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遭是一定的,按过往惯例大概率要打折拿回钱。
回答:
(是100%正常兑付,还是打折兑付,还是只给本金,拖利息,就找不到公开新闻可佐证了,但肯定是给投资人了一个说法的),
把投资人的钱,特别是自然人投资者的钱解决好了,已经妥善安置了,然后监管当局才宣布它破产的,
不是说暴雷了之后马上就破产,不能这么玩的,这样一搞的话,那人家这特别是自然人投资者不马上跳起来吗?对吧,那肯定得给自然人投资者处理好了之后,再去宣布破产呢。
信托公司批量出险,甚至破产,在投的项目怎么办?投资人能拿回钱吗?
作者李奎霖研究认为:
法律法规都是写些扯犊子的话,《信托法》《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上面说的是委托人的信托财产跟信托公司自有财产是分开的,是互相独立的,就算信托公司破产倒闭,也不影响投资人信托财产的安全性,
你想一下,委托人的信托财产是由信托公司管理的,那信托公司自己乱来,批量出险,甚至倒了,破产了,说明什么?
人家在出险,破产之前。必然想方设法的把信托财产(就是投资人钱)通过复杂的关联交易,尽可能搞到信托公司自己口袋,以掩盖或拖延自己批量出险爆雷呀,
就像洗钱一样,把投资人钱洗到信托公司自己口袋里面去,来堵信托公司出险破产的窟窿啊,最后连这个掏空投资人信托财产的办法都堵不住信托公司自己窟窿了,才会批量出险,甚至倒闭呀,
光靠法律,还要警察干什么?
如此一来,投资人买的产品包括家族信托全部要遭,想都不用想,必然会面临巨大风险的,
2021年初,JM新闻报道某信托公司百亿资金池爆雷后,我就遇到投资人爆料在这做了数千万家族信托,想把还没爆雷的项目先撤出来,信托公司不让,说这是家族信托,还没到期呢,想撤得先解除家族信托架构,
如果委托人(或受益人)不服,
这需要走流程,让受益人来开大会表决同意,
实践中大概率也是扯犊子的,
因为你只能代表你自己的意思,每个人的想法是不同的,很难找到最大公约数,
比如你觉得信托公司不靠谱,要换信托公司,人家觉得还行,怕换个更差的,或更换过程出现其它风险等等,
不都是被物业公司,居w会为所欲为嘛,
所以当信托公司批量出险时,嗯,按法律法规,受益人可以自己组织投票来变更管理人(信托公司),但大家一盘散沙,人心不齐,大概率组织不起来的。
所以,在现实社会里,信托公司搞出大窟窿,批量出险,甚至破产倒闭,那投资人买的产品包括家族信托全部要遭,这是必然的。
最终怎么办?那只能用“有XX特色的风险处置办法”来办,
如B商银行,天A保险,SC信托,AX信托,XH信托,XSD信托等,都是这样,
1,把机构投资人跟自然人投资者分开算,
监管当局对待机构嘛,它们风险承受能力强,亏了就亏了嘛,不痛不痒,
自然人投资者呢,大家都是血汗钱,辛苦钱,最主要的是也没多少钱,
所以呢,按过往风险处置惯例,会给自然人优先对待,优先把钱给你的,
2,分钱时,钱少的投资人vs钱多的投资人也会区别对待的
信托公司批量出险时,必然钱少,没办法给投资人100%兑付,就只好打折兑付了,
打折时,
你在这家信托公司投的少,打折的幅度就小,
投的越多,它打折幅度就越大,
钱多钱少,一般以300万,1000万分几档,折扣比例八九折-五六折不等,
信托行业已出来批量出险,打折兑付的AX信托,XSD信托都是这个路数,
要解决以上困难,避免踩坑,办法在于:
1,钱多不想仔细研究,要随便投,可在每个信托公司,少投一点没问题的呀,就算信托公司真批量爆雷出险了,你投的少,打折的幅度也很低啊,8-9折怕什么?不怕。
2,有空仔细研究项目好坏,切记,要坚定拒绝管理人+项目类型两方面同时不靠谱的产品。
3,不想费心,折中考虑,以目前真实兑付记录观察:江浙鲁成渝区域政信信托真成了刚性兑付榜样,
不管什么阿猫阿狗信托公司来发,它都保持了100%正常兑付或提前兑付优良记录(目前是这样,以后可不好说了,为了安全尽量买之前把安全边际抬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