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2019:新能源汽车产业十大重点政策

3月26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及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补贴新政从2019年3月26日起实施,3月26日至6月25日为过渡期。

政策重点:

(1)优化技术指标,坚持“扶优扶强”

按照技术上先进、质量上可靠、安全上有保障的原则,适当提高技术指标门槛,保持技术指标上限基本不变,重点支持技术水平高的优质产品,同时鼓励企业注重安全性、一致性。

(2)完善补贴标准,分阶段释放压力

根据新能源汽车规模效益、成本下降等因素以及补贴政策退坡退出的规定,降低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新能源货车补贴标准,促进产业优胜劣汰,防止市场大起大落。

(3)完善清算制度,提高资金效益

从2019年开始,对有运营里程要求的车辆,完成销售上牌后即预拨一部分资金,满足里程要求后可按程序申请清算。

(4)营造公平环境,促进消费使用

从2019年起,符合公告要求但未达到2019年补贴技术条件的车型产品也纳入推荐车型目录。地方应完善政策,过渡期后不再对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给予购置补贴,转为用于支持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

(5)强化质量监管,确保车辆安全

进一步加强安全性和一致性监管,由行业主管部门加快建立产品安全监控和“一致性”抽检常态机制。

政策简析:

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加大了补贴退坡力度,为2020年底完全退出做好铺垫。同时,在政策细则制定上也更加灵活化、市场化。以新能源乘用车补贴为例,在单车补贴金额方面最大降幅超过50%,同时,对续航里程和电池能量密度门槛进一步提升,并放缓了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鼓励力度。具备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储备和较高规模效应的企业将会有更大的抗风险能力。

二、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购置税

6月28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继续执行的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公告》,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公告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免除新能源车购置税,不仅能够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也是刺激消费市场的重要举措,同时能够对冲补贴退坡的压力。

三、新能源公交车补贴政策落地

5月8日,财政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明确中央财政支持新能源公交车推广使用政策有关事项。通知自2019年5月8日起实施,5月8日至8月7日为过渡期。

(1)提升技术水平保障产品供给

新能源公交车技术指标应满足《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要求。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新能源公交车辆生产企业监督管理、产品一致性监管,督促企业注重产品安全性、一致性。加快研究新能源商用车积分交易政策。

(2)完善财税政策促进产品消费

根据规模效益和成本下降情况,调整完善新能源公交车购置补贴标准,从2019年开始,新能源公交车辆完成销售上牌后提前预拨部分资金,满足里程要求后可按程序申请清算。在普遍取消地方购置补贴的情况下,地方可继续对购置新能源公交车给予补贴支持。落实好新能源公交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车船税政策。

(3)加大支持力度优化使用环境

地方应发挥好中央财政基础设施奖补政策作用,创新支持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加快新能源公交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将除公交车外的新能源汽车地方购置补贴资金集中用于支持充电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环节。中央财政已经安排的2019年及以前年度燃油补贴结余资金,地方可收回统筹用于新能源公交车运营。有关部门将研究完善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补贴政策,从2020年开始,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重点支持新能源公交车运营。

(4)加强多方联动确保政策落地

(5)强化资金监管提高资金效益

与乘用车不同,地方允许对购置新能源公交车给予补贴支持。在补贴下降60%的背景下,中大型公交车基本无法如乘用车般通过配置的调整来优化到手补贴额。因此地补的存续可以有效缓解车企下半年压力。上牌预拨付补贴、以奖代补、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可驱动运营效率提升。

总体来看,国家对新能源在公共交通方面开展运营的支持力度大于对其他用途的新能源车,从而促进公共交通领域消费,推动公交行业转型升级,加快公交车新能源化。

四、“双积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再修改

在7月9日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两个月后,工信部9月11日对双积分政策的修改做出了进一步调整,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主要修改内容

(1)修改了传统能源乘用车适用范围

按照《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中将甲醇汽车纳入《积分办法》的要求,修改了对传统能源乘用车的定义,将能够燃用醇醚燃料的乘用车纳入考核。

(2)公布了2021-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并修改了新能源汽车车型积分计算方法

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4%、16%、18%。2024年度及以后年度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另行公布。

(3)完善了传统能源乘用车燃料消耗量引导和积分灵活性措施

一是建立企业传统能源乘用车节能水平与新能源汽车正积分结转的关联关系。对企业传统能源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达到当年度达标值123%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可按照50%的结转系数向后结转,结转有效期不超过3年。

二是降低低油耗乘用车核算新能源汽车积分达标值的基数。在核算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目标值时每辆低油耗车型按0.5辆计算。

(4)更新了小规模企业核算优惠

考虑到年产量/进口量2000辆以下的汽车企业存在产品结构单一等特点,结合未来此类企业传统能源乘用车油耗下降潜力,《积分办法》延续了油耗积分适度宽松考核的优惠,并调整了对该类企业油耗下降比例的要求。

政策简评:

五、12部委联合发布了《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

5月20日,交通运输部、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铁路总公司等12部委联合发布了《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到2022年,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生态友好、清洁低碳、集约高效的绿色出行服务体系,绿色出行环境明显改善。

