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时代家庭必备的FFU空气净化器——超大滤芯=静音+高净化量+长寿

优势1:超大滤芯,超大CADR净化量,超级静音,滤芯超长寿命。

优势2:复合纸滤芯(PP-PET),比FFU通常使用的玻璃纤维滤芯阻力更小,净化风量更大。

优势3:优质直流电机,超级省电,1档仅需9.1瓦,CADR就达到563立方米/小时,一年省下电费能免费买一个滤芯。

1、过滤率高(H11以上)

2、净化量大(CADR值高)

3、噪音小

4、滤芯使用寿命长

1、改外壳+轮子2、高阻玻璃纤维滤芯改低阻复合纸(PP-PET)滤芯3、交流电机(高耗电高噪音)改优质直流电机

1、避免雾霾对肺泡和身体的损害2、家里变干净,不会到处落灰、飘猫毛

我阐述了防新冠是一个工程学问题:

100%不阳的方法很简单:

通过口罩,正压呼吸设备,空气净化器等装备,确保吸入的空气100%都是过滤的,

时时刻刻处于PM2.5(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0的洁净空气中。病毒气溶胶都被过滤了,何来病毒?你有百分之多少的概率阳,就取决于你吸入空气有百分多少被过滤,至于怎么确保吸入的空气100%都是过滤的?这就是一个可解决,可测量验证的,成本并不高的工程学问题了。

主要用于外出时(例如堂食、差旅、看牙、办公室)的净化。

家里净化就要靠固定式空气净化器了。

净化的目标我之前发过:

PM0.3~10的所有颗粒物都归零。

雾霾时代的净化器,并不适用于新冠时代,

某米之类雾霾时代的典型净化器,

不要说PM0.3归零了(直径0.3微米的颗粒物),

连PM2.5都不能归零

(一般剩下10毫克/立方米左右,因为国标10以下就合格了)。

壹命科技推出的家用空气净化器F1pro,采用H11增强滤芯,

能做到不仅PM2.5值归零,PM0.3值归零,

甚至PM0.3颗粒数也能归零(正和清源B36测试仪)。

可能有硬核防疫者有疑问,

为什么用H11而不用F9/Merv13(PM0.3过滤率65%)?

CR-BOX推荐用F9/Merv13,以达到CADR值更高。

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复杂,

原因1:中国是发达工业国,H11低阻滤芯能做到阻力(风量)接近F9/Merv13,所以就没必要用过滤级别更低的了。H11能确保一次过滤的空气,就是洁净空气,过滤掉病毒气溶胶。

原因2:F9/Merv13过滤率低,所以要达到同样的CADR,就需要更高的风速,这增加了噪音,不适合家用。

雾霾时代空气净化器的国标,

要求并不高,只要每小时换气5次,

例如一个20平方米的房间,每小时需要净化量:

20平方米*2.8米层高*5次换气=280立方米(CADR值280)。

所以雾霾时代的净化器,CADR值并不高,

例如某米高端的4Max2800元,CADR值也就900。

但新冠时代就不一样了,

雾霾过滤慢了,也就多吸十几分钟灰,

但新冠病毒气溶胶过滤慢了,哪怕吸一分钟,

也是真有可能会死人的。

所以CADR值越高越好,

规划净化量时,建议参考下表数据:

卫生间换气次数高,是因为有上下水道、排风管道,

哪怕进行封堵,也可能有一定病毒气溶胶泄露。

教室需要的CADR值高,单个净化器不够,

一般建议在4个角+4个边,放4-8个空气净化器。

不要惊讶一个教室放8个空气净化器太多,

你是没见识过美国私立学校的防疫手段。

空气净化器哪怕一个大厅放十几个也不嫌多,

参考一下国家外事活动的空气净化器数量,

半个大厅就有10个。

但是,高净化量会带来空气的高速流动,

和风扇叶片的高速切割空气,导致高噪音,

例如某米净化器4Max,理论CADR能到900,

但一般没人开最大,太吵,

一般也就开最高CADR的一半。

很多人自制的CR-BOX,错误使用了厨房排风扇,

做出来又丑又吵,家人不爱、室友反感,

动不动就想把CR-BOX关掉,

平白无故增加了防疫阻力。

优秀的防疫用空气净化器,

应该做到低噪音,不降低生活品质,

开启后无感不影响生活,默默守护家庭空气安全。

要减小噪音,最好的办法就是:

加大滤芯面积,加大风机直径,

这样同样的净化量,空气流速就小了,噪音就低了。

所以,F1pro使用了超大超厚的滤芯:

