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保险养老社区发展研究报告——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互联网数据资讯网199IT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

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现实需要及政策支持

(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现实需要

1.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特点凸显医养结合的必要性

由于年老体衰,患病老年人不断增多,完全自理老年人数量不断下降。老年人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特殊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使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医疗、护理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从而突显出医养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除可能的失能、半失能外,困扰老年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慢性病。老年人患慢性病不仅是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也是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而目前,许多养老机构并不具备针对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功能,导致许多老年人不得不“小病大治”,甚至长期在医院“压床”,最终使大医院的床位资源越来越紧张,养老机构的养老床位空床率却达到较高水平。医养结合模式有助于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工作,在缓解老年人家庭压力的同时,也可使社会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是应对快速老龄化应采取的关键举措。

2.高龄化、空巢化形势日益严峻使医养结合需求十分迫切

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在老龄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同时,老龄人口的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日益明显。由于人口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及长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未来人口的高龄化、空巢化程度将十分严重。据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

3.传统养老机构急需通过医养结合补齐普遍缺“医”的短板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具备养、护、医、送四大功能,既不同于传统养老机构的以“养”为主,也有别于传统医疗机构的以“医”为主,有助于改变养老机构老年人在健康状况不佳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现状,使有急迫医疗需求的老年人在机构内部就可以获得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并能够通过长期照料维持健康,保障生活质量。

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增长很快。根据民政部公布的年度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7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5.5万个,各类养老床位合计744.8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9张)。在养老服务机构快速增加的同时,养老服务的核心已经明显由解决“老有所养”转向实现医养结合。民政部2018年10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已有93%的养老机构可以通过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总床位的47%。但毋庸讳言,这些服务仍停留在粗浅的层次上,养老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护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亟须提高。医养结合是“有病诊治、无病疗养”的新型养老模式,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能够满足老年人群的特殊医疗保障需求,是养老机构改善服务品质、实现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举。

(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政策支持

对于拥有世界最大规模老年人口的我国而言,推行医养结合是缓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难题的必然选择。为此,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大力推动医养结合的发展。

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我国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理念的重大转变。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文件说明,构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老年福利体系,已经成为国家对两亿多老年人的庄重承诺。

二、保险养老社区医养结合的实践探索

(一)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总体布局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在保险业率先获批进行养老社区试点。此后,泰康将“重资产投资”与“轻资产服务”相结合,大力推动医养结合的泰康养老社区模式,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高品质连锁养老机构。

泰康旗下专注养老康复实体建设运营的专业品牌是“泰康之家”。泰康之家聚焦老年生命链产业整合,以养康为核心,对接保险产品,致力打造老年健康服务超级平台,引领健康养老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泰康之家投资建设的养老社区是一种高品质、综合性医养社区,以大规模、全功能、医养结合、候鸟连锁为特色,以活力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科技养老为管理理念,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医护康复、文娱社交、旅居养老等特色服务,力求满足老年人“社交、运动、美食、文化、健康、财务管理和心灵的归属”七大核心需求,为入住老年人提供“温馨的家、高品质医疗保健中心、开放的大学、优雅的俱乐部、长辈心灵和精神的家园”五位一体的生活方式。

保险、医疗、养老高度关联,产业发展具有协同性。据此,泰康将“保险+医养”作为核心战略,以“养老+保险+医疗”的商业模式推进产业扩张。

在推动养老与保险融合方面,2012年4月25日,泰康人寿针对养老社区的运营特征,推出国内第一款保险与养老社区相结合的“幸福有约”综合养老计划,为客户提供涵盖养老财务规划和养老生活安排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到2017年底保单销售累计达到近2万件。2018年,泰康人寿对接养老社区的主打产品是“泰康鑫福年金保险产品计划”。该产品拥有生存金给付和现金分红(具体以合同约定为准)两笔现金流,并可为客户进行长期财富规划。与其配套的“健康尊享系列医疗保险保障计划”,则具有突破社保、承诺续保至99岁、可报特殊门诊等特色。

