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时代,给中国家电业带来新机遇。伴随着国家战略的实施,消费结构将过渡到更高层次,为家电产业结构升级带来机遇。国际上,全球家电产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为中国家电企业实现全球化拓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姜风对行业当前形势进行了分析,“中国家电企业呈现群体性崛起的势头,在全球家电行业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中国家电企业已经成为引领全球家电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成为全球家电的领导者。”姜风指出,要成为全球家电的领导者,中国家电企业必须建立起能够引领发展趋势、满足全球用户需求的技术创新能力,必须在技术、品牌和市场上具备全球竞争优势。而这其中,家电科技人员对行业、企业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王雷表示:“中国家用电器行业技术创新的步伐正在全面提速。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业绩飘红、品牌影响力提升的企业,背后不单是营销策略的正确,更是产品力的提升,是技术实力的晋级,是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比较优势。”
共议智能发展
人工智能可以称得上本次技术大会当之无愧的重头戏。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CTO赵峰强调,人工智能实际上代表的是新思维,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中国家电业要利用人工智能来帮助产业升级。据他介绍,智慧家庭的发展为三阶段,1.0单品控制(网器+APP),2.0互联互通(APP+智能语音+互联互通),3.0人工智能(知识图谱+OS+场景联动)。“从工业革命到人工智能时代,数据成为新的生产力。目前,智能家电还有很多瓶颈,如操作复杂的用户体验、尚不能实现互联互通、缺少标准的服务接口、商业模式缺失等问题。人工智能时代,将把用户、产品和服务无缝地连接在一起。基于数据的精准营销、服务、推荐,使得用户体验更为极致。”为了更准确地了解人工智能在家电行业的应用及发展,《电器》杂志在技术大会上对赵峰进行了专访,(详见本刊P.16)。
事实上,在家电行业和企业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之后,中国智能家电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同时也进入了一个相对迷茫的时期。美的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徐成茂用两个数据来说明这一问题:智能家电进入消费者家中之后,真正被用户激活的不到20%;半年之后仍在使用智能家电的用户不到5%,有些品类的家电甚至只有1%~2%。
分析其根本原因,徐成茂指出,是因为很多企业把家电智能化简单地理解为手机的智能化,反而把人机交互时本来应该简单、便捷的事情变得更加复杂。“真正的智能化应该是家电主动为消费者着想,无形中给消费者提供最好最便捷的服务。”徐成茂强调,“今后的智能化发展方向,是从单一的、被动式地响应,转化为满足消费者各种需求的主动式服务。发展方向主要集中本机智能化、交互智能化、场景智能化、生态的智能化。”
想要实现真正的智能化,家电互联互通至关重要。为了改变目前各自为战、智能体验割裂,实现互联互通,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牵头起草了T/CHEAA0001-2017《智能家电云云互联互通》标准。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智能家电互联互通标准工作组、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王淼指出,该标准聚焦行业痛点,真正解决了跨品牌互联互通难题,是中国首个智能家电互联互通团体标准。据悉,该标签已于2017年11月8日正式发布(详见本刊P.32)。
此外,云智易、庆科、日海艾拉以及机智云等互联网企业代表也分别进行了演讲,就物联网时代的数据安全、物联网移动化在家电行业的应用、家电智能平台的商业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讨。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主事石上阳平则在主题演讲中详细介绍了“nanoe”技术开发历史、特点,以及新开发的带电微粒子水“nanoeX”的优势。据石上阳平介绍,新开发的高功能带电微粒子水“nanoeX”可分解柳杉、扁柏、鸭茅、豚草、芒草等11种的花粉,可分解View39中规定的宠物、真菌、螨虫、昆虫的过敏原,并且对烟味的除味速度是原来的10倍。
技术大会不仅针对家电行业共性技术展开分析,还分别对多个行业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11月3日同时召开的五大技术分会,则分别聚焦了冰箱、空调、洗衣机、厨电、热水器五大行业,共议行业热点、发展趋势、创新技术。本期专题对上述五大分会进行了详细报道。
此外,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还在技术大会期间公布了《2017年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技术大会论文集》优秀论文作者,(名单详见本刊P.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