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引领政策加码,新能源配储大势所趋新闻资讯

2022年9月17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致辞中提到,我国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新能源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产业链,大规模储能、氢能等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为推动能源发展变革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在国家“双碳”目标引领下,加之多重政策因素的有力推动,使新能源发电占比得以大幅提升,当新能源占比超过15%时,就需要用储能技术进行“削峰填谷”,以缓解高峰供电压力,这就要求大规模、系统性的储能配套。因此,新能源配储已成大势所趋。

今年以来,随着储能热度的持续升温,企业纷纷加大储能投资布局,储能产业日渐升温,开始驶入发展快车道。

一、政策支持持续加码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

2021年4月19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要稳步有序推进储能项目试验示范。在确保电网安全的前提下,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化、规模化示范,促进储能技术装备和商业模式创新。

2021年7月16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化学储能电站项目督导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检查化学储能电站项目的安全管理情况,具体检查事项包括关键设备质量、电站设计、电站施工、电站运维、电站并网、安全生产管理等。

2021年7月2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2021年8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进一步鼓励和推动可再生能源企业的发电端储能应用推广,并将相应成本明确在发电成本中,这将进一步推动储能推广需求从政策导向转向盈利导向。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份重磅文件相继发布,文件明确指出,将推动新型储能发展作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布局和主要工作之一。

2021年11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生态友好、条件成熟、指标优越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积极推进在建项目建设,结合地方规划积极开展中小型抽水蓄能建设,探索推进水电梯级融合改造,发展抽水蓄能现代化产业。推动高安全、低成本、高可靠、长寿命的新型储能技术研发和规模化应用。

2022年3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2022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存储调节设施,强化多元化智能化电网基础设施支撑,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适应能力。

二、技术创新降本增效

现阶段,高成本已经成为储能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瓶颈。

在《“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设定了一个重要目标——2025年电化学储能技术的系统成本要降低30%以上。以2021年储能系统平均单价1.49元/Wh计算,降本30%对应的单价是1.043元/Wh。

电池作为储能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本超过50%。受上游原材料涨价影响,储能电池系统成本持续走高,电池原材料价格长期居高不下。据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2022年6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每吨47.10万元,同比增长高达420.94%。成本大幅上涨使企业利润下降。

因此,储能企业唯有在技术上不断创新突破,尽力提高电池寿命降低成本,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加大投资跨界入局

据北极星储能网不完全统计,仅在2022年9月就有31家储能企业宣布抱团合作,共同布局储能市场。

国家电网也在两天之内,分别与国家电投、东方电气进行会谈,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

今年以来部分企业投资或跨界发展储能概况如下:

明阳智能

2022年初,风电龙头企业明阳智能选择1.9亿元增资海基新能源,并成为其第三大股东,跨界步入储能行业。

海基新能源是生产锂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的代表企业,在2020、2021年储能技术提供商装机规模中排名始终位居前三。明阳智能表示,公司在储能方面的技术探索亦在积极进行当中。

国家电网

2022年3月,国家电网总投资147亿的国家电网浙江泰顺、江西奉新抽水蓄能电站开工。

9月26日,国家电网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9月27日,国家电网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合作会谈。

国家电网曾公开表示,力争到2030年公司经营区抽蓄电站装机由目前2630万千瓦提高到1亿千瓦、电化学储能由300万千瓦提高到1亿千瓦。

三峡集团

2022年3月,三峡集团、长江电力与永泰能源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出资在河南全省投资建设储能项目。

2022年4月,三峡能源宣布,在甘肃、河南、江苏、辽宁等19个省份已配置和欲配置电源侧电化学储能。

2022年6月,三峡电能与鹏辉能源成立工作组,推进首期合作的4GWh锂电池储能项目。

三峡集团2022年大举进行储能布局,截止目前已投建近20个储能项目,其“储能雄心”直指2030年储能项目和其他新能源项目总装机规模达到10GW的目标。

广东韶能集团

2022年3月,广东韶能集团曾与大舜公司签订合作新能源项目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决定在光伏、风力、氢能、储能、节能等新能源领域开展多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合作。

