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几十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为全民生活水平、人均环境等全面提高,达到小康目标。所以每年有关部门都会对全国各省市进行小康指数评选,对各城市的经济建设的成就做一次评估。近日,《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报告2020》出炉,由中国经济导报社、中国信息协会信息化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
监测对象是除了直辖市外的我国所有城市,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城市治理五个领域对城市进行系统监测,依次形成五个小康分项指数,即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
所以是个比较全面的监测体系,基本可以说明我国各地区民生小康指数水平。我们来通过百强城市榜单情况来看看各省的整体发展水平如何。
首先通过榜单可见,全国省区除了青海省都有城市入围百强。而其他西北偏远省区均有城市上榜,说明在国家的财政、政策等支持下,那些城市还是取得了不小的建设成果。
整体省级能排名第一的应该是浙江省,11个城市不仅全部上榜,而且全部在前五十行列。这和浙江省全域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文化特质彰显、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密不可分。而且浙江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所有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平均,丽水衢州在省府的各项支持下,各项民生、收入水平的提升率都在全省前列。
江苏省虽然也有11个城市入围,但省内的连云港和宿迁未能上榜,而且苏北三市的排名一般,所以整体上省级排名只能屈居第二。但要好于福建,虽然福建是全部城市进入百强,但整体排位太低,最高的厦门也仅第九位,其他城市都是在20位之后。而苏南五市的民生小康水平是很高的,和浙江一样有三个城市在前十,分别是苏州无锡和南京,常州也排在了11位。
广东省属于两极分化,入围的八个城市全部是珠三角地区的。尤其是珠三角核心六市排名都非常高,深圳更是雄踞榜首。其他五市都是在全国前二十,所以说如果单一将珠三角视为一个单位,那全国没有一个区域可比。但非珠三角确实拉胯,无一城市能进入百强榜单。所以省级整体排名的话应该是要低于福建省,毕竟后者是全部城市上榜的。
另外一个沿海大省山东也有上榜8个城市,但整体排名偏低,最高的青岛也仅排名24位。这个也和其他指标相符,和东南沿海其他省相比,山东人均收入、生态环境以及发展水平都要稍低一点。但山东还是要好于中西部地区不少的,网上不少唱衰山东的应该要看一下!
中西部地区发展比较好的湖北省(6个城市入围)、江西省(5个)、安徽省(6个)和山东省相比还是有不小距离。不论是入围百强城市数量还是排名情况,山东省都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