在推动养老和医疗融合方面,在养老社区规划建设过程中,泰康建立了以康复和老年医疗为核心的社区医疗体系,能够提供集预防保健、疾病治疗、慢病康复、长期护理于一体的闭环式、整合型医疗保健服务,并不断加快在医疗领域的布局。

为了使保险和医养有机结合,泰康还将满足客户的保险、医疗、养老需求形成了一个闭环,即投保泰康人寿健康险、养老险的客户在生病时可以到泰康投资运营的医院去看病,达到一定年龄和条件后可以到泰康投资运营的养老社区去养老,一切都围绕客户的健康和财富管理来展开,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保险机构的人文关怀,有效延伸产业价值链。

2.医养结合的实践探索

(1)建设高品质医养社区

目前,泰康之家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苏州、武汉、杭州、三亚、南昌、厦门、沈阳、长沙、南宁13个重点城市,投资建设大规模、全功能、国际标准的医养社区,全部建成后将提供约2万户养老单位,在养老领域的投资金额占到整个保险行业的一半以上。社区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老年人的身心特征,以国际标准、活力养老、医养融合、候鸟连锁为核心,从建筑到服务,从整体到细节,全方位打造符合国际标准的综合医养社区。

泰康之家医养社区遵循“康养结合”理念,引入国际持续照料型养老社区(CCRC)模式,围绕老年人的实际健康需求,配建以康复、老年医学为特色的康复医院和养老照护专业设备,打造泰康国际标准康复体系(TKR),提供包括独立生活、协助生活、专业护理、记忆照护、老年康复及老年医疗在内的覆盖老年人全生命周期的连续健康服务,把现代医学和中医传统医学运用到活力生活和长期照护的各个阶段,提供医疗急救保障和有效转诊,针对老年常见病和慢性病进行系统健康管理,实现一站式持续关爱。

(2)收购、自建医院和医学中心

建设医养结合的养老社区,医疗资源必不可少。养老社区需要把医生从单纯的专科医生向全科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的全科医生进行转变。同时,要把医院的医疗模式从以看病治疗为主,变成以长期跟踪、主动维护为主的闭环整合型医疗保健模式。泰康采用了收购和自建医院和医学中心的方式。2015年,泰康战略投资南京仙林鼓楼医院。2017年,泰康与武汉同济医院合作共建的泰康同济医院项目在武汉正式开工。2015年至2017年,在养老社区内部设立的泰康燕园康复医院、申园康复医院、粤园医院成功运营,努力打造TKR泰康国际标准康复体系。

与此同时,泰康还聚焦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区域,布局核心城市,通过与顶级医院合作,打造区域医疗中心。目前,泰康已经在全国拥有3个大型医疗中心、牙科和妇儿两大专科医疗体系。此外,泰康还积极投资参股各类医疗机构,投资淮海医疗集团,入股和美医疗、百汇医疗等,不断推进战略重点区域医疗网络构建。

由于医疗的管理比通常的企业管理更复杂,泰康对医疗体系的打造所采取的步骤是循序渐进的,走的是一条“从外向里”逐步发展的道路,先把养老、康复、长期护理等做扎实,然后再推向专业医疗服务。

(3)设立从事健康产业的全资子公司

2018年6月28日,泰康旗下专业从事健康产业投资和管理的全资子公司——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京正式成立,注册资本30亿元。泰康健投作为泰康医养业务发展的平台和载体,将发起设立医养基金,并持续聚焦医疗、养老、纪念园和健康不动产等产业的运营管理,形成投资、运营专业化发展的体系,打造泰康健康产业卓越品牌。泰康健投的成立,标志着泰康将以更专业、更科学、更全面的方式助力健康产业发展,服务大民生、大幸福工程。

(二)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合众人寿在养老社区方面的投资策略是“轻重资产相结合、海内外相结合”。一方面,以重资产方式投资建设大型养老社区。在武汉、南宁、沈阳三地养老社区已投入运营的基础上,今后十年左右将投资千亿元建设26个养老社区,总投资规模为1000亿元左右。另一方面,以股权投资的轻资产模式收购国外养老社区或机构。2015年至2016年,集中在美国十多个州收购了39家养老护理社区。截至2017年初,已在国内收购7家养老院,在国外收购56家养老社区,国外养老投资规模达20亿元,是国内以轻资产模式收购养老机构最多的保险公司。

