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行业: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动电网高质量发展丨券商首席看产业

国金证券研究所新能源与电力设备行业首席分析师姚遥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强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明确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电网环节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主力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望为电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国网方面,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7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年中会议提出全年电网投资将首次超过6000亿元,比去年新增711亿元,同比增长约13.5%。新增投资主要用于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建设、加强县域电网与大电网联系、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更好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西部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送出。

南网方面,预计2024—2027年,大规模设备更新投资规模将达到1953亿元。其中2024年年中将增加投资40亿元,全年投资规模增至404亿元,预计到2027年实现电网设备更新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52%。更新重点为电网本质安全提升、防灾减灾建设、数字电网提升、节能增效提升、绿色环保升级五个方向。

结合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国网南网投资规划,我们认为电网高质量发展主要围绕四个方向:①特高压&高压建设;②配网扩容改造;③电力市场化改革;④设备出海机遇。

①特高压&高压建设:电网投资有望维持高位,线路扩建仍有超预期空间

新能源大比例接入对电网消纳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指出,“加强清洁能源基地、调节性资源和输电通道在规模能力、空间布局、建设节奏等方面的衔接协同”。2024年1—8月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330亿元,同比增长23.1%,电网投资加速。

2023年以来水风光配套外送输电需求强烈,金上-湖北、陇东-山东、宁夏-湖南、哈密-重庆四条特高压直流线路陆续核准开工,特高压由此迎来第三轮发展高峰特高压;2024年以来,阿坝-成都东交流项目,陕北-安徽、甘肃-浙江直流项目也获得核准开工,预计2024全年核准开工2交3直;“十五五”期间大基地项目外送缺口持续存在,特高压建设具备长周期属性、预计“十五五”期间保持高投资强度。

6月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披露了24年开工/投产的37/33个新能源配套电网重点项目,涉及数十个省份,明确将为国家布局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等重点项目开辟纳规“绿色通道”,强调电网企业主动为新能源接入电网提供服务,简化审核环节。我们认为,随着新能源电力设施配套需求增多,电网建设有望进一步加快。

②配网扩容改造:配网面临容量、智能化、电能质量问题,顶层文件出台驱动景气度上行

当前随着新能源、充电桩、储能等高比例接入,配电网正逐渐“有源化发展”,亟需加快建设改造和智慧升级,提升供电保障和承载能力,以补足电网短板。

2024年3月,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自提出新型电力系统以来,国家部委层面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指导配电网建设,目标到2030年基本完成配电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202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强调持续深化配电网建设改造,提高配电网可靠性和承载力。

《决定》提出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优化居民阶梯电价等,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2015年3月,电改9号文出台,明确了“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目前2015年启动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九个年头,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也被赋予了支持新能源加速发展、推动电力系统低碳转型、支撑新型电力构建的新任务。2024年7月1日,新版《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正式实施,储能、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在内的新型经营主体被纳入电力市场经营主体。

我们认为在政策不断加码的背景下,以虚拟电厂、微电网、综能管理为代表的新兴赛道蓝海前景广阔,市场化转型将加速进行。

④设备出海机遇:新能源、用电增长、线路老化驱动,全球电网设备投资提速

全球电网投资三大驱动因素为:1)新能源装机量提升带来的配套设施扩建需求;2)对日益增长且多元化发展的用电侧需求作出响应;3)对于存量老龄化线路的替换。美国、欧洲、其他地区电力设备需求均存在长期驱动因素。2024年多家国际电力设备龙头公司业绩/订单/营收指引均超预期、变压器和高压开关等产品出口延续较快增长均可验证行业景气度。

我国电力设备企业通过经销、直销、海外并购等多元化形式实现产品出口,同时积极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合作开展国际业务,凭借技术、成本效益、交付等方面优势带动更多先进技术、标准、装备“走出去”,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我们认为,当前海外电力设备供需错配严重,部分电力设备处于大规模替换阶段,看好我国电力设备(智能电表、变压器、组合电器等)出口维持高景气。

THE END
1.电网的新篇章国家电力行业的转型与发展电网的新篇章国家电力行业的转型与发展 一、行业概述 在全球能源结构不断演变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力行业正经历着从传统单一能源向多元化能源转型的深刻变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电国和用电国,中国电力工业不仅承担着经济增长的推动者角色,还肩负起了绿色低碳发展的责任。https://www.csjrjkivd.cn/re-dian-zi-xun/555581.html
2.电网体制须改革!!新型电力系统是对传统电力系统近乎颠覆性的重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能在现有电网体制下顺利进行。21年20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确定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同时,提出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其中无疑包含电网体制改革。紧接着21年2010中央下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https://www.360doc.cn/article/32415886_1039322299.html
3.国家电网拆分之难:五大区域电网已被空壳化十年电改 在2012年五号文件出炉之后,2003年走出第一步,通过对国家电力公司分拆重组,成立了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以及中电投、华能等五大发电公司。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应运而生。 上述华电电监会人士表示,成立华东等五大区域电网公司,就是待南方电网发展成功之后,借鉴其模式,将五大区域电网公司拆分出来。 https://www.yicai.com/news/2566646.html
4.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十年回顾和反思(精选6篇)2)2002年按电改计划成立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国网下设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和西北5个区域电网公司,为将来拆分国网打下伏笔。可是进入2011年后,国网开始逐步对区域电网收权,将电网规划、电力调度等管理职能收回公司总部,将区域电网的主要经营性资产按属地化原则分解到省网公司,区域电网公司实际被架空。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wuygmg2.html
5.改革开放40年我国农村电力发展历程回顾“两改一同价”工程实现了农村有电用得上、有电用得起;实现了政治上的平等,经济上的公平。广大农民群众把“两改一同价”称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提高阶段 无电地区通电工程 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2006年前,国家电网公司供电区域内约有140万户无电户、550万人没有用上电,分布在21个https://power.in-en.com/html/power-2302378.shtml
6.数据│2017年中国电改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新一轮电改破局电网企业的垄断,改变发电企业和售电企业的盈利模式。在电力改革之前,电网企业集输电、配电、售电与一体,发电端和售电端电力价格由国家发改委确定,电网企业利润来源于买卖利差;电改之后,发电端和售电端电力市场价格由市场竞争决定,售电公司负责电力交易,电网企业只负责输、配电,收取输送费用。 http://www.hitilin.com/seoshow.php?bh=1202
7.发改委: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扩围新纳12个省级电网人民网北京3月15日电(记者杜燕飞)近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今年将北京、天津、冀南、冀北、山西、陕西、江西、湖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等12个省级电网,以及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的电网和华北区域电网列入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 https://news.cctv.com/kuaikan/m/a/index.shtml?id=ARTIZXp0yaRchfOhnANI5FxD160315
8.国家电网: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战略高度,继部署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之后,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作出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决策部署。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工作会议强调,今后三年深化改革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已经明确,要聚焦主责主业,优化业务布局,全https://www.nationalee.com/newsinfo/6524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