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连续负电价,中国启动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电能电网电力

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宣布从2024年7月1日起执行,媒体将其称之为中国电力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

这次的电力体制改革到底是什么意思,文件写的太深奥,很多人看不懂,然后就有些人趁机说电力体制改革的意思就是说电力要涨价了。

这个解释简单粗暴易懂,很快就传播开了,然后居然成了很多人的普遍认知,把这个认定为真理。

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谣言,证据也很简单粗暴,那就是电价要涨根本不需要这么麻烦,前几个月水价涨的时候不需要搞什么水力体制改革,电价想涨也不需要,物价局直接宣布涨价方案就行了,不必这么麻烦的多此一举。

实际上这次电力体制改革的内容早在2018年就已经开始试点了,然后慢慢扩大,足足尝试了6年才做出了最终决定,如今不过是把6年前的试点内容在今年7月1日之后进一步深化改革而已。

诱因就是最近两年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大举发展,导致这些绿色电能的数量飞速增长,规模已经大到了足以冲击电网的程度。

因为大举发展太阳能,发电量激增以至于超过消费需求,德国在2023年出现了负电价,然后应德国、荷兰、英国、法国等一大票欧洲国家在2024年也都陆续出现了负电价。

负电价的意思就是电价为负,这个时候消费者如果用电不仅不要交钱,反而可以获得报酬。

宝贵的电能价值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为负,为何会出现负电价这么诡异的事情?

因为电网是一种极其特殊的存在,可以传输电能却不能保存电能,人类发出的所有电力其生产和消费都必须在同一个瞬间完成,即便是新疆发的电然后上海来用,那新疆发出的电能也必须瞬间在上海消耗掉,电能的移动速度是光速。

电网很庞大,但在庞大的电能面前啥也不是,所以电网其实极其脆弱。

如果消费者需要的电能超过了电厂发出的电能,那电网必须关闭一部分消费者的用电权限,维持供需两端的电力平衡,否则电网会出现大崩溃。

如果电厂发出的电能在某一个瞬间超过了消费的电能,那电网必须拒绝掉电厂的电能上传权限,或者找东西来吸收掉这额外的电能,否则电网也会出现大崩溃。

给消费者断电,消费者大不了就是不用电了,但拒绝电厂上传电能这个问题就很大了,因为电厂内部的电网也很脆弱。

如果无法把电能上传至国家级大电网,那电厂就必须立刻停机,或者找东西来吸收掉这额外的电能,否则整个电厂的内部电网甚至发电设备,都会出现大崩溃。

英法德国家实行的是电力市场化制度,那需电量低于供电量的时候,电价就会不断下跌,以增长需电量并减少供电量,从而获得新的电力供需平衡。

但电厂是很不愿意关机的。

光伏电厂关机启停一次成本很低,可以随时关机,但太阳光是不要钱的啊,光伏电厂一旦建好,边际发电成本约等于零,既然天上有太阳然后电价也不为零,那干嘛要停机,能卖一点钱就卖一点。

所以在某些时刻电价就一路下跌,跌到了电价为零的时候电厂还在源源不断的上传电能。

电网不想崩溃就必须拒绝掉一些电能,于是电价就跌破了零,变成了负值,这个时候终于有电厂愿意关机了,电价才算稳定下来。

很多人一听哇电价居然是负值,用电还能赚钱,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我享受不到。

其实这一点都不是好事,因为电厂发电是要赚钱的,不是来做慈善的,所有的负电价以及关机所带来的混乱和损失,那全部是要算入成本的,然后由消费者承担。

和一个稳定的电网相比,频繁出现负电价,频繁逼迫电厂关机的混乱电网,消费者的用电成本必然更高而不是更低。

中国的电网足够强大,规模横跨数千公里,不同地区的电能可以互相调配,稳定性远超英法德的小电网。

但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中国的电网也有点扛不住了。

水电,有水就有电,但没水就没电。

风电,有风就有电,但没风就没电,而且风大的时候发电量大,风小的时候发电量小。

光电,有光就有电,但没光就没电,更离谱的是并不一定是白天肯定有电,阴天发电量会下降,雨天几乎没电,然后冬季的白天发电量小,夏季的白天发电量大。

这就让电网很难受,你要是按最高发电量来配置国民经济,那一旦发不出那么多电,就必须强制老百姓或者工厂断电。而你要是按最低发电量来算,一旦太阳光强烈的时候电厂发电量太大,那就必须强制电厂弃电造成浪费。