为了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合众人寿以保险产品、客户群体、营销网络等保险资源为基础,创新性地将养老医疗产业作为新的战略发展方向,努力形成在医疗、养老产业方面的产业协同优势,打造“保险+医养”的核心竞争力。

合众人寿投资管理养老产业的运作实体是合众优年(北京)投资有限公司。合众优年(北京)投资有限公司由中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合众人寿投资设立,管理总部设于北京,拥有连锁型持续健康退休社区品牌“优年生活”,目前旗下运营有优年生活武汉社区、优年生活沈阳社区、优年生活南宁社区等。

“优年生活”以关爱老龄事业为宗旨,引入美国CCRC先进理念,以创新老年人晚年生活方式为重点,为老年人提供全方面、多层次、个性化、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包括独立生活、协助照料、康复护理、阿尔茨海默症(认知症)照料等专业照护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

合众优年的经营思路是将养老与保险相结合、养老与医疗相结合、养老与旅居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规范、颇具规模的养老社区。医养结合的实践则集中体现在优年生活社区所提供的健康管理、康复理疗等服务上。

此外,合众优年还充分利用周边医疗资源实现医养结合。如武汉社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后官湖生态新城,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复合型养老机构之一,潜心经营几年来,将医疗、护理、养老无缝嵌合,在医疗、护理、运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尤其是注重利用武汉市第五医院、汉阳医院等周边医疗资源,与这些医疗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能够在必要时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服务。

(三)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养老社区专业品牌是国寿嘉园。国寿嘉园秉承了中国人寿“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中国人寿健康养老产业“关爱人”的基石和原点,从个人身心管理、家庭健康管理、朋友圈互动、社区生活、社会价值五个层面,彰显中国人寿人文关怀理念,倡导、提供一种健康养老与实现价值的全新生活方式。

中国人寿将国寿嘉园定位为“大健康的引领者,值得托付的健康养老服务商”,致力于打造“亲和、睿智、参与、发展”的品牌个性。在实际运作中,国寿嘉园项目结合中医理念及现代养生科技,努力构建一套包括检、食、健、护、疗等在内的健康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医、食、住、行、文、娱、思、享、健等全方位健康生活方式。

中国人寿养老社区的战略布局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三点一线,四季常青”,即聚焦北京、天津、苏州、深圳、三亚等城市,为老年人提供夏住苏州、秋住京津、冬住三亚的度假式养老养生生活方式。

未来,中国人寿将突出四大功能,加速包括精品养老社区在内的“大养老”产业投资建设,传递引领品质健康养老生活方式。一是活力养生,二是康复护理,三是分时度假,四是社区养老。

国寿嘉园从维护健康、疾病防治和延缓衰老等需求出发,给每一位老年人建立个性化的“体检+诊断+慢病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在技术、服务、硬件、环境、管理等方面给老年人提供国际先进服务,使其可以全天候、无间断地享受到康复、护理、日常照顾等医疗服务。

中国人寿首个医养结合型养老养生项目是天津国寿嘉园·乐境。国寿嘉园·乐境面向有康复、护理、日常照料等刚性需求的老年客户群体提供服务,同时还与国际领先的美国TIRR康复医院合作,力推医养深度融合,打造“康、疗、养、护、防”五位一体的国家级医养结合综合示范区。国寿嘉园·乐境将紧紧围绕服务保险主业,利用自有优势,借助空港医学园各方面配套高度成熟的有利条件,瞄准市场空白,定位高端“康养”。根据项目实际条件积极拓展自身的健康管理、老年人照护及国外高端医疗服务等,探索和开发高端商业健康险等,力求实现保险主业、客户和项目本身多方共赢。

国寿嘉园·逸境致力打造一个国际一流水平、国内独一无二的集康复疗养、健康管理、休闲度假、乐养生活于一体的热带地区健康养生度假社区,成为海南唯一一家会员制全套房养生度假酒店,提供大健康、好生活、致情怀三大类服务,即健康检测与健康管理服务、养生度假生活服务和丰富的文化娱乐服务。此外,国寿嘉园·逸境还将设立名医汇,并开办健康讲堂,邀请国内外知名健康专家,尤其是知名中医,定期举办健康讲堂及为客户提供健康咨询,必要时还可提供诊疗服务。

