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工控黄金十年—记中国运动控制/直驱技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CMCD&CDDIA年度颁奖典礼
会议首先由中国运动控制产业联盟理事长苏崇德发表致辞,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对于伺服与运动控制行业来说,同样意义深远。2021年,整体伺服与运动控制行业先扬后抑,上半年,伴随着疫情之后传统行业客户市场需求的明显复苏,以及半导体设备、新能源锂电设备等新兴市场的高速增长,国内工控自动化市场行情一片大好;然而,进入9月份,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下游应用端的市场需求收缩放慢,很多企业出现了订单下滑的状况。由于上游半导体芯片、磁钢、铜线、钢材、铝锭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交期大幅延后,对电机、驱动控制等企业的影响非常大,企业供应链面临严峻的考验,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着很大的资金压力。
当前,国内国外“双循环”、“碳中和、碳达标”等新经济政策,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的工业碳达峰行动,也将为中国工控自动化行业带来新的黄金十年发展期。新经济、新格局,需要行业内部加强交流,碰撞出思想火花,维持行业秩序、构建健康的产业结构,实现行业良性、可持续发展,为中国制造业的强国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美的集团机电事业部-高创运动控制公司总经理龚黎明博士表示,今天的会议,大家相聚在此非常不易,2021年,行业内的企业一方面要面对上游供应链的紧张,另一方面要面对下游应用端的困境,作为中间环节的工控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伺服与运控、直驱技术等自动化企业肩负重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顾中国工控行业的发展之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也开启了一个新的工控黄金十年,我们将带着希望前行,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传动网董事长苏美萍女士发表了《开启我们的工控黄金十年》主题演讲,在国家“碳达峰(2030年前)、碳中和(2060年前)”目标的指引下,中国工控自动化行业正迎来新的黄金十年发展期。在产业环境层面,我国工业自动化的水平和工业的产业附加值存在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现在面临的招工难、用工难,凸显出自动化的经济性,驱动工控行业成长;在政策层面,在国家“双碳”政策指引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将受阻受限,对生产设备提出了更高的减排要求,机遇大于挑战。“十四五”期间,工控行业有望实现8%的复合增长,且受益于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的提升,伺服行业的增幅将远远高于行业的平均增幅。此外,近期我国还出台了很多新政策,如电机能效新规等,将加快高速直驱技术和伺服技术的应用推广,加速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在资本层面,目前已上市的自动化零部件企业约30家,包括变频器、减速器、直驱等产品线厂商,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2021年,整体中国伺服运动控制市场规模约352亿元,同比增长约30%;国产伺服品牌产品的质量大幅提升,市场占有率超过30%。展望2022年,随着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大力推进,新兴制造需求的爆发,伺服与运动控制行业将进一步快速扩张,产业链布局也将日趋完备,新的工控黄金十年已经开启。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杨明教授介绍了基于电气信号分析的电机传动系统故障诊断算法研究,旋转机械作为电机设备传输动力和载荷的关键部件,正朝着高精度化、高性能化、高可靠性和高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是实现智能制造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全面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可用性、维修性、经济性以及安全性。
为了克服高成本、对环境敏感性、安装局限性等因素,目前电机传动系统故障诊断算法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基于电气法的齿轮故障诊断辨识、电机轴承故障诊断辨识、电机安装不对中故障辨识,以及机械谐振故障诊断辨识等,未来将继续针对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故障诊断、机器人减速机故障诊断等做进一步的研究。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总监郭秋明介绍道,利元亨自主研发的智能生产线—海葵智造系统,目前已在(锂电/燃料/光伏)新能源、汽车零部件、ICT、激光智能装备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广受客户好评。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为了避免众多重复、低价值的工作,利元亨致力于通过HMI穿透读写/调试伺服电机参数,导入IO表/电气信息表,实现不同平台程序代码的导出,以应对大批量单一化生产向小批量、多元化生产转型、调试工程师严重短缺的困境,提升程序设计效率。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业集团副总裁兼运动控制事业部总经理李雷表示,西门子运控部通过全面的数字孪生技术,不仅集成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PLM),而且集成工厂和生产过程的生命周期(Production)。
