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重磅文件密集发布,政策催化带动新型电力系统全产业链受益

进入8月以来,能源领域密集出台发布了多项重磅政策文件,围绕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的部署。

8月2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今明两年各省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8月6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印发,将重点开展9项专项行动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效;8月13日,国家能源局印发《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围绕供电能力、抗灾能力和承载能力提升,明确四方面重点任务。

电网进入新一轮转型升级,挑战与机遇并存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0.7亿千瓦,其中煤电11.7亿千瓦,风电与太阳能合计达11.8亿千瓦,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煤电。

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院长康重庆认为,高比例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与新型电力负荷的大量涌入,不断改变电力系统运行边界与运营模式,持续挑战电力系统的运行灵活性,安全保供和供需平衡难度持续增大,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需求愈发显著。

“近年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虚拟电厂聚合调控等技术发展迅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保供和清洁消纳提供了关键技术手段。”康重庆表示,但受极端气候频发、新型电力负荷随机性凸显、应用场景日渐多元、运营复杂性愈发显现等因素影响,新型电力系统的在需求侧协同能力方面仍然存在需求侧资源的开发程度不足、虚拟电厂的调控技术不足、适应新型主体的市场运营体系不足等问题。

当前,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使得我国电网进入了新一轮的转型升级,既给行业带来了多重挑战,但也带来了多方面的机遇。以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电南自)为例,公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电南自一方面在传统专业领域持续创新,另一方面积极布局新兴产业,积极响应电网发展趋势。

例如,就国电南自传统继电保护专业而言,大量电力电子设备的引入对继电保护的速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保护难以适用,保护误动或拒动的风险升高,保护灵敏性和可靠性下降。但与此同时,电力电子设备灵活可控的特性也为继电保护提供了新思路。“在深入研究电力电子化电网故障特征的基础上,我们积极钻研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努力为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继电保护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保驾护航。”国电南自有关负责人表示。

政策催化利好新型电力系统全产业链

新型电力系统涉及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环节。华源证券研报认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是对未来4年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一次总体性安排,核心在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接纳新能源的能力,预计这将长期成为电力行业的投资主线。

浙商证券研报认为,政策的发布有望为新型电力系统全产业链带来广泛利好,源网荷储多个环节均充分受益,且市场化机制的完善有望进一步推动绿电价值兑现,并在用能端加速理顺终端价格传导机制,还原用水等能源的商品属性。

中泰证券研报分析称,在政策的催化下,源网荷储侧多环节系统升级改造,加强智慧化调度体系建设,将带来多方面的机会。例如在源侧,提出可重点打造新能源友好型电站,推动智算+新能源融合发展;在网侧,提出制定配电网标准,加强智慧化调度体系建设;在荷侧,提出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助推响应能力高于最大用电负荷;在储侧。提出加强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体系建设。

“虚拟电厂作为一种前沿的智慧能源管理技术,代表了电力系统向更高效、更灵活、更低碳方向发展的趋势。”国电南自有关负责人表示,虚拟电厂面向用户侧灵活资源聚合、电力市场、能碳管理等应用场景,着力解决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入市运营管理难、可再生能源消纳与电力电量平衡难和用能侧智慧能源和绿色低碳转型难等问题。

据了解,国电南自自主研制了虚拟电厂“云—管—边—端”全系列产品,形成了虚拟电厂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公司研发的虚拟电厂智能管控系统在华能浙江虚拟电厂进行了应用,系统接入并聚合了大量的工商业储能、充电桩等灵活资源,实现了全国首套接入实时调度虚拟电厂的应用示范,通过精准的负荷管理和资源调度,有效缓解了局部电网的供需压力。项目还在华电广东、浙江浙能、邯郸武安工业园区等全国多个地区、多种场景和多类型电力市场中试点应用,并探索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虚拟电厂市场化运作模式和激励机制。

除了虚拟电厂以外,作为新能源接入电网的缓冲器,储能高度契合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能够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性较大和电网支撑性电源不足的问题。据了解,国电南自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储能能量管理系统、储能协调控制装置和储能变流器产品,推出了储能应用整体解决方案,涵盖了火储联合调频、新能源配套储能、用户侧储能、独立储能电站以及微电网等多种储能应用场景。在工程实践方面,国电南自许多自主技术研究成果已在工程项目中成功应用。例如华电朔州热电厂混合储能辅助调频项目,该项目是国内首个飞轮+锂电池混合储能辅助火电调频项目,包含2MW/0.5MWh能量型飞轮储能和5MW/5MW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

THE END
1.煤改气建议和意见8篇(全文)关于“煤改电”事宜,研究院调研了煤改电国内发展现状和各地实施情况,对河北省煤改电与煤改气市场的竞争性进行了分析。 2、煤改电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 经调研,开展“煤改电”试点较早的城市是北京,近期发布“煤改电”试点政策的省份是山西省和河北省。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puaci9c.html
2.煤改电相关政策补贴(精选4篇)2014年能源局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17项,占国家能源局原有审批事项的68%,超过审改办要求比例(50%)18个百分点。放权放得下、接得住、落得实、管得好才是根本。 八、北京市2014年减煤换煤清洁空气的行动实施方案 九、《关于完善北京农村地区“煤改电”、“煤改气”相关政策的意见》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857tm70.html
3.电取暖国家补贴政策(煤改电取暖国家政策)劳动人事电取暖国家补贴政策(煤改电取暖国家政策) 煤改电补贴领取方法 1、“煤改电”居民用户每月凭购电票据或当月用电结算截图,到当地乡镇办办理补贴手续;乡镇办根据居民有效票据结合供电部门提供的用户使用明细表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发放,电价补贴仅限取暖用电,采暖季每户居民累计最高补贴1040元。 http://www.027yaju.cn/laodongrenshi/384411.html
4.发改委制定“煤改电”“煤改气”具体价格支持政策发改委制定“煤改电”“煤改气”具体价格支持政策 原标题: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记者安蓓)记者日前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为支持北方地区加快实现清洁供暖,在适宜“煤改电”的地区,对各省份确定的居民合理采暖电量,执行第一档居民电价;对天然气资源有保障、适宜“煤改气”的地区,居民“煤改气”采暖用气销售https://news.cctv.com/2017/10/08/ARTIvokgQKQ2Uh0P5htscjw8171008.shtml
5.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解决“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供暖推进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解决“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供暖推进过程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了征求《关于解决“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供暖推进过程中有关问题的通知》意见的函,其中要求:参照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天然气标准合同文本,各https://news.bjx.com.cn/html/20190703/990369.s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6.部分地区“煤改电”“煤改气”政策汇总9月6日 能源局下发《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清洁供暖的指导意见》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天然气和电供暖。 9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北方地区清洁供暖价格政策意见的通知》,要求已经实行“煤改电”改造的地区通过完善峰谷分时制度和阶梯价格政策,创新电力交易模式,健全输配电价体系等方式,降低清洁供暖用电成本。 https://m.loupan.com/hrb/news/201811/303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