苏州国寿嘉园·雅境由中国人寿与美国知名养老运营管理机构魅力花园(MerrillGardens)公司联手打造,为退休后的老年人提供康复疗养、医疗护理等一站式服务,并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改变,实现相应服务及医疗配套的无缝衔接。同时,还将建立完善的医疗康复中心,使老年人生活无后顾之忧。

北京国寿嘉园·韵境健康管理中心,是具有医疗资质的,以三大中心和三个专科为载体的为客户提供全面健康管理的项目。产品设计上,除为养老、养生项目客户外,还将为社会各界尤其是公司客户提供从检测到评估再到干预的全面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将以三大中心(功能医学中心、未病中心和远程会诊中心)和三个专科(营养科、运动康复科、特色)为载体。硬件设施上,将构建优美舒适的医疗健康服务环境,遵循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JCI标准。

福保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颐康之家)是中国人寿建立的首家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项目根据老年人休闲养生、健康养老、康复疗养和医疗护理的基本需求,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各种智能设备,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服务体系,配备专业的养老照护团队,营造温馨、舒适、健康、快乐的氛围,为社区老年人提供集托养照护、日间照料、居家养老、医养结合四位一体的多功能、高品质服务。

在布局“三点一线”养老社区的同时,中国人寿下属的国寿投资公司根据集团“大健康、大养老”的战略整体布局,积极创新“保险+医疗”产融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成立了国寿大健康基金。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旗舰型大健康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已成功投资卫宁科技、信达生物、山大地纬、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等大健康领域龙头企业,完成了医疗控费、生物制药、医疗设备、医保信息化等领域的战略布局。

(四)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公司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自2014年起开始积极探索养老产业与保险业务的互动模式,结合客户对高品质养老的需求,推出与之匹配的养老保险产品,同期规划建设太平梧桐人家国际健康颐养社区,建立了“保险业务+养老社区”的新服务模式。

2017年,太平人寿在“重资产”太平梧桐人家国际颐养社区项目的基础上,以“轻资产”模式,携手第三方养老社区,面向公司客户提供多元化养老服务体验。6月份,启动了与上海新东苑·快乐家园养老社区的合作。8月30日,与七彩云南·古滇名城进行了合作签约。

目前,太平人寿正在通过“轻重并举”的方式,加速扩展全国养老社区的布局。“重资产”将延续梧桐人家的模式,逐步形成“东南西北中”全国性战略布局;“轻资产”则与新东苑·快乐家园、七彩云南·古滇名城的运作模式相似,从客户需求出发,甄选出优质的第三方养老社区进入太平人寿养老服务体系,逐步搭建起全国的网络式布局。

2014年10月17日,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精心打造的“梧桐人家”国际健康颐养社区项目在上海正式开工,标志着中国太平养老产业发展迈出关键性步伐。依托寿险主业优势,太平人寿积极建立健康和养老产业各个环节与保险保障之间连接和增效机制,打通健康养老上下游服务产业链,建立一流的健康养老品牌“太平乐享家”,从健康管理和养老产业两个方面“双管齐下”,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打造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闭环,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新“保险+健康+医养”全产业生态链。

梧桐人家是中国太平投资约40亿元兴建的首个养老社区旗舰店。该项目目前已基本完工,即将启动销售,预计2019年上半年全部实现精装交付、拎包入住。

作为老年生活社区,在众多的配套设施中,人们最为关心的当属医疗资源。在医养结合方面,梧桐人家通过“周边医疗机构环绕+自建”,优势可谓得天独厚。

一方面,梧桐人家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国际医学园区内,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质子重离子医院、曙光医院东院、肿瘤医院东院等各大医院就在周边。

