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走访+“云”守护,让独居老人安然度夏
今夏,持续高温天气下,老年人如何安然度夏成了管理者面临的一道“烤”题。记者多路走访获悉,南京基层社区积极行动,送服务、送清凉、送智能安防到家,助老人应对高温“烤”验。
常联络勤走访,为高龄老人“送清凉”
“冯师傅、雷师傅,我来看你们啦,最近身体怎么样呀?”前几天,安康通徐庄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站长冯少玲敲开了社区高龄老人冯信林、雷雪镠的家门,除了日常关心老人高温下的生活起居外,她还为老人带来了够吃两天的蔬菜。
安康通徐庄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服务着社区162名60岁以上老人,其中约有30名高龄空巢或独居老人。连日来,站点护理员们分头上门,为社区空巢或独居老人测量血压,配送防暑降温物品。“我们的手机都是24小时不关机,老人一有需求就联系我们。”冯少玲说。
独居老人“上学堂”,社区服务更多彩
大热天谁都不爱出门,可家住莫愁湖街道文体社区康福村的姚满辛老人家里每天都有“客人”上门拜访,他们不是亲友,而是社区结对的社工和志愿者。姚大爷说:“我岁数大了行动不便,视力也不太好,儿子平常比较忙,只能给到有限的生活照料。亏得社工和志愿者定期来看望我,了解我的身体情况,带我看病,还上门帮我理发,感觉很温暖。”
“姚大爷,上周在合唱团学的歌还学会啦?这几天有没有在家复习复习。”19日上午,社区结对网格员史君侠和居民志愿者蔡定秀提着带给老人的清凉用品,前来走访看望。看到他们的一瞬间,姚大爷立马露出了笑容,“练着呢,我每天都在家跟着谱子学,早上唱歌一天心情都好!”
社区党委书记蔡瑛瑛告诉记者,文体社区均为上个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有96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为帮助社区老人安然度夏,社区结对的社工和志愿者们定期登门拜访老人,主动关心了解情况。此外,社区成立了新丝路社创营合唱团,丰富老年人业余文化生活,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考虑到姚满辛老人的实际情况,蔡定秀主动承担起每周四接送老人“上下学”的工作,风雨无阻。
“社区组建了包括银发互助队、爱心厨房、义务理发等在内的14支志愿服务队伍,服务团队很庞大。理发志愿者定期上门帮老人理发,维修志愿者给老人家修修收音机等电子产品,帮扶志愿者则会帮老人买菜就医等。”蔡瑛瑛介绍。
“云”守护,智能安防“一键呼救”
“装这个水表好啊。一个人住总归怕出事,我们独居老人在家里有啥事都没人晓得。”记者日前来到南京玄武区长江路社区的独居老人佘友顺家中。今年76岁的他在碑亭巷附近住了40年,前两年,社区在他的家中安装了智能水表,让他安心不少。水表上方有一个无磁采集模块,老人家中的用水数据能及时传输到社区微治理平台上。平台可通过智能水表的精准度数,帮助网格员实时了解独居老人、出租屋等情况。
在南京建邺区桃园居小区,今年89岁的聂柳英老人独自生活。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老人很担心万一自己身体突发不适,无人照护。不久前,南京建邺区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为其安装了多种智能设备。“这个呼叫器,如果人倒在地上就按一下,指挥中心会通知人过来。”聂柳英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如智能水表、智能门禁、烟感报警器等纷纷助力独居老人的生活,为老年人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在南京建邺区养老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多名工作人员正守候在设备前待命,一旦收到该红外探测器的呼叫信号,将立即进行处理,及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