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下一个电改十年开启“导航”——《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解读

历经十年改革,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成效显著,市场价格信号充分体现了供需变化,并产生了巨大的促进清洁能源消纳、保障电力供应的改革红利。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逐步构建,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动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已经成为各方的共识。《蓝皮书》总结了以下方面的成绩。

一是全社会呼吁的“书同文、车同轨”问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各地探索经验的基础上,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现货市场基本规则、信息披露基本规则、市场注册基本规则等陆续出台,解决了一系列诸如主体信息难以户认、不同省区的交易品种差异太大、省间交易无法对接的问题,迈出了从“0”到“1”的重要一步。

三是通过供需形势转换检验了市场价格的有效性。自2021年电力供应紧张开始,煤电价格上涨的天花板被打开,电价能涨能跌的理念深入人性,各地政府和电力用户终于认识到高电价更有利于保障电力供应,建设电力市场不光是为了降价。

四是电力市场生态圈已经搭建,围绕电力市场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发展,打破了购售电的传统渠道,对各行各业的市场运营能力和监管能力的要求也更高。电网公司惊奇地发现,客户对于了解电力市场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电力用户惊奇地发现,自己竟然有了购电的话语权,可以像采购设备一样招标采购电力。发电集团和售电公司发现,单靠价格优势已经难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提供更好的优质附加值服务,如节能改造、用电管理、设备运维、用能聚合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竞争优势。监管机构发现,传统的电力监管业务已经捉襟见肘,自己面对的是更加复杂的套利行为,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监管水平,甚至需要与当地工商局、金融管理局等机构开展多口径联合监管。

《蓝皮书》对下一步工作的谋划

一是回答了电改之路需要走多远的战略性问题。

《蓝皮书》通过总结回顾改革经验,系统提出了面临的总体设计、政策边界、市场机制三个方面的挑战。总体设计方面需要着力解决各地市场不协调不统一,以及如何从更大范围实现跨省区的电力交易,畅通电力市场高速公路。政策边界方面则提出了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政策不足,风险防范和监管体系仍有待完善。市场机制方面则需要继续完善批发市场的功能品种、增强灵活性、提升充裕度;零售市场方面需要加快规范建设。《蓝皮书》谋划了第二个十年的改革计划表,即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2030年实现全面建成,2035年进一步改革提升。

二是回答了近中期的市场建设应该从哪些方面重点发力的问题。

改革进展还不尽人意的短板在哪里?各方共识,层次统一电力市场的架构需要尽快建立。这个目标虽然必要,但并不容易实现。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同时也是与上下游联系紧密的二级能源,电力市场的基础条件与我国的能源管理体制、一次能源市场改革状况密不可分。从国际经验来看,欧洲自2000年即开始谋划包含天然气、石油、电力在内的统一能源市场而非统一电力市场,是有其政策和理性考量的,没有对底层的天然气和原油进行市场化改革,自然也就没有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基础。同时,我国迄今为止,在电力保供、新能源消纳责任等方面都是以省为实体来开展,这些因素也必然对统一电力市场的形态施加了影响。基于上述考虑,近中期对于多层次统一市场着眼于以省(区、市)为基础,以区域市场开展互济和资源优化配置,跨省跨区市场实现更大范围优化配置。

三是回答了未来市场功能的转型方向在哪里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基础设计来自于欧美市场构型和经济学原理,但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转型进程进一步加快,传统电力市场理论在应对高比例新能源入市、进一步发挥价格信号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等新问题时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适应。解决以上不适应问题,要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个方面协同发力。新能源方面,要出台体现绿色环境价值的绿电绿证政策,更要出台适应风光大基地发展的市场机制。在保供应方面,则需要加强容量机制的政策建设,与我国的规划体系相适应,解决“计划生、市场养”的不适应问题。

四是回答了“车同轨、书同文”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国家部委层面已经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中长期交易、现货、信息披露、市场注册等基本规则,市场统一规范的四梁八柱已经构建,下一步则需要加快构建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运营机制。对照我国已有的其他商品或金融市场,如证券和期货已经建立了投资者适当新评价,银行业建立了统一征信体系,这些都是电力市场下一步改革中需要吸取的经验。

改革的脚步永不停息,《蓝皮书》提出的改革方向既是改革者的脚印记录,也是电力行业的共同心声,希望未来十年我国电改之路能够在祖国大地上踏石有痕、走出辉煌。

THE END
1.电网的新篇章国家电力行业的转型与发展电网的新篇章国家电力行业的转型与发展 一、行业概述 在全球能源结构不断演变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力行业正经历着从传统单一能源向多元化能源转型的深刻变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电国和用电国,中国电力工业不仅承担着经济增长的推动者角色,还肩负起了绿色低碳发展的责任。https://www.csjrjkivd.cn/re-dian-zi-xun/555581.html
2.电网体制须改革!!新型电力系统是对传统电力系统近乎颠覆性的重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能在现有电网体制下顺利进行。21年20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确定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同时,提出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其中无疑包含电网体制改革。紧接着21年2010中央下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https://www.360doc.cn/article/32415886_1039322299.html
3.国家电网拆分之难:五大区域电网已被空壳化十年电改 在2012年五号文件出炉之后,2003年走出第一步,通过对国家电力公司分拆重组,成立了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以及中电投、华能等五大发电公司。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应运而生。 上述华电电监会人士表示,成立华东等五大区域电网公司,就是待南方电网发展成功之后,借鉴其模式,将五大区域电网公司拆分出来。 https://www.yicai.com/news/2566646.html
4.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十年回顾和反思(精选6篇)2)2002年按电改计划成立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国网下设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和西北5个区域电网公司,为将来拆分国网打下伏笔。可是进入2011年后,国网开始逐步对区域电网收权,将电网规划、电力调度等管理职能收回公司总部,将区域电网的主要经营性资产按属地化原则分解到省网公司,区域电网公司实际被架空。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wuygmg2.html
5.改革开放40年我国农村电力发展历程回顾“两改一同价”工程实现了农村有电用得上、有电用得起;实现了政治上的平等,经济上的公平。广大农民群众把“两改一同价”称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提高阶段 无电地区通电工程 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2006年前,国家电网公司供电区域内约有140万户无电户、550万人没有用上电,分布在21个https://power.in-en.com/html/power-2302378.shtml
6.数据│2017年中国电改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新一轮电改破局电网企业的垄断,改变发电企业和售电企业的盈利模式。在电力改革之前,电网企业集输电、配电、售电与一体,发电端和售电端电力价格由国家发改委确定,电网企业利润来源于买卖利差;电改之后,发电端和售电端电力市场价格由市场竞争决定,售电公司负责电力交易,电网企业只负责输、配电,收取输送费用。 http://www.hitilin.com/seoshow.php?bh=1202
7.发改委: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扩围新纳12个省级电网人民网北京3月15日电(记者杜燕飞)近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今年将北京、天津、冀南、冀北、山西、陕西、江西、湖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等12个省级电网,以及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的电网和华北区域电网列入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 https://news.cctv.com/kuaikan/m/a/index.shtml?id=ARTIZXp0yaRchfOhnANI5FxD160315
8.国家电网: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战略高度,继部署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之后,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作出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决策部署。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工作会议强调,今后三年深化改革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已经明确,要聚焦主责主业,优化业务布局,全https://www.nationalee.com/newsinfo/6524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