在运营服务方面,2016年5月与已有30多年养老运营经验的美国水印养老社区公司合作成立太平水印(上海)养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美国合作方多年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运营管理体系,涉及生活服务、健康管理、医疗护理等各个方面。同时,还选派业务骨干赴美国水印养老社区学习实训,并和湖南女子学院等院校采取订单式培养方式储备了一批专业养护人才,确保项目品质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

三、保险养老社区医养结合存在的短板及问题

(一)部分保险养老社区的医疗设施仍不足

医养结合难题的核心和实质来自于我国医疗门诊机构的羸弱。这使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无论是入住养老机构还是居家,抑或依托社区照护,均难以获得方便有效的医疗服务。社会力量有足够的积极性提供老年人所需的社区医疗服务和医养结合服务,而且有很高的积极性提供上门服务,却被卫生管理部门以种种原因拒绝进入,从而形成公立机构不提供或不能较好提供社区医疗服务、民营机构有积极性提供却无法进入的尴尬局面。这是我国医养结合难题的症结所在。

在我国已经建成运营的保险养老社区中,泰康保险养老社区是医养结合路线的坚定“布道者”,从一开始就注重社区内医疗机构的设立。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先设立医疗门诊,待条件成熟后则进一步升级为医院。目前,已经开业的北京泰康之家燕园等医养社区,不仅配有全科诊所,集医疗、保健、颐养为一体,为居民提供常见病诊疗服务,而且还自建有康复医院,创新泰康国际标准康复体系TKR,聘请资深康复专家、老年病专家,接入急救网络。此外,还与国内多家知名三甲医院合作,实现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远程医疗、专家会诊等服务。不过,由于运作思路不同或受制于医疗资源的可获得性,与泰康医养社区相比,也有一些保险养老社区在医疗机构或设施上的投入明显不足,抑或重硬件、缺软件,人员队伍缺乏专业的培训,缺乏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从而限制了医养结合推行的广度和深度。

(二)医疗护理专业人才缺口较大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比单纯养老服务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单从医疗服务方面就需要大量的具有行医资格的医师、专业护士和专业康复护理人员。然而,目前我国老年医疗、护理、康复机构的从业人员数量却严重不足,质量也不高,不能满足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供需失衡突出。并且,从业人员的工作量大、流动性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长期医养结合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以养老机构最需要的全科医生为例,在我国,全科医生的数量严重不足。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是医疗服务体系“金字塔”的基石。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是阻碍保险养老社区医养结合的重要制约因素。

不仅全科医生,养老机构大量需要的护理人员同样十分缺乏。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不到30万人,且年龄多在40岁以上,真正有专业背景、专业素质且经过一定训练的人还不到10%,严重缺乏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不仅如此,现有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社会地位比较低,而工作强度却比较高、心理压力比较大,以致职业认同感差,从业者流动性比较高。

(三)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急需加快建立

虽然试点地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保障功能得到了有效发挥,但从全国来看,稳定的筹资渠道远未建成,多元筹资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夯实。从已经开展试点的城市看,目前部分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渠道过于单一,大部分依靠医保基金结余,缴费责任与保险的权责对应原则不相匹配,急需均衡各方筹资责任,形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筹资待遇动态调整机制。与此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政策解读,强调互助共济和风险共担,明确各方权责。此外,由于缺乏统筹的制度安排,政策、资金在多个领域部门分散开来,没有形成合力,下一步需要加强研究,完善顶层设计,统筹财力供给,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加快建立。

(四)保险医养社区的政策支持有待加强

土地是养老社区开发最前端的基础资源。营利性养老用地成本过高,不仅会直接拉升养老社区的整体成本,还会制约保险公司的投资策略选择,导致养老社区供应不足或者收费较高限制受众群体。从现实情况来看,“拿地难”“拿地贵”导致的高土地成本是当前保险公司参与养老社区建设面临的首要挑战。

“拿地贵”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化拿地方式推高绝对地价;二是土地使用年限差异抬高相对地价。

“拿地难、拿地贵”直接导致保险机构投资养老社区成本普遍居高不下。根据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6月末,全国共有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等8家机构投资29个养老社区项目,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海南等东部沿海的18个省区,占地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米,计划投资金额678.2亿元,床位数超过4万个,其中部分养老社区项目已投入运营。据此数据计算,这些保险养老社区的平均成本为5652元/平方米,每个床位的平均资金投入达169万元,这给养老社区建成后的运营造成较大成本压力。