117.5厘米高,57.5厘米宽,5厘米厚(市面一般FFU滤芯只有4厘米厚.),

这么大的滤芯,哪怕平均风速只有1米/秒,

CADR也高达:1.175米*0.575米*3600秒*1米/秒=2432立方米/小时。

超大滤芯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容尘量高,寿命长。

之前购买便携式净化器的客户,

有的人已经发现了:自己那空气质量差,

便携式净化器开一两周,

滤芯就已经吸附了很多灰尘,变得灰不溜秋的。

我们为此还在滤芯表面,

加装了黑色的细烤漆铁丝网,

让滤芯变灰看着不明显。

当然滤芯变灰是好事,

灰尘被吸到便宜的滤芯上,总比被吸到肺里好。

便携式滤芯容易变灰,

一个原因是:在小体积里做了很大的净化量,

但滤芯体积又受限于小体积,难以做大,

所以滤芯寿命短。

看一下不同型号的对比表格就知道了,

F1pro的滤芯体积是便携式的11.5倍,

是CR-BOX的3.8倍,拥有最高的容尘量,最长的使用寿命。

哪怕是PM2.5在50-100的北方,也能做到一年一换。

熟悉空气净化器的读者,可能已经看出来了,

F1pro实际上是工业用FFU的魔改版,

FFU(FanFilterUnit,风机过滤组)

是一种工业超净室用的净化器,长这样:

风机800转/分钟,功耗180-220瓦,风速0.45米/秒,CADR1000。

工业FFU风机(铝风叶)+玻璃纤维滤芯,

但是工业FFU的交流电机噪音大,没外壳,没轮子,

玻纤滤芯由于制作工艺问题,容易有异味,

主机和滤芯之间,还要自己贴胶带,因此不适合家用。

很多人听说FFU是空气净化神器,

兴冲冲地买了回去,到家才发现太吵,

要退货,又发现FFU这种大件货物,

个人退货运费贵,要250元,

好像嘲笑自己是个250。

把工业FFU加上顶盖、底盖、前面板、轮子,

把高速电机(800转/分钟)换成低速电机(500转/分钟),

就是家用FFU,价格1200~1700之间。

但是,这种家用FFU是有重大缺陷的:

a)FFU用的是玻璃纤维滤芯,风阻力很大,

所以工业要用高转速风机才吹得动,

现在为了家用,改用低转速风机,

风量大幅下降,CADR实测基本都只剩600-700。

工业用玻璃纤维滤芯,

是因为它便宜+结实耐造,耐腐蚀酸碱高温,

工业不用考虑噪音,可以用暴力风机来克服高阻力,

但家用不行,所以家用得把玻纤滤芯(高阻力)换成复合纸滤芯(低阻力),

(也就是之前便携式净化器使用的PP-PET滤芯),

一个滤芯贵180~220元,换了以后,

滤芯出风速能从0.45米/秒,提高到1~2米/秒。

b)即使是低速500转的交流电机,也有一些噪音,

用在客厅没问题,不适合卧室晚上睡觉用,

并且交流电机只能高中低三档,

要降低噪音+无极调速,得换直流电机。

直流电机虽然一台要贵200-300元,

但还是物超所值的,因为直流电机比交流电机省电多了。

壹命科技定制的优质直流电机,非常省电。

按电机贵250元和6毛电费计算,

4个月就能用电费把钱省回来,非常划算。

定制的优质直流电机省电到什么程度呢?

同样518转时,交流电机151瓦,直流电机15瓦,相差十倍。

最低档400转时,只需要9瓦,一个灯泡的耗电,

非常安静,不去看叶轮,你都不知道有没开,

价格上,壹命科技一向是薄利多销,

淘宝市场价:家用FFU1300元+换PP-PET滤芯200元+换直流电机300元=1800元,

除了低阻PP-PET滤芯+直流电机外,F1Pro还叠了一堆工程学优化手段,都比较专业,我就不细说了,最终成果是:CADR达到了3050,各档位净化实测数据如下图所示:

F1Pro使用了35厘米大直径叶轮,

因此即使是噪音较大时,也是低频的叶轮转声,和呼呼的风声,

没有一些CR-BOX用14cm风扇后,烦人的高频嗡嗡声。

FFU产品线,除了F1pro,

还有F1(同尺寸的简配版,CADR最高1800),

和F1lite(滤芯是FFU全尺寸的一半,用于小房间)。

F1Pro第一适合用于客厅,大风量用于大房间,

可以封堵楼道进来的病毒气溶胶,

如果家里有人阳了,还能通过客厅隔绝不同房间的气溶胶。

F1Pro第二适用于卧室,卧室不需要高风量,

但卧室需要静音,400转时直流电机只有9瓦,非常安静。

其他书房、起居室之类可以等后面推出的F1或F1Lite,

土豪也可以都用F1Pro,

新冠时代,每个房间都需要一个空气净化器,

至少客厅和卧室要各有一台。

1、避免雾霾对肺泡和身体的损害

我并不是在新冠时代才开始用FFU类的空气净化器,

而是在2018年雾霾时代就开始用了,

原因很简单,《穹顶之下》后,

全民科普雾霾概念,雾霾的可怕之处在于,

雾霾的小颗粒(PM0.3~10)会直接进入肺泡,

永久留在肺泡里,对肺功能造成永久性损害,

肺泡会不可逆地纤维化,死亡,

没有任何办法,能把小颗粒再从肺泡里排出,

尘肺病无药可救,重症患者除非做肺移植,否则只能痛苦地窒息死去。

PM2.5~5以下的小颗粒,甚至能穿过气血屏障,进入血液循环,

导致全身性的问题,危害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血液系统。

众所周知,人只会珍惜稀缺的东西,

缺钱时会惜钱,不缺钱后就会惜命。

PM颗粒物进入肺泡后就出不来?

