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媒泄漏是屡见不鲜的故障,由于冷媒的泄漏导致整个系统冷媒循环量不足,偏离了正常的运行指标,最明显的表征就是制冷/热效果差,其次,从电流、温度、结露等情况都能够反映出来。笔者结合维修经验,整理制冷/热时空调的表现特征,如表1、表2所示,供大家诊断时参考。
通过上述的检查说明机器有冷媒泄漏现象,为了保障一次性顺利修复空调,首先,对空调进行查漏操作。观察内、外机管接头及焊接处均没有发现油迹,但是一旦打上20.0bar的氮气就会发现压力表的指针有慢慢下降的现象,说明还是有漏,但查遍了内、外机的各接头、焊口都没有找到泄漏点,后来发现该机内、外机连接管路比较长,1HP空调厂家一般配管是3m,目测机器管路大约6m,意味着有可能在原配管的基础上后加的3m,极有可能存在人工焊口。在内、外机连接管中段部位,割开保温管,发现有一对延长管路对接的纳子,如图2所示,用肥皂水涂抹发现在9.52mm气管的一侧螺母处偶尔有气泡冒出,说明该处有泄漏。拧开该螺母,制作的喇叭口卷边严重,导致密封不严而泄漏冷媒。重新制作喇叭口并拧紧,然后氮气打压已不再泄漏,排放氮气,抽真空后充注冷媒,机器恢复正常。
提示:目前有些师傅安装空调时,由于内、外机安装空间、位置所限,导致连接管不够长,往往需要加管,而师傅们为了省事以及少带笨重的钎焊工具,一般采用对接纳子方式进行延长管路连接,但因制作喇叭口质量不高或者对接纳子良莠不齐等容易致使冷媒泄漏现象,建议采用钎焊或高质量纳子来进行牢固连接。三、冷媒加注量过多,导致制冷/制热不良冷媒加注量过多,往往发生在加长连接管后需要追加冷媒,或者更换压缩机、管路器件及二手空调重新抽真空后需充注冷媒而充注不准。标准的加注方法应该是依据厂家的要求(结合额定充注量、管长等)采用称重法加冷媒,但在实际安装、维修作业过程中,一些师傅为了减少电子秤工具的携带,往往采用表压法进行充注,导致充注量与厂家的额定量有一定的出入。如果充注量过多也会导致制冷/热效果差的现象,尤其在变频空调中因压缩机变转速的因素,往往表压充注法误差较大,容易发生故障。笔者从电流、温度、结露等情况,结合经验总结了“过量”充注机器表现的特征,如表3、表4所示,供大家参考。
有师傅问:R22冷媒的空调,当冷媒不足直接进行补加后,制冷(热)效果能恢复正常,而使用R410a冷媒的补加后制冷(热)效果不理想什么原因答: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R22冷媒与R410a冷媒组分不同导致的。R22是单组分冷媒,而R410a是混合冷媒。R410a如果因系统泄漏等造成空调冷媒不足就会导致密度比较轻的冷媒先泄漏、排放,这样R410a冷媒的比例(由R32和R125各50%混合而成)会出现不平衡,即使进行液态补加,但因系统内部原残存的冷媒比例已失调,导致混合比不理想,最终使蒸发温度高,制冷(热)效果不佳。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对空调内残存的R410a冷媒进行安全环保排放,然后重新抽真空并确保真空合格,再依据空调铭牌标注的额定冷媒充注量,使用电子秤进行定量精准加注,如果冷媒罐没有虹吸管则要倒灌以液态方式进行充注,这样才能确保R410a这种非共沸冷媒的混合比例正确,制冷(热)效果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