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NECCD

1、将NECCD-ROM改装成为发烧转盘当今世界上的发烧转盘的机芯中分几大流派,一是欧洲派,代表是PHILIPS。一是日本派,代表是SONY。到现在发展得很快的是日本派,它派生出几大厂家:DENON.PIONEER.TEAC.SONY和CEC几大名机芯。反而PHILIPS如夕阳西下,至今只有CDM12系列,怪都怪PHILIPS几年前上任的总裁,砍掉了许多不怎么盈利的项目。如今的台式CD机在PHILIPS机芯方面选择只有三种VAM1201(1202)、VAM1205(相当与CDM1210)和VAM1252(也就是IndustrialPRO),最新的VAM22系列没有量产。我们知道Naim有一款

2、CD机已使用了VAM1205。再好的VAM1252,也就是MARKLEVINSON,还有MARANTZCD7等高级CD机使用的那种。都是直线寻迹系统,说真的我个人一直喜欢PHILIPS过去的摇臂系统,它的制作令我深深着迷,但今天的CDM12系列令我大为反感,想想PHILIPS过去的摇臂系统,从CDM1、2、3、4到CDM9,除较为笨拙CDM1和有一点设计问题的CDM2,后三个可以说是经典制作。在当时的发烧转盘如Krell、Wadia无一不是用PHILIPS的摇臂系统CDM1、2、3、4到CDM9都有选用。到了今天基本的发烧厂家都选用日本的机芯如:CEC皮带传动系统TEAC的VRDS先锋

3、公司超稳定性转盘结构SONY的光头固定旋转系统SONY的磁悬浮也相当不错(现在只有在AccuphaseCD机才能看到,可惜都是天价)。现在SONY的有213c(213vcd)和240a,以前常见的212a/b也停产。240相对213好一点。DENONS10用240a。TEAC也是使用SONY的光头,只不过传动系统是使用自己的VDRS。说到传动系统,PHILIPS能提供也确实不那么让人满意,塑料的,看起来一点都不“烧“。比起TEAC的VRDS或现在SONY机身移动系统,实在是差得很远。没办法在现在的经济社会中没有盈利的项目,后果是这样的,就象CDM4停产后生产的CDM9一样。原因是CDM4

4、成本的限制。在96年时我去广州市帮人买电脑时,在太平洋电脑城处看到了NEC正在展示它们的CD-ROM大解剖,将机芯.电路板向世人展示。当时我一看到它的机芯就心动了(机芯是铸铝的这可从图2图3可看出,加上是SONY的磁悬浮系统),加上我的电脑还差一个SCSI的CD-ROM就花了三千大元买了一台外置的SCSICD-ROM型号为(NECMultispin6Xe)回去,回去立即就和我的ROTEL唱机(转盘是PHILIPS的CDM4)接上我自制的18BIT解码器进行对比。发觉比ROTEL的低频要实一点,但中高频和ROTEL差很远,但我买它是作电脑用的就没有进行摩机了。就在97年时我的电脑升级了

7、脑用的RSS422系统作为本机的数码输出,此系统在本站有详尽的介绍。请参阅人在摩机时习惯每做一步就听一下,看这一步是否正确。在换了数码输出后,发觉分析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过高频还是不甚理想,始终有点粗糙的感觉。在示波器上看到其数字波形和原来的完全不同了,主要是少了些高频脉冲的干扰和少了一些尖锐的尖峰波形。高频的粗糙我估计是电源的事,因为电源噪声对数字信号也有影响,在模拟放大器中,电源的噪声直接成为音频噪声,但我认为电源噪声窜入数字电路的信号中会造成明显的动作和时钟的抖动(Jitter),使音频输出的信号产生畸变,要根除这些,必定要将电源搞好而且它的性能要和最好的模拟电路系统所用的电源等效。而在

8、本机中的电源是用开关电源,其高频噪声是可以想象到的,想到这里我立即用我的TRIO示波器测量本机的+5V和+12V,我的天哪!看到示波器上的波形我还以为是测量数字脉冲电路呢?全都是高频脉冲干扰和尖锐的尖峰波形看到这样,心里想这下电源定要换的,想到这里我立即将我电脑用的Ups电源拆开拿出它的12V电池两只,其中的一只经稳压到5V后接上CD-ROM,再用示波器测量,发觉原来的脉冲和尖峰己降低了一大截。同时在试听时高频己没有以前的雾状了。再和ROTEL对比,除了中频比不上ROTEL其它都全面胜出。电池在本机由于CD-ROM的用电比较大所以末能用,只好另外想办法了。由于本机的空间所限制可看图1,再加上加

