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这是要看你到底投哪里,谈的商务条件是什么.....正好昨天写了光伏的事儿,今天把这个重新写一下。
周三晚上,我们聊聊,当下的数据:
用户习惯
电动车的使用场景,我们简单分成私家车和商用车这两种方式。
我有一辆tesla,买了1年多,开了4w多公里。有固定桩的,肯定在自己的慢充桩上充电了,没有的情况下,我一般是:小区里的公共充电桩,一周下来怎么也有两三次是可以找到空闲位置,可以给车充电的,有空的位置,我就充,没有就不充;然后,在办公地点,也是有空闲的就顺手充一下,没有就不充。这么试下来,大概的充电费用一般是在1.2-1.6之间,这包含了电费和服务费。如果临时有事儿,计划好了之后,会去商业快充桩上充一下。没有太大的不方便。
一年下来,应该也就是充电100次多点,大约是2-3天充一次,不会说等到快没电了再充的那种。
比如续航400km,还剩下300km,如果恰好家里/办公地有空闲的慢充,就充上,一次可能也就是10多度电——但是一般都会占用这个充电桩8-10h左右,其他人充不了。这极大的降低了充电桩的利用率。而且这两个场景,构成了我绝大多数的充电场景。
如果和物业关系好,在小区和写字楼下,能拿到比较好的上午条件,算下来账,能赚钱,这样的生意可以做。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生意做不大,毕竟要一个个的谈,大家都有自己的资源。
但是类似特来电这种第三方的充电桩,就不好说了。我充电的时候发现,比如旁边医院有慢充桩,但是收停车费,我一般就不过去充了——那个主要是给医院上班的员工用的。如果是我过去,开车过去,走回来,第二天还得走过去开,很麻烦,而且也就是充个十度电左右。有点麻烦。
第三方的充电桩,一般都是快充,成本高,价格贵,使用率低。主要是应急充电或者出租车这类商用车辆会使用。
这就是需求场景的统计分布,不是正态的,是有偏的,而且这个偏度极大!!!
超级快充/换电?
我是看到一个第三方数据,我也拿特来电的年报数据做过一个反向推算,应该是靠谱的:非高速场景下的充电桩,设备利用率大约是10%;高速场景下的设备利用率是2%!
大部分人的感受是,节假期上高速,都要排队,按道理说,设备利用率应该很高啊,那是因为,你很少在非假期长途开车。
有人会说,那上了800V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我们不说随机过程的问题,我们举个例子:
一个泊松过程和一个平稳过程,怎么能保证系统的响应率呢?所以设备的利用率的高低,只有很小一部分是取决于充电速度,而99%的情况下是取决于需求的。
这就导致了,不管是超级快充,还是换电,都存在这个设备利用率的问题。这就是一个简单的随机过程的数学问题——但是放在商业大佬那里,好像是可以通过技术改变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就算是1s能充满的快充,也解决不了设备利用率的问题。
昨天我们说了光伏的问题,前天我们说了资产管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都是随机过程和统计的数学问题——在数学层面上,这些商业现象背后,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无法通过技术问题解决掉。
后记
结论:如果作为个人或者小企业,做充电桩生意的时候,找个明白人问一问,这个关键性假设,其实不是单价问题,而是如何假设设备利用率这个关键性的敏感变量。
tesla的办法是,充满电之后,如果收取高额的超时占用费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无效占用,但是解决不了需求是一个泊松过程的问题。
我们有时候在做产业研究,或者做生意的时候,想要一眼看透生意的本质,其实是很难的。还是要多咨询一下专业人士才行。
即便是投资了充电桩,你把小区里拿到的数据,也无法复制到公共充电桩的模型,虽然你提供的服务和设备都是一样的,但是在数学上来说,统计和随机过程的问题导致你可能会发生较大的亏损。
但是又有几个人,会和您说的这么细呢?大部分的商业计划书,给你画个大饼,然后假设一个离谱的设备利用率,然后计算出来一个让你心动的收益率。比如说,随着电动车的渗透率提升,设备利用率会到40%——虽然现在利用率不高,但是未来可期啊,到时候跑马圈地结束了,你就没机会了!你一算,很激动啊,但是数学模型告诉我们,这个设备利用率的提升,有一个上限,而且这个上限是非常低的,很快就会触达。那个时候,无论你如何努力,加强精细化运营,给优惠促销,各种手段用尽,你会发现,设备利用率还是上不来.......因为你根本无法打败大数定律,以为你根本无法突破数学规律对你的束缚.....统计的力量是强大的,强大到人力无法抗衡!
之所以写这个,不是看空电动车,这个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看法,电动车用于城市通勤,或者300km以内的城际交通,是非常完美的——成本低啊!但是如果你要投充电桩生意的,那的确是需要三思的,当时300001在投这个业务的时候,我还和其中的某位领导聊过,但是无奈,根本听不懂.......面对这么庞大的一个市场,谁都心动,结果这已经差不多快10年了吧,这个业务,还是在财务上未见起色。我一直跟踪的这个设备利用率,现在看来,还是突破不了——可能永远也突破不了了。要知道这已经是国内最大,运营最好的充电服务商了..........
希望中小投资人,和现在被投资机会匮乏困扰的小伙伴,多多注意,只是提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