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INNOCHINA中国产业创新大会-金融科技创新论坛于2022年8月30日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金融科技创新论坛邀请到学术专家、行业专家同台对话,探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理论与实践,并针对创新能力建设开展专项交流,研判金融科技助推产业发展、服务市场经济的核心趋势,为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行业专业人士、学者及科技专家搭建一个开放交流的平台。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耿黎做《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化创新趋势》报告,她表示普惠金融传统的风险高、成本高、回报低的难题困扰银行业已久,而金融科技创新所带来的远程服务、信息共享、流程优化等为解决“两高一难”的问题提供了关键手段,银行业机构应以数字化探索特色发展道路,凝聚创新力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中国银河证券公司研究院副院长兼战略研究部总经理杜书明做《金融科技驱动证券业发展变革》主题报告,他认为科技的发展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进步,更是一种认知和思维的变革。金融科技的作用可以归类为4个方面,第一是可以提高效率,第二是降低成本,第二是改善体验,第四是推动创新。
华夏基金董事总经理、首席数据官陈一昕做《基金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及前沿展望》主题报告,他表示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基金行业普遍的一个发展目标。主要有几点驱动因素:首先数据技术提供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力;其次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客户群和偏好的变化在牵引服务的创新;另外基金公司本身具有数字化转型的内需,面对愈发激烈的竞争,基金公司必须要不断地谋求新的竞争优势,数据的利用效率和核心技术能力需要突破。此外他也介绍了可解释AI在数字化转型工作中的实践和探索方向。
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信息技术部总经理车宏原做《云原生信创技术的前沿应用探索》的创新报告,他认为传统的金融机构,利用云原生构建数字中台,可以将互联网技术在敏捷、开放、高伸缩性方面的优势与本身带有的安全稳定的优势进行有机的融合,打造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底座。
智唐科技创始人朱垒磊:希望让最新的金融科技的成果和教学育人的工作能够有一些结合,一方面企业本身有人才的需求,学校可以进行学科共建,定向培养;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读书阶段就熟悉产品和技术的发展,掌握金融科技知识。
同创永益副总裁丁建楠:金融行业目前外部有监管,内部有云原生、微服务化的改造,如何保证我们系统的稳定性,如何用系统的稳定性来支撑我们的金融业务的发展,这一部分也是一个创新点。
人保创新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负责人、执行董事肖达:随着数据流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并在全社会实现多行业、多维度的数据流通,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将有望迎来数据获取模式从行业平台模式向数据交易所模式的转变。
【能源科技创新论坛】
2022INNOCHINA中国产业创新大会-能源科技创新论坛于2022年8月31日上午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能源科技创新论坛围绕能源科技领域前沿热点,探讨能源与科技结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共研能源领域最新科技发展趋势,为能源科技与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和建设意见。
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范霁红做《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储能》报告,他指出新型电力系统的基本形态和运行规则的深刻转变将带来电力系统稳定性、灵活性、可用性和经济性方面的诸多新问题,需要一系列关键理论和技术变革加以解决。作为新型电力系统核心技术支撑的储能技术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未来将统筹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资源,有效提升源网荷储协调运行的动态平衡能力和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因此,加强电力系统和储能产业协同创新,鼓励各类技术寻找合适的应用场景,研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至关重要。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资深专家、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主任工程师贾德香做《新型电力负荷管理技术与应用》主题报告,他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新形势下能源电力转型在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源结构、负荷特性、电网形态、技术基础、运行特性等方面都发生重大改变,呈现出发展新内涵: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强化新型电力负荷管理技术并推广应用,对当前保供电及未来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
【工业智联创新论坛】
中国兵工物资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化中心副主任吴波做《智慧供应链的创新发展》报告,他表示智慧供应链服务体系,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平台为抓手,以市场需求为牵引,数字化驱动业务和管理创新,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全流程、线上线下相结合,资源协同共享的供应链业务咨询、交易、仓储、物流和金融为一体的前中后台综合服务体系。
金蝶集团北京资深顾问马俊杰做《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主题报告,指出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生产环节的数字化或者智能制造,更重要在于思路转变,即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变到以用户价值为中心的新型能力,特别需要提升用户协同服务以及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能力。
黑湖科技生态总监王之伟做《产业互联与数据上云,制造业转型的下一个十年》的创新报告,他介绍了数字化转型的四步方法论,包括数据聚合、实时分发、分析解读、智能决策,以及供应链协同、集团协同和工厂协同三重协同理论,以“上云用数赋智”等举措助力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兵工物资研究员张烜通:标准化工作是实现工业智联的一个创新切入点。通过标准化工作,把各行各业最大公约数提取出来,以此作为纲领性的指引,从而更好落实顶层架构与决策理念。
金蝶集团北京资深顾问马俊杰:工业智联生态从商业生态、技术生态和商务生态三方面进行搭建与整合。用生态、互联的思想,以开放、共赢的心态,有助于整合更多行业资源,打好服务基础。
国泰瑞丰基金合伙人郭浩:工业智联下一步的模式有两点,第一点是集中,第二点是开源。第一,龙头企业要起到带头作用,整合行业资源,提出符合行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社会效益。第二,整个社会面要集思广益,搭建开源社区,为持续研发积淀基础。
本次论坛深度解析产学创新发展趋势,产业代表系统展现创新案例成果,从各领域优秀代表与老师带来的精彩演讲到富有启发性的思创对话,2022INNOCHINA中国产业创新大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