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与处理湖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线考试答案
1、要使撰写的公文严谨、畅达、匀称和完整,必须注意修改文稿的(D)
A.主题
B.观点
C.材料
D.结构
2、文书一词,最早见于(A)
A.《新书过秦(下)》
B.《论衡别通》
C.《说文解字》
D.《汉书刑法志》
3、“命”这一文种,最早见于(B)
A.《周易》
B.《尚书》
C.《史记》
D.《左传》
4、在以下公文办理程序中,收文和发文都要经过的程序是(C)
A.拟办
B.查办
C.注办
D.分办
5、“此令、此布、此告、为要、为盼、特此函达,特此批复”等用语,是公文中常见的(D)
A.经办用语
B.引叙用语
C.过渡用语
D.结尾用语
6、《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推行文件级管理的出发点是(B)
A.区分文件的不同保管期限
B.便于文件的保管利用
C.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
D.遵循文件的自然形成规
7、公报的用途是(D)
A.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B.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该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C.传达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
D.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
8、在对归档的会议文件进行排列时,应排在前面的是(C)
A.会议简报
B.代表发言
C.工作报告
D.会议纪要
9、人民代表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提请审议事项的公文文种名称是(D)
A.建议
B.意见
C.提案
D.议案
10、“办法”所规范的内容更具体、更细致,一般的写法是(A)
A.章条式
B.条款式
C.说明式
D.夹叙夹议式
11、记录性文书在语言上的主要特点是(A)
A.实录性
B.描述性
C.鲜明性
D.生动性
12、公文处理工作的特点除政治性、机要性和规范性之外,还具有(A)
A.时限性
B.法规性
D.指导性
13、公文写作的规范性强,主要体现在公文写作必须做到(B)
A.实事求是
B.讲究格式
C.注意政策
D.熟悉业务
14、文书部门查办工作首先经过的法定程序是(A)
A.查办立项
B.确定查办事由
C.明确承办单位
D.明确办理要求
15、机关、团体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事项时使用的告知性文种是(C)
A.公告
B.公报
C.通告
D.通知
16、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的《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规定,对人民公布有关法令性事项时用(A)
A.布告
B.公告
D.公报
17、发文机关同收文机关之间的公文往来关系称为(C)
A.组织关系
B.公务关系
C.行文关系
D.法定关系
18、“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语出(B)
A.司马迁
C.韩愈
D.苏轼
19、议案的标题格式一般为(A)
A.提议案人加“提请审议”加议案内容加文种
B.提议案人加议案内容加“提请审议”加文种
C.“提请审议”加提议案人加议案内容加文种
D.提议案人加议案内容加文种加“提请审议”
20、在我国古代,将文体划分为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类的是(B)
A.贾谊
B.曹丕
C.曹植
D.柳宗元
21、机关或组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的活动是公文形成的(A)
A.必要条件
B.充分条件
C.社会条件
D.物质条件
22、民国时期,下级对上级使用的陈述性公文文种是(D)
A.书
B.奏
C.表
D.呈
23、“接待记录”记录完后,应该交由(C)
A.领导确认
B.秘书确认
C.来访人确认
D.旁听者确认
24、一般说来,各级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发言时所依据的文稿称为(D)
A.发言稿
C.报告稿
D.讲话稿
25、2000年,国家档案局发布文件,对我国沿用多年的公文整理(立卷)方法进行改革,这份文件的名称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B.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C.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
D.机关文件材料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
26、应予归档的文件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文件,办理完毕是指(B)
A.全部问题处理完毕
B.在公文处理程序上已经办理完毕
C.领导批办完毕
D.领导人传阅完毕
27、发文办理指的是(B)
A.承办部门拟写复文
B.以本机关名义制发公文的过程
C.将定稿印制发出
D.将发出的文件进行登记
28、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报告、请示、通报等文种侧重于(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