9、装的数码输出,只能另外想办法了,唯一的办法是分体电源NEC土炮转盘不完全手册1电源部分给NEC光驱做个性能良好的线性电源是基础功课,相信很少有朋友能接受原配开关电源的冷硬声底。这台光驱需求电流为12V/1.6A和5V/0.8A,为了给它提供充裕的电流供应,我定做了一只80W的环型变压器,绕组分别为14V/3A,8V/3A,8V/1A,8V/1A。正常工作状态下这台光驱的发热就比普通光驱严重些,为了保证整机的可靠性,希望稳压部分除了能够输出足够的电流之外,还得尽量降低自身产热,因此这里选择了IC稳压方式。12V部分采用了LT1085-12,5V部分采用LT1085-5,这是两只最大输出电流达3A

10、的低压差IC。另外的两组5V就采用了LM317,一组用于替换光驱主板上的7805,另一组给增加的缓冲等电路供电。整流滤波部分这里就不再多说了。2增加部分光驱本身的数字输出线路很简陋,增加的这部分线路是为了提高数字输出的质量,尽量减少JITTER。线路见图1,这其实就是反复在论坛里贴出过的RELOCK和DISX线路的结合,采用一组LM317单独供电。为了提供准确的基准时钟源,这里先用一只精密的TCXO钟振换掉原主板上的33.8688两脚晶体,然后用一只HD74AC74P将数字信号和时钟信号进行RELOCK,最后经74VHCUO4构成的缓冲级输出,由于线路简单就没有做PCB,直接用洞洞板搭焊。数字

11、信号直接从CXD2510的数字输出脚引入增加的线路板。主板的时钟电路是由板载的74HCU04将33.8688二分频为16.9344提供给CXD2510作为主时钟,进行RELOCK的时钟信号就从CXD2510的X-OUT脚输出。传输时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接线要用高频屏蔽电缆。3减少部分对于功能单纯的转盘来讲,光驱上有不少IC是多余的,比如接口线路和缓存等。除掉无关的IC既可以降低无谓的电源消耗,又可以有效减少数字电路间的相互干扰。下面是主要IC各供电脚位的记录,现提供给大家参考,不对的地方请指正。了解供电情况后,就能方便地找出可以拆除的IC。主板上主要的IC都是5V供电的,只有一只驱动IC是12V

12、,型号是TA8407,电源脚是第3脚。在众多IC中,其供电分为两种方式,其一是用电源输入端的5V部分直接供电,主要包括CD-ROM解码和数据处理部分的IC;其二是通过电源输入端的12V部分经7805稳压后供给,这部分主要是光头读取到RF放大和DSP。下面就先说5V部分直接供电的IC:CXD1808AQ3,28,53,78NN51425610D2559Q16,27D78330GJ39,59,60,61D7225G7,3353CF92A17,40,65(最后一脚)XLJ6265AF26,28TA8192F1,4,7,8,14,17,18BA70826,10以下是12输入后经7805后供电的ICCX

13、A161020CXA137219,36CXD251023,33,73最后成功拆除的IC包括53CF92A,CXD1808AQ,两只MN514256,BH9590AFP,为了避免破坏PCB采用了断开电源脚的方法。拆IC时顺带把电压入口的那只78M05也给废掉,改用电源板上的一组LM317供应。请注意两颗控制IC及BIOS是不能拆除的,否则整机无法工作。4关于上翻盖对于有光驱却没弄到CD盒的朋友来讲,改作上翻盖可能是唯一的方法。拆除装片机构后,有三个开关是控制光头工作的关键。第一个是P103,短接后光头即远离主轴。如果把光头锁也拆掉的话,那么这个开关可以和STOP键类同,当然也可以不用理会它。另外