6月,双方合作落地,广东韶能集团公告表示拟与大舜公司投资成立合资企业,命名为韶能集团韶关市瑞储新能投资有限公司,从事风电、光伏、储能等项目投资开发等。

小米

2022年3月,手机企业小米和华为宣布共同入股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攻混合固液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和全固态电池研发与生产),同时,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6136.73万元人民币。

9月,小米正式发布了小米旗下首款户外电源产品,意味着小米正式进军移动储能市场。据悉,米家户外电源1000Pro,采用“混合固液电解质锂电池”,电池容量达1022Wh,密度≥500Wh/L,可循环充电1000次,主要用于高端新能源汽车。

永泰能源

2022年3月,永泰能源与长江电力、三峡集团河南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出资在河南全省投资建设抽水蓄能等储能项目,预计到2030年,项目规模达到10GW。

8月30日,永泰能源表示将与海德股份共同投资10亿元设立北京德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推进永泰能源向储能行业转型。

9月25日,永泰能源宣布北京德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未来将以该公司作为储能产业发展平台,实现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领域的全产业链发展,为新能源及传统电力系统提供全套储能解决方案。

永泰能源表示,将以德泰储能作为储能产业发展平台,充分发挥公司与海德股份各自优势,加快推进公司向储能行业转型发展规划。

西子洁能

2022年3月12日,杭锅股份改名“西子洁能”,公司表示秉持“新能源+储能”的发展战略,开启绿色发展的全新篇章。

同日,西子洁能与绍兴绿电能源有限公司签署《绿电熔盐储能示范项目承包合同》,总投资金额总计19154万元。该熔盐储能项目是西子洁能多年自主研发的熔盐储能技术的示范应用,也是继西子航空零碳智慧能源工厂后,打造的首个绿色零碳产业园项目,将实现零碳产业商业应用“零”突破。

晶科能源

2022年5月30日,光伏企业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能源”)新增对外投资,新增投资企业为江西晶科储能有限公司,投资比例100%。标志着晶科能源正式跨入储能系统集成领域。

江西晶科储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5月26日,法定代表人为李仙德,注册资本为1亿元。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储能技术服务;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等。

美的集团

2022年5月,家电巨头美的集团官宣进军储能领域。美的集团将通过“委托表决权+定增”的方式,从深圳资本集团手中拿下科陆电子实控权。

5月23日晚,科陆电子发布公告,披露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根据该预案,科陆电子拟向美的集团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13.86亿元。发行完成后,美的集团将持有公司29.96%的股份及表决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安孚科技

2022年7月,消费电池南孚的上市企业安孚科技发布公告,与合肥长孚新能源科技合伙企业共同投资设立合肥合孚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用以投资储能研发及集成产线基地,致力于电化学储能系统集成、源网荷储一体化研发生产等领域。

安孚科技表示,在做好南孚电池主业的基础上,探索拓展新能源业务,抢抓储能行业发展机遇,拓展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三一集团

2022年8月2日,工程机械巨头三一集团在湖南长沙成立三一锂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电池制造、电池销售、蓄电池租赁、储能技术服务等,正式宣布进军锂电与储能赛道。

三一重工针对电芯、电驱桥技术、VCU集控平台、充换电站、燃料电池系统及控制技术五大方向进行了紧密布局,跨界锂电或将成为三一集团加速推进工程机械电动化转型的又一重要举措。

伟明环保

2022年8月,伟明环保公告称,公司与盛屯矿业、欣旺达、青山控股子公司永青科技就投资建设锂电池新材料项目签署协议,拟总投资不超过191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项目,包含高镍三元前驱体生产、高镍正极材料生产等。

同日,伟明环保公告称,拟通过子公司投资、建设高冰镍项目,年产高冰镍含镍金属4万吨,项目总投资不超过3.9亿美元。

宁德时代

2022年9月,宁德时代与阳光电源在储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全球合作进行探讨,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阳光电源与宁德时代将携手开拓全球光储一体化市场。双方将在储能系统产品创新及全球应用等方面扩大合作,共同推进产业协同,助力新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

