有考试科目开考15分钟后,考生不得进入考点参加当科考试,考试期间考生不得提前交卷出场。
请送考的家长及老师在将考生送到考点后迅速疏散,避免在考点门口聚集。避免安全隐患。
送考车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服从交警的管理和疏导。
二、遵守规则,诚信应考,注意细节
考前考生应仔细对照《考场规则》和《准考证》的要求,认真检查考试可以携带的物品。非规定物品禁止带入考试封闭区内,考生在考点外做妥善保管。
树立规则意识,高考是众多考生在同一规则下进行的竞争,请考生认真学习《考场规则》。
请考生一定注意考试细节,遵守考场纪律,避免无意中将违禁物品带入考场(例如:手表、耳机等)。
三、沉着仔细,规范考试
1.考生入场坐定后,首先核对桌面上条形码的姓名是不是本人,若有问题,立即举手报告。等分发答题卡后,要按照规定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贴条形码区”位置,尽量平整,若不慎贴倒、贴歪或贴皱,不影响扫描,无需担心。答题卡要注意保持整齐、干净,不要折叠或损毁。
5.开考信号响前不要抢答,开考信号发出后才能开始答题,考试结束信号响后不要拖答,否则按违纪处理。拖答属违纪行为,认定后该科目考试将判0分。考生务必要在考试结束的广播指令发出后,停止答题(动笔)。考生应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因为拖答而失去整个科目的分数。
6.任何人不能带走和毁坏任何一张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否则各科考试成绩无效。考试结束铃响后,须立即停止答题,按页码顺序整理好自己的试卷、答题卡、草稿纸,静坐等候,待监考员收完所有材料并检查无误后,依据监考员指令依次出场。
第五部分:部分后续工作
一、外语口语考试
根据有关规定:“报考外语或有外语口试要求专业的考生须参加外语口试”。6月11日我市将组织的外语口试,口试语种为英语、日语、俄语(考生需对应笔试的语种),其他语种的口试由高校负责组织。
二、高考成绩公布
三、高考志愿咨询
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将于6月26日在青岛大学体育馆举办2023年青岛市高校招生志愿填报咨询会,届时全国部分高校将派人现场为考生解答志愿填报方面的问题,市招考院也将派人参加咨询会,现场为考生和家长解答招生政策方面的问题。
此外省考试院、市招考院也将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填报便民服务活动,为广大考生和家长解答政策上的疑惑,提供咨询服务。
四、高考志愿填报
各类别、各批填报志愿结束后,不再受理考生补报志愿申请,也不允许考生修改、放弃已填报的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