15、ID=7150&ID=7150本文之所以称为“不完全手册”,是想先谈下自己的做法,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方案,使这个主题更加完善。还是前年吧,在当地的旧货市场偶然发现了几台NEC的光驱,试了试,感觉还可以。店里还有一台坏的,于是我就摆出一副行家里手的架势,说了一些让店主云里雾里和一楞一楞的“专业”术语,终于,店主同意开盖让我看一看。这一看可不得了,我的老天,是SONY磁浮机蕊,一下子中毒,按住心中暗喜,不动声色地买回3台。两年多来,对这台NEC光驱翻来覆去地分析、揣摩、研究,最痛苦是找不到资料。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基本对电路结构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后,开始对它大动手术,摩摩改

16、改,做成了一台土炮转盘,和一些中价进口CD机相比,占有较大的优势,一些发烧好友也十分认可,自己感觉效果也不错。我现在的听音系统是:NEC土炮转盘+自制PCM63PK解码+自制胆前+自制LDH第一代胆加石A类功放+自制绅士宝8545/2905土炮书架箱,听了这么久,除功放驱动和控制力差一点外,在中等音量下,整个系统发出的声音还是有一定档次的。受包兄的鼓励,现在把我做土炮转盘的情况简单地说一说,求教于各位同好,意在探讨交流意在听到高手的建议和指导。一、土炮转盘的机械结构思量了很久,决定搞一个上盖平移门的转盘。画草图,选机箱,对机械结构反复考虑修改。思路确定后,对光驱来了一个大解体,原来的外壳不用了

17、,把进出盒机械部分也全部拆除,只留下铸铝机蕊和固定机蕊的铁质框架。几经比较选用了丽特的一款铝质机箱,7*22*360(高,宽,深)。在上盖板的适当位置,开了一个长方形的洞。到家具配件店买了一副最好质量的滑轮轨道,变通使用,按照需要自己进行修改,并把它固定到机箱的两侧.为了做这个上盖平移门绞尽脑汁,费尽工夫,到处找材料,动电钻,使钢锯用锉子.全都自己动手。经过两个多月的劳作,终于做好一个上盖平移门的机箱,我在这里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做这种开门形式的转盘了!话又说回来,这个机箱和上盖平移门还真有点厂机的味道,平移门前后移动,有一定的阻尼,手感还真不错。好了,下面说一说机蕊的处理和固定。找了一块1.5

18、MM厚的黄铜板,仔细地、反复地对照主轴电机和光头移动的位置,精心在铜板上挖出了一个不规则的洞,然后把它覆盖在整个机蕊的上面(用玻璃胶固定)。各位看懂了我的意思了吗?俯视下来,整个机蕊中只看得到主轴电机的承片轮和光头移动槽,再在整个铜板上贴上一张薄薄的黑色亚光纸。做这项工作可要注意了,千万不能把光头和主轴电机搞坏了。机蕊上面处理好了,下面怎么办?原来的电路板直接固定在机蕊下面,主轴电机、负责光头组件移动的磁条和激励线圈,工作时肯定会对电路板上的IC和电路产生干扰。必须想办法把机蕊屏蔽起来。发现光头排线和主轴电机排线的长度还有一定的宽余量,于是找来一块比整个机蕊稍大的2.5MM厚的长方形铜板,固定

19、在机蕊下面,一是把机蕊与电路板隔离开来,二是起到了加重机蕊的作用。对准位置,在铜板上打一个细长的扁洞,把光头线引出来,这个洞的边沿一定要光滑,千万不能把光头排线划坏了;再打一个洞把主轴电机排线引出来。然后把电路板固定在铜板下面,OK!基本完工!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一些了。对准上盖平移门的位置,把上下都加了铜板的“新”机蕊固定在机箱的底板上。为了增加整个转盘的重量,我又在整个底板下面粘贴固定了一块120MM厚的大理石。双手搬一搬,嘿!这个转盘还真沉。好吧,这次先说到这里,下次再报告电路的摩改和处理。二、电路的摩改和处理这项工作,对于提高声音的质量十分有效NEC光驱改转盘心得对与NEC的光驱,我在三

21、,机器是UINX机器上用的SCSI接口CDROM,而且是早期的4倍速的。第一个信息还不算太吃惊,吃惊的是第二个信息。因为我从大学三年级起就一直用UNIX计算机,所以我更知道UNIX机器在性能与质量上与普通微机的差别,因为别的不说,就说两点:1,几年前UNIX机器比微机贵十倍以上;二,UNIX机器的稳定性与普通微机的差别之大可以说有天壤之别,UNIX是常年不用关机的,更不用说经常重新启动,而微机却经常出现你来不及存盘就死机这样的事。我决定也要一台来玩玩(纯粹是玩玩,因为我自己用CEC5100+华韵的DAC-1,它再好不可能比我用的系统好,否则就真的好玩了)。后来看到了实物,一见到那放CD片的盒