在清洁能源弱小的时候,电网是通过控制火电厂的发电量来实现动态平衡的,但随着清洁能源规模的逐渐庞大,通过控制火电厂来维持电网平衡越来越困难了,因为火电厂启停一次的成本是很高的。

只有建设起庞大储能设备,才有继续发展清洁能源的可行性,否则国家电网只能拒绝清洁电能上网销售。

人家火电厂说发多少电就发多少电,只要愿意付钱那功率可高可低,还极其稳定,听话的不得了。而你这光电,那是晚上肯定没电,白天也不保证一定有电,付钱都没用。

所以储能设备是刚需,是必须大力建设的,但没人愿意出钱买储能设备。

大家都不愿意花钱买储能设备的原因是国家的政策是固定价格买电卖电,是计划价格而不是市场价格。

既然电厂出售电力的价格是固定的,那我买储能设备干嘛,谁爱买谁买去。

然后给储能设施的定价也是个问题。

储能设施不直接生产价值,只是价值的搬运工,那储备设施到底值多少钱,或者说我们应该花多少钱来建造多大规模的储能设施,这笔帐是算不清楚的,没人能提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服气的算法。

所以电力的上网价格不能是固定值,必须是浮动的,利用价差来推动企业购买储能设备,而储能设备的价格和建造规模也应该由这个电力的价差决定。

这就是电力体制要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原因。

但市场价格是由供需决定的,你只让上网电价市场化浮动,那是根本不可能浮动的,所有价格还是电网一言而决,实际上还是最初的计划定价体制。

所以在用电端也需要进行市场化改革。

但电网具备特殊性,电网是不能拆分的,哪怕移动电信和联通都可以拆分为三家,但电网永远只能是一个整体,因为物理规律决定了电网规模越大越稳定,成本越低,压根就无法拆分,具备自然垄断属性。

这种具备自然垄断属性的东西,永远都是垄断行业,还把守着国家命脉,所以不可能给私人掌控,只能国企控制。

既然是自然垄断的行业,又不能引入私人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革,那纯粹的电力市场化就难以实现,所以需要摸索新制度。

2018年,中国广东成为了中国首个启动电力现货市场的省份,随后一年内,蒙西、浙江、山西、山东、福建、四川、甘肃等七个地区陆续启动第一批试点。

曾经的国家电网是既负责发电也负责卖电,但电改之后进行了厂网分离,把发电厂和电网剥离开了,发电环节实行市场化。

这就是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核心:管住中间,放开两头。

国家管住具备自然垄断属性的电网,制定一个合理的价差,电网只吃固定价差,然后用这个钱来建设和维持国家电网的稳定性,至于电力到底该值多少钱,电网不管,让市场自行决定。

在试点阶段,中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执行的是大户对大户的模式,发电端报价由电厂决定,而用电端全部是工商业用户,居民用电不参与。

截至2022年2月,试点区域44%的工商业用户通过市场化交易购电。

2023年五一期间,山东省试点区域出现“负电价”,五一假期期间累计出现46次负电价.

最低价格出现在5月2日17点,电力报价是-85元/兆瓦时,相当于电厂在以一度电8.5分的价格来付费发电。

负电价事件直接导致了储能设施的大卖,终于有企业愿意大规模投资建设储能设备,通过把低价电能储备起来然后在高价时段卖出来获利。

截至2023年底,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5.6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已经达到61.4%,试点相当成功,具备了继续推广的基础。

同时在各试点区域中还存在规则不统一、地方保护、省间壁垒等问题,因此需要国家发改委统一协调,制定全国性规则。

所以才有了这一次《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的出台,这部《规则》是为了消除各省市规则不统一的情况而制定的,也是进一步扩大试点规模的必须。

通过电价的高低来引导发电和储能企业的建设投资决策,通过电价的高低来引导用电企业进行最经济有利的生产安排决策,这很明显可以降低整个中国的用电成本,增强中国产品的竞争力。

目前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仅限于发电厂和用电大户,局限于工商业且是大型工商业,别说居民端,就连小型工商业都没有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城市里的写字楼和商铺压根就不知道电价居然还能随时波动的,因为他们用的电是物价局制定的统一价格,没有市场化波动这一说。