9月1日,宁德时代与中国移动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零碳数据中心建设、分布式储能与电网智能协同、备储一体化智能锂电池及运营管控平台开发、虚拟电厂建设运营、新一代通信业务、工业互联网智能应用、跨国业务连接、泛行业生态融合等领域开展合作。此次签约标志着宁德时代和中国移动正式启动全面战略合作。

9月21日,宁德时代与协鑫集团进行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双方将加速推动“光伏+储能”两大应用端有效融合,全面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大基地项目快速落地。根据协议,双方将分别在重卡换电站通用性方面,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方面,以及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展开充分的技术交流与创新合作。

9月21日,由上汽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宁德时代、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的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40亿元。

9月26日,宁德时代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十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携手开拓电动化工程机械行业市场。将从产品研发、行业标准、市场推广及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全产品线、全价值链、全球范围”的业务合作与拓展,联合推动工程机械电池技术标准的制定。

9月28日,宁德时代宣布140亿在洛阳投建电池基地。据其公告,公司拟在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投资建设洛阳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不超过人民币140亿元。据悉,宁德时代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中州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

维科技术

2022年9月9日,维科技术与浙江钠创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维科技术将参与浙江钠创A轮融资,浙江钠创将利用募集资本进行钠电材料产业化产能建设,并对维科技术钠电池生产优先保证材料供应等方面的支持。同时,维科技术将在江西维科产业园建设钠电产业化基地,项目初期拟建2GWh钠电池生产线,主要面向低速车和储能市场。浙江钠创将出资参与钠电池产业化基地建设,并对钠电池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该项目将于2022年开工建设,2023年6月实现全面量产。

晶科科技

2022年9月15日,晶科科技与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苏文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75MW/150MWh集中式共享储能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共同布局郴州储能项目建设,推动光储能源一体化发展。

同兴环保

2022年9月17日,同兴环保宣布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共建“中国科大-同兴环保储能电池材料及器件联合实验室”,标志着同兴环保正式跨界进军钠离子电池产业。

同兴环保五年计划投入5000万元。同兴环保同时制定了高性能钠离子电池项目五年研究目标:电池单体能量密度>170Wh/kg,循环寿命>10000次。

固德威

鹏辉能源

2022年9月24日,鹏辉能源与河南省驿城区人民政府、中电建新能源集团项目对接暨签约。

电建集团规划在未来三年内新投建5000万千瓦以上的新能源项目,需求配储规模约20GWh。根据共同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风光发电、工商业储能、共享储能、分布式光伏等领域,从项目层面、技术研究层面进行战略合作。

赣锋锂业

2022年9月28日,赣锋锂业在公告中透露,已在近日与宜春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构建从锂资源开发到锂电材料、新型锂电池、电池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

赣锋锂业将分别在宜春投建年产30GWh新型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和年产7000吨金属锂项目,在奉新县投建年产5万吨电池级锂盐及锂矿采选综合利用项目,在丰城市投建年产5万吨氢氧化锂项目。

南网储能

2022年9月28日,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网储能”)正式登陆上交所,标志着我国首个主营抽水蓄能业务的上市公司正式诞生。

南网储能计划“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分别新增投产抽水蓄能600万千瓦、1500万千瓦、1500万千瓦,新增投产电网侧独立储能200万千瓦、300万千瓦、500万千瓦,以满足3亿千瓦新能源的接入与消纳,预计到2030年总投资约2000亿元。

格林美

2022年9月28日,动力电池回收龙头格林美发布公告,公司与伟明环保、永青科技、温州市洞头区政府、温州高新区管委会于当日分别签署《温州新能源电池材料低碳产业园项目投资框架协议》、《温州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四、结语

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在于能源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与此同时,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所引发的能源消纳等问题日益凸显,而储能正是解决新能源消纳的最佳方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能源的大量接入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影响。根据国家电网测算,2035年前,风、光装机规模分别将达到7亿、6.5亿千瓦,全国风电、太阳能日最大波动率预计分别达1.56亿、4.16亿千瓦,大大超出目前调节能力,迫切需要重新构建调峰体系,以具备应对新能源5亿千瓦左右的日功率波动的调节能力。