23、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即使存在,现实中的元件或者器材也不可能承受无限大的信号。在单个的频率点上测量,再连成一个连续的响应,误差到底多大,全不全面,天知道。通过系统分析也可能得出响应曲线,可是在理论分析中简化太厉害了,现实中标称再纯的电阻都肯定也存在着电感或者电容,更何况一般的元件。因此我的原则是大的原则性的东西以科学理论为依据,但是到了最终声音的评价,还是以耳朵收货,还是老邓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信号分析以及数学这东西我心里还是有数的,科学技术中解决问题和分析实际问题中所进行的模型简化以及他与真正东西的差别我是一轻二楚的。一般厂家的所谓技术指标或者什么新的测试手段还有新技术还是很难

24、说服得了我。别的不说,就说目前CD解码中把加密采样说成所谓的“升频技术”,如果不是有意误导消费者,那就是白痴。居然连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奈奎斯特采样定理”都不知道,还什么升频。简直是白痴。题外话说多了,还是说回NEC的光驱吧。虽然我对UNIX计算机上用的SCSI设备的素质有信心,但还是要听过,而且细细地比较过才知道声音如何。我身在外地,只能在我朋友那里先试试。他家的器材是CD:SONY3000,前级:自制马9(全部用JENSON电容,听不到噪声),科颂V8后级,音箱:Jmlab的905。由于没有解码,只好用CDROM上的解码了。和SONY3000比较的结果是:1,CDROM输出电平低很

25、多,必须调整音量开关才能比较;2,CDROM声音不粗,也不硬,没有VCD或者以前见过的廉价CD机粗和硬的毛病,就凭这点,这台CDROM已经值了;3,与SONY比较,SONY高频细一点,但是发干;中频SONY太薄了,CDROM就显得饱满而耐听;低频SONY速度很快,但是也是发干,而且不饱满,CDROM就显得很慢,但是饱满一些。总体而言,CDROM首先声音不粗也不恶,在用本身的解码部分在音色上居然比SONY3000要耐听一些,但是在分析力和控制力上还是SONY好。我朋友的看法是,还是CDROM的声音更配他的系统一些,因此他要等待一快比较理想的解码板。回到家里后,因为我有华韵的DAC-1解码,所以

26、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台NEC的SCSICDROM的转盘实力了(用它的解码就太勉为其难了,CDROM的解码只能是作为附送品)。经过加避震钉,上好电源线等手段后,我发现NEC的声底有点类似我的CEC5100,声音饱满,低频量感也很足,音场比较宏大。但是再细细比较的话,还是觉得CEC的控制力,音场,和声音密度感和质感要好一些。不过在换用神木水晶钉后,居然发现NEC光驱的高频比我的CEC还要亮一点。(对了我家的器材CEC5100+华韵DAC-1,欧博QM3+M800(全部大摩与换管过),天朗SYSTEM15II)第二天,带上光驱与华韵解码到一个朋友吴老师家里和他的马兰士19比。他

27、家器材是CD:马兰士19LP:君子二十五周年纪念型胆机:老关的分体310A+300B单端箱子:杰士的斯卡拉(104DB的灵敏度)不带解码简单比了一下,光驱声音饱满一些,但是控制力与分析力略差。把华韵解码加上在和马兰士19比,马兰士19几乎全面输,而且还比较明显。光驱加解码的声音饱满而有力度音场更庞大,声音也更容易离开箱子,高频也比马兰士亮而且透。华韵解码的价格本身就比马兰士CD高,声音好点不奇怪,但是差别确实有点大了。(我们圈内对这台马兰士19的评价一直不高主要毛病是无力与声音发干,听感上还不如早期的马兰士63呢,尽管价格上19要高一千多元。)后来用马兰士19只做转盘用和光驱比