四、保险养老社区医养结合前瞻

保险养老社区医养结合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保险公司及有关方面的大量投入,也需要政府及监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和有效引导。只有多方形成合力,才能确保保险养老社区医养结合的顺利推进。展望未来,保险养老社区医养结合将出现以下趋势。

(一)保险养老社区将普遍设置医疗机构

与此同时,保险养老社区将进一步充分挖掘和利用周边医疗资源,加强与附近医疗机构的战略协作和服务对接。例如,与周边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要么由这些医疗机构对养老社区的医疗服务进行托管,要么由医疗机构选派由医生、护理和康复技术人员组成的医疗服务团队,定期到养老社区进行医疗与健康管理服务。此外,有条件的养老社区还可以与周边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在社区内或附近共同兴办医养结合机构,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二)医疗护理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将会加大

目前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所需的人力资源严重不足,高素质、专业化医护人员的匮乏已成为制约医养结合的重大问题。面对医养专业人才的匮乏,开办养老社区的保险公司已纷纷采取措施,力图解决这一难题。例如,泰康拟从三个层次来支撑人才培养:一是整合企业医疗资源,自建护理学院,定制化培养高级人才;二是与大中院校深度合作,共同创办教学基地,定向培养;三是积极拓展成人职业教育,为有转职需求的成人提供培训。

(三)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践探索有望提速

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举措。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不仅可以满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料支出,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获得最大限度的生活独立和人格尊严,也可以缓解老年人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的护理支出压力。

在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过程中,中央或地方政府还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经验,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必要时,应考虑采用商业化运营模式,引入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方案的设计和经办服务,并推动开展商业性的护理保险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功能补充和水平提升作用。

(四)“智慧养老”“智慧医疗”成为重要趋势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养老”“互联网+医疗”已经在医养领域兴起并产生重要影响,为养老和医疗产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促进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融合与创新。2017年2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三部门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强调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推动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效率水平。2018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这些政策文件的印发,将“互联网+养老”“互联网+医疗”推到了前台,标志着“智慧养老”“智慧医疗”已经成为医养产业的重要趋势。

借助“互联网+养老”“互联网+医疗”的技术手段,目前养老服务领域已经出现“智慧养老社区”。所谓“智慧养老社区”,是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搭建“智慧养老云服务管理平台”,通过平台有效整合医疗、服务、监护等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养老社区。借助平台及各类终端,社区能够按照养老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向老年人及家属提供涉及安全看护、健康管理、生活照料、休闲娱乐、亲情关爱等方面的服务。在这种大趋势下,可以预见,保险养老社区将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智能化的“互联网+养老”“互联网+医疗”实现“智慧养老”,通过物联网技术及各类传感器,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以维护老年人生活的安全和健康。与此同时,养老社区还可通过远程医疗等现代信息手段,实现与社会优质医疗资源的无缝对接,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应急呼救、医疗会诊、康复理疗等项目的远程在线服务,方便老年人对养老方式和医疗资源的选择,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现代化的医疗和养老服务。

(五)国家对保险养老社区的政策支持将更加灵活

2016年12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切实增强政策保障能力”,提出“完善土地支持政策”“完善财政支持和投融资政策”。据此,可以预计,在涉及保险养老社区的政策方面,国家将保持足够的弹性和灵活性,以此给保险养老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

以土地支持政策为例,有关专家建议,可以根据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宅基地改革的有关精神,探索用宅基地开发保险养老社区的可能性,为解决养老社区土地难题提供新思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文件发布后,有关部门强调,这项改革不是让城里人到农村买房置地,而是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向农村,使农民闲置住房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养老、文化、教育等产业的有效载体。基于这一导向,如果能够依法合规推动城市近郊周边的宅基地进入养老用地范围,既能为保险机构缓解土地瓶颈提供一条全新的可行路径,又能创造性地将国家对养老服务用地的支持政策落到实处。