居民端更是如此,就连充电桩都是简单粗暴的按峰谷时段进行计费,就以湖北省为例,电价最便宜的低谷用电段是晚上11点到凌晨7点。

按这种规则,将来电车普及后所有居民都会在低谷充电,进行充电设定后回家休息,然后那场景就是晚上11点整的时候所有电车的充电桩嗡的一声全部启动,给电网造成巨大的瞬间压力,然后陆陆续续的结束补能。

现在电车少还无所谓,但将来电车多了这场景是很可怕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充电桩陆陆续续启动,把压力平衡一下。

人类现有的技术完全可以做到电车都停在充电桩旁边,插好充电枪,然后国家电网统一分配充电顺序,陆续接入电网。

但对于车主而言,陆陆续续启动可以,但我的车绝对不能放在后面启动,只能是别人的车放后面来实现“陆陆续续”。

11点一到,越早充电越安心,既然电价是一样的那凭什么我要在后面充电?

而随着太阳能的发展,夜间也未必是谷电了,有些太阳能大省的谷电时刻已经变成了白天,当然白天也未必一定便宜,阴天下雨什么的那谷电又变成了晚上。

这是对国民经济的最大化利用,能显著增强所有人的利益。

但这一切都需要电车停在充电桩上,没事就把充电枪插在车里,随时等候国家电网的调遣。

那问题又来了,老百姓为什么要这么听话,每天都费劲把充电枪插车里,就为了方便电网进行用电平衡?

你必须给这么做的老百姓合理的报酬,他们才愿意每天费时费力的这么做。

所以电价必须是浮动的,电力报价完全市场化是能实现上述构思的基础前提。

中国目前有3.18亿辆汽车,如果未来都改为电车,假定每个都是100度的电车,那就是318亿度电,也就是318亿千瓦时的储能设备可供电网调度,而未来随着固态电池等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单车的储能体量可能远超100度。

而中国目前储能设备的装机总规模才0.35亿千瓦时。

中国2023年总发电量94564亿千瓦时,平均到每日也才259亿千瓦时。

中国是一个荒漠化非常严重的国家,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27.5%,体量达到了264平方公里,这些荒漠化土地几乎没什么用,农业和工业都没法用,租金和价格都低的接近于零。

但拿来发展光伏发电,正好,而且越荒漠化的地方光照越强,在这些地方建设光伏电站不仅发电效率高,土地成本低,还能让原本无法在沙漠环境存活的杂草在光伏板下的弱光环境下生长,从而治沙固沙。

就是怕阴天雨天,就是怕天黑了还有人要用电。

如果有足够庞大规模的储能设备,那我们中国哪怕把一小部分荒漠改造成光伏电站都能满足全国人的电力需要,甚至可以做到关闭全国火电站,实现纯绿色发电。

这不仅仅是无污染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光伏设备的发电边际成本极低,一旦建设完成后期发电近乎于不要钱,所谓的发电成本都是拿来平摊初期建设费用的。

知道能源生产的边际成本约等于零,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战争潜力吗?

然后光伏板的主要零件都是从沙子里用电能提炼出来的,几乎可以等价于拿电去换,哪怕人类技术不再进步,电价下跌也会导致光伏板价格下跌,然后电价继续下跌,进而导致双方螺旋下跌永无止尽,直到土地被铺满。

铺满中国的荒漠能生产的电量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铺满非洲和阿拉伯的荒漠那能生产的电力更是难以想象。

知道能源生产的成本约等于零,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综合国力吗?

而为了推动这一切就必须发展储能设备,所以必须推动电力市场化体制改革。

而且今年7月1日执行的《规则》,也只是为了抹平各省地市之间的政策差异而已,是为了让各试点区域的规则统一化,以便在未来有可能建立一个大的全国统一电力交易市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各省地市的电力市场都割裂开。

但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居民用电是早晚会被纳入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而纳入的后果也不是涨价。

我刚才说了,之所以这么费劲进行电力体制化改革,就是为了降低电网的运行成本,减少损耗和浪费,从而降低所有中国人的用电成本,所以只会导致电力总体降价。

而在更大的战略上,电力市场化改革能强力推动储能行业的发展,而储能设施跟上后光伏行业就能进一步发展,不会再因电网无法容纳而停止建设,而光伏行业持续发展的结果是能源价格的缓慢螺旋下跌。