具体而言,在虚拟世界中,产品(Product)和生产(Production)在模拟的帮助下完成设计和验证的工作。在现实世界中,产品通过无缝集成的自动化在真实的车间中完成制造。生成的数据中被称之为性能(Performance)的部分实现产品和生产的持续优化循环。在数字孪生的帮助下,预测产品和生产的性能,减少现实世界中实体原型的数量,并在数字世界中验证产品,借助有效的协作平台,确保满足客户的要求。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新工厂是西门子全球首座“原生数字化工厂”。
深圳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常军锋表示,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半导体销售收入为4404亿美元,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8848亿元,同比增长17.0%;市场需求19270.3亿元,同比增长7.8%,半导体产品需求持续强劲增长。就我国目前半导体产业链而言,最薄弱的环节为基础材料研究和先进设备制造,设计业和封测业相对进步较快,其中制造行业最为薄弱。此外,产业政策多维度多层级支持、基金、证券、银行等提供资本支撑,为国产自主可控的产品落地与带动上游创新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圆桌大家谈,脑力激荡新趋势
在圆桌对话环节,本环节邀请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杨明教授、利元亨副总经理周俊杰、西门子运动控制部总经理李雷、美的高创总经理龚黎明、富士康科技集团采购总处张作为处长、深圳市半导体协会秘书长常军锋、通用技术集团国测时栅董事长王勇、众城卓越总经理阎学科等嘉宾,针对制造业的转折、巨变与机遇、工控行业的人才教育与培养等议题展开了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图10:会议现场
分论坛一:运动控制技术应用篇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运动控制事业部拓展经理张瑞介绍了埃斯顿自动化的发展与布局,以及与英国TRIO翠欧品牌的融合,其中包括运营整合、团队协作、研发共享、产品互补等方面,全力打造全球领先的运动控制品牌,赋能机器自动化。
CODESYS软件中国市场营销战略中心总监王志强表示,开放式系统和支持互联互通的编程开发平台是实现数字化工厂的基础,构建数字化工厂的核心技术是——云、雾、边的有机协同,工业云SaaS平台为数字化工厂提供云端智能控制解决方案,其中的核心功能模块包括数字孪生、应用程序仓库、智能运维系统和智能数据分析,而现场总线与通信协议构筑出智能传感器与云端的通信桥梁,OPCUA为数据提供互联互通的关键支撑。
MECHATROLINK协会上海事务局代表高其敏详细介绍了MECHATROLINK协会的发展历程,MECHATROLINK总线的总体性能以及目前总线产品的生态链情况,并重点讲解了MECHATROLINK-4总线和ΣLINK-II的性能特点。MECHATROLINK-4是高性能、高机能的灵活的新一代的开放现场总线,传输速率提升到了1Gbps,它的多控制器功能使系统分散化,软协议栈使得它能应对PC系统,只需通过简单的开发,维护管理就能同步获得生产现场产生的大量数据,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更适用于使用IoT和AI的新工业生产流程,为自动化行业运动控制系统带来更为经济和实用的实时通讯解决方案。
魏德米勒亚太区装置及现场联接事业部首席卓越运营经理吴尚安表示,工业连接器的使命在于控制装置与现场装置之间提供无缝连接,用于电源、信号及数据的连接方案。魏德米勒提供完整的工业传感器执行器连接器及线束产品、工业以太网无源器件解决方案等。近年来,魏德米勒加快本土化建设步伐,以快速满足中国本地行业客户的需求。
浙江锐鹰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铭表示,当前国内伺服行业已进入成熟期,未来将朝着规模化和“专精特新”两大方向发展,规模化重点在于边界管理,“专精特新”的重点在于业务聚焦。企业要构建自己强大的差异化能力,就要以实现价值创造为目标。锐鹰自成立以来聚焦工业领域,致力于实现进口替代,以产品领先、服务领先,解决行业“痛点”,实现性能价值、成本价值的提升,助力产业链升级,也逐步树立起品牌自身的价值。
广州市西克传感器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温志峰介绍了西克编码器产品线的发展,并重点分析了伺服编码器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受到的干扰因素如电磁干扰等,以及机械多圈编码器与其他类型多圈编码器的技术性能比较。西克机械多圈编码器对伺服系统的突出优势包括:抗电磁干扰、免维护、无惧温度变化。深圳市软赢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李文斌表示,软赢第三代WMX3系统实现了软件控制与实时总线的完美融合,支持自动化设备实现无缝数据交互、高性能的多轴控制,并且打破专用硬件限制,支持统一的控制平台以及自主IP融合。
目前WMX3软件控制系统已在半导体设备、3C电子面板贴合/点胶、镜头模组组装/检测等行业积累了大量的应用经验,帮助智能设备厂商提升控制性能,达到柔性控制和高效的统一。
图15:浙江锐鹰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图16:广州市西克传感器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温志峰图