如果利用宅基地建设保险养老社区,则有望从两方面化解“拿地难”问题。一是创造养老用地的增量供给。当前农村居民点空闲和闲置用地面积多达约3000万亩,且未纳入养老服务机构用地范围。如能盘活这些巨额的土地资源,甚至仅仅是城市近郊的宅基地,就有望为保险机构建设养老社区提供可观的增量用地。二是设立定向供地的门槛。宅基地改革不是面向城镇居民下乡买房置业所用,而是让闲置农房成为乡村振兴的产业载体,以养老为代表的业态正是政策着重提出并支持的供地方向,而以城市居民住宅和房地产开发为目的土地用途则将被严格排除在宅基地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用途管制之外。

与此同时,利用宅基地建设保险养老社区,还可从两方面化解“拿地贵”问题。一是获取土地的方式将从原来只能通过二级市场拿地转变为可以通过一级市场拿地,从而节省大量中间费用,降低土地获取成本;二是因议价空间增大可公平合理获取养老用地的更大议价权,实现乡村经济与保险机构建设养老社区的互惠互利。

摘自《保险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11期

作者简介:

宁波市梅山保险养老研究院、中国保险学会联合课题组。课题组组长:李钢;课题组成员:李钢、冯占军、张迎宾、章晋英、李连芬、陈鳗如、洪苏蕾、祝辉;执笔:冯占军、张迎宾。