(1)推进绿色车辆规模化应用。以实施新增和更新节能和新能源车辆为突破口,在城市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分时租赁、短途道路客运、旅游景区观光、机场港口摆渡、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等领域,进一步加大节能和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力度。完善行业运营补贴政策,加速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车辆和违法违规生产的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车。

引导绿色出行多管齐下,探索多种措施。其中,未来将加大充电设施投入,解决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问题,兼顾政策引导与相应激励措施,将为低碳化出行带来新的动能。

六、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

6月6日,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

(1)大幅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

(2)加快发展使用便利的新能源汽车。

(3)持续提升汽车节能环保性能。

(4)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

(5)加快更新城市公共领域用车。

(6)不断改善配套基础设施。

《方案》提出取消新能源汽车的限购、限行,在2020年补贴退出,新能源汽车市场后续政策衔接不完善的情势下,将为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注入强心剂。

在双积分实施元年,补贴大幅退坡之际,国五、国六切换节点等众多影响因素同时作用下,《方案》对于汽车产业引导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市场供给、促进消费及基础设施保障等各个环节采取措施,以稳定汽车市场,避免出现断崖式下滑。

七、动力电池行业白名单正式废除

工信部决定自2019年6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22号),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同时废止。

八、工信部:切实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5月10日,工信部组织召开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会议,副部长辛国斌指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是安全第一责任人。辛国斌要求,下一步,各主管部门、生产企业、行业组织都要行动起来,抓早抓小、抓实抓好安全工作,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强化整车运行监控体系;二是切实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三是健全安全标准规范体系;四是加强行业自律,做好宣传引导。车企要不断的对电池安全技术进行升级,政府部门则要加大监管。

6月17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促请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对本公司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重点对已售车辆、库存车辆的防水保护、高压线束、车辆碰撞、车载动力电池、车载充电装置、电池箱、机械部件和易损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这是工信部自去年9月以来发布的第三份关于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的文件。与前两次相比,此次要求更加严谨,首次对车企提出了“应当主动向主管部门备案召回”的要求。

九、《四轮低速电动汽车技术条件》强制标准将于2021年出台

3月21日,工信部科技司对申请立项的《四轮低速电动汽车技术条件》等9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项目予以公示。低速电动车的国标从推荐性变为强制性,重新开始制定,现在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限定期限为2021年。

十、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15年产业规划即将落地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以“市场主导、创新驱动、协调推进、开放发展”为基本原则,力争经过十五年持续努力,使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纯电动汽车成为主流,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趋于普及,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提升。

(1)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

(2)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至2.0升/百公里。

(3)构建新型业态、鼓励跨界合作。

(4)推动新能源汽车与交通融合发展,构建“出行即服务”新型交通出行服务模式。

(5)完善充换电、加氢基础设施建设。

(6)深化开放合作、引导企业走出去。

(7)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双积分政策。

(8)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破除地方保护。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将成为未来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纲领性文件。这份顶层设计更加突出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对于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作用。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的新愿景目标,将推动车企加速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力。

THE END
1.2019汽车购置税减半吗?2019汽车购置税不减半。以下是相关介绍:1、车辆购置税税率:截至2019年,我国并未出台车辆购置税减半政策,车辆购置税税率仍按百分之十征收。2、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法》中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购置汽车、有轨电车、汽车挂车、排气量超过一百五十毫升的摩托车(以下统称应税车辆)的单位和个人,为https://www.yoojia.com/wenda/296066.html
2.汽车购置税政策2023汽车购置税2019新政策如今,购置税优惠再出新规,2019新车的购置税如何计算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一、什么是汽车购置税 汽车购置税是指购买汽车时所要交纳的税,购置税额是征收汽车售价(不含税价)的10%,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人为购置(包括购买、进口、自产、受赠、获奖或以其他方式取得并自用)应税车辆的单位和个人,税率为10%,除汽车外,http://bbs.gtxh.com/kuai/2023/0505/183266.html
3.2023年燃油车购置税的最新政策如何?1、购置税税率改革:从2019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税率为百分之三,按排量计算的燃油车购置税税率则按排量增加,排量每增加一百毫升,税率增加一百万分之一,即一毫升排量税率增加1,最高不超过7.5%。 2、购置税减免政策:对于购买时间在2023年1月1日前购买的燃油车辆,购置税税率可以减免至5%。 3、购置税费用补https://wenda.so.com/q/1681245763210804
4.汽车购置税减半2019年何时实行?从2019年7月1日起,车辆购置税的税率为百分之十,没有购置税减半一说了: 1、实际上,当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近饱和,特别在经济疲软及房贷压力下,新车购买的市场需求不强。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汽车保有量的问题,即使出台购置税优惠政策,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刺激国内汽车市场,也难以达到此前两次购置税减半政策对市场的刺激https://3g.china.com/auto/mip/353829.html
5.财经夜行线沪指上半年累计大涨近20%你赚了还是亏了?财政部发布关于继续执行的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公告指出,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自2018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对购置挂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科创板为何没有引入T+0制度?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回应 https://www.yicai.com/news/100242137.html
6.税收优惠政策指南(2019年版)具体税(费)种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环境保护税、文化事业建设费、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等。 ◆ 收录截至2019年5月现行有效的税收优惠政策◆ 帮助社会各界方便快捷地了解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89291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