28、,马兰士的声音在加解码后确实好了很多无力和干薄的毛病几乎不见了,但是力度和厚度上还是比光驱差一点,但是差距已经不太大了,高频上马兰士好象要多一点,但是比光驱干。又过了几天,另一个朋友老周想要一个光驱来做为听耳机用的CD机,让我把光驱和解码抱过去。这次想把NEC光驱的实力玩得更尽一点,也把其他朋友的好几副避震钉,纯音信号线和电源线都拿过来用了。他的器材是CD:马兰士10胆机:欧博J400,(胆换成四个FULLMUSIC的陶瓷座金脚网屏300B,3只早期西门子E88CC(金脚)和GE的12BH7,电位器改用瑞士爱玛的步进电位器,机内的电阻电容和接线也全换成贵价的好料)箱子:杰士的20

29、号(灵敏度100)这次直接听光驱加解码的声音。经过换不同的避震钉和电源线的比较等一番折腾后声音稳定下来了,也到了晚上11点了,这时电比较干净,环境也安静,是听器材最好的时候。再放回听熟的小提琴,人声和交响乐碟后,就可以得出今晚对这个光驱加华韵解码的声音表现的结论了。可以说声音还是让人满意的。它有七八千块钱级别CD机的基本素质。听交响乐节奏感,力度和场面都可以让人满意的。人声则饱满而不失细腻。小提琴则是今天表现最好的一方面,声音既亮且透,既有光泽感又非常润泽,可以说完全把300B和西门子E88CC高频的优势都发挥出来了,真有点越听越想听的感觉,结果又连着听了其他的几张小提琴的CD。最后还是要

30、和马兰士10比一下,到现在为止马兰士10一直没有上过场呢。结果马兰士10一上整个声音是比较松弛和柔顺,超高频就明显暗一些,因此就显得光驱加华韵解码更活跃一些。大家的看法是各有各的味道。不过老周说还是用光驱加华韵听小提琴过瘾一点。其实这也正常,毕竟一比特的机器和多比特的机器声音特点就是这样的。可是这一晚上欧博的J400却给我流下了更深刻的印象。以前没有用好管子和换上好电位器时,感觉还行,但是并不太令人激动,这次这些东西一上,改善之大真有点不敢相信,由之对于大胡子的敬佩之情又加重了一些。其实我们还有一台天龙S10的机器还可以比较比较,可我的解码虽然不很重,但也有二十斤重,抱来抱去太累了,以后在说

31、吧。不过这台NECSCSI光驱的声音表现我基本有个底了。不加解码时,它的声音不粗不恶,比VCD和廉价的一般CD机还是要好听德多,音色还可以,比较暖。但是你要力度,分析力很好,那就有点勉为其难了。可是作为CD转盘用,配个好一点的解码器,确实比SONY3000,马兰士19等四千元级别的日本CD机好得多。就是和八千元级别的CD比,差距并不太明显,甚至各有所长。不过看NEC光驱那么单薄的机壳和开关电源,要求太高可能也不太现实,如果扔掉那单薄的机壳和电源,自己做一个更稳定的机箱和电源,这个转盘能达到什么级别,我就不知道了。反正网上这个东西流传的也比较多,应该有人做出更好的方案来,到时候我在有样学样

33、魅力的聲音品質,一般CDROM所須電源為5V與12V,不少網友在這穩壓方式花費不少苦心和時間;3.3V是目前很多電腦和LSI所採用的電源,筆者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發現很多台高倍速CDROM內部都有3.3V的REGULATOR,在多數CDROM設計者的考量,為了避免高壓差給3.3V穩壓IC所帶來的高熱,只用5V降至3.3V,若從12V穩至3.3V,照理來說壓差夠比較好,但那熱量還真不是一般小散熱片所能解決的,12V又必須是馬達電源,在高速.變化性的運轉時,會造成在12V電源上產生很大雜訊,這雜訊大之離譜,用高容量OS-CON並上去也改善不大,通常3.3V這顆穩壓IC在音響上是極不衛生的,給它

34、一組品質好的穩壓電源當然在聲音品質上會有很大改進空間,本篇使用SONY52XCDROM作為範例是因為這是筆者閒置的CDROM步驟(1)發現U1.U15是3.3V的穩壓IC我們先將CDROM拆開,用電表導通檔量測有”嫌疑”的SMD包裝之三端子製品,不難發現5V輸入腳.接地腳.找到之後,將5V和12V電源接上,尋找3.3V的腳位,不同型號的CDROM3.3V穩壓IC位置不同,腳位也不同,確定哪隻腳是輸入5V.輸出3.3V.接地後請作筆記或用數位相機拍照存查,備忘之,每部CDROM的3.3V穩壓IC編號.包裝都不太相同,U1.U15只是本機特有

