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药品的有效期,及时处理过期药品和更新所需药品。
相信不少家长在最近这波新冠疫情中“打怪升级”,用药知识储备已不断进阶。
但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节长假,还是有些心慌慌:如果假期里孩子有个小病小痛,又不方便去医院,想提前储备一些药,以防不时之需。哪些药可以配备?有什么要注意的?如何避免用药误区?
今天,浙大儿院药剂科主任缪静主任药师团队带来这份孩子的假期备药清单,您一定要收藏哦!
一、退热药
毫无疑问,退热药永远是备药清单上的“NO.1”。
临床上通常认为肛温≥38℃或腋温≥37.5℃为发热。不过发热不一定都要用药。当孩子体温<38.5℃,且精神状态良好,没有烦躁、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症状,很可能不需要退热药;但如果孩子精神状态不好,且能预测到体温的明显上升,即使体温还不到38.5℃,也可以考虑使用退热药。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儿童退热药只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用法用量如下。儿童常用混悬液、滴剂、口服液、颗粒等,无法吞服或喂不进药时可用栓剂塞肛。
二、感冒药
在有鼻塞、流涕、咳嗽、打喷嚏等感冒症状时,可酌情使用感冒药。由于引发这些症状的多为病毒感染(如新冠病毒,以及儿童常见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具有一定自限性,所以感冒药并不是治疗感冒!只是对症治疗,并不能缩短感冒病程。
在此,药师建议,感冒药并不作为家庭备药的首选,可酌情考虑。
目前市售感冒药多为复方制剂,“复方”的意思是一种感冒药里含有2种以上不同药理作用的成分,常见有: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还有减充血剂、镇咳药、袪痰药、抗组胺药等。
某某酚麻、某某氨酚、某某美敏……都是感冒药的常见名字,命名有一定规律(见下图)。复方感冒药成分相对复杂,所以应根据感冒症状,选用含有相应治疗成分的药品。
三、腹泻和便秘用药
1、口服补液盐
孩子有腹泻,但还未出现脱水症状时,补液目的主要是预防脱水。从腹泻开始就应口服足够的液体,在每次稀便后按照不同年龄补充一定量,直至腹泻停止,以口服补液盐Ⅲ为例,补充量见下图。
如果已经出现轻、中度脱水,此时口服补液用量就与预防时有所不同了。应按照体重(千克)×(50-75)计算所需口服补液用量(毫升),4小时内分次服完。4小时后再重新评估。
如果口服补液后,脱水仍无改善或程度加重,或者频繁、严重呕吐导致口服补液服用量不足,需要及时就医,适时调整补液方案,给予静脉补液。
2、益生菌
益生菌的起效取决于所含菌株的特异性和数量,因此市面上一些含益生菌的保健品,并不能替代药品。此外,益生菌也不是万能药,应在特定疾病指征下使用,不能随意服用!
3、蒙脱石散
蒙脱石散是一种微粒粉剂,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固定、抑制消化道内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使其失去致病性,对消化道粘膜也有覆盖保护能力。
不过在应对腹泻上,蒙脱石散并不是首选用药,只是辅助用药,在孩子出现急性水样便时,可酌情适量使用,以减少腹泻次数。但如果过度使用,反而会导致蒙脱石微粒无法排出,导致便秘。
以市售蒙脱石散的常见规格3g一包为例,用法用量如下,治疗急性腹泻时第一次剂量应加倍。
4、开塞露
可以在宝宝严重便秘时,帮助临时排出“干”的便便,注意要选择10ml的儿童规格包装。开塞露长期使用会产生心理依赖性,仅可作为应急使用。
四、抗过敏药
现在不少孩子易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湿疹、荨麻疹、食物过敏等过敏性疾病,所以,给孩子备药时也可以选择抗过敏药。
常用的抗过敏药主要是抗组胺药。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易导致镇静、嗜睡等中枢抑制作用,因此不常规推荐。
西替利嗪:适用于6月龄以上,剂型丰富,有滴剂、糖浆剂、片剂等。
氯雷他定:适用于2岁以上,6岁以下可选糖浆剂,6岁以上可选片剂。
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一些感冒药中含有第一代抗组胺药(见前述“感冒药”部分),如果孩子用了此类感冒药、又因过敏性疾病同时用了第二代抗组胺药,会存在同类药重复用药的风险,出现镇静、嗜睡等副作用的概率增大。
五、外用药
可准备皮肤科外用药炉甘石洗剂,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列入儿童基本用药清单并推荐婴幼儿优先使用的安全药物。其他皮肤科外用药,以及一些五官科用药(如滴耳剂、滴眼剂、鼻喷剂等),可根据宝宝具体情况选择备用。
炉甘石洗剂中含有:炉甘石(具有收敛、保护作用的一种矿物质)、氧化锌(消炎、干燥、吸附、保护作用)、甘油(保湿作用)。
炉甘石洗剂使用前应先摇匀,然后均匀涂抹,薄薄一层即可;干燥后会形成白色粉末,不用刻意擦洗。要注意有些药名含“复方”字样的炉甘石洗剂会添加薄荷脑,不建议用于2岁以下婴幼儿。
此外,孩子天性好动,假期玩耍,也容易碰伤、擦伤、破口子,所以消毒剂也是必备的。
聚维酮碘:常用聚维酮碘溶液,也称碘伏。接触创面后能释放碘,可杀灭多种细菌、病毒、真菌等。消毒作用强,不含酒精,刺激性小。易使伤口皮肤周围着色。对聚维酮碘过敏或是创伤面积过大的孩子,不宜使用。
苯扎氯铵: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苯扎氯铵溶液,无色、无刺激性;用于皮肤、粘膜、伤口消毒时可分别用0.1%、0.05%、0.01%浓度,使用灭菌注射用水或纯净水(不含矿物质)稀释。另一种是苯扎氯铵贴剂,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创可贴,可用于儿童小创伤、擦伤等患处,在消毒的同时,还具有加压止血作用。
在此也要再提醒家长朋友们,对于创面比较深的、被污染的或者家长无法判断的伤口,即使再小,建议还是到医院处理,必要时需注射防破伤风针。
六、其他
1、电子体温计或耳温枪
使用耳温枪时,需适当向上提拉孩子耳廓,使耳道成一条直线,同时要保证探头帽的清洁卫生并定时更换。
2、喂药器
适用于液体药物。对于小婴儿,为防止喂药过程中挣扎、抗拒造成药液浪费和污染,可借助喂药器把药液送入宝宝嘴里。
3、敷料
主要用于伤口清洁、涂抹药物压迫止血和包扎伤口等。
七、药品保管及存放技巧
#1家庭小药箱应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以免宝宝因好奇误吃药片。儿童和成人用药不要混放,以免拿错或用错。
#2根据说明书,合理存放药品。贮藏条件一般可在药品说明书的【贮藏】项中找到。
#4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药品的有效期,及时处理过期药品和更新所需药品。
作者/药剂科黄凌斐、高鹏
排版/陈西瓜
审核/缪静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