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主要的制氢方式是以化石燃料为主,通过蒸汽重整或煤气化等技术制取氢气,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我国将逐渐转变为以绿氢为主的制氢方式。
绿氢是一种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通过电解水或其他方式生产出的氢气。绿氢在生产过程中几乎不产生碳排放,因此可以被视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能源。
绿氢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环保性和可持续性:绿氢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其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任何碳排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可再生能源利用:绿氢可利用如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生产。
高能量密度:在相同的体积和质量下储存更多的能量。相比于传统的化石燃料,绿氢可以提供更加高效和便捷的能源储存和运输方式。
广泛应用领域:绿氢可运用于如能源储存、电力生产、交通运输等多种场景。此外,绿氢还可以与其他领域相结合,如氨醇等化学物质的生产,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利用和产业链的拓展。
2023年(1-10月)国内绿氢项目盘点如下:
明阳青洲四海上风电场项目
10月,完成风电部分的建设。该项目计划建设“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这是一种将新能源发电与海洋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远景能源152万吨的零碳氢氨项目
10月,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旨在通过风光发电,电解水制氢,然后合成氨,实现全过程的零碳排放。项目将分三期进行建设,每一期的建设内容都各有侧重。一期项目总投资为20.1亿元,主要建设风电37.5万千瓦、储能5.6万千瓦4小时,并新建一座220kV升压站。此外,项目还将配套建设翁旗到元宝山绿电专线约70公里。这一阶段的建设将进一步扩大新能源的利用规模,提高能源储存和调配的能力,提升电网的稳定性。
深能(林西)能源有限公司年产2.4万吨电解水制氢项目
新疆山能化工有限公司准东五彩湾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
10月18日,生态环境部网站发布受理新疆山能化工有限公司准东五彩湾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的公示。本项目采用太阳能光伏电解水,制氢装置规模为12000Nm3/h氢气,项目建设单位正在与国网电力签订“绿电”供应意向性协议。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
10月18日,生态环境部网站发布关于受理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的公示。电解水制氢规模为3.15万Nm3/h氢气,氢气与净化后合成气合并进入甲醇合成。
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
10月16日,生态环境部网站发布关于受理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的公示。本项目采用电解水制氢装置,氢气产量20000Nm3/h,氧气产量10000Nm3/h,氢气与净化后合成气合并进入甲醇合成。
中电建赤峰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
10月10日,中电建赤峰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元宝山区部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本项目最大产氢量3.4万Nm3/h,总投资77662.22万元,风电、光伏所产绿电经输电线路送入电解制氢装置,生产出绿氢产品,电解产生的1.4MPa氢气直接送入氢气管网并最终送入下游的合成氨用户。
华电青海德令哈3兆瓦PEM制氢项目
9月28日,华电青海德令哈3兆瓦光伏制氢项目是由华电集团公司投资的一项大型绿色能源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运用先进的PEM电解水制氢技术,标志着中国在高海拔地区制绿氢的首次尝试。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西出口,占地约8亩,其中制氢规模为600标准立方米/时,建设一座日充能力500千克的加氢站以及3套兆瓦级PEM电解水和20兆帕氢气充装系统。项目一期工程采用了3套1MW的PEM电解水制氢装置,日产氢量约5200Nm/h,约465kg;二期工程计划建设一座日产500公斤的加氢站,氢气将通过管道输送至加氢站。
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9月26日,总投资296亿的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吉林省首批“氢动吉林”大型氢基化工示范项目,总投资296亿元,将建设新能源电源、年产60万吨绿色合成氨/醇生产线、年产50台套1000m/h碱性电解水装备生产线和4座综合加能站等,基本涵盖制氢、加氢、氢基化工、氢能装备全产业链条。
京能滑县绿氢母站—豫北绿氢供应基地项目