35、之編號,敬請留意.步驟(2)確認原廠的穩壓IC的腳位與PCB相對應位置步驟(3)將U1.U15拆除步驟(4)這是原廠SMD封裝的3.3V穩壓ICLM317輸出3.3V時所需要的分壓電阻步驟(5)將+-引線分別焊在PCB上的3.3V與GND接腳步驟(6)將3.3V引線焊好並將引線拉出步驟(7)3.3V導線引出並將排線差好,鎖上外殼,外接電源3.3V.5V12V備註不見得每部CDROM都有兩顆3.3V穩壓IC,有些只有一顆,改機時請小心量測.操作,本篇改機報告僅供改機參考用途,這些改機步驟方式不建議DIY初學者玩,LM317算是很簡易的穩壓方式,當然也可以用更好的穩壓電路去達到更好

37、D效果出众,优势胜出其他软件等等,被吾等老烧友传为笑谈。实际上播放软件的确影响音质!不信的话各位用超级解霸的音频解霸和WINDOWS自带的CDPLAYER比较一下就明白了!例2:(下篇摩机篇)由上篇可知不同音源的讯号流程,下面进行摩机。对于MIDI,没办法,完全依赖声卡之波表,无能为力。如果你的爱机速度快,内存足,建议使用软波表,即波形库软件,CPU在此软件中查找波形送声卡播放。其效果较好,如YAMAHA系列,一分钱不花;如果你囊中充实,建议使用音源卡或外置音序器,效果一流,如ROLAND系列,价4000大洋以上。(郑重宣布:找本人邮购大大优惠!呵呵)该文作者忘记了在软波表和音序器之间还有

38、一种选择:一块好声卡!作为普通玩家拥有一块LIVE或AWE64GLOD就已经能满足他们的听感了,何必去玩音序器呢(况且LIVE在很多地方的作用是音序器无法施展的!不信你用音序器玩玩NFS?!)例3:经常播放CD的朋友要注意!以本人多年经验,打摩光驱的可能性接近0。其一:光驱所用DAC解码芯片千奇百怪,翻遍IC大全,秘籍宝典,亦难以匹配。其二:光驱内体积奇小,无法安装IC插座,更不谈补品元器件。纵然是杆老枪,一级焊工,也只有干瞪眼。其三:光驱内干扰奇大,纵然千辛万苦,换好电路,也难以屏蔽,事倍功半。本人郑重宣布:如果那位高人能摩好光驱,一定拜为大佬!对于WAV、MP3等,因其全赖软件,所以在解码

39、阶段,无法摩。众位一定要问:这也不能摩,那也没法摩,那还有啥好耍的?其实,在电脑中,真正见各位发烧功力的,还在于后级(动手摩电脑前级的哥们要么是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高手,对于本文一定不屑一顾,要么是烧盲,啥都不懂,故此二类人免谈)。先从传输线说起,播放CD,声音信号从光驱出来,通过传输线到达声卡,所以,传输线(音频线)在播放CD时对音质的影响非常大。摩传输线的原则是减少衰减,搞好屏蔽。电脑机箱中各种干扰非常严重:在100MHZ的甚至更高的运行速度下,主板上每一段导线,都好似一跟小小的天线,向外发射着高频电波;在7200转的硬盘里,中频干扰源源不绝,除非硬盘停转;而那些呼呼作响的风扇们,则一刻不停地散布着低频干扰。所以