最终的理论极限,是电价趋近于零+荒漠化土地的租赁成本。

而所有人类工业品,哪怕是矿石等原材料,都可以用能源去等价换取,能源是人类工业品的成本基石,所以如果电价降低到了如此程度,那基本上人类也就半只脚踏入共产主义了,工业品的价格会廉价到难以想象。

这个目标很遥远,至少在千里之外,电力市场化只是向这个方向迈出的一小步。

THE END
1.补贴0.2元/千瓦时!20232024年煤改电政策来了网民反馈选登《政民零距离》栏目网民“边*”留言:2023-2024年煤改电补贴政策是什么? 北辰区政府回复:经核实,2023-2024采暖期不执行阶梯电价,执行每日20时至次日8时0.3元/千瓦时的低谷电价。同时,给予0.2元/千瓦时的补贴,最高补贴电量8000千瓦时/户。非零电表用户燃气补贴400元/户。https://www.tj.gov.cn/zmhd/wmfkxd/202311/t20231122_6462207.html
2.《中国电力技术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发布《报告2024》以国家经济社会和能源电力行业相关资料及统计信息为依据,充分利用电规总院的智库优势和工程经验,从多维度对当前电力技术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进行了全面梳理、综合归纳及重点研究,通过丰富的资料、准确的数据、深入的分析,力求客观、全面地反映当前电力行业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yMTE3OTkwMQ==&mid=2247555670&idx=4&sn=8e428431c943d288c7eb14a4208e70c4&chksm=f8c4552b35471eb627701bb3d8db723eafa2b2fd8d447f4576d08956a2accf904bf29eecc8a1&scene=27
3.河北地区2024年煤改电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为保障电力供应和煤电功能转型,河北省制定了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明确了煤电容量电价年度和月度标准。 河北地区2024年的煤改电政策旨在通过设备维保服务全覆盖、清洁取暖设备更新改造、清洁供热多元化发展以及其他相关政策支持等措施,推动清洁取暖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空气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https://www.hblinding.com/articles/hbdq20.html
4.2025年建筑行业年度策略报告:冬去春来,把握结构性机会3.3.1 电改政策推进,新能源产业链需求提振 电改政策推动下,电力体系呈现两大优化特征。本轮电改自 2015 年开启,后续政 策密集发布,不断明确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推进目标。整体来看,电力体系 改革在两大方面存在优化:其一,可再生能源得到政策鼓励,不断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其二,引导市场化改革,鼓励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20596161de071ebda4318eeedd9.html
5.2024年值得关注的7个产业趋势和8个政策主题招商证券认为,2024年需要关注的7大产业趋势有:集成电路,消费电子,汽车智能化,AI+硬件,AI+软件,机器人,金属;需要关注的8大政策主题有:数据要素,卫星互联网,智能网联,元宇宙,设备更新,三大工程,电改和氢能。 核心观点 2024年值得关注的7个产业趋势: 【集成电路】伴随库存见底以及人工智能等新的需求拉动,全球半导体周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05493
6.新年开局,多地纷纷出台新政策加码储能,全国24省区光伏配储标准1月27日,河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制定支持独立储能发展先行先试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独立储能电站向电网送电的,其相应充电电量不承担输配电价、系统运行费用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不执行功率因数考核,按规定承担上网环节线损费用”。 建立独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在容量规模方面表示,2024年参与竞争的独立储能http://m.hnyfenergy.com/cn/nd.jsp?id=60
7.公用事业2024年度策略:浪潮已至把握电改投资机遇股票频道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迈出坚实电改步伐。2030年前将处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速转型期,新能源占比将逐步提高。风光增量显著却不能参与电力平衡,给电力系统灵活性带来挑战,十四五期间电力供需紧张。23年以来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迈出坚实的电改步伐。23M7通过电力体制改革文件,强调与新型电力系统相适应的电改;23M9出台国家层https://stock.hexun.com/2023-12-19/211451573.html
8.2024土地改革新政策的相关法律规定是怎样的?导读: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如果您现在正面临着关于土地改革新政策的相关法律规定是怎样的?的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的话,可以通过下面文章内容来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法律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根据我国现行法的规定,各地国家机关为了城区建设等的需要,是可以征收或者征用属于公民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的https://www.64365.com/zs/181752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