9月22日,滑县人民政府与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氢能源开发项目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成功举行。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拟在滑县投资建设绿氢母站—豫北绿氢供应基地,项目总投资30亿元,主要建设1个多能互补统一调控中心,新建1座50万千瓦多能互补风力电站,1座年产绿电10亿千瓦时,10000Nm/h制氢站,年产绿氢10000吨。
中能建双鸭山市百万吨级绿色甲醇生产基地项目
9月16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民政府在双鸭山市签订百万吨级绿色甲醇生产基地项目(综合能源基地补充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电工程在双鸭山市投资建设年产100万吨绿色甲醇生产基地,总投资约168亿元,一期先行建设年产30万吨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制绿色甲醇示范项目。
远景煤化工耦合绿氢/绿醇项目
9月15日,远景煤化工耦合绿氢/绿醇项目签约,项目投资约30亿元(不包含新能源场站),以全球领先的智能风电、智慧储能系统技术和绿氢解决方案,建设5万Nm/h绿氢、2.5万Nm/h绿氧和30万吨/年绿色甲醇项目,并与榆林共同建设“零碳化工国际产业园”。
榆林华秦新能源产业园(中西部氢谷)二期项目
西北地区首个光储氢热综合应用示范项目
9月13日,由中国能建中电工程、中能装备投资建设的西北地区首个光储氢热综合应用示范项目正式投产。项目一期投资1.2亿元,建设1000标方每小时的制氢站、1座综合加注站和5兆瓦自备光伏电站以及10辆氢能客车,主要用于满足本地氢能大巴的用氢需求,制备氢气纯度较高,可充分满足氢燃料电池对氢气品质的要求。
张掖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二期
9月11日,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市生态环境局拟对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二期(制氢站部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本项目制氢规模2万吨/年,制氢装置共配置20台1000Nm3/h碱性电解槽和4台2000Nm3/h碱性电解槽,储氢设置8台2000m3球罐,储氧设置4台2000m3球罐,同时扩建部分公用工程设施。本项目总投资100000万元。
中船通辽市50万千瓦风电制氢制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制氢制氨项目
9月,中船通辽市50万千瓦风电制氢制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制氢制氨项目获准备案。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15470万元,风电场规划总容量50万千瓦,制氢工厂配置36套2000Nm/h碱性电解槽设备、气液分离及纯化装置、压缩空气、冷却水等附属系统,项目年制氢量约2.26万吨,全部用于制氨,年产12.83万吨合成绿氨装置、建设生产车间、办公楼及辅助配套设施。
陕西省2023年风电光伏竞争配置项目—风电(10万千瓦)项目
9月4日,陕西华秦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子公司榆林华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获批“陕西省2023年风电光伏竞争配置项目—风电(10万千瓦)”。该项目将发挥榆林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将风力发电与制氢相结合,建设风电电场共计装机100MW,配套水电解制“绿氢”制氢站共计装机100MW,实现大型水电解制“绿氢”综合清洁能源项目的落地。
山西鲲鹏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氢能热电联供装备制造项目
8月31日,山西鲲鹏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氢能热电联供装备制造项目开工。该项目是继2022年氢能重卡、电堆、燃料电池系统、供氢系统装备制造落地孝义经济开发区后,鹏飞集团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的又一标志性项目,也是氢能产业园氢能装备产业基地首个开工项目。项目规划建设百千瓦级——兆瓦级大型氢能热电联供系统装配生产线,年产能达200MW,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6亿元。
山西郑旺氢能源有限公司电解水制氢项目
8月31日,山西郑旺氢能源有限公司电解水制氢项目投产。该项目采用鹏飞焦化厂干熄焦余热发电所产生电力电解水制氢,所产高纯氢气既能通过充装长管拖车对外运送,也可通过管道直接输送至北姚加氢综合能源岛,与2万吨/年焦炉煤气制高纯氢项目形成绿氢、蓝氢互补。
鄂尔多斯中极新能源4000万方/年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
8月29日,由内蒙古特弘煤电集团、格罗夫氢能源科技集团共同出资建设的,鄂尔多斯中极新能源4000万方/年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在达拉特旗正式开工。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0165万元,建设规模达5000Nm/h氢气纯化系统+3000kg/d加氢站。
平凉市首个制氢储运一体化项目,总投资0.6亿元
8月,本项目在崆峒区开工建设,总投资约6760万元。这是甘肃平凉市的首个制氢储运一体化项目,占地面积约8亩。一期工程主要包括建设一套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涵盖去离子水处理、电解制氢以及缓冲储氢等设施。而二期项目则计划建设一座日产500公斤的加氢站,氢气将通过管道输送至加氢站。该项目为平凉市“十四五”第二批风光电重点建设项目的配套产业项目。