THE END
1.老CD机升级PCM1793解码,新手必看!!!〓发烧音响专区〓这样的解码板,带芯片总成本不过几十块钱.随便弄个CD机加个这解码,基本上OUT一千多所谓的发烧CD.一些http://www.crystalradio.cn/thread-213611-1-1.html
2.cd转盘+DAC解码,那个更重要些?HiFi乐趣cd转盘+DAC解码,那个更重要些?资金有限,想重点投在一个地方,请各位大侠指点指点。。。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42116.aspx
3.视听发烧网北极声.音响器材 【新品优惠】诗韵AP05S无损母带音乐播放器高保真DSD数字转盘机蓝牙HIFI发烧级SACD 【总代优惠】KECES 凯乐 P6 P8 直流稳压线性电源 12V供电双输出DAC解码器界面发烧级 【新品优惠】SMSL双木三林T2发烧CD碟机蓝牙数字转盘及播放解码器一体机无损MQA http://0754.net.cn/
4.详解CD极限采样解码过程≡家电类≡HiFi音响是否超声波有影响这事倒需要信任索尼和飞利浦,虽然现在没看见很多数据。不过,现在的CD制式的标准低了,https://www.jdbbs.com/thread-2126471-11-1.html
5.CD上篇已经说了我的器材大概的配置:山灵A10T CD+山灵SLM-A40MKII带CD解码器的纯甲类功放+JBL studio https://amobbs.com/thread-824197-1-1.html
6.均衡器功放品牌排行榜十大品牌PX大通蓝牙数字播放器hifi发烧级家用电脑功放ES9038解码U盘无损音质前后级DSD音频解码器 【BTR-Q6 Pro】数字解码器+U盘口+声卡 ¥已有200人评论 好。。。 TOP 4 MPS进口音频线SGP-222F/G/R单晶铜镀银发烧音响CD解码功放前级RCA莲花信号线 222G紫铜+镀金头 1米一对 ¥已有https://www.jd.com/phb/6704358024a737091d2.html
7.音响知识:为什么HDCD比普通CD好目前主流CD及其播放器材拥有很大的使用量,如果改进CD音质的同时需要发烧友们来一次彻底换机大行动的话,那是不太现实的,HDCD是现在所有CD格式的改进措施中最好的一种。HDCD有两种还原方式:第一是用专业的解码器将碟片内所含编码讯息解析出来,第二是它能通过普通CD机兼容播放且比普通CD唱片效果明显要好。现在许多进口http://www.scbgaudio.com/sg/NewsInfo.asp?id=34
8.KRELL奇力400i音响发烧功放声音失真音响维修批发厂家內建ALIZE 6數碼輸入解码,可改善時間誤差的問題,提供精準的相位。再配合4個環形變壓器,高文功放原厂配件,代替舊式的2個環形變壓器,提供***的保護及穩定的表現。 奇力KRELL音响功放CD转盘解码器维修 广州联胜音响维修公司,欢迎邮寄或上门。 地址: (总部)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桥中中路205号 地铁6号线(河沙)B出口https://jackyo.cn.china.cn/supply/4255438840.html
9.为什么说低CD解码器的输出电平越低,音响系统的动态更大?“CD解码器的输出电平越低,音响系统的动态更大”这种说法比较片面,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A)在一般情况下这个说法是适用的,简单来说就是输出电压太高,经过后面的放大设备放大后容易超过最大输出摆幅从而产生消峰/消谷失真,从而劣化音质,影响动态范围。所以输出电平低一点,前后级放大倍数高一点,反而能得到更大的动态范https://www.yoojia.com/ask/17-11753916247379522058.html
10.CD4转盘+Fantasy幻想解码(一)HIFI音源新闻CD4转盘+Fantasy幻想解码(一) 【音响网资讯】 纵观时下,尽管已有三十余年历史的CD这个讯源已非一枝独秀,但其主流之地位无论是时下,还是往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日仍无法被取代。道理显而易见,一是自CD问世以来,发烧同好手上已拥有相当之存量。二是随着数码技术进步,CD播放器的声音已日趋改善。三是相对其它新兴数码音源http://www.audio160.com/news/2012/12/2012_9_19740_1.htm
11.逍客改装音响DIY之1——DVD主机摩机改前置输出作业将原来的4700u的电解电容更换为rifa发烧电解电容,我采用的五只2200u并联的方式,同时为了给高频提供专用通道,并联了两个0.1u的ero薄膜电容,要注意电容正负极性。 7.更换CD机芯机械和解码部分供电电容,同样并联两只0.1u ero薄膜电容,同时要区分正负极性。 https://www.wangaiche.com/article-11315-1.html
12.山灵音响品牌介绍→山灵CD机山灵功放山灵CD播放器作为中国传统的Hi-Fi品牌,山灵一九八八年开始从事音响产品开发,同年推出首部Hi-Fi立体声功放;一九九零年成立揭阳电大音响设备片厂,初步奠定了山灵音响的发展方向;一九九六年移师深圳,更名为深圳市山灵电子有限公司,逐步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使产品的质量得到有力的保证;二零零二年成立合资公司—https://m.maigoo.com/brand/24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