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核心在全面,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不能有短板,十三五期间,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在补齐全面小康的短板上,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一项都不能缺,一步都不能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2020年全面小康能实现吗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明年经济增速保持在6%左右就能实现经济总量翻番的目标,这是可以做到的。“不仅要在量上实现目标,更重要的是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2%、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居民预期寿命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5岁提高到2018年的77岁、全国首批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42%、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28.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降至2.69、城镇新增就业连续6年超过1300万人、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准,成效实实在在。
在2019年3月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
2020年小康标准年收入是多少
2020年小康标准年收入是家庭年收入8-30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项指标
经济建设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政治建设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文化建设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社会建设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生态文明建设
(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2020年小康社会目标是什么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
(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
(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
(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9)恩格尔系数50%;
(10)成人识字率85%;
(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
(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
(14)电视机普及率100%;
(15)森林覆盖率15%;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2020年将达2万亿美元
2018年国内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数字化对经济增长作用明显,且数字化密度越大的国家从数字化中获得的收益越大。据分析,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0.62%。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当下,数字经济更是被视为撬动全球经济的新杠杆。据预测,数字技能和技术的应用将使全球经济到2020年有望累计增加2万亿美元;到2025年,全球经济总值的一半来自于数字经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明年,包括25个监测指标的中国全面小康科学指标体系有望出台,按照该指标体系,到2020年,人均GDP必须达到2500美元。
2020-2025年中国北京市写字楼租售行业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