中央已明确要求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装机快速提升,使储能的刚需属性愈发增强。在政策利好和能源转型的双重驱动下,储能行业正驶入发展“快车道”。

THE END
1.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近期,各地深入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国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用时79天,从1000亿元到2000亿元仅用40天,更新消费潜力加速释放。https://www.guangzhou315.com/html/web/xiaofeixinwen/1865956387376259074.html
2.最后22天!政府补贴叠加淘宝双12优惠,家电家居5折现货开卖政府补贴倒计时遇上双12,家电、家居、家装、3C数码等品类优惠可叠加,低至5折现货开卖! 12月9日晚8点起,政府补贴可叠加淘宝双12优惠,大家电、小家电、家装、家居、3C数码等100余种品类商品参与补贴,低至5折,现货开卖。消费者在淘宝App搜索“政府补贴”,即可领取补贴资格,在线选购,支付立减。 https://www.shxwcb.com/1268921.html
3.突破2000亿元!你换新了吗?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4585万台 带动销售2019.7亿元 其中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占比超过90% 近期,各地深入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国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用时79天,从1000亿元到2000亿元仅用40天,更新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各地一视同仁支持不同规模、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MjA3OTE0NQ==&mid=2651327349&idx=2&sn=6c4f2651f9ef9fec6f770f32fea577d3&chksm=f366c133c411482521bae1825508ea981a2fb15540a41b53dc223e84d4d5316c79a705c09859&scene=27
4.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17期(总期67期)在线培训课程5月11日,央行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次强调管好货币总闸门、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等,也就国内物价趋势、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内涵等热点问题以专栏形式作出回应。 《报告》认为,尽管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增强,积极因素明显增多,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我国经济恢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93.html
5.互联网早报7月30日星期四苏宁家电累计销售突破20亿台;嘀嗒4、广东新规:共有产权房一户限购一套,承租人产权份额不低于50% 5、住建部: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59万个,占年度任务40.4% 零售电商 1、腾讯智慧零售推出一站式直播工具“直享”,推动线上零售新生态 2、苏宁:苏宁家电30年累计销售破20亿台 3、美的集团市值首次破5000亿,家电板块上涨叠加数字化红利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08608117&efid=hO3D06HElyyvigugo0K1wQ
6.2021年国家住房补贴政策有哪些律师普法2021年国家住房补贴政策有哪些 普法内容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国家对于住房补贴的政策,通常情况是可以以住房公积金的形式或是直接发放住房补贴,将其补贴以货币的形式发放给个人。目前我国普遍适用的不再是以实际物品的方式来进行住房补贴,而是将补贴合理转化为资金,通常来说住房补贴可以一次性全额发放、可以根据补贴人的https://www.110ask.com/tuwen/2775184176018726665.html
7.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是哪一年法律分析: 2008年12月1日至2012年11月底实行家电下乡,范围是全国。只要你是农村户口,不管你在哪卖的家电,都可以到户口所在地,财政局报销家电购买价的13%.现在补贴的家电主要是冰箱,彩电,手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551985113098539467.html
8.晚间公告丨3月15日这些公告有看头奥马电器(002668)晚间公告称,TCL家电集团于2021年3月5日上午向公司发送《关于提请广东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召开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函》,因TCL家电集团向公司提交的《提请函》在提交方式、内容、形式及程序等方面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等原因,公司董事会对TCL家电集团提交的《提请函》不予审议。 https://www.yicai.com/news/100986341.html
9.2023年中国家电行业全景图谱2016-2021年中国厨电零售额波动变化,其中2018年达到最近4年最高值为1559亿元,2019年起有所下降,2021年达到1528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7.9%。 注:此处厨电包括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洗碗机、集成灶等。 行业竞争格局 1、 区域竞争:浙江、广东家电企业众多 http://m.xincailiao.com/news/app_detail.aspx?id=62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