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末,安徽省户籍人口7082.9万人,比上年增加23.7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2.65%,比上年提高1.59个百分点。常住人口6323.6万人,增加68.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4.69%,提高1.2个百分点。
2018年,安徽省人口出生率12.41‰,比上年下降1.66个千分点;死亡率5.96‰,上升0.06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6.45‰,下降1.72个千分点。
二、安徽省GDP和人均GDP情况
初步核算,2018年安徽省生产总值(GDP)30006.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38.01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3842.09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13526.72亿元,增长8.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6:47.5:42.9调整为8.8:46.1:45.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8.9%,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与全国差距由上年的9个百分点缩小到7.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68484元/人,比上年增加6654元/人。人均GDP47712元(折合7210美元),比上年增加4311元。
三、安徽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
2018年,安徽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84元,比上年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93元,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人均消费支出21523元,增长3.8%。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0.1%,衣着支出增长7.6%,居住支出增长15.9%,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8.8%,交通和通信支出下降9.7%,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与上年持平,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1.4%。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
2018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96元,比上年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农村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比上年缩小53元,扭转了绝对差距逐年扩大的局面。人均消费支出12748元,增长14.8%。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12.9%,衣着支出增长12.3%,居住支出增长15.1%,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31.2%,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15.6%,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8.2%,医疗保健支出增长3%。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四、2019年安徽省经济展望分析
《2019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预计2019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7.5-8%,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新增就业63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金融财政风险有效防控,9个贫困县摘帽、64个贫困村出列、40万贫困人口脱贫,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
《报告》还指出安徽省要立足于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培育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全面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强化与“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协同,以国家战略引领全省各区域更高质量发展,努力把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
我国汽油产量近几年来逐年上涨,2018年汽油产量13887.7万吨,同比2017年增加了611.5万吨。目前国内约98%的汽油需求来自公路交通,其中乘用车对汽油的消耗占88%,018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量100.8万辆,同比2017年增加了88.4%。从长远发展来看,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必将替代一部分传统能源汽车,从而影响对汽油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