家里赶紧把效果最好的空气净化器——FFU安排上,

一个房间一个FFU,

我还想活到一百岁,怎么能让PM颗粒物进入肺泡。

所以我在新冠时代成为硬核防疫党,

是非常正常,符合逻辑,一脉相传的;)

2、家里变干净,不会到处落灰、飘猫毛

F1Pro能把各种大小灰尘都吸到滤芯里,

所以用了F1Pro后,家里会干净很多,

地板、窗台很久不擦也不会摸上去一层灰。

如果家里有养宠物的,

会看到进风口的粗滤上面吸了一层猫毛,

每隔一周就要清理一次,

而地上的猫毛大大减少。

此节解决以下问题:如何在家中/办公室/教室等固定场所,净化环境中的病毒气溶胶。

此节解决以下问题:a、如何在堂食、看牙等必须脱口罩场景,避免被病毒气溶胶感染。b、如何在车内,高铁/飞机,酒店等移动场景,净化病毒气溶胶。

此节解决以下问题:

a、为什么我戴了N95还是阳了(如何减少口罩漏气问题)。

b、戴N95觉得闷怎么办(如何减少口罩呼吸阻力)。

《口罩终极方案(中)支架口罩——口罩中的爱马仕,解决口罩漏气/漏病毒,憋闷等问题》

b、解决夏天戴口罩闷热的问题。

《口罩终极方案(下)正压呼吸设备——让你敢直面小阳人》

此节解决以下问题:在所有场景(包括不能戴口罩时),叠加防御,降低感染新冠的风险。

THE END
1.疫情期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你知道这些家居用品能帮上忙吗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全球各地的人们都不得不采取远程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为了减少与他人的接触,很多家庭选择了自我隔离。这一举措虽然有助于防止病毒的传播,但也带来了一个新的挑战:如何在封闭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对于那些拥有宠物的家庭来说,这个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https://www.yztep.cn/chong-wu-gou/363088.html
2.新冠家庭必备药物的爆发前夜——超强逻辑维康药业(天时地利人和机遇1,新冠98%以上是轻症和无症状,非处方药的缓解药物反而是需求量最大的。 2,进入新冠诊疗目录的非处方药,需求量一旦放开会爆发式增长。老百姓可以自行药店购买。 3,如果按照其他国家感染率60%(先不计入重复感染),家庭储备+消耗的量是个庞大的爆发市场,这是α到β的爆发性逻辑。 https://xueqiu.com/2215845008/234255077?_ugc_source=ugcbaiducard
3.2024新冠居家常备药品清单(附症状+居家治疗手册+购买网站/App和新冠相伴三年,大家都知道,新冠的十大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而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续优化,如今轻症新冠肺炎患者建议居家隔离,可以自己买一些相关药物对症吃药康复!那么感染了新冠怎么办?如何用药?居家常备药品要准备哪些?新冠居家必备药品有哪些?儿童感染新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7638612
4.PPT如何剪裁剪贴画中的音频?PPT剪裁剪贴画中的音频的教程开设新冠在线问诊服务!海淀区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保障市民就医需求 2022-12-15 【时快讯】专家指导市民如何科学合理用药 2022-12-15 新冠阳性康复必备手册居家治疗新冠,如何科学备药、用药?北京专家权威解答 2022-12-15 聚焦OPPO未来科技大会2022,揭秘OHealth H1家庭智能健康概念产品 2022-12-15 大风、强降http://m.chynews.cn/tech/tech/2022/1215/52176.html
5.www.jxmzxx.com/appnews从采购上面那些国外电梯商库存压力就比较少,而国产电梯这方面的压力就比较大,前者运营好现金流充裕,后者则持续处于弱势情况,这也会持续影响两方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 不过,在看到中国电梯从无到有,一点点能够挤进全球电梯商的前十名时,也可以看出中国电梯正一路发展过来进步还是非常大的。 http://www.jxmzxx.com/appnews_644471.html
6.全部看完不过1小时!用10部科普动画,带娃彻底了解“新冠”橘子:这周“先进教育资源”专栏,推荐10部适合孩子看的新冠科普动画。这个时候,太适合带娃彻底弄明白新冠这个“大名人”了。 放开的这段时间,随着大家的持续科普,不少成人对新冠的认识也在逐渐清晰,甚至身体力行”地感受了。 也越来越明白:只是害怕,但不了解,是完全不够的。 https://m.xiaohuasheng.cn/blog/2d2673c5ca42767b
7.每日热点0224在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后的这次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中,科学研判了疫情流行趋势和人群感染水平,动态掌握和评估了新冠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发出了预警信号。三年来,多次优化升级传染病直报系统,根据传染病防控政策,适时调整疫情信息报告内容。 杨峰还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加强疫情监测和常态化预警能力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27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