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全世界第二台激光唱机,PHILIPS紧跟着1982年10月1日SONYCD101推出后一个月将这款机型推向了市场,原本计划与合作伙伴SONY同期推出,无奈生产原因拖延了一个月。
没有想到39年后的今天,我还有幸能把玩到这台作品,尽管是初代机,却显示出声音的高完成度。沉稳的个性,丰富的乐感,还有当今数字音源上罕见的“模拟味”,在CD100的身上就可以轻易获得,因为高频设定上限与高频滤波器的关系,其高频的泛音与细节比较少,不过松软感与柔顺感是一级棒的,中频段的优美与舒服,让人流连忘返。
有些CD唱机的重心偏高,强调高频,而有些重心偏低,低频加强,本机却没有这种倾向。我聆听了很多张唱片,最后只能承认,CD100的重心就在当中,不高不低正好在当中,非常合适。换一种解读,你也可以认为,本机“没高没底”,高频既不开花,低频也不结果,只有中频还能听听,不过我不会这样认为。只要实际聆听过本机后,相信你会和我一样陷入沉思,这39年来,音源厂商们到底做了些什么?
后级放大器:VIOLABRAVOII
在TOMCONLANGELO先生于2007年9月因车祸离世后,PAULJAYSON便开始一人独自支撑VIOLALABORATORIES。他们两人自MARKLEVINSON时代便一起共事,经历了CELLO然后到VIOLA,是拆不散的黄金搭档。据说TOM离世后,VIOLA未能再出好作品,品牌知名度也一落千丈,好在今天我要向各位介绍的,是VIOLA品牌开山之作的改进款,进化为第二代的旗舰后级——BRAVOII。
BRAVOII使用了2000VA的超级扼流圈,转换速率极高,声音非常干净,毫不拖泥带水,驱动力之大令人汗颜,这是继承MARKLEVISON和CELLO大功率晶体管机特色的地方,面对难以驱动的大型音箱也豪无惧色。
美国的大功率后级往往给人特点是“力大声粗”,BRAVOII完全没有这样的感觉,除了声音扎实,低频稳健之外,中频密度还高,而且高频非常透明耐听,有强烈的乐感,细节丰富、延伸自然,大开大合之余能够有这样的音色表现,不得不挑大拇指称赞。可以说,MARKLEVISON的精确分析力与CELLO的温暖感染力在本机上获得了统一。
被动式书架箱:B&W805D3
没错,这又不是今年的作品,让我想想,嗯,这对音箱诞生至少有5年历史了。
在新品层出不穷的现今,我为什么没有推荐诸如MAGICOA1、SONUSFABERELECTAAMATORIII、DYNAUDIOCONFIDENCE20等新品书架箱,而将鲜花献给满身是伤的“老女排运动员”呢?这就有点像SENNHEISERHD800,尽管生命周期已到尾声或很快停产,但至今听来依旧拥有优秀的参考性,你能在一个方面轻松赢过它,但要全方位击败它基本不可能,因为它的强项就是——全面。
得益于高频钻石单元的频响范围与细节力,你会有错觉,似乎本箱更容易驱动了,实际上是单元素质提升及箱体结构优化所致,因为改良自KEVLAR材质的CONTINUUMCONE材料应用,令低频的延伸更顺畅,下潜也更深。
我认为805D3的声音表现无可挑剔,甚至认为它是这个价位能买到的第一序列的音箱产品。我在研发功放的过程中,805D3是搭配过最合拍、最好声的音箱,没有之一,不过当时是黑色钢琴漆款,我更喜欢哑光白色款,所以在SOUNDUNITED收购B&W品牌,D3后续新品即将停产之际,我即刻订了最后一对白色805D3。
主动式书架箱:AESTHEMINIMORE8
这是唯一2020年发布的作品,虽不是什么大品牌,而是国产“意思音频”的首作,主事人是从第一款作品BRIOES静电耳放就让我眼前一亮的木耳先生。他的最新作品,就是蛰伏一年半的有源书架式音箱MINIMORE8。
这对音箱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两个字——诚意,首先的诚意来自价格,价格是硬道理,太贵大家买不起,MINIMORE8的定价是12800元,请注意,这是有源音箱,已经包含功放。
第二个诚意是三分频设计,万元级主动音箱多以两分频设计为主,但MINIMORE8采用了三分频设计。三分频比两分频更不妥协,有更低的失真和更宽的频响,使用了两侧双8寸低音的设计,一个主动发声,另一个作被动辐射器,这是一个挑战性的设计,为的是获得尽量窄的前障板,同时获得优秀的低频延伸。
第三个诚意是内置功放,每一个单元独立设置不同功率的AB类放大模块,没有采用廉价的D类放大模块的理由是在一个狭小空间内,EMI会干扰放大电路。
我的听感包含以下两点:首先是纯铍振膜的使用,令高频能量感与细节力明显好过丝膜单元,音乐听上去活泼而开扬;第二是声音完全不像有源监听音箱,而更接近传统无源音箱,这才是我觉得有趣的地方,它完全不像有源监听箱那么咄咄逼人,强调线条与解析力,冷冰冰地不好听。到底专业用音箱,能不能做出发烧友喜欢的音色呢,MINIMORE8给了我一个肯定的答案。