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206:21人民日报作者:本报记者季觉苏
分析可见,空调领域的维修乱象主要是“小病大修”,甚至“无病乱修”。例如,空调线路板上的感应器坏了,更换成本不到100元,但维修人员会说成电脑板坏了,要收费几百元。还有维修人员会以“超过质保期”为由,加收人工费、配件脱产费等。
实际上,如果消费者不接受高价,对上门的维修人员说“不”,有时也无法避免受害。网友孙先生在人民网“人民投诉”留言说,近日家里空调坏了,他通过某平台联系了一家空调维修公司。“维修人员说空调启动器坏了,维修要260元。我现场咨询其他维修店得知启动器也就100元左右,所以拒绝了他们。”孙先生说,结果维修工走时弄坏了空调外机压缩机的线路。
“普通家庭对于空调维修具体的零部件价格不甚了解,处于信息获取弱势一方,容易被多收费。”姚明斌分析说,价格应该由市场决定,但前提是维修服务信息必须详实透明,还应加强第三方的信息披露,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还有读者呼吁,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家电维修市场的监管,及时回应群众投诉,对于群众投诉较多的维修商家进行罚款,吊销其营业执照,要求电商平台惩治失信商家,采取市场禁入等措施,倒逼商家提升服务质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