THE END
1.助力福利事业迈向新高度湿帘玄武区级托养福利事业单位进行最新人事任命,旨在推动福利事业的新发展。此次人事调整旨在优化机构人员配置,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托养福利的需求。此举标志着该区在福利事业上的积极态度和决心,预示着未来福利服务将更加专业、高效。 本文目录导读: http://m.yiyang2008.com/post/20031.html
2.候鸟降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秉持这一理念,江苏候鸟养老股份有限公司开创了全新的候鸟式养老模式,提供从衣、食、住、行到医疗、教育、休闲、旅游、养生、养老全方位服务。 目前,候鸟养老在南京地区下设有十三家分公司:华侨路分公司、卡子门分公司、河定桥分公司、百家湖分公司、大光路分公司、大行宫分公司、秦淮分公司、玄武分公司、虹桥分公司https://www.jobui.com/company/12716620/
3.会员动态光大金夕延年光大养老开展节前安全生产检查为深刻吸取近期国内火灾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火灾防范与安全管理。近日,光大养老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总裁董怀虎赴光大金夕延年无锡三大机构开展节前安全生产检查,并进行走访慰问。光大金夕延年执行总经理张建华、光大金夕延年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马友才及各机构院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kyMTgyMg==&mid=2649925797&idx=3&sn=ba1f0010702893589e26a3f49f0458b2&chksm=87aa1f54b0dd9642adb874fb78c24b04fc17a57721851bdeff96b9f9da034c3e41226959e22b&scene=27
4.中置盛京养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庭公告企业开庭公告查询公司看一看 品牌看一看 1中置盛京养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2辽宁省中升乙源颐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3沈阳北汤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4沈阳华润润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5亚太环宇候鸟养老服务(辽宁)集团有限公司6恒鹏健康产业辽宁有限公司7沈阳万佳宜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8中民贸(辽宁)健康养生产业经营有限公司9辽宁悦徕大健康有限公司https://m.tianyancha.com/scanno/1032099050-4685
5.威海观澜国际养老公寓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威海观澜国际养老公寓股份买购网编辑了解到,机构总投资4.5亿元,建筑面积4.68万平方米,设有床位1000张左右,于2015年正式开业经营,是威海万发集团投资打造的酒店式养老机构。作为一所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威海观澜国际养老公寓股份有限公司秉承“为天下儿女分忧,替天下儿女尽孝”的初心,为入住长者提供养生养老、医疗护理、旅居休闲、候鸟度假、温泉https://www.maigoo.com/citiao/943966.html
6.甘肃江子为民养老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 ? 甘肃江子为民养老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江子集团控股下的养老投资板块,是居家养老,养老院托养,社区日间照料,候鸟式养老为一体化的综合型、立体式大数据养老服务运营商。公司致力于资源有效配置,以信息化、数字化、网格化的养老服务+互联网的创新智慧养老模式,让中国亿万家庭养老无忧。? ? https://m.11467.com/b2b/co/28868152.htm
7.常青国际养老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商信息信用信息公司简介:常青国际养老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06-08在重庆市巴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成立,魏建国担任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为13,162(万人民币),公司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双河口镇商贸街19号2-7号,公司经营范围:批发兼零售: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餐饮服务:中型餐馆,中餐类制售(含凉菜、不含裱花蛋糕、生食海产品、https://www.qichamao.com/orgcompany/searchitemdtl/90265f305ce9abb42b4a97df8c3cfa05.html
8.陕西省城乡建设产业联盟首次工作会议在西安举行政协导报社长助理,新闻总监王仕伟 ,陕西盛世金樽贸易公司总经理杜军宁, 陕西秦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徐铁鹰, 陕西天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柳青茂, 陕西首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崔继峰 , 陕西城苑建筑装饰公司总经理张鹏飞, 陕西国际信托投资股份公司处长张容 。陕西候鸟时光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红利, https://www.meipian.cn/29i0lkmi
9.富德生命人寿官网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国性的专业寿险公司,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深圳,注册资本117.52亿元,总资产超5100亿元。目前在全国拥有35家分公司、1000多个分支机构及其服务网点。保费规模持续站稳千亿平台,市场排名稳定在行业前十。http://www.sino-life.com/index
10.www.jxmzxx.com{$woaini}>www.jxmzxx.com{$woaini}那会儿的韩雪在各种歌唱比赛中就跟开了外挂似的,拿奖拿到手软。 12岁告别合唱团后,这位"艺术小达人"可没闲着。 在江苏省内外的比赛中,她就像一匹横空出世的黑马,横扫各大赛场。 没想到最秀的操作还在后头呢! 2006年正值高三的韩雪,在学业最紧张的时候,居然还抽空参加了"世纪之星"影视歌新人大赛。 http://www.jxmzxx.com/appnews/668449.html
11.江苏候鸟养老股份有限公司法律风险简介:江苏候鸟养老股份有限公司是?家成?于2015年01月16日的股份有限公司,属于以从事卫生和社会工作为主的企业。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法定代表人为王冲,目前处于吊销,未注销状态。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实缴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通过企查查大数据分析,江苏候鸟养老股份有限公司共分支机构6家,行政许可1个。风险方https://www.qichacha.com/csusong_ea2a7bb839cb7a7c3e297fa2ea153745
12.泰康候鸟式养老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10日,由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注册资本6亿元。泰康养老专注于企业年金业务管理,是泰康人寿继泰康资产之后成立的第二家专业化子公司,也是泰康人寿努力建设成为 泰康养老保险产品介绍 https://m.shenlanbao.com/he/44062
13.合众人寿保险股份(盐城)有限公司【概况】 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合众人寿”,是一家拥有近8万名营销员、27家分公司、500余家分支机构、800多亿元总资产的保险公司。合众人寿旗下投资有合众财险、合众资管、合众国金、合众普惠等公司,以及66家国内外养老机构,共同为客户提供涵盖寿险、财险、资产管理、金融资产交易、消费金融、养老等多领域的https://www.ychr.com/company/661796
14.2024第一节 海南寰宇康养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业务概况 三、企业经营分析 四、企业优势分析 五、企业发展战略 第二节 浙江山屿海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业务概况 三、企业经营分析 四、企业优势分析 五、企业发展战略 第三节 浙江逸和源健康养老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https://www.cir.cn/5/15/LvJuYangLaoHangYeFaZhanQuShi.html
15.皖江工学院2024届毕业生秋招企业信息名单皖江工学院2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国有企业 制造业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花园大道99号 0 代祥龙 15555818786 1 zhaopin@ankai.com 安徽省 安徽省合肥市 7 75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智能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工艺技术,汽车服务工程,英语(国际贸易),西班牙语https://www.wjut.edu.cn/jiu-ye-zhi-dao/xu-qiu-xin-xi/pageinfo1000010000012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