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科改行动”扩围深化现场推进会和“双百行动”扩围深化现场推进会,并发布最新一期“科改企业”名单和“双百企业”名单。国家电投在原有国氢科技、中能融合、国核铀业核力同创、中国电力新源智储4家单位入围“科改企业”名单的基础上,又新增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绿能科技(国核电力院)、上海核工院3家单位入围“科改企业”名单。截至目前,加上原有入围“双百企业”名单的上海电力、内蒙古公司(蒙东能源、电投能源)、中国电力3家单位,国家电投“科改企业”“双百企业”增至10家。
一直以来,国家电投坚持改革发展主基调,持续深化国企改革专项工程,充分发挥“科改企业”“双百企业”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探索形成以高标准改革、高水平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有益路径。
此次新增纳入“科改企业”的中央研究院是国家电投从事从“0”到“1”的先导型科研工作的研究机构,承担战略性、前瞻性、重大共性技术研究。近年来,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建立健全科技研发体系和成果转化机制,自主研发的COSINE核电软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储能、氢能、新能源等领域形成一批具备行业影响力的关键技术,成功实现氢能、C-HJT光伏电池、永磁电机等技术成果转化。
绿能科技(国核电力院)着力推动“工程服务、投资运营、研发创新”协同发展,组建创新孵化平台,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高效融合,开展“光伏电站智能柔控装置”等产品孵化,产品研发呈现市场化、产业化。全面推进用工和薪酬分配机制市场化,贯彻“为能力付薪、为贡献付薪”的理念,设置科研开拓奖励、创新成果奖励,多元赋能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造。2022年实现1.8亿元科研合同签约,创历史新高。
上海核工院是国内具有全核岛研发、设计、采购、建造、调试等专业能力的创新研发单位。近年来,上海核工院联合国内600余家单位,打造“跨集团、跨产业、跨地区”的三代核电创新联合体,建设核能领域非能动原创技术策源地,组建了“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构建成果应用迭代升级大循环。在创新管理模式方面,科研管理从“基于项目”向“基于战略”转变,以科创板IPO为牵引完善组织治理模式,构建核电型号和系统总师体系。
国家电投“科改企业”“双百企业”持续加强改革创新探索力度,围绕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发力,推动改革落地见效,加速释放改革红利。在近期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对中央企业所属“双百企业”“科改企业”2022年度改革专项考核中,国家电投7家“双百企业”“科改企业”考核全部为“标杆”或“优秀”,在央企中名列前茅。其中,国氢科技完成三轮引战,成为目前氢能行业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中国电力新源智储实现技术与资本深度融合,已落地储能项目超1500兆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