17:深圳市软赢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李文斌图18:艾罗德克运动控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石中林
图19: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副所长李中伟博士
艾罗德克运动控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石中林表示,当前自动化行业正迈向工业4.0时代,在运动控制领域,目前客户需求主要包括:对运动性能的完美追求、精确的智能化、简单易用、数字化(实时、在线、可编辑),以及通讯的整合。艾罗德克AUTOMATION1解决方案提供基于PC和驱动器的多种控制方案,支持光纤总线,X系列高精度伺服驱动器整合强大的控制芯片,还可提供配置先进反馈信号处理系统的振镜驱动器,大幅提升轨迹规划和伺服闭环频率,为客户带来高精密运动控制的高性能、连接性、智能化,且简单易用。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副所长李中伟博士介绍了工业机器人信息安全的基本现状,工业机器人开发及应用系统安全测试验证平台设计,以及安全分级评价体系的构建。目前工业机器人信息安全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工业互联网安全领域的个性化定制,适应智能制造、智能电网(新一代电力系统)和网联汽车等不同行业、同一行业不同企业、同一企业不同系统的不同安全需求;工控系统系统级、装置级和芯片级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研究,筑牢工控系统底层和内部防线。
分论坛二:产业市场篇
西门子(中国)数字化工业集团运动控制事业部产品经理曹跃宇表示,传统意义上的产品管理包括产品、需求、价格、流程、项目等多层级管理,他从个人产品经理生涯讲述自身遇到的困惑与瓶颈,以及在市场细分、生态搭建、销售承诺、研发妥协、财务逻辑中所获得的成长与平衡,从而达到为企业盈利并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目标。
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左涛介绍道,禾川持续打造品牌影响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企业能量模型才坚实。品牌影响力的打造需具备六大武器,即产品,打造独一无二的稀缺性,在企业能量模型中,属于价值创造的功能;互惠,知彼解己、双赢局面;承诺一致,始终如一、塑造合作长期性;社会认同,造势、营销活动推广;喜好,个人与团队训练有素、客户认同;权威性,通过这六大武器在市场覆盖范围内传递价值。
广州耐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周伟表示,耐为专攻冲压、搬运、码垛、上下料领域的四、五轴机器人本体与轻型准协作机器人本体的研发与制造,还可提供不含控制系统的本体或不含任何电控单元的机器人光机。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D-H机器人运动学算法,基于Codesys开发平台,运行于禾川PAC运动控制器,稳定可靠。
深圳工业展市场总监王婷婷发表指出,2021年海外疫情倒逼制造业回流中国,我国制造业复苏明显直接拉动工业“母机”的需求增长;新能源汽车、5G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更新迭代速度的明显加快,市场对中高端机床的需求激增。随着我国机床企业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国产替代不断推进。
图20:西门子(中国)数字化工业集团运动控制事业部产品经理曹跃宇
图21: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左涛
图22:宁波典创线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晓鹏
图23:广州耐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周伟
图24:广州零到一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卫军图25:深圳工业展市场总监王婷婷
图26:睿工业高级合伙人闫学会
睿工业高级合伙人闫学会表示,今年下半年国内制造业订单减少,成本压力增大,限电等因素导致很多小型制造企业破产或关停,提前放假;更多企业预期持续弱化,导致投资扩产动力不足,实体融资需求依旧偏弱。
整体而言,2021年中国自动化市场增长较快,增速达16%,2019-2021两年的复合增长率为8.1%。项目型市场表现低迷,受国内消费及出口的拉动,OEM自动化市场明显好于项目型市场。2021年,通用伺服、低压变频器、PLC市场规模分别同比增长32%、18%、19%,规模分别达221亿、301亿、150亿元。
盛典开启礼敬工控
“2021中国运动控制/直驱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颁奖典礼也如期在深圳宝安举行,会上公布了CMCD/CDDIA2021年度大奖的获奖名单并进行颁奖,以表彰伺服、运控/直驱领域涌现的优秀企业品牌、创新技术、产品、应用为行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助力行业蓬勃发展。
未来,中国传动网将继续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坚持以推动行业发展为己任;引领行业创新与变革,建设智能时代运控行业新价值,与众多工控行业携手共创属于“我们的黄金十年”!
颁奖现场图
2022年第1期
传动网-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的全媒体“互联网+”创新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