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网上一直闹央国企降薪裁员的消息,虽然沸沸扬扬,但北墨也没有完全放在心上。
因为我觉得,裁员降薪一般都是已经迈入市场化的小国企所用的降本增效手段。但我没想到的是,目前已经有许多世界500强的央企也纷纷决定在明年开始降薪。
形势可谓一片严峻!
各省、直辖市分公司、各直属单位要根据集团公司文件精神,提早拟定明年的薪酬办法。
虽说没有强制各层级单位的降薪比例,但文件中的指导意见“建议调薪30%”明确在那摆着了。这就说明降薪比例只多不少。
什么?基层员工生活困难,领导大发慈悲能不能少降点?
这简直就是开玩笑,虽说没有强制降薪比例,但工资总额在那卡着了,你给员工少降点,那中层及以下各级别领导干部就得少拿。
虽然他们嘴上说得高风亮节,一切以基层为主,但若到真金白银上面,他们可是寸土不让。
再说点不能明说的。各单位的工资总额是完全都用在职工的工资福利身上了吗?
我看就不见得!
哪个单位没有过为了完成指标,花钱买收入的情况?
表面上是为了激发各层级员工的营销热情,特此制定专项奖励活动奖励办法,但其实真实目的不说也罢。
反正,工资总额的一部分用作他用,吃亏的永远还是普通员工。诸如季度奖停发,年终奖原本5k变3k...
所以,经常有同仁说:单位收入进度挺好的啊,但为什么我的工资就是没涨呢?钱都跑哪去了?
这是个好问题~
可以预见的是,明年降薪后,这种情况会愈加明显!
要说降薪后,最难以承受的是谁啊?真正过苦日子的是谁?
要我说,还数基层单位的基层员工!
原因如下:
1.降薪数额虽少,但钱更值钱
虽说,他们基础工资低,按理说受调薪影响最少,但其实对他们来说,钱更加值钱。
我们来算一笔账,假使基层员工月薪3k,降薪30%后,那就说明每个月到手也就2k出头。
请问,这年头2k能干点啥?如果是男性,那更加完蛋了,家没准都得散~
但是高层级单位,或者是领导干部就不一样了~
他们原本基础工资高,绩效系数高,虽然他们降薪的具体数额比基层员工要高,但他们到手的工资仍旧能够生活。
对于他们那个层级而言是过“紧日子”,但对基层的普通员工而言,这日子就是没法过了~
2.管理层奖励渠道多,这边亏来,那边补
再苦不能苦领导,再穷不能穷领导~
说实话,基层员工这一年来能有啥奖励啊?除了说没就没的季度奖,剩下的就是那意思意思的年终奖了~
至于那些冠冕堂皇的营销奖,不往里搭钱就算不错了。
但是管理层不一样啊~
别的不说,光季度奖、年终奖人家就有两份~
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又分两类。一类是大家都有的;另一类是管理层独有的。
许多国企单位的领导干部其实是有两张工资卡的,一张卡发的是月薪,薪酬算在台账之内;另一张卡发的就是干部层级独有的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之类的奖金。这部分奖励根据单位层级、个人职级去发放。
毫不夸张的说,二级单位职级很一般的干部,哪怕是全年中最少季度奖,也能抵得上2个员工的月薪。所以更别提中层干部及班子成员了。
至于集团总部的干部,同职级下,他们的奖励要比下级单位要高出不少。
也许领导的月薪并不高,但年薪绝对不少,原因就在于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等奖励在那顶着了。
但论年薪,一般民营企业根本不够看!不过仅限于领导层。
至于,大家都有的那部分奖励,金额一般不会很多。比如季度奖1K,半年奖2k,年终奖3K之类(效益好的单位可能很多,年终奖有可能上万),当然这些钱干部们也是会有的。
简言之,领导干部们拿两份奖,一份大家都有的,一份干部层独有的。只不过,独有的那份有可能不计入台账或者计入另一本台账。
这样做为的就是不让普通员工看到自己的薪酬与领导薪酬差异过大,从而产生负面情绪。
面对降薪,基层员工怎么活?
真的别埋怨现在基层躺平情绪蔓延,光让驴拉车不让驴吃草那还行?
饿着肚子还能给你猛猛干活?
指标层层指派,压力层层下压,反正大部分压力都让拿钱最少的那部分人承担呗?
天天开会光知道知道督办、追责,但涉及到具体怎么开发业务,怎么营销就只字不提!
所以公司效益不好,首先应该的反思的是,管理是不是出了问题,做管理的人是不是真的会管理。
前几天外出,拿手机滴滴下单,没想到接单的竟然是公司大客户营销中心的某个业务员。上车之后,那气氛是尴尬至极!
虽然我不是他的领导,但他仍旧有意无意的冲我解释了一堆,直到我做出承诺后他才如释重负!
最后他非要等我办完事,再送我回家(免费的)。
我最后还是拒绝了,因为大家都不容易,但下次单位附近的单还是别接了~
万一碰上管理层的某位领导,他可是要把你这个事当个典型在大会上反复强调,万一再出台个严查职工副业的政策,那害的可就是一大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