榆林制加一体化加氢站项目,总投资0.6亿元
8月18日,榆林中未智氢新能源有限公司新建制加一体化加氢站项目获准备案。项目总投资6668万元,采用太阳能碟式光热裂解水制氢生产工艺,项目规划光热制氢碟片80台(套),产氢量365t/a;配套1000kg/d撬装式加氢站及相应配套设施,所产的氢气仅供本加氢站使用。
中能建张掖光储氢热综合应用示范项目
8月,一期1000标方每小时电解水制储氢一体化项目成功投运,每年将约800万度电就地转化为高纯氢气150吨,稳定满足正在投放的3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用氢需求。二期4000标方每小时制氢及合成氨项目建成后,计划每年通过市场化交易购买绿电1.8亿度,形成每年3000吨绿氢、2万吨绿色合成氨产能,填补国内绿氨市场空白。
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
8月14日,项目集中招标公告发布,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由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预计为63.32亿元。该项目包括两个重要部分:新能源和制氢合成氨。新能源部分将构建700MW的风电项目以及100MW的光伏项目,配套40MW/80MWh的储能装置,以充分利用和储存可再生能源。在制氢合成氨部分,项目计划新建制氢、储氢设施以及年产18万吨的合成氨设备。
中能建石家庄光伏制氢及氢能配套产业项目
8月9日,中能建石家庄鹿泉区光伏制氢及氢能配套产业项目获备案。
计划在石家庄鹿泉区建设光伏制氢和氢能配套产业。该项目总投资为32亿元,旨在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进行电解水制氢,同时建设综合加能站和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等设施。
宁东光伏电解水制氢配套45万千瓦离网光伏复合发电项目
8月4日,宁东光伏电解水制氢配套45万千瓦离网光伏复合发电项目获准备案。总投资额为4.5亿元,计划建设周期为12个月。该项目将建设45万千瓦的离网光伏电站,同时配备1.5万千瓦的电解水制氢系统。
远景通辽风光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总投资98亿元
8月3日,内蒙古扎鲁特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远景通辽风光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发布《项目备案告知书》。总投资额达98亿元,将建设300,000Nm/h电解水制绿氢装置、60万吨/年绿氢制合成氨装置及30万吨/年绿甲醇装置。该项目将分三期建设,每期建设规模分别为100,000Nm/h电解水制绿氢装置、20万吨/年绿氢制合成氨装置及10万吨/年绿甲醇装置。
腾格里60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总投资41亿元
7月28日,腾格里60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腾格里60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是由内蒙古阿拉善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的大型工程,总投资额为40.77亿元。该项目将建设规模为400MW的风电场和200MW的光伏电站,并拥有每年20827吨的制氢能力。该项目的氢气将被用于庆华腾格里精细化工合成氨项目及己内酰胺装置产能提升项目,显示了该项目在推动化工行业发展上的重要价值。
鄂尔多斯圣圆能源风光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
7月24日,上海河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标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圣圆能源风光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制氢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取得实质性进展。项目将建设新能源制氢储氢站和配套的风光发电装置,设计年产绿氢能力为5445吨。
中核科右前旗风储制氢制氨一体化示范项目
7月19日,中核科右前旗风储制氢制氨一体化示范项目进行环评公示。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500MW的风电场、电化学储能50MW/100MWh装置、储氢27.5万标方以及下游生产绿氨的设施。这些设施将共同作用,实现风能向氢能的转换,并进一步用于生产氨气。
国能阿拉善高新区百万千瓦风光氢氨+基础设施一体化低碳园区示范项目
7月18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阿拉善高新区百万千瓦风光氢氨+基础设施一体化低碳园区示范项目是由国能集团投资的大型工程,总投资约50.8225亿元。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电解水制氢设施,其额定生产能力为5.2万Nm/h,该项目将包含52套1000Nm/h中压碱性水电解制氢装置,以及4套200Nm/hPEM水电解制氢装置作为调控;并计划建设1座空压制氮站,压缩气量为24000m。此外,该项目还将配套建设绿氢合成氨设施,年产量达14万吨。这一设施将以电解水制得的绿氢为原料,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将其转化为绿氨。
赤峰市能源物联网零碳氢氨一体化示范项目
7月17日,第二次环评公示。赤峰市能源物联网零碳氢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是由远景能源有限公司和赤峰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大型工程,总投资约43.62亿元。项目的核心内容是利用当地的绿色资源优势推动风电、光伏、储能与智能物联网系统的发展,实现100%绿电制氢。计划建设450MW的风电场和50MW的光伏电站,同时配备电化学储能75MW/300MWh。预计该项目的制氢能力将达到每年24200吨。
亿华通风氢一体化源网荷储综合示范工程项目
中能建兰州新区绿电制氢项目
7月6日,中国能建氢能公司与兰州新区管委会签订《中国能建兰州新区绿电制氢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中能建兰州新区绿电制氢项目由央企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下属的子公司——能建绿氢(兰州)有限公司实施。项目总投资12.3亿元,占地约270亩,年产2万吨绿氢和6万吨绿氨。此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预计可达8亿元以上,年税收可达2660万元以上。
乌兰察布兴和县风光发电制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
7月,由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两家央企共同投资兴建的新天氢能产业链及配套新能源项目在南漳签约落地,总投资101亿元。一期将立即启动园区制氢项目、氢燃料电池示范性生产线和绿电制氢配套风力发电等3个项目建设,投资36亿元。
中煤50万吨/年离网型风光制氢合成绿氨技术示范项目
6月30日,中南电力设计院中标中煤50万吨年离网型风光制氢合成绿氨技术示范项目立塔测风服务项目。项目将包括建设一个50万吨/年的离网型风光制氢合成绿氨装置,同时还将配备相应的储氢和发电设施。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产50万吨绿氨的生产能力,同时还可以提供9万吨/年的制氢能力。计划于2024年4月开工建设,预计将在2026年3月全面投产。
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
6月30日,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投产。这是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制氢项目,也是全球目前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生产绿氢项目。该项目具有资源丰富、绿色低碳、规模应用、技术突破四大优势。项目建设包括光伏发电、输变电线路、电解水制氢、氢气储输、公用工程及配套辅助生产设施等环节。其中,电解水制氢能力达到每年2万吨,储氢能力为21万Nm3,输氢能力为2.8万Nm3/h。所产绿氢将就近供应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开创绿氢炼化新路径。
纳日松光伏制氢示范项目
6月29日,项目投产。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该项目由三峡能源牵头投资建设,旨在利用当地丰富的风光资源进行能源转换和利用。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在采煤回填区建设光伏电站,年均发电量约为7.4亿千瓦时。其中,20%的电量将直接输送至当地电网,剩余80%的电量将用于绿氢生产。项目将安装15套1000标方/小时的碱性电解制氢装备,年产氢气约1万吨、氧气约8万吨。
兴安盟京能煤化工可再生能源绿氢替代示范项目
6月28日,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发改委就兴安盟京能煤化工可再生能源绿氢替代示范项目(制氢部分)发布《项目备案告知书》。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建设制氢站,配套60套1000Nm3/h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最大生产效率为60000Nm3/h,平均生产效率为32400Nm3/h,年制氢2.5万吨。这些氢气将主要用于煤化工产业,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减少环境污染和碳排放。
丰镇年产5万吨绿氢暨氢能装备产线项目
6月27日,融科氢能、中国电建昆明院及丰镇市人民政府在内蒙古丰镇市共同签署了年产5万吨绿氢暨氢能装备产线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总投资约330亿元,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PEM制氢项目之一。它将利用3GW的可再生风光能源进行制氢,采用国际先进的PEM制氢技术。该技术通过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然后收集并利用氢气,以实现清洁、绿色的能源生产。
深能北方鄂托克旗风光制氢一体化合成绿氨项目
6月21日,鄂托克旗风光制氢一体化合成绿氨项目正式开工。将建设年产2万吨绿氢电解水制氢站及配套的500兆瓦风力发电场和长约60公里220千瓦输电线路工程。此外,该项目还将新建5兆瓦离网光伏发电柔性直流制氢科技创新项目,以及下游新建配套年产15万吨绿氢合成氨装置及加氢加油加气充电桩综合站一座。
中广核100万吨风光制氢绿色甲醇项目
6月13日,内蒙古赤峰市政府与中广核新能源投资(深圳)有限公司、扬州吉道能源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三方正式签约风光制氢10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协议投资约260亿元,项目将落地巴林左旗和阿鲁科尔沁旗。
国家电投/中铁阳原县风光制绿氢合成绿氨项目
6月,签约并启动,项目预计的风光发电装机量为2.4GW,其中风电部分为2.1GW,光伏部分为300MW。该项目还配套建设了40MW/80MWh的储能装置,以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此外,该项目计划每年生产氢气90万吨,以及年产绿氨50万吨。
兴安盟绿氢制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
5月25日,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有限公司绿氢制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项目的总投资为30亿元,将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物质发电装置、绿色甲醇合成装置等主要生产线及配套公辅工程。建成后,该项目将年产50万吨绿色甲醇。
鄂尔多斯库布其40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
5月23日,内蒙古杭锦旗能源局就鄂尔多斯库布其40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发布《项目备案告知书》。由内蒙古库布其绿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实施。项目总投资约29.45亿元,规划的制氢能力为15460吨/年,同时设有电化学储能规模为4万千瓦/4万千瓦时。在能源装备方面,项目将配套建设并网式风电装机规模25万千瓦以及光伏发电装机规模15万千瓦。
大唐多伦15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
5月7日,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多伦15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制氢)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项目将配套建设150MW的新能源装机,包括建设14套1000Nm3/h碱性水电解制氢装置,年产绿氢5419吨。
三一重能乌拉特中旗风光氢储氨一体化示范项目
2023年4月25日,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发改委就三一重能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风光氢储氨一体化示范项目(绿电制氢项目)发布《项目备案告知书》。该项目将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内建设,包括建设400MW的风电和100MW的光伏发电设施,同时还将建设电化学储能设施,规模为40MW/80MWh。该项目计划年生产3.6万吨的绿氢和15万吨的绿氨。
中能建巴林左旗绿色氢基化工基地示范项目
4月25日,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与巴林左旗人民政府及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就中能建巴林左旗绿色氢基化工基地示范项目签署《绿色氢基化工基地项目投资框架协议》。该项目将由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巴林左旗人民政府和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合作实施。根据投资框架协议,该项目计划建设年产约2万吨/年电解水制氢设施和年产10万吨/年低压合成氨装置。同时,该项目还计划适时建设一座综合加能站。
4月24日,赤峰新辰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中电建赤峰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风电部分)社会稳定风险公示》。该项目由电建新能源集团投资建设,内蒙古分公司负责实施,规划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490MW,年发电量将达12.43亿千瓦时,同时年产氢气1.86万吨。
中能建乌拉特中旗风光制氢制氨综合示范项目
4月24日,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发改委就中能建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绿电制氢制氨综合示范项目(绿电制氢项目)发布《项目备案告知书》。该项目由中能建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绿电制氢制氨综合示范项目负责实施,建设规模包括210MW风电、50MW光伏和39MW/1h的电化学储能设施。这个项目预计每年能够生产绿氢1万吨、绿氨5.7万吨,所提供的清洁能源电力达到24.6亿千瓦时。
国际氢能冶金示范区新能源制氢联产无碳燃料项目
4月15日,国际氢能冶金化工产业示范区新能源制氢联产无碳燃料配套风光发电一体化示范项目开工奠基。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新能源制氢、绿氨以及氢直接还原铁。此外,为满足这些项目的电力需求,还将配套建设50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设施。据了解,此项目将实现年产30万吨新能源制氢和120万吨绿氨,以及110万吨的氢直接还原铁。
中国电建满洲里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
4月5日,中电建签约内蒙古满洲里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该项目将利用满洲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建设1.5GW的新能源发电项目,包括600MW的光伏发电和900MW的风电发电。同时,该项目还将建设6万吨/年的制氢项目,通过新能源电力生产清洁的氢能源。
丰镇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
3月20日,国富氢能、龙源新能源及中国机械设备三方就内蒙古丰镇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签约。根据规划,该项目将建设制氢规模约40吨/天,分为两期建设。一期计划建设制氢3300吨/年,日产能10吨。
中煤10万吨/年液态阳光项目
3月7日,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0万吨/年液态阳光--二氧化碳加绿氢制甲醇技术示范项目绿色甲醇合成单元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示。项目的规划包括风电225MW和光伏400MW的建设,以及制氢约2.1万吨/年的产能。同时,该项目还将建设10万吨/年的二氧化碳加绿氢制甲醇装置。
中能建风光氢储及氢能综合利用一体化示范项目
3月7日,中能建风光氢储及氢能综合利用一体化示范项目(化工部分)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玉门东建材化工工业园,总体规划绿氢年产量1.7万吨、绿氨年产量3.9万吨以及配套工程。
伊宁市光伏绿电制氢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是一个大型新能源项目
3月,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81.4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亿元,光伏电站装机规模100万千瓦、制氢规模2000Nm/h及20座加氢站。
府谷县绿电制氢合成氨及储氢电池产业链项目
2月25日,府谷县绿电制氢合成氨及储氢电池产业链项目签约。作为府谷县2023年的重点项目之一,绿电制氢与年产20万吨绿氨及燃料电池产业研究院一体化示范项目计划投资52.8亿元,拟建设60000m/h电解水制氢项目、一座500kg/日示范加氢站、20万吨/年绿色合成氨项目、燃料电池产业研究院及电池储能系统制造等多个项目。
中石化鄂尔多斯市风光融合绿氢示范项目
2月16日,中石化鄂尔多斯市风光融合绿氢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开工。项目总投资约57亿元,是目前全球最大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该项目将利用鄂尔多斯地区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发电直接制绿氢,年可制绿氢3万吨、绿氧24万吨,就近用于中天合创鄂尔多斯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降碳减碳。
沈阳金山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风电离网制氢一体化项目
2月,项目正式开工,本项目是一个集风电、电解水制氢和氢能储存于一体的新能源项目。该项目总投资为2.78亿元,其中静态投资为2.73亿元。计划建设风电装机容量25MW,风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为3000小时,这意味着每年能够产生约7500万千瓦时的电力。所有这些发电量都将被用于本项目制取绿氢。预计这个项目将年产绿氢1230吨,预计在2023年11月开始产出氢气。
乌海中太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的氢能制储运销一体化工程一期项目
2月15日,正式在当地发改委备案。项目的建设地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工业园区北区,总投资约2亿元,计划在2023年4月开工建设,预计到2023年12月底完成建设并投入生产。此项目的核心技术依赖于中太(苏州)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所独有的氢气液化和存储技术,以及碳捕集技术。其主要利用乌海市区域内大型焦化企业黄河集团的焦炉煤气资源进行氢能源的“制-储-运-销”示范工程。
大连海水制氢产业一体化示范项目
1月28日,大连海水制氢产业一体化示范项目开工。项目预计分期建设,一期投资约8亿元,建设100MW滩涂光伏,60MW制氢,形成年发电量1.37亿千瓦时绿电和年产2000吨的新能源绿氢产能。在未来三年计划累计投资约30亿元,逐步形成500MW新能源发电、10000吨绿氢的产业规模。
中电建白城分布式发电制氢加氢一体化示范项目
1月,由中国电建吉林院承揽的白城分布式发电制氢加氢一体化示范项目顺利投产。项目的总投资约1.3亿元,规划建设容量为10.6兆瓦,包括6.6兆瓦风电和4.0兆瓦光伏。在设备方面,项目配套建设了2台电解水制氢设备,其中一台为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单台设备的出力为1000标立方;另一台则为PEM电解水制氢设备,其单台设备的出力为200标立方。该项目采用了“新能源制氢,余电上网”的运行方式,即优先使用绿色能源进行制氢操作,并将多余的电力输送到电网。
1月3日,乌兰察布兴和县风光发电制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正式获批,该项目是中国石油在内蒙古投资的首个风光发电制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项目总投资41.39亿元,计划建设风电350MW,光伏发电150MW;年制氢能力25700吨,用于合成氨、尿素;项目计划2024年年底投产。
中能建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风光制氢制氨综合示范项目
1月,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批复。项目总投资约23.15亿元,将新建210MW风电、50MW光伏,并配备39MW/1h电化学储能装置,每年有望生产绿氢1